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撥雲見日

bookmark

泰山頂上的小小行宮廟宇,只容得下皇帝和丞相九卿,其餘人等,都要在外守着火燎。

黑夫拎着酒囊,尋了一會後,在行宮背面找到了縮在這發抖的張蒼。張蒼今日一番振聾發聵之言,卻被羣臣當成了洪水猛獸,連師兄李斯也斥責他,最後被皇帝不耐煩地趕走,雖然沒定罪懲處,但冷淡嫌惡之情已顯,這會正看着雨顰眉而思。

“山上冷,喝點酒暖暖身子吧。”

黑夫將酒遞給他,又笑道:“你現在想的,莫非是舉世皆濁你獨清,衆人皆醉你獨醒?”

“不敢。”

張蒼裹着羊毛毯,喝了口酒,擡頭問黑夫道:“你也相信,這雨水是天意麼?”

黑夫道:“我不這麼覺得,我也認爲,日出日落,風雨無期,本就是自然規律,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和天人之感沒有什麼關係?”

不同於在秦始皇面前對方術士的附和,黑夫那麼多年政治課沒有白上,他發自內心相信唯物論,甚至連穿越這件事,他也認爲是科學可以解釋的。

“你的意思是,我說的沒錯?”張蒼有些感動,黑夫算是第一個站出來認可他的人。

“我當然相信,子瓠,你還記得,荀子《天論》最後一段是怎麼說的?”

“記得,這是我最喜歡的篇章,每個字都背得!”

荀門弟子雖然同出一師,但側重不同,李斯重帝王術,韓非重老子、刑名,浮丘伯繼承了荀子偏儒家的部分,而張蒼,則所學甚雜,但他最喜愛的,還是數學、曆法,相應的,對探尋世界運行規律的《天論》也鑽研頗深。

張蒼擦了臉上的水,想要大聲念,卻又害怕引來其他人,只能用壓抑的低沉聲音誦道: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

黑夫擊節讚歎:“說得好!事在人爲,放棄人爲的努力,而寄望於天賜福祉,那就違反了萬物的原理!”

荀子的這番理論,已不僅是原始的樸素唯物論,而上升到了辯證的高度!他並非簡單地批判祈迷信風俗,還在不斷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句話翻譯過來,不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麼!

在這個矇昧迷信的時代,荀子的思想,猶如劃破夜空的閃電一樣耀眼奪目!不愧是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稱讚完後,黑夫又嘆息道:“子瓠,我真是羨慕你,能遇見如此良師,可惜荀子已逝,我不能去蘭陵聽聽他講的課,也沒有機會拜入門下……”

“夫子雖逝,但留下來的學識不滅。”

張蒼受了鼓勵,咬着牙道:“我知道,今日在泰山頂上說這番話,掃了陛下封禪求長生之興,實在是不合時宜。但這些道理,雖不被陛下和諸公理解,甚至連李丞相也不再提及,但張蒼卻不會將其捨棄!定要將其發揚光大!”

“何其難也。”

黑夫卻搖了搖頭:“荀子之言雖是真知灼見,但這世上之人,卻信者寥寥。”

廣大黔首自不必說,社會上一般人的思想,與精英們所達到的高度尚有不小的差距。黑夫的家裡人,就無不篤定神明,他母親還在雲夢澤畔捐了一個少司命廟。再翻翻《日書》就可以窺見,人們多如牛毛的禁忌,和繁雜的避邪驅鬼法術。

在古代,中國人雖然十分功利,什麼神都信,但就是不相信沒有神。

唯物論在底層沒有基礎,那高層呢?

