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生當作人傑

bookmark

一月中旬,得知淮陽被圍的消息時,項羽軍兩萬人,纔剛離開過冬的睢陽,至陳郡柘(zhè)縣(河南柘城)。

柘縣之得名,因邑有柘溝環流、兩岸柘樹叢生,而這柘樹的葉子,可以用來餵養一種“柘蠶”,所產柘絲色澤光潤鮮豔,織成的衣裳名揚樑、宋。

不過柘縣近日得到楚國上柱國的命令,要求全縣繡娘都織一面旗幟:火紅的楚字大旗!

外邊的繡娘們持針運線如飛,縣寺內,楚國的將尉們卻正在爭論一件事關楚國興亡的要事。

“陳郢恐怕不好救。”

說話的是蒲將軍,他是項羽擊東海郡時帶着數百族人來投靠的,頗有勇略,但今日的提議卻十分保守:

“我軍只有兩萬,而圍困陳郢的秦軍至少有六萬,甚至更多,還隔着一條鴻溝,明擺着便是引誘我軍去馳援,好半渡而擊,上柱國,吾等不可上當啊!”

堂上另一人卻持不同看法。

“但陳郢若丟了,楚國將大受損失,淮陽控蔡、潁之郊,綰樑、宋之道。淮、泗有事,順流東指,南北有事,必爭於此。”

此人身材矮小,卻遇事極其冷靜,若黑夫在此,定會驚喜地叫出聲,這竟是在他腿上留下一個箭孔,又消失多年的老熟人鍾離眛啊!

鍾離眛繼續道:“十多年前,昌平君以陳郢反秦,擊李信之背,楚遂大勝。”

“過了一年,王翦爲將,陳郢輕易失守,楚遂再無屏障,旦夕滅亡。”

“故知陳郢得失,關係到楚國存亡,此番若讓秦軍奪取陳郢,他們便能再度控制鴻溝,從敖倉派出戰船,一路運送糧秣兵卒,順水而下,威脅到壽春,昔日亡國的慘劇,還會重演!”

鍾離眛道:“故陳郢必救,不過蒲將軍說得有道理,不可貿然渡鴻溝,何不效仿昔日齊孫臏圍魏救趙之計,我軍北上,擊陳留,取大梁,與韓、魏之師匯合,西逼成皋,威脅敖倉,則秦軍必釋陳郢而回援成皋!”

韓魏雖遭到秦軍痛擊,連兩個王都掛了,但韓有張良,已與公孫信帶着數千人以圃田澤爲抗秦根據地,打起了遊擊,而魏國也迅速立魏豹爲王,全取東郡,實力比魏咎時反而更強了。

蒲將軍贊同這個提議:“沒錯,陳郢還有一萬守卒,更有季布爲將,他素來守諾,少將軍離開前說會守住,就一定能守!城內糧食也充足,應能抵擋秦軍月餘,只要吾等……”

但他的話,卻被在中央跪坐許久的年輕男子打斷了。

“陳郢的確有一萬守軍,季布爲都尉。”

“此外,還有數萬楚人,其中,就包括了我的亞父。”

巍峨飄逸的高高楚冠,也遮掩不了項羽的武夫之氣,他燕頷虎鬚,雙臂有力,好似一巴掌,能將案几拍碎!

“對手可是王賁,這老兒用兵與其父極似,絕不會因爲欲奪取陳郢,就放鬆了陳留、成皋的守備,屆時我軍殺至成皋,卻爲大兵阻擋,攻不得而退不能,但陳郢,恐已告破。”

“亞父乃我心腹,季布乃我手足,去一心一臂,與死何異?”

項羽掃視蒲將軍、鍾離二人:“這場仗,必須打!”

蒲將軍急了:“可……”

項羽卻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我小時候,聽仲父說過,楚,天下之強國也,最盛的楚威王時,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地方五千餘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

“夫以楚之強與王之賢,天下莫能當也,故諸侯爲公、侯、伯,唯我大楚,能自封爲王,與周分庭抗禮。”

“正因爲楚國很大,昏君庸臣竟不甚惜,故楚懷王時,割上庸、漢北與秦國,也無所謂,徒然忘了,這是先祖篳路藍縷一寸寸取得的。”

“到楚頃襄王時,被白起破郢,燒先王之陵,丟失江漢,倉皇東奔,半壁山河沒了。”

“至負芻時,爲了請平,割讓陳郢、青陽以西,楚已成了個偏安江淮的小國,終淪亡。”

“如今,楚國好不容易復辟,舊日的錯不能重演,只要我還是楚國的上柱國,大楚入地,只要是奪回來的,一尺一寸,都不能再讓!”

他拍着蒲將軍和鍾離眛道:

“吾等復國誅秦,兵不算多,甲不算堅,靠的就是一口氣。”

“一口從楚國滅亡開始,憋了十多年的怨氣!就算楚已亡了十多年,楚人卻依然暗暗記着那句話!”

