第962章 仇恨之輪

bookmark

十一月下旬,河東的兩場勝利傳到咸陽時,引發了滿城奔走相告,關中人欣喜不已,恍惚間,好似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始皇帝的東征大軍攻滅某國傳回捷報的場景中。

“攝政定也能再掃六國罷?”

“什麼六國,不過是一些羣盜,看彼輩將西河禍害成了什麼模樣!”

多虧了黑夫搞的輿論宣傳,西河的慘相被誇大後告知全關中百姓,讓他們生出了切膚之痛,聽說西河之師的各支部隊,在計算首級後,在大河邊用敵人的首級堆了許幾個大京觀,都不由直呼痛快!

更有人叫囂道:“當年始皇帝未曾殺絕的六國餘孽,這次定要屠個乾淨!”

這種“民族主義”的情緒渲染了許多秦人,內戰以來的迷茫一掃而空。

但在朝的那些來自關東籍官吏聽聞此事,就有不一樣的感受了。

甚至有個來自齊地的博士伏生提出,西河之師不留俘虜,統統殺戮的做法太偏激了,他進一步提出,應該取消上首功制度,理由是秦人首功”太野蠻“,太駭人聽聞了,應該像古時候那般,文明一些,起碼要改以割右耳來計數。

連伏生自己也沒想到,他的上書還真受到了攝政的重視,還點了他到偏殿裡陳述,結果才進門,卻見攝政似笑非笑,一副看戲的架勢,良策有許多個出身秦地的獄吏瞪着他,其中更有剛從函谷關回來的司馬欣,對着伏生就是一通懟。

“豎儒,誰告訴你只有秦才以斬首論功的?”

接下來是漫長的辯論,司馬欣雖然貪財而無原則,卻還是有點本事學識的,從春秋時齊國人割吳國人腦袋,說到齊技擊的論功規則是:“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證明齊國也並非什麼“文明國家”,不過五十步笑百步耳。

“唯一的區別,便是秦之斬首論功公平公正,於是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秦卒與山東之卒,猶孟賁之與怯夫,以重力相壓,猶烏獲之與嬰兒!”

司馬欣對黑夫道:“攝政,首功乃秦軍立軍之基,若如這儒生所言,反而會更不公平,婦人之耳與青壯之耳,染了血污,沒那麼容易區分,徒令婦孺也遭到屠戮罷了。“

畢竟爲了爭首級,武器揮向自己的不在少數,黑夫又不是沒經歷過。

伏生只能承認這點,但又強調,古時候的王者之師,比如商湯、周武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才能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軍隊開過去不用打仗就贏了。

在伏生看來,既然攝政乃是聖人治國,自應效仿。

“血流漂櫓。”黑夫卻說了這四個字,這是所有鼓吹上古仁王的儒士無法繞過去的一個問題。

“殷周易代,牧野之戰,一樣沒少流血,餘還聽張蒼說,有《周書》之逸篇,說戰後周武王所殺戮殷商貴人遺老,多達十數萬,淪爲奴婢者更不計其數。”

春秋時期,那所謂的溫文儒雅,禮樂制度,只是貴族對貴族罷了,在戰場上還能敬個酒喝個詩,眼看要輸了,聲明自己投降,就會被好好招待——因爲貴族可以換贖金啊。

至於跟在戎車屁股後面吃灰的國人徒卒,野人炮灰們,貴人們的車輪,絕不可能在你面前停下……

“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古之爲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黑夫搖頭道:“聽上去倒是不錯,不過,吾等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更不可能以德報怨!”

在西河人眼裡,這不是簡單的戰役,而是他們的復仇之戰。對西河破壞最大的當屬楚軍,而魏軍緊隨其後,畢竟張耳是遊俠出身,他麾下的所謂魏軍,也以輕俠匪盜爲主,秩序極差,對河東、西河都造成了很大的破壞。

“既然他們能來到西河,能對西河人舉起屠刀,那就要有同樣死於屠刀下的覺悟……”

黑夫就是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憑大軍不留俘虜,將蒲阪和芮城敵人盡數殲滅的。

最後能活下來的,只有那些籍貫河東,被迫從賊的河東民夫。

伏生最後討了沒趣,灰溜溜地走了,他的上司叔孫通倒是機智,擡出公羊派的理論來證明這是對的:

“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交遊之讎,不同國。”

“故西河人爲其父母兄弟家眷鄰里復仇,可也!”

