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66章 七閩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五年,六月底時,當黑夫率軍抵達廬陵縣時,從南昌趕來的小陶,也到了這。

衆人一度以爲他被賈和拋棄後,已命喪嶺外,卻不想竟能安然回來,一時間感慨萬千,不過這略帶悲情的氣氛,卻被黑夫一句話給破壞了。

他打量了一下形容枯槁的小陶,打趣道:“瞧你曬得,比我都黑。”

利鹹、東門豹、季嬰等人哈哈大笑起來,連小陶也忍俊不禁,一時間,衆人彷彿又回到了在湖陽亭時,上班摸魚打卡的快樂時光……

但昔日的無名小卒們,如今已是秦南征軍的中流砥柱。

這時候,東門豹給了小陶一拳:“季嬰說,你是從餘干回來的,爲何兜了這麼大圈子?”

這也是黑夫的疑惑,利鹹早就寫信跟他告狀,說小陶太過耿直,常與賈和爭辯,便被派去東江,築龍川城。老賈兵敗撤退時,小陶所率的一千兵卒,兩千民夫來不及離開,被南越諸部圍困在龍川,長達數月。

但半年前安圃想方設法,派人去龍川接應時,那裡卻早就城破人空。本以爲是慘遭屠戮,但仔細搜查後,發現並無多少屍體,就算南越人好食人肉,總不能一點渣不剩吧。且旗幟、金鼓,甚至是廚房的釜都統統帶走,完全是安然撤離的模樣。

於是,小陶去了哪,就成了一個謎,直到今天,才得以揭曉。

“吾等去……去了東邊。”

小陶還是口吃,他花了很長時間,才解釋清楚,自己究竟是如何兜了一個大圈子的。

原來,南越諸部圍困龍川數月後,還是無法攻破城池,遂陸續撤走,小陶他們也吃光了城裡的存糧,因爲東江越人“馬蜂部”的滋擾,根本沒有種稻屯田的可能,最後決定戰略轉移,想辦法回到嶺北。

但西面的路,被南越諸部所阻,根本打不通,北上則崇山峻嶺,無路可走。小陶不得不率部東進,他們走走停停,一個月後,一頭闖入了閩越人的領地……

不過,那片土地上的閩越領主,卻並對到來的秦軍表現出敵意,反而贈予衣食,讓小陶他們在一座山間壩子安頓下來。過了數月,又提出可以借道,讓小陶從閩越北部,走小道返回秦朝……

“如此說來,竟是閩越人幫了你,汝等才能繞道閩越,回到豫章?”

黑夫可算明白,爲何小陶和他身邊剩下的千餘人,爲何會翻過武夷山,突然出現在餘干縣秦閩邊境了。

東門豹沒想明白:“閩越不是與大秦爲敵麼?爲何會幫小陶。”

小陶口吃,半天講不明白閩越內部的複雜情況,黑夫看向一旁的吳芮:“賢弟,你家世代與閩越隔山相望,你來講講。”

吳芮應諾,說道:“閩越雖號稱一國,但也並非鐵板一塊,是分封的,這傳統,還得從越國時說起……”

原來那閩越的“王族”,並非土著閩人,而是來自江東的越國。

一百年前,勾踐六世孫,越王無疆在位,都城吳被楚軍所破,無疆戰死,越國滅亡。

但好在,越國是分封制,錢塘江以南的會稽地區,仍有不少越人領主苟延殘喘。但他們非但不能齊心協力復國,反倒爲誰做新越王,打得不可開交,於是或稱王,或稱君,一盤散沙,名義上朝服於楚。

這種情況,一直堅持到四十年前,春申君封於江東,這纔將錢塘江以南的諸越君長一併收拾,併入楚國。

但跑的最遠的越王無疆子孫,卻得以倖免,他們在浙南、福建一帶建立了閩越國,以初代王無騶之名爲姓,號騶氏,今已傳承六代。因爲繼承了古越國的制度禮儀,故閩人在百越之中,是最爲先進的。

不過,在繼承文明遺澤的同時,閩越也承襲了越國的習慣:分封。

吳芮道:“最早的閩越國,今已分出了東甌、閩越兩王,各自爲政。閩君之邦,又陸續分封子孫,共有七邑,號稱七閩,各有邑主君長……”

其中控制後世閩北、閩南地區的,便是閩王無諸之弟,騶無恤,正是他幫了小陶一把。

“無恤?”