蒲將軍和鍾離眛頗受感觸,齊聲道:“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項羽頷首:“沒錯,這股氣若是散了,那便又回到了老樣子。”

“像十多年前一樣,一路敗仗,失城丟地。”

“最後社稷淪爲廢墟,楚人任秦吏宰割,貴庶淪爲遷虜,傳統被踐踏於腳下……”

“故,縱是死,也不能退讓,淮陽,必須救!”

項羽鬚髮賁張:“秦人慾誘我接戰?好啊,那項羽也不多避讓,要戰,那便戰罷,就用這一戰,來定樑陳局勢!”

……

數日後,陳郢以南百里的項縣(河南沈丘),這裡是鴻溝的終點,也是項氏家族最初的封地。

鍾離眛縱馬來報:“上柱國,蒲將軍的誘敵有了效果,秦兵果派了一萬人北上。”

項羽頷首,他讓蒲將軍帶着三千人,大張旗鼓,沿着鴻溝往北走,做出去進攻陳留的態勢,秦軍很快有了反應,抽調一萬人回援樑地。

而楚軍主力,則跟隨項羽往南行至項縣,在汝南的秦軍司馬鞅部尚未進攻此地,項縣在項羽從弟項聲控制下,有三千新募之兵,也有船隻接應他們渡過鴻溝。

但就在楚軍渡過鴻溝後,才挖竈做好飯,衆人正吃着,奉命在外圍遊弋巡梭的鐘離眛再度歸來,給項羽送來急報!

“上柱國!南頓鄉(河南項城)方向,有大批秦軍正向項縣開進!”

項羽立刻將口中的飯吐了:

“多少人,多遠?”

“至少有四萬人!距此只有二十里了!”

二十里,急行軍的話一個時辰便可到,慢的話,兩三個時辰……

“兩倍於我?”

項羽笑了:“這怕是伏兵啊,看來秦軍北調去追蒲將軍,怕是將計就計,彼輩在沿河佈下眼線,監視各地動向,就等着我軍渡過鴻溝,便要來包圍擊之!”

鍾離眛對這場仗心裡沒底:“上柱國,現在渡河回東岸去,避開秦軍,還來得及……”

“來不及了。”項羽卻搖頭:“大軍雖慢,但車騎半個時辰便能到,屆時我軍將遭其半渡而擊,大受損失。”

“更何況,現在一退,那股從起兵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收復山河的志氣,就徹底斷了,楚國,也就完了!”

鍾離眛道:“或者,到十里外的項縣去?城池雖小,但也能……”

“不行!”

項羽斷然拒絕,他站起身,左右掃視:“再給衆人半刻時間,吃完飯後,集結!”

“我有話,要對所有人說!”

……

“楚地的士卒們,吾乃項羽!”

嗓門大就是任性,黑夫陣前喊話還要舉個銅皮卷的簡易喇叭,項羽就不用,聲如洪鐘,傳遍四野。

衣甲五花八門的楚軍士卒們面面相覷,這半年多來,出身高貴的項羽將軍,戰無不勝的項羽,雖經常出入軍營,與士卒同衣食,但卻很少這樣對所有人說話,並不是每個人,都見過他。

而他們也得知了,敵軍就在二十里外的消息,故竊竊私語,軍容有些散亂,大家都在憂心。

項羽的聲音再度傳來:

“楚人傳言,項羽有兩丈高!”

“一手能舉起一個千斤大鼎!”

“每次作戰,他殺人數以百計!”

“還說,我一對重瞳可以噴出火,所到之處,皆爲灰燼。”

“大吼一聲,則地動山搖,會落下天雷消滅秦軍。”

衆人聞言,哈哈大笑,因爲項羽年紀太輕,才二十四歲,自起兵以來收復數郡,戰無不勝,故楚人漸漸開始往他身上加一些神話。

但項羽,今日卻承認自己是個凡人。

“這些傳聞裡,只有每戰殺敵百計是真的。”

他掃視衆人:“項羽雖勇,但要殲滅十餘里外的數萬秦軍,我做不到!”

一時間,所有人都靜了下來,不安從他們心中滋生,項少將軍都做不到,那誰人能做到?

“我一個人,做不到。”

項羽補充道,指着面前不到兩萬人,大聲給他們打氣:

“但還有汝等,可隨我一同列陣而戰,將士一體,便可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無人應答。

項羽繼續道:“我知道,膽小之人,畏懼之人,都躲在家中,不會加入楚軍。項羽麾下,要麼是不甘爲秦律所繩者,要麼是窮困得活不下去,淪爲刑徒羣盜之人。這些楚地豪傑壯士站在鳳鳥旗下,是爲了反抗暴秦。”

他往身後一指,遠方塵土飛揚,那是秦軍的車騎……

“現在,秦軍來了,避無可避,這是場惡戰。”

楚軍中,有些躁動,但項羽聲音裡,的確聽不到一絲畏懼。

“戰或死。”

“降,必死!”

