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兒戲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三年,仲春之月的大朝會上,丞相和御史府已擬好了宣戰詔書。

“昔者,宋殺楚使者申舟,楚莊王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

這意思就是,楚莊王聽說自己的使者被殺,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光着腳就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庭院才趕上,爲其穿上履,捧劍的人追到寢門之外,爲其掛上劍,駕車的人追到蒲胥之市,請莊王登車,直趨軍營,發兵圍宋……

“今秦之強,十倍於楚,甌越小弱,尚不如宋。然邊鄙夷越,竟敢輕慢天朝,殺我行人,此奇恥大辱也,不懲之不足以揚天子之威!”

皇帝本來就打算對百越用兵,這下可好,連戰爭理由也名正言順,不過,皇帝可不想大軍出動,只打一場小仗,滅一個小部落,而決定將所有越人,都作爲打擊和征服的對象……

作爲事件的爆發地,西甌自然首當其衝,成了用兵的重點,先殘滅西甌,再順勢掃清其他諸越。

相應的,讓皇帝猶豫許久的主將人選,也就此決定。

黑夫與屠睢,他們的方略各有側重,可以說不分伯仲。拋開方略與是否勝任的問題,單從政治層面考量的話,秦始皇就更偏向於屠睢,而不是黑夫。

皇帝是親自去豫章郡巡視過的,當地監御史暗暗稟報,說豫章黑夫舊部甚多,在縣一級裡,掌兵的基本是黑夫鄉黨,雖然沒有太過分的結黨營私,但讓他們相互勾連,長此以往,不是什麼好事。

秦始皇將這些密報聽在耳中,但卻只是淡淡地說:”知道了。“這件事便不了了之。

雖然秦始皇放了一手,但再讓黑夫爲主將,重新做舊部們的上司,執掌數十萬大軍,久居南方數年,恐非好事。

加上黑夫年輕,若爲統帥,此戰之後,必定封侯!三十出頭的侯,這之後呢?便封無可封了。

秦始皇倒也不怕失衡,雖然王賁回咸陽後舊傷發作,恐怕也要隨其父而去。但還有蒙恬,還有李信,這兩個已經封侯的壯年將軍在上面鎮着,黑夫又能如何?

皇帝只是覺得……

“年少封侯,功高難賞,並非好事,若朕這時候任他爲將,不是信他重他,而是害他了……”

平齊亂時,黑夫是殺雞刀,王賁是宰牛刃。

但在南征上,黑夫卻已然升級,成了皇帝不捨得輕用的宰牛刀了。

是他日可爲將相的人,而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反之,將已經五十歲的屠睢提拔上來,讓帝國再多一位戰功赫赫的遲暮將軍,不是什麼壞事。

於是秦始皇頒佈了最終的人選:

“以長沙守屠睢爲將軍,豫章尉、會稽尉爲裨將軍,南郡監御史祿爲監軍。統兵十五萬,民夫十五萬,南征百越!”

聽到這個人選時,李由露出了笑,和父親李斯對望了一眼,而李斯瞥向一旁的廷尉葉騰時,卻發現,這老兒竟也鬆了口氣!還大聲贊同皇帝的選擇!

李斯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似乎沒兒子想的那麼簡單。

雖然以屠睢爲將,但秦始皇也參考黑夫的建議,改變一些方略。

比如,皇帝開始緊鑼密鼓地,向南方派遣行人使者,籌劃招降東甌的計劃。

雖然都自稱“甌”,都是越人,但東西甌並無親屬關係。東甌是越王勾踐後裔建立的國度,有城郭田邑,使用楚地鳥蟲文,文明程度較高,至少是可以交流的。

雖然和甌越已是開戰狀態,但對南越、閩越等,依然要廣派商賈,進行賄賂滲透,爲大規模進軍做準備。

從現在到九月,半年多時間,作爲戰爭的籌備期。秦始皇命令南郡監御史徐祿,負責改善交通條件,向邊境輸送屯儲糧食。

同時開始徵兵,除了數萬關中秦人精銳外,這場戰爭,皇帝特別點名,要多徵楚地之人。理由是,楚人習慣南方氣候,去到百越也不容易生病,朝廷嚴打期間,抓到的輕俠惡少年,統統送去長沙、會稽、豫章,讓他們成爲南征的民兵,其實也是炮灰。

“到南方暑意消散,便是用兵之時!”

皇帝的要求很簡單:“此戰,必降百越,使大秦疆土,南盡北向戶!”

所謂的“北向戶”,是秦朝人認識裡極南的地方,據說處於太陽之南,與中原向反,當地居民往往向北開戶以納日光,故稱,地點大概在駱越境內。

雖然皇帝很想立刻推平百越,但亦知道,用兵南方,非一朝一夕之事,起碼要一兩年吧……

他只能壓下被甌越小酋長忤逆冒犯的惱怒,目光投向北方,在那裡,亦有一個不知死活的城邦,竟敢謀刺皇帝,需要承受大秦的天威雷霆!

……

南方用兵需緩,但北方用兵,卻要走一個速字!

秦始皇的計劃是,入秋之前,必須收服朝鮮,入冬之前,必須毀滅滄海君的撮爾小邦!

丞相和御史府稟報,說燕趙之地,三萬兵卒、民夫已經徵召完畢,正在接受當地都尉訓練。只等皇帝一聲令下,他們就能從漁陽出發,經由遼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馬訾水(鴨綠江)。

而膠東郡守黑夫,郡尉任囂也來奏疏稟報,青島、芝罘兩港,亦有上百艘帆船集結,並探明瞭海路,隨時能夠渡海遠航,從海上圍困滄海,爲陸師提供糧秣補給。

萬事俱備,只差皇帝指定主將、副將和監軍了,雖然動用的兵卒很少,不及南方十分之一,但該有的配置,還是得有。

“設裨將軍二,水陸各一人,陸師爲駟車庶長楊端和,舟師爲膠東郡尉任囂。”

“楊端和?”