首先,有“天命”加持的皇帝是絕不會承認的,一旦承認,長生、求仙,都成了泡影,這對秦始皇來說是絕對無法接受的。

再放眼社會的中層,九流十家的知識分子們,墨者尊鬼神,儒家講究天人之感,道家黃老對神秘主義也十分中意,方士化的陰陽家就更不必說了,他們就是靠鬼神仙術吃飯的。

法家理論裡極少談及天地神明,也推崇人的力量,但在秦朝,他們多是官吏,除了謹遵律令外,極少動腦思考更深層的東西。

思來想去,唯獨可能接受這一理論的,就只有埋頭苦耕,希望用人的力量而不是老天爺賞臉,增加糧食產量的農家了……

從數十年前,那場震驚稷下的天人之辯起,便決定了,荀子“天人相分、人定勝天”的理論,只會被少數人篤信,這羣人,還被各家當成了異端……

張蒼懷揣的理念,像極了黑夜裡亮起的一點燭光,微弱卻奪目,但隨便一點風雨,就會將其打滅,再次被點亮,可能要到很久以後了。

黑夫不希望兩千年後,有人在故紙堆裡翻出了荀子的話,才驚訝地說:“我們的先輩在那麼早的時候,思想就到了如此高度!”

於是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依我之見,若想要人相信一件事,光說道理可沒用,還得證明!”

張蒼詫異:“證明?”

黑夫點撥他道:“打個比方,我做亭長那些年,家鄉的人常說,螢火蟲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的,衆人信之不疑,但我不信。”

“於是閒暇時,我便在雲夢澤畔的泥地裡翻找,發現螢火蟲其實也是卵生的。秋冬之際,螢火蟲在水邊的草根產卵,使之潛伏土中,次年季夏之月,草蛹化爲成蟲,從土裡鑽出來,在旁人看來,就是所謂的腐草化螢了!”

“原來如此!”張蒼也有些詫異,他自己沒有觀察過,也以爲螢火蟲真是腐草化成的。

“你瞧。”

黑夫攤手道:“你也如此,何況旁人?人們不明白事物的變化過程而只看到成果,因爲不明所以,故稱之爲‘神’,可若是將這變化過程找出來,讓人知道原來如此,將那神秘的紗布揭下!這就是我說的證明,據實以明真僞也!”

“我明白了!”

張蒼是聰明人,一點就通,他大喜過望:“我說衆星旋轉,日月交替,四季有時,風雨施博,這些都是自然發生的,而非天意,但沒有人信,因爲他們不清楚這其中的變化,只能歸結爲天數。除非我去證明它,將這變化過程找出來!”

辯證辯證,光是辯,沒有證怎麼成?眼看張蒼被自己引到一條新道路上,黑夫暗喜,也擊節道:“沒錯!”

張蒼興奮了起來,猛地灌了一口酒,解了羊裘,走到已經小了許多的雨中,仰頭笑了起來,唸了一首古樸神秘的詩歌。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自明及晦,所行幾裡?”

張蒼回頭對黑夫道:“這是屈子拜訪稷下學宮時,留下的《天問》!當初夫子常常看着它,唸叨這一百七十多個疑問,稱之爲千古萬古至奇之作。”

黑夫頷首,這像極了懵懂的人類孩童,向未知宇宙發出的疑問,!

張蒼嘆道:“我當年不明白,而現在,我懂了!我要做的,便是將這些疑問一一解出來,日月運行的規則,爲何會有白天黑夜之分?四季爲何輪換,還要讓人知道天爲何而雨,何時將雨!”

他嘆了口氣:“但這太難了,我張蒼四十歲了,光是編寫半本《九章算術》,就耗費了十多載歲月,想求索這些問題,只怕是要把我下半輩子搭進去啊!但是……”

張蒼猛地擡頭,胖子眼裡滿是堅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說得好!”黑夫鼓起了掌,心裡卻在吐槽道:“老兄,你的下半輩子,還長着呢……”

黑夫對張蒼充滿了信心,那句話怎麼說來着?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張蒼這個大數學家,天生就是搞科學的料。

他相信,有自己相助,這個兩百多斤的胖子,可以成爲華夏的自然科學的奠基人!

黑夫邁步上前,拍着張蒼的肩,給他打勁道:“雖然如今衆人皆醉你獨醒,舉世皆暗你獨明,恰似這烏雲將天地籠罩得嚴絲合縫,看不到一絲光,但只要鍥而不捨,定能守得雲開,見到日出!”