“亡,或可活。”

“只有少數人能僥倖逃走,藏匿山林,能活下去,至少活一陣子。”

“但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幾年後,汝等必爲秦吏所捕。出來一看,楚地早就滿目瘡痍,汝等的家人妻女,已淪落爲奴婢刑徒,於是被斬首於市,或累死在嶺南,餓死在驪山、長城……”

這一刻,項羽想到了戰死的大父,父親,也想到了被髮配到邊塞的仲父和從弟項莊。

項氏和秦國的血仇,是永遠無法解開的。

而願意加入楚軍,隨項羽反秦的人,也幾乎都是如此,要麼是家人在統一戰爭中死去,要麼是因犯了一點小錯就遭受重罰,淪爲刑徒隸臣。

他們中不少人,臉上還黥着字呢!

項羽擡起頭,紅着眼問:“二三子,項羽敢問,若真那樣,屈辱死去前那一刻,汝等是否願意,用這一切低賤苦楚,來換今天!”

“爲一個機會,吾等,就只有這麼一個機會!”

“回到這,在鴻溝旁,在楚國的土地上,在赤色鳳旗下,迎着秦人,昂着頭,告訴他們,楚人,永不爲奴,楚人,亦有志氣!”

楚人的志氣是什麼?

按照項羽的理解,那就是自己的土地上,自己說了算!

“吾等願隨將軍死戰!”

有人歡呼,但也有人沉默,還有人左顧右盼。

項羽不知道這是否算一次成功的演講,不知道一會究竟有多少人會豁出命來作戰。

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家國大義。

也不是每個人,都有一顆勇敢的心。

但一向直來直往的項羽知道,該如何讓他們再無退路,只能向前!

“破釜!”

他對項聲下令。

“沉舟!”

他對鍾離眛大吼。

竈上的陶釜被打翻在地,由戈矛敲成碎塊,有的裡面還盛着吃剩的米粥……

數百條大小不一的小舟,也被烈火焚燒,慢慢沉入水中……

在這火光中,岸上的楚人,都像項羽一樣,紅了眼。

主將破釜沉舟,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現在,他們是真沒退路了!

這一次,當項羽再度下令時,所有人都自覺地靠攏同伴、同鄉,緊緊握住手裡的戈矛盾劍。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一首楚歌,從貴族、軍吏口中緩緩唱起,悲壯而雄渾勇武!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似是爲了壯膽,儘管大多數人不知道詞,但還是開乾渴的嘴,舔舐自己開裂的脣,有些發疼的喉嚨,應和着哼起了調子。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洪亮,咬緊了牙,握緊了矛。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

項羽喊出了這最後的一句!

十餘年前,在蘄南,他的大父項燕,帶着十萬楚國男兒,喊出了楚音的絕唱,在那片土地灑下鮮血……

而現在,那些戰歿者的子侄,回來了!

他們再度拿起武器,高舉旗幟,唱着國殤之曲,卻將迎來不一樣的命運!

項羽能感覺到,項氏先祖在看着他,楚國八百年君臣在看着他,祝融、東皇、東君、山鬼,楚地的山川神靈都在看着他!

血債當以血償,這一戰,是獻給他們最好的祭品!

既然無路可退,那便只能向前,殺出一條血路了!

煙塵滾滾,秦軍,已至五里之外!

那面醜陋的旗幟,亦如當年一般黝黑壓抑。

正如同楚人的大旗,是那麼鮮豔血紅!

站在戎車上,項羽套上了最華麗的赤色甲冑,讓所有人,敵人、屬下,都能清清楚楚看見自己。

那柄長戟,指向前方。

“此戰之後。”

“生者,當爲人傑。”

“死者,亦爲鬼雄!”

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325章 李斯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345章 隸書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176章 冒險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876章 武城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861章 武關第128章 爭首第558章 螳臂第66章 監守自盜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03章 殺意第102章 諜影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179章 重生第622章 故人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463章 大生產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488章 農家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771章 狗咬狗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6章 重振士氣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87章 鷹之子第591章 輔助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487章 句芒第836章 鼠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391章 良弓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787章 權謀第575章 南巡第1015章 統一哈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672章 驕傲第325章 李斯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920章 鹿馬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287章 鶡冠第513章 法今王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664章 越女第343章 滑稽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745章 戰長沙第136章 擺闊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358章 護短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375章 烏氏倮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55章 行矣第183章 勸降第658章 陽山第552章 羣雄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984章 石頭第563章 大復仇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864章 亡秦者第579章 兩戰第253章 兵成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
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325章 李斯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345章 隸書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176章 冒險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876章 武城第782章 門泊東吳萬里船第861章 武關第128章 爭首第558章 螳臂第66章 監守自盜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03章 殺意第102章 諜影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179章 重生第622章 故人第354章 五年計劃第463章 大生產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749章 我的老家第488章 農家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771章 狗咬狗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6章 重振士氣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587章 鷹之子第591章 輔助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487章 句芒第836章 鼠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391章 良弓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787章 權謀第575章 南巡第1015章 統一哈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672章 驕傲第325章 李斯第131章 成與不成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920章 鹿馬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287章 鶡冠第513章 法今王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250章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664章 越女第343章 滑稽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745章 戰長沙第136章 擺闊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358章 護短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375章 烏氏倮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255章 行矣第183章 勸降第658章 陽山第552章 羣雄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984章 石頭第563章 大復仇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864章 亡秦者第579章 兩戰第253章 兵成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