黑夫總感覺這名似曾相識,不過於越、閩越人取名,無X,是最常見的。

說起來,眼下這位”閩越王“騶無諸,着實是一條漢子,他的堂兄弟,東甌君騶搖都已經向秦軍投降了,但騶無諸一聽說,秦人要他去王號,改稱“君長”,便一口回絕了使者。

那宣言的大意是:我乃勾踐子孫,當年先君無騶,乃是越王無疆太子,本可投降楚人,做楚國封君,但他爲保留王號,從會稽來到閩地,現在我也一樣,若是去掉王號,毋寧死!

無諸心中,是有作爲勾踐子孫驕傲的,哪怕秦軍強大,也不願屈從,正好西路、中路秦軍敗績,東路統帥殷通謹慎,或者說膽小,不敢孤軍冒進,遂給了閩越喘息之機。

但這個世界上,不管在哪,有錚錚鐵骨的硬漢,就會有帶路黨……

黑夫問小陶:“那位無恤城主,他幫了你,所圖是什麼?”

小陶道:“騶無……無恤說,兄無諸不知天高地厚,妄圖與上國爲敵,必敗無疑,他不願勾踐、無疆斷絕血食,願助秦擊破無諸,事後,當臣服於秦,但要讓他做閩君!”

“我答應他。”

黑夫露出了笑,真是瞌睡來了枕頭,有帶路黨的話,閩越何愁不破?

“你且讓人按原路翻過羣山,去告訴騶無恤,若能助我,便可世代承襲爲閩君。我只要東冶一座城邑,其餘的七閩、八閩、九閩、十閩,統統給他!朝廷不會往山裡派一名官吏,也不留一個兵卒!”

……

攻閩之事有了眉目後,對於暫時保持守勢的中路,黑夫做了一系列安排。

統領郴縣兵的“假裨將”,自然是那位幫他幹掉賈和的辛夷都尉,辛夷是統一戰爭里名將辛勝之子,爵位不低,只等咸陽同意,就能轉正,黑夫對他的要求只有一個:聽話。

此外,黑夫又以平陽山關之亂爲由,卓拔老同事,湟溪關守將安圃爲“三關都尉”,將陽山、橫浦、湟溪三關,連同一萬兵民交給他,開始囤積糧食,伐木造船,爲明歲進攻南越做準備。

而後,黑夫又擬定了用來攻伐閩越的軍隊,將自己的老部下們,統統塞入其中,幾乎個個都升了官。

利鹹素來穩重,黑夫讓他在南昌督糧,爲治粟都尉。

東門豹勇猛,爲踵軍都尉,繼續做前鋒大將。

小陶亦爲都尉,但他帶回的那批殘兵需要休整,黑夫讓他掛名,打算平定閩越後,讓小陶去武昌和共敖輪換,論練兵,還是小陶更有心得,能帶着一羣殘兵敗卒,兜了一個大圈子,在異域轉戰數百里,還能活下來一半,且建制尤存,實在是一個奇蹟,足見其能。

而季嬰,則被任命爲“督郵”,這是新官職,專門管整個軍團各部的驛信軍情往來。

這也算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沒有外人的時候,季嬰樂呵呵地笑言:“你們看,亭長做主帥和不做主帥,簡直是親兒子和乾兒子的差別,過去公不疼母不愛,如今,吾等卻個個高升了!”

衆人哈哈大笑,黑夫卻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道:“汝等可知,在第一次伐越大敗後,人人皆言,南方是個爛攤子,但我卻毅然接了下來,這是爲何?”

季嬰和東門豹最先嚷嚷道:“是因爲亭長想吾等了!”

利鹹心思最多:“亭長是不願吾等在南方,受外人欺凌。”

小陶想的比較深:“是因爲……亭長不願,國事敗壞,子弟喪命。”

黑夫點頭:“汝等說得都對,我不僅無法放任國事敗壞,也是捨不得舊部,捨不得南郡、安陸子弟,我曾說過的,要帶你們回家!這承諾,至今未改!”