陸賈給黑夫的提議就深思遠慮多了:“攝政,今日西河人盡殺俘虜,因其曾屠西河。而據臣所知,不少楚、魏、趙羣盜肆虐西河,又是因爲十餘年前,其父兄死於秦人劍下,被斬了頭顱作爲首功……”

“秦軍可沒將兵器對準老弱婦孺,更從未屠城。”司馬欣依然強辯。

“我家在壽春,十餘年前,秦軍入城,儘管未曾屠城,但破人家宅,入劫衣帛者仍不乏少數,稍有反抗,被說成負隅頑抗,殺之又何難?最後還能割了頭顱,作爲功賞。”

“如攝政一般能約束屬下的畢竟不多,我的鄰人,便是被這樣的亂兵所劫,一場仗下來,家家皆服素,當年尚且如此,若現在放西河之師進入魏地,彼輩殺紅眼後,還能恪守軍法麼?”

作爲淮南壽春人,陸賈對那場戰爭印象深刻,他以爲,這種鼓勵復仇的理論是有問題的。

它像一個仇恨的車輪,反覆轉動,永不停息,推動着雙方白刃相交。結果就是六國之人不服秦,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得其心也,雙方帶着怨恨,反覆復仇,最後恩怨越結越深……

“難道真要將六國故地之人屠盡,這仇恨的輪子,這推刃之道,方能停下?”

堂下的辯論仍在繼續,黑夫卻有些走神,他一下子想起,自己參加的第一場硬仗,是秦始皇22年的外黃之戰。

那時還是屯長的自己,一腳踹開屋舍,卻只見到裡面年邁的老者和一個瑟瑟發抖的幼孩。

他們很可能是某個死於黑夫劍下的輕俠家眷。

黑夫沒有動手,他朝哆嗦着請求赴死,留孫兒一命老者拱了手,退了出來,還爲其合上了門。

那是他人生中一件小事,但時隔17年,黑夫忽然很想知道,那個孩子現在怎樣了?

他順利長大成人了麼?

還記得當年那個破門而入,卻又彬彬有禮退出來的秦兵麼?還念着父兄被殺之仇麼?

他現在,是像張耳父子一樣,記着故仇,拿起武器,站在張耳的軍隊裡,在西河大肆屠戮,現在成了河岸上京觀裡的一顆腐爛人頭呢……

還是老老實實呆在外黃,扛着鋤頭料理田地,做着小本買賣?

“真希望是後者啊……”

黑夫嘆了口氣。

歷史轉了一圈,他現在做的事,是新的開始,還是舊的輪迴?口口聲聲要打破歷史週期律,可事實上,連這無盡的仇恨鏈條,都很難一劍斬斷啊……

良久後,黑夫才止住了衆人的爭論,說道:“奉常說得對,若一切都如十餘年前一般,不加更易,這場仗縱是勝了,也不過是又一場能並而不能凝的征服!”

他掃視面前各執己見的羣臣,擲地有聲地說道:

“但我以爲,能讓這仇恨之輪停下的,絕不是單方面的以德報怨。”

“而是秩序和時間!”

衆人肅然,黑夫才又道:

“八千、一萬五千,盡作京觀,大河爲之色赤,西河人也該解恨了,消氣了罷?”

他讓文吏提筆記錄,宣佈道:

“從十二月起,各軍私自處死俘虜者,將視爲私鬥!往後士卒擒俘虜與斬首等功,而對軍官而言,擒俘虜10人,相當於斬首11級。”

“俘虜被擒獲後,將由軍法官統一審理,判決,根據其罪行不同,處死、爲隸臣、或釋放。”

沒有人是聖人,不可能原諒敵人,就連儒家,底線也只是以直報怨。

那就讓他們,承受的大秦國家官僚主義的鐵拳吧!

用理性代替感性。

讓公審,來代替私人的刑罰,這是秦國一貫的規矩,也黑夫最喜歡她的地方。

俘虜們將以殺人罪,羣盜罪,強暴罪,搶劫罪,謀逆罪來論處,反正最後都難逃一個死。

其結果將是,軍法官會很忙很忙,黑夫剛在雲陽宮重新建立的“學室”,那些年輕法吏必須成批培訓,然後立刻開赴前線,旁聽、記錄、最後親自參與審判。

沒時間細細甄別,原則是寧可殺錯,不可放過,鼓勵相互舉報,在西河做過以上事的人,會死得比斬首更慘。

而張耳、項籍、蒯徹等人,更會被列爲罪大惡極的戰犯,對他們的審判定會宣揚得人盡皆知,最後可能會享受到趙高一般的待遇……

司馬欣等秦籍官吏自是舉雙手贊成,陸賈也極力贊同這種方式。

“父不受誅,子復讎,可也。父受誅,子復讎,推刃之道也。”

一句話,父母因自身罪惡而死於法律懲罰或他人報復,子女不得復仇……這是儒家爲其“大復仇”做的補充,與之相對的則是“國仇九世可復!”

