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兔死狐悲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二年一月初,春風拂過,冰封的濟水恢復了往日生機。

在臨淄郡濟水北岸,有一狄縣,和齊國其他縣一樣,狄縣最大的一家豪強亦是諸田。同樣出自田成子七十多個兒子的田儋,以及其從弟田榮一家,他們在父輩時分家,但就在一條街,東西兩府皆豪,往來也沒有受絲毫影響。

田氏兄弟作爲當地豪強,雖然高門大戶,卻不敢與夜邑田氏比聲名顯赫,也不敢與即墨田氏的富裕相提並論,他們就是一區區縣豪。

然田儋、田榮早在齊國尚存時,就喜歡與輕俠嬉遊,頗得遊俠兒敬仰,能得人。狄縣雖然歸了秦朝,但縣令、尉、丞辦事,依然要仰仗田儋出面,不然的話,政令就難以在市井推行。

這幾日,田榮去了趟臨淄,回來之後第一時間就拜會了從兄田儋。

僕從將他帶到了片空闊的場地,細沙鋪地,立有箭靶,一邊擺放着兩個蘭錡,蘭錡上擺着各類兵器,最多的便是劍——天高皇帝遠,秦朝的收兵令,似乎對狄縣田氏沒有任何影響似的。

田儋好武藝,衣着打扮,不似富豪,卻似輕俠,每日清晨都會起來練會劍技,此刻也不耽誤。見田榮過來,直接將一柄木劍拋給他,二人相對一作揖,便舉着木劍,開始了較量。

田榮一邊配合着田儋動作,嘴裡卻不停,說完他的見聞後,一個勁地感慨道:“太慘了,兄長,膠東諸田真是太慘了!”

田榮說的,自然是膠東諸田被連根拔起,遷往西方一事!

二人幾個回合較量下來,喝水休息的時候,他告訴田儋:“秦始皇帝將膠東諸田,按照遷徙次序,排列爲第一到第八,以之爲賤氏,我還在街邊看到了即墨田氏的家主田角、田間。”

諸田有自己的交際圈子,狄縣田氏和即墨田氏,還有點宿怨,但畢竟大家都一個姓,外敵在時,那些仇恨也就記得不深了。

田榮描述道:“彼輩早沒了即墨大夫的威風,一路來雖然還有車坐有馬騎,但也落得一身黃灰,狼狽不堪,更別提後邊長長的隊伍。田氏子弟徒步而行,後面則是不願意背棄田角田間的門客賓從,扶老攜幼,緩緩而行。從膠東到臨淄,這才走了百多里路,便苦得不行,去到關中北地郡,不知得死多少人……”

聽着田榮的敘述,田儋卻不言語,默默抽出一支箭,接過兒子田市遞過來的弓,摸了摸他頭,這才道:“你可替我敬了田角兄弟一盞酒?”

“敬了,還送了一萬奉錢。”

一萬錢對田榮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他湊近後道:“兄長,田角還讓我傳話給你。”

“他說了什麼?”田儋將箭矢搭上弓,閉上一隻眼睛,似在瞄準箭靶。

田榮道:“他說,田齊如樹,如今大宗之幹已亡,枝葉皆將凋零掉落,只是個先後問題,膠東先落,狄縣必從之,吾等兄弟,還是早作打算爲妙……”

田儋手裡的箭久久沒射出去,半響後笑道:“田角這話倒是說得有趣,他家大禍臨頭時,爲何不見反抗,反倒來慫恿我家?再說了,放眼齊地諸田,難道還有誰比吾等謀劃更遠的麼?誰也不知道,七年前被說成染病而死的阿橫,還有我家的衆多賓客,是去了何處!”

這是狄縣田氏的秘密,田榮還有一個親弟弟,叫田橫,田橫比二人更好結交朋友,年少氣盛,最痛恨秦朝。七年前齊國滅亡時,田橫帶着一批人,隨寧死不降的雍門司馬乘船出海,後來才慢慢聯繫上兩個哥哥。

雞蛋不能放一個籃子裡,田儋田榮自己當着秦朝的“順民”,與官府合作,卻讓田橫在近海盜寇裡呆着,對外則說他已經病死了,甚至還做了副空棺槨,埋入田氏墓地,以掩人耳目,田橫也在海外用了化名。

狄縣田氏每年都會偷偷資助雍門司馬和田橫糧食兵器,他們家是有後路的,這一點,或許即墨田氏的田角早就打聽到了吧?