“但,我之所以敢隻身南下,還有一個原因!”

四人都看向黑夫。

“汝等,還記得在湖陽亭,在戶牖鄉,在蘄南戰場,還有在這豫章的事麼?”

“都記得!”

小陶、利鹹、季嬰重重頷首,東門豹也大聲道:“怎可能忘!”

那是過去十五年來,他們一步一步,攜手同行的足跡,雖然現在,黑夫已經一步邁上了帝國的山頂,而他們尚在半山腰。

黑夫讓衆人聚過來,動情地說道:”在這些地方,吾等面對的敵人各不相同,或是賊寇盜匪,或是魏國武卒,或是楚軍精銳,或是荊邦餘孽……“

“但相同的是,不管在哪,汝等都是最值得信賴的鄉黨,是可以將背交給對方的袍澤!”

他握緊自己的拳頭道:“在冒着風雪南下時,我告訴自己,只要有東門豹、有利鹹、有小陶、有季嬰,只要有你們,只要吾等能夠重聚,那就如同五指合成拳頭,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只要吾等齊心協力,就沒有斬不了的敵酋,滅不了的邦國!”

“然也!”

四人動容,紛紛將手放了過來,與黑夫的拳頭,堆疊到了一起,齊聲道:

“吾等,願爲亭長披荊斬棘!”

……

重新彙集了舊部,安排好前後諸事,就在黑夫抵達南昌縣,準備揮師東進時,作爲“督郵”的季嬰,卻給他送來一份來自咸陽的信。

是葉子衿的家書,裡面絮絮叨叨說了很多家常裡短,從她爲葉騰守完墓,到回了一趟安陸看望黑夫他母親,最後又帶着兩個兒子,以及陪在身邊的侄女小月,去咸陽居住。

這一去,是作爲人質。

她廢了很多紙墨,描述了驪山的新景,說了渭南街的繁榮,已風靡都城,香氣撲鼻的麪食小吃,還有上林苑那一大片新宮殿的雄偉,以及孩子們初到咸陽後的種種趣事:來自西域的新奇瓜果,高鼻深目的異鄉客商,還說這座城市變化太大了,難以適應:“吾等如陋鄉之子入城。”

直到最後,她才輕描淡寫地,告訴了黑夫一件政事。

黑夫眼睛掃過那幾行字,頓時閃過一絲驚詫:

“陛下,換相了!?”

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231章 帆影第304章 六百石第667章 換相第259章 章邯第119章 絕地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78章 項燕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222章 抄個屁!第261章 堅壁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643章 長街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174章 表演第642章 法吏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338章 叛徒!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750章 復生第612章 命名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1008章 太昊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162章 李信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587章 鷹之子第123章 任俠第37章 順杆爬第23章 軍訓開始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36章 可願爲吏?第29章 無衣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684章 奴隸第658章 陽山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953章 奇蹟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811章 誤會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54章 衷第975章 鄭韓第958章 定一第613章 胡亥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44章 這麼大!第90章 捷報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680章 玩蛇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1010章 玉碎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133章 劉季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567章 平原津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1002章 積木第806章 沛公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215章 巧合?第593章 海圖第78章 大行於世第16章 要小心……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
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231章 帆影第304章 六百石第667章 換相第259章 章邯第119章 絕地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78章 項燕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222章 抄個屁!第261章 堅壁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643章 長街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174章 表演第642章 法吏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338章 叛徒!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750章 復生第612章 命名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1008章 太昊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162章 李信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587章 鷹之子第123章 任俠第37章 順杆爬第23章 軍訓開始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36章 可願爲吏?第29章 無衣第743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中)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684章 奴隸第658章 陽山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953章 奇蹟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811章 誤會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54章 衷第975章 鄭韓第958章 定一第613章 胡亥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44章 這麼大!第90章 捷報第9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680章 玩蛇第735章 太陽落山了(下)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1010章 玉碎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133章 劉季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567章 平原津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1002章 積木第806章 沛公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215章 巧合?第593章 海圖第78章 大行於世第16章 要小心……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