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受信、聽禍(三)

“葉大人,您這纔出衙門呢?”蔡賢卿走到葉永甲面前,微笑着說。

“怎麼?蔡老先生……?”葉永甲瞟了瞟左右,問道。

“沒啥事,就是來看看你。話說河道的事治理得如何了?”

“哦,如今只是差人去修修堤壩,待城內的情況恢復的差不多了,再商議疏浚內河的工程不遲。”

“自從出了這事兒以後,你真是越來越有當知府的樣兒了!以前卻老是無精打采的,那樣如何成事。”蔡賢卿道。

“那是多虧衛先生點撥了我,我這才覺得以前的東西都沒什麼大不了的……與其對着那些舊事發愁,還不如堂堂正正的活着,好好幹就是。”葉永甲答道。

他二人走到石獅子旁,蔡賢卿又說道:“衛先生果然是人中豪傑,待人真的沒話說……”

他話說到一半,突然腳底打滑,一個踉蹌,葉永甲連忙扶住。

“蔡先生,走路要小心!您老大不小了,摔一下可了不得。”葉永甲勸道。

“沒事,沒事……”蔡賢卿手正撐在獅子的前腳之上,“多謝葉知府了。”他說着,忽一擡手,將壓在手心下的那張黃麻紙掃了過去,葉永甲眼疾手快,還不待尋思的功夫,便將紙悄悄收在袖筒之中。

“我在戲班那兒還有事忙呢,”蔡賢卿瞥了眼他的袖口,便作了揖:“改日再會,改日再會!”

葉永甲還了禮,見蔡賢卿已漸漸離去,便站在石獅子後面,抄出那張紙來。還沒看清楚,他便聽見腦後有腳步作響,驚出一身冷汗,忙不迭將黃麻紙塞了回去。

“知府大人在此處幹什麼呢?”

葉永甲回過頭去,定睛一看,那人原是魏衝。

“無事。倒是這時候都已近黃昏了,你還來此作甚?”葉永甲一轉話頭,嚴肅地問道。

“工部叫我和大人說,西水門那邊水道有些淤塞,應當撥庫銀出來,疏浚一番。”魏衝說道。

“除了淤塞,沒有別的狀況了?”葉永甲兩隻眼睛直視着他。

“還有什麼呢?”魏衝真誠地笑了起來。

葉永甲又盯了他一會兒,便道:“既如此,明日再商議好了,挑浚的事兒暫且不用急。”

“明白了。大人回去早些休息。”魏衝說道。

“好,你也去吧。”

二人分別過後,葉永甲又走了一段路,看身後再無一人,便鬆了口氣,拐進一個小巷,在角落裡迎着霞光,看那黃麻紙上歪歪斜斜地寫着幾段潦草的字:

‘魏衝今日瞞了葉知府一件事:他親聞百姓所言,上游方家染坊每日只在河上漂絲,以致水質污毒,日久累多,害人性命。然他卻叫我不要告訴知府大人。他忌憚方家財力,不想使官府介入,到底是何用心,賢卿猜度不得。我還有一句話告訴廷龍,這魏衝乃是萬王爺的人,凡事都得小心。’

葉永甲見了前面的一大段話,倒是極爲義憤填膺;待看到末尾,卻將激動之情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全身遍體的一陣惡寒。他看了看灰白的天空,周圍那些窺視他的眼睛似乎若隱若現,他不禁有點後怕。可葉永甲也慶幸當初自己長了記性,並沒有在魏衝面前亂說些什麼胡話。

他將黃麻紙撕成雪花般的碎屑,甩在牆根底下,便匆匆地從巷子裡出來,回府去了。

明日,清晨。魏衝剛起了牀,就見衙門裡的人報說,知府大人請他有事相商。他不覺得是什麼好事,便敷衍地回覆道:“我這就去。”套上衣服,急忙趕去。

“我聽人說,”葉永甲坐在書房內,正端着碗白粥,攥着一把木勺,嘴裡喝着,“方劍才的染坊污濁水質,以致有民上告,可有此事?”

魏衝並不吃驚,只是略擡眼皮,笑道:“確有此事。”

葉永甲拿木勺颳了刮碗底的粥,“那爲什麼不上報呢?”

魏衝巴不得他去動染坊,只是礙於王爺心腹這一層身份,必不能明裡勸諫,便滿懷羞慚地一跪:“大人,我瞞報實情,實在對不起您啊……還望大人寬恕!”

葉永甲將粥喝了個乾淨,嚥下肚去,方纔說道:“我知道你怕我惹麻煩,本是一片好心,就休要跪了。”

“是……”魏衝爬起來,“不知染坊……”

“染坊先放在一邊,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以治理西水門爲要,別被這些雜事亂了心神。秋後算賬也不遲。”

魏衝頗爲失望地低下頭:“謹遵大人之令……”

“你且將工部尚書叫過來,商量一下治理河道的問題。”

葉永甲將碗推在一邊,從工部尚書手中取過那張南京府的地圖,上面大小山川、河流俱勾勒分明,十分詳備。

“這裡是西水門,”工部尚書指了指地圖左側,“此處夏月就因秦淮入水極多,西邊排不出去,而致淤塞不通。我工部遞奏到兵部,讓兵部出軍修浚河道,兵部不允,故耽擱到今日。秋天一下雨,這災患不就來了嗎。”

“你們推脫責任倒有一套……”葉永甲的眼睛沿着地圖上的秦淮河往下走。

工部尚書紅着臉,卻啞口無言了。

“當時爲何不在北面的支流上再建一道水閘來排水?”他看着秦淮河出了南京城,曲曲拐拐地奔向南方。

“前時建了,可惜年久失修,官府早就廢棄了。”

“按你上報的公文來看,西水門積沙石甚多……這次水患,恐怕不止入水的緣故吧?”秦淮河又在他的眼皮底下涌進了句容縣。

“這……”工部尚書瞥了眼旁邊的魏衝,“下官就不知道了。”

葉永甲的目光最終定格在了句容南部的赤山湖上。“我看原因不出在內河上面,而在於外河。”

“外河?”

“你們工部連外河的情況都不知道?河水挾沙卷石,必是赤山湖這裡未能蓄水,頂不住東盧山等山地的山洪,才導致內河被害!”葉永甲帶着滿腔憤怒,猛然地一拍桌子:

“這種道理你們工部能不明白嗎!算盤打得精,好事怎麼辦不上一件?”

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四)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七)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七章 裁吏、疑銃(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四)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一)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五)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六)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一)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二)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三)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
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一)第三章 興業、叛主(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二)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二)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三)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二)第五十五章 除根、暗勝(四)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一)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二)第八章 止險、牽掣(四)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四)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二)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六)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一)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七)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二)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四)第五章 流亂、再逢(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四)第七章 裁吏、疑銃(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四)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四)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六)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一)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二)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二)第十九章 砌壇、建廟(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五)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五)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六)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六)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二)第二十七章 問坊、妾逃(四)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六)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五)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六)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一)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十三章 請符、捨命(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五十八章 速亡、急鬥(五)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四)第四章 僞奏、恩絕(一)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五)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六)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四)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四)第三十五章 釋圍、按罪(一)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二)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三)第四十三章 詔任、握政(五)第五十九章 殺災、運策(四)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五)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二)第十七章 禁學、黜變(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二)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一)第二章 贈賄、謀府(二)第十一章 誅吏、免督(一)第二十五章 疏渠、迎妾(一)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三)第七十六章 請異、防番(三)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三)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三)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四)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三)第六十四章 立相、功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