田榮似乎有些鬆動,勸道:“兄長,膠東諸田遭遷徙,固然與膠東郡守脫不開關係,諸田皆言,此人名黑夫,又被秦始皇賜字即墨,真是黑上加黑,但這未嘗不是秦盡遷豪貴的先聲?寒冬若至,凋零的可不止是一株樹木,或許很快,臨淄等郡的諸田,也要遭到強徙,子弟淪爲遷虜,相望於道了……”

他激動地說道:“今等亦亡,反亦亡,與其苟活,不如乘着秦人還未對我家動手,奮起一搏!齊地四郡,幾十家諸田正因膠東之事震驚,物傷其類,若兄長高舉義旗,則諸田必以我家爲首,殺郡縣秦吏以應,可得數萬之衆。再加上阿橫引海外輕俠歸來,則事可成,齊可復矣!”

嗖!田儋手中的箭離弦而出,卻射偏了,昔日百發百中的田儋,今日居然脫靶了?他的手上虎口,甚至多了一個裂口,血流不止。

這彷彿應證着田儋心中的激動,他面上卻依然很平靜,任由僕役包紮,卻對從弟田榮說了一件事。

“吾弟,你可知道,那一日秦始皇過臨淄,我觀其車駕,作何想麼?”

那是三個月前,秦始皇結束了薛郡泰山封禪,抵達臨淄的情形,田榮記憶猶新,他當時只記得自個咬牙切齒,哪知道田儋在想什麼?

田儋無奈一笑,公佈答案道:“我見那秦始皇威風赫赫,所到之處,衆人無不頂禮膜拜,連我也不敢觸其鋒芒,於是乎,當時心中便響起了一句話。”

“什麼話?”田榮追問。

田儋虎口的血依然沒止住,他卻將壓傷口的白布取下,狠狠扔到地上。

“我想的是,太陽未落,羣星難現,就好像始皇不死,則這碩大天下,誰人敢公然反秦?”

……

齊地其他郡縣豪貴震懾於膠東諸田在秦始皇帝威勢之下,盡遭遷徙,無絲毫反抗餘地,頓生兔死狐悲之感。

膠東官府內,黑夫郡守和他的幕僚們,則在爲諸田遷徙後,空出來的大片田宅歡欣鼓舞。

郡守府吏員們皆相慶曰:“夜邑田氏去之半載,而夜邑大治,陛下稱善,如今膠東諸田皆去,吾等大有可爲了!”

膠東是郡縣制國家的一部分,連縣令要由皇帝直接任免。然而,在縣以下的基層,如鄉、亭、裡等,因爲空降的秦吏不懂方言,只能由當地豪貴、宗族推舉出鄉三老、亭長、里長。官府的統治基礎十分薄弱,皇權只侷限在縣城牆垣之內,難以下鄉。

隨着黑夫的到來,這種情況慢慢得到改變:與官府合作的姜齊舊族,公學裡畢業的數十名弟子,填補了秦吏治理地方的空白。這個春天,官府的力量,隨着《二十四節氣歌》和已在公田裡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堆肥漚肥之法,慢慢向底層傳播。

唯一的障礙,就是佔有大量土地和生產資料的諸田了……

如今這些頑固的大族,黑夫輕飄飄幾句話,便使之盡遭遷徙,這就像是陳舊屋子裡的器具一股腦扔掉,可以重新裝修規劃一番。

但首先讓官吏們苦惱的,就是分地。

這年頭,財富形式大多是土地、房產,奉旨遷徙的諸田富豪,只得賤賣土地房產。但是,誰來買田呢?

在秦朝,是禁止土地兼併的,故除了官府,誰都沒資格買田!