黑夫還追加了幾個原則,發往前線,讓佔領河東的韓信軍嚴格執行。

“凡誅,非誅其百姓也,誅其亂百姓者也,我軍東出,是爲誅亂,而非屠戮和復仇!”

“不屠城,不殺老弱,不躐禾稼,未在西河的六國兵卒,只誅首惡,只要願放下武器者,可以赦免其罪。”

頂多臉上刺個字,作爲奴隸,比被殺好吧。

而對忐忑不安的普通黔首,黑夫還有一份大禮要給他們……

“等天下再統,在所有該受罰的反賊上刺完字,穿上褐衣發配後……”他暗暗笑道:

“我會廢除大部分肉刑!”

……

而等這場朝會結束後,黑夫叫下了陸賈等人,寬慰他們道:

“汝等放心。”

“我明白汝等關東之士的想法。”

墨家希望天下人都能兼愛,愛別人的兒子好似自己的兒子,愛其他國如自己的國,如此便能天下大同。

但要黑夫說,只有天下先政令一統,從肉體和精神上消滅死硬分子後,才能開始講故事。

關於炎黃子孫,關於大一統的故事……

數百年,幾代人反覆講,才能讓芸芸衆生相信,自己屬於同一個國家,同爲衣冠諸夏,而非不能在一個屋檐下生活的仇人時,才能謀求兼愛。

“我不是要停止這仇恨之車輪。”

黑夫獨自來到九鼎殿,面朝殿內陳列的赫赫九鼎,這諸夏至寶,就像它的鑄造者期盼的那樣,舉起手,立了誓!

“我要粉碎這個車輪!”

……

但有的人,卻仍在爲推動這個車輪向前而孜孜不倦。

十一月底,初雪在關中降下,當前線傳回韓信斬周叔,攻佔安邑,張耳北逃平陽與趙軍匯合的消息時,南方也有一封急報。

“項籍收復淮南後,又率師西進,對着衡山、南郡,發起了攻勢……”

聽聞老家有些危險,黑夫皺起眉:

“來回奔走千餘里,還真是一刻不歇啊,項羽這是想……圍魏救趙?”

……

PS:今天只有一章,因爲天天在高德地圖幫我導航的志玲姐姐結婚了……呸,其實是沒有沙雕讀者的反饋提不起精神,客服小姐姐說0點恢復,也不知真的假的。

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1020章 我來第379章 黑白第57章 赤幘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139章 張蒼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202章 紅糖第1019章 飲鴆止渴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654章 三鼓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284章 秦王(上)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333章 司馬欣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34章 版築之間第19章 較勁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964章 越兵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22章 什長黑夫第478章 法教第667章 換相第800章 善攻者第726章 而立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194章 諾!第498章 方術士第40章 回家(下)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592章 貓鼠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95章 荊券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906章 新秦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375章 烏氏倮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62章 七何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1028章 敵友第823章 煮酒第16章 要小心……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64章 越兵第449章 錘砧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397章 駿馬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66章 監守自盜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128章 爭首第399章 喜事第579章 兩戰第123章 任俠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977章 中山狼第63章 朝陽羣衆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26章 重振士氣第943章 思蜀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32章 伯兄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7章 最後一天第1032章 楚漢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10章 撥雲見日
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1020章 我來第379章 黑白第57章 赤幘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139章 張蒼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202章 紅糖第1019章 飲鴆止渴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654章 三鼓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284章 秦王(上)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333章 司馬欣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34章 版築之間第19章 較勁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964章 越兵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22章 什長黑夫第478章 法教第667章 換相第800章 善攻者第726章 而立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194章 諾!第498章 方術士第40章 回家(下)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592章 貓鼠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95章 荊券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906章 新秦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375章 烏氏倮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2章 天下事與眼前事第62章 七何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1028章 敵友第823章 煮酒第16章 要小心……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964章 越兵第449章 錘砧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397章 駿馬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66章 監守自盜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853章 將五十年興亡看飽第128章 爭首第399章 喜事第579章 兩戰第123章 任俠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977章 中山狼第63章 朝陽羣衆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26章 重振士氣第943章 思蜀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32章 伯兄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27章 最後一天第1032章 楚漢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10章 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