李斯等人有些驚訝,皇帝怎麼忽然想起這個年過六旬,已經退下來的老將了?

早在二十多年前,秦始皇親政那年,楊端和就作爲別部司馬,攻魏,取衍氏。

十一年時,楊端和作爲都尉,與王翦、桓齮攻鄴,取九城。

到了十八年時,秦國大興兵攻趙,楊端和已是統帥河內兵的裨將軍,配合王翦、羌瘣圍困邯鄲。

滅燕、滅魏戰爭期間,他依然作爲裨將軍,此人打仗酷似王翦,十分穩當,而謹慎更甚之,雖然立不了大功,但也不會出毛病。

統一之後,楊端和鎮守了幾年趙地,於去年告老退了下來,閒居在家,他的兒子楊熊,則在中尉軍裡做都尉。

眼下王翦、羌瘣皆已逝世,楊端和儼然成了秦朝輩分最大的將軍之一,僅次於馮無擇。讓這位老將做主帥還行,只當個裨將軍,不太合適吧?

雖然感覺不太對勁,但重臣們也不敢出言反對,皇帝高興就好。

舟師方面就不用說了,非任囂莫屬。

但這主將、監軍由誰擔任,秦始皇還是猶豫了很久,在與李斯對弈時,他的手,幾度捏起棋子,復又放下,反覆幾次。

李斯跟着秦始皇這麼多年,從未看到皇帝有如此舉棋不定的時候。

最終,秦始皇還是狠了狠心,將棋子重重落在棋盤上,並說出了兩個名字。

“扶蘇,黑夫!”

在場的左右丞相、御史大夫面面相覷,扶蘇爲監軍,黑夫爲將?這是皇帝爲南征未用黑夫爲主將的補償麼?

但這次出征,用的是燕趙兵,不是膠東兵,黑夫爲主將開赴前線的話,膠東郡誰來管?

再者,他雖爲大庶長,但做楊端和的上司,還是不太妥當啊。

李斯和馮去疾思慮這些,而王綰擔心的,則是扶蘇。

這位已經失去皇帝信任,隨時可能被撤職的左丞相,嘆了口氣,打算爲帝國最後再盡一點力,出面勸道:

“陛下,長公子再爲監軍,此去乃是遼東,苦寒遼遠,不比與關中相隔不遠的塞北啊,俗諺道,千金之子,不坐危堂……”

“生於深宮,養於婦人之手,以爲世事皆易。不坐危堂,豈能知軍爭之難,絕非兒戲?豈能明白,不是所有事,都能靠懷柔,靠做好人來解決?”

秦始皇嚴厲的目光掃過來,讓王綰低了頭,訥訥不敢再言。

“還有,朕說扶蘇是監軍了麼?”

“啊!?”

這句話是那麼令人震驚,李斯手裡的棋子掉在棋盤上,啪嗒作響。馮去疾目瞪口呆,差點叫出聲來,連忙捂住自己的嘴。王綰更嚇得連連後退,差點摔倒!

這句話,足以讓所有朝臣寒毛直豎,讓無數人浮想聯翩,也足以讓帝國本就不甚明朗的繼嗣,更加撲朔迷離!

三個絕頂聰明的大臣,此刻卻看不懂,也猜不透秦始皇的心思,更不知自己該怎麼迴應了,兒戲?胡鬧?但這是皇帝的決議啊,金口玉言……

秦始皇站起身來,負手道:“朕意已決,黑夫爲監軍,在膠東管控後勤即可!”

“而扶蘇,此番將作爲主將,楊端和爲之輔佐,隨軍去遼東!”

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163章 陽城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578章 邊釁第59章 天狗第71章 遲來一步第408章 不朽者第613章 胡亥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429章 父親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963章 泥潭第240章 內間第118章 大梁第253章 兵成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17章 萬人敵第481章 祭酒第37章 順杆爬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578章 邊釁第509章 天人第586章 看不懂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985章 千鈞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942章 故事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445章 背水第608章 家園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806章 沛公第361章 奸生子第463章 大生產第11章 自食其果第1028章 敵友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459章 大丈夫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308章 水蠱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424章 初雪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994章 了斷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480章 三傑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328章 何器?第728章 套路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844章 瑚璉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238章 刺殺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612章 命名第607章 南征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498章 方術士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960章 強渡第728章 套路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57章 赤幘第309章 南昌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187章 共敖
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163章 陽城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578章 邊釁第59章 天狗第71章 遲來一步第408章 不朽者第613章 胡亥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429章 父親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963章 泥潭第240章 內間第118章 大梁第253章 兵成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17章 萬人敵第481章 祭酒第37章 順杆爬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578章 邊釁第509章 天人第586章 看不懂第716章 臨之以兵第985章 千鈞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942章 故事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445章 背水第608章 家園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806章 沛公第361章 奸生子第463章 大生產第11章 自食其果第1028章 敵友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459章 大丈夫第533章 海市蜃樓第33章 日子越來越好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308章 水蠱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424章 初雪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994章 了斷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480章 三傑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328章 何器?第728章 套路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265章 豐沛之間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844章 瑚璉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238章 刺殺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612章 命名第607章 南征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498章 方術士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960章 強渡第728章 套路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57章 赤幘第309章 南昌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187章 共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