這是一筆強買強賣,黑夫讓管金布的曹掾出了一小筆錢,便將諸田的數十萬頃良田低價收購,而後分給流離失所的無地閭左。

和半年前夜邑發生的事一樣,這次,全縣無地的閭左踊躍報名,很快,幾乎所有人都擁有了土地。

這樣,赤貧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官府控制的人口激增,而諸田豪門的鉅額財產,則在這個遷徙變賣的過程中被強行“均富”了。

“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黑夫暗道:“沒想到我這膠東,居然用這種‘打土豪分田地’的特殊方式,實現了暫時的均田……”

膠東的土地矛盾瞬間緩解,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再是大地主佔有土地太多,使得閭左庸保無地可耕。而是出現了田畝還剩下不少,膠東卻再無一個無地之人能來認領土地,只能劃爲公田,但公田也需要人來種啊。

此外,如今膠東欲改農閒煮鹽爲農忙時的曬鹽,雖然節省了燃料,提高了產量效率,卻無形中需要更多勞動力,再加上平度等地的礦山咎待開發,勞動力缺口至少有幾萬!

“或許可以從外郡招募?”陳平提出了一個陰損的主意。

這是七國競爭時的老招式了,當年魏惠王就問過孟子:寡人之爲政,明明這麼好,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那時候的情況是,關防不嚴格,哪個國家百姓過得好,其餘國家的人也會遷徙過去,用腳來投票。

雖然秦朝不允許輕易遷徙,但那是針對有地農民的,對於閭左僱農商賈而言,禁止他們移動,就相當於斷了他們的活路。所以去鄰郡招攬閭左貧民,或是個不錯的主意,肯定會取得效果。

但黑夫知道,這件事,效果再好,也不能幹。

“若我是一國之主也就算了,大不了被鄰國罵一通,兵戎相向,卻奈何不了我。可如今我只是一郡守,朝廷還在上面壓着,沒有皇帝允許,公然從鄰郡甚至全天下招攬人口,你想幹嘛?”

黑夫心中暗暗吐槽,同時否了陳平的計劃,轉而將目光投向了地圖上,少海對岸的一個地方……

他指着那個海岸線曲折的半島道:“我聽說,在箕子朝鮮以南,有一些小的濊人夷邦,不是秦地郡縣,卻距離膠東不遠,那有不少人,若舟師海船能想辦法過去,或可將彼輩青壯帶至膠東爲奴爲婢,以補勞力之不足!”

第198章 官大夫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007章 贏家第661章 北江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964章 越兵第58章 赴任第917章 萬人敵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59章 天狗第608章 家園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81章 掠賣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85章 圖騰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373章 羊圈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601章 衛滿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1009章 博弈第942章 故事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228章 夏子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176章 冒險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67章 踏月而行第205章 入郢第183章 勸降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935章 夥頤第678章 風暴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228章 夏子第1010章 玉碎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187章 共敖第535章 智臣第23章 軍訓開始第848章 深海第337章 梟子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97章 足跡學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661章 北江第889章 主角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762章 忠信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310章 執圭第20章 寧爲雞口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635章 薪火(上)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36章 威懾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392章 牛羊課第60章 將陽第658章 陽山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59章 天狗第976章 祖國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648章 蠱禍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118章 大梁第612章 命名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288章 不要臉第344章 麟之趾第996章 招安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596章 起風了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05章 熒熒火光
第198章 官大夫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007章 贏家第661章 北江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113章 不可千日防賊第964章 越兵第58章 赴任第917章 萬人敵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59章 天狗第608章 家園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81章 掠賣第15章 長見識了第685章 圖騰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373章 羊圈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601章 衛滿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1009章 博弈第942章 故事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228章 夏子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176章 冒險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67章 踏月而行第205章 入郢第183章 勸降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935章 夥頤第678章 風暴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279章 八公山上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228章 夏子第1010章 玉碎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187章 共敖第535章 智臣第23章 軍訓開始第848章 深海第337章 梟子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97章 足跡學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661章 北江第889章 主角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762章 忠信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310章 執圭第20章 寧爲雞口第652章 脫穎而出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635章 薪火(上)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236章 威懾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392章 牛羊課第60章 將陽第658章 陽山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59章 天狗第976章 祖國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648章 蠱禍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118章 大梁第612章 命名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288章 不要臉第344章 麟之趾第996章 招安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596章 起風了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705章 熒熒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