“不對。”張蒼卻笑道:“有時不管守多久,雲亦不會自己散去,非得伸手撥雲,方能見日!”

黑夫訝然,隨即與張蒼相視而笑。

笑聲中,下了半夜的雨,停了!

……

次日清晨,五更天時,驟雨已停,雲也有散開的跡象。

秦始皇已坐在山頂亭中,在羣臣陪伴下,等待日出。

此時此刻,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瀰漫,如同大海般廣袤,雲海中依稀可見十多個島嶼,雲霧繚繞,那是泰山的其他諸峰。

向遠望去,天邊雲彩如線,原本是灰白相間,但很快,就變成了五顏六色,這是太陽升起來了,其色純正,赤如丹砂,下有紅光,動搖承之,回首觀望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紅或白,顏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樣子。

見此情形,秦始皇想起自己昨日謙卑地向上天告成,卻換來一場急雨,是夜換上了不卑不亢的姿態,與天賭鬥,結果卻是雲開霧散,旭日東昇,不由露出了一絲冷笑:

“天,也欺軟怕硬麼?”

他認爲,這場雲雨,是被自己的威勢撥開的!

是日,在轉晴的泰山頂上,秦始皇令兵卒立石,李斯親自撰字,工匠銘刻於石上,是爲泰山石刻,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飭。”

“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

“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

秦始皇將原本的石刻銘文略加修改,不再尊崇什麼古往七十二帝王,而是自視“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

秦一天下之前,是暗淡無光昏悖混亂,從此之後,天下進入嶄新的光明的新階段!通過這種方式證明秦帝國的合法性。

不法古王,而法今王!

到了傍晚時分,一切禮畢,秦始皇坐着輦,從泰山從陰坡下山。快到山腳的時候,皇帝又回過頭,看着這座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山。

初登山時,感覺它似乎高山仰止,很難登上,畢竟是被齊魯士人頂禮膜拜,加了無數含義的天下第一名山。

到山頂時,風雨欲來,秦始皇只覺得高處不甚寒,就像他治國一樣,一腳踏錯,到處都是萬丈深淵。

但如今,下山後,秦始皇卻覺得,這只是他登基三十一年來,翻過的無數險阻裡,普普通通的一座。

再次回頭,將泰山拋在腦後,秦始皇也留下了簡短的評語。

“這山……”

他輕蔑地說道:“真矮!”

第163章 陽城第126章 死傷第353章 項籍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909章 鴻門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05章 打穀第58章 赴任第377章 戍卒叫第6章 搶功的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787章 權謀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379章 黑白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927章 麗人心第26章 重振士氣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688章 將軍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62章 七何第762章 忠信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170章 橘與枳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68章 鬼吹燈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186章 材士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247章 三馬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1005章 嘗麥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946章 粉飾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383章 豳風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22章 什長黑夫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628章 爛攤子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520章 存韓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220章 上巳節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608章 家園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182章 鮦陽第806章 沛公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122章 積粟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291章 欲刺第481章 祭酒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500章 綁架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24章 攻權第527章 執轡者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876章 武城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343章 滑稽第954章 東出
第163章 陽城第126章 死傷第353章 項籍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909章 鴻門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105章 打穀第58章 赴任第377章 戍卒叫第6章 搶功的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787章 權謀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379章 黑白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927章 麗人心第26章 重振士氣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688章 將軍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62章 七何第762章 忠信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826章 從散約敗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170章 橘與枳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68章 鬼吹燈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186章 材士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247章 三馬第262章 軍中戲乎?第1005章 嘗麥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946章 粉飾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383章 豳風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22章 什長黑夫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628章 爛攤子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520章 存韓第894章 陛下可知罪?第220章 上巳節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608章 家園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182章 鮦陽第806章 沛公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517章 寒毛直豎!第122章 積粟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291章 欲刺第481章 祭酒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500章 綁架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124章 攻權第527章 執轡者第990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876章 武城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343章 滑稽第954章 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