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啓程南巡

108啓程南巡

還以爲那天在路上碰到阻攔聖駕告御狀的錢珏夫人後,康師傅應該在處理完這件事後才啓程南巡,沒想到竟然按原定計劃出發了!

九月二十八——欽天監特地找出來黃道吉日,一大早,我就跟着康師傅去跟太皇太后孝莊,皇太后孝惠問安辭別,然後坐上了車攆,由午門出正陽門,開始了夢寐已久的江南行。

因前一陣子打架事件的餘波作用,這次胤禛,胤褆,都沒來,當然,兩個礙眼的人物——胤礽和蓉玥也來不了,一個禁足宮中還沒期滿,另一個捱了板子還在牀上趴着養傷,想到這個,心裡確實有點“爽歪歪”哈!

佟妃因身體原因沒能隨行,其它的幾妃不是又有身孕就是孩子太小,因此這回帶着的是敏常在章佳氏和定嬪萬琉哈氏。諾敏是佟妃推薦的,定嬪嘛,向來跟惠妃和榮妃走得近些,細細想想這兩個人背後的人,我忍不住又要嘆息:後宮真是個熱鬧的地方啊!

“江南行”的確讓我興奮得睡不着覺,但心裡也不免有些擔心——這一去煙波千里,誰知道路上會發生些什麼事呢?萬一跟康師傅起了小摩擦什麼的,“盾牌”一個都不在,誰能來保我?幸好,在出行的隊伍裡看到了常寧的身影!我這心裡總算稍安了些。

原以爲去江南,應該走水路纔對,這會兒跟着康師傅,走的卻是陸路。我們每日天矇矇亮就出發,別看人多,浩浩蕩蕩的,但行進的速度一點都不慢,基本上是一天過一州縣,經永清,霸州,任丘,河間,蹕獻,十月初四到了山東境內的德州後,才休整了兩天。連日來在車轎裡晃來晃去,我是又暈又累,趁着不用“急行軍”,我便窩在行在裡睡大覺補充體力,康師傅卻精神百倍,馬上召集了一堆地方上的駐防將官,陪他一起打獵,打了一堆的兔子,然後當成福利,人手一隻,分發給那些官員,包括隨行的大學士明珠,吏部尚書伊桑阿,禮部尚書介山,學士席爾達,常書,孫在豐等等,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過了四天,我們到達了山東的省會濟南,在山東巡撫徐旭齡和一堆地方官員的陪同下,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參觀了趵突泉,參觀結束,康師傅在衆官員的一再要求下,留下了墨寶,給這個天下名泉題了“激湍”二字,這還不算完,徐旭齡在傍晚時分遞了個摺子,請求康師傅順便給他家衙門裡的“珍珠泉”留個字。那時,我正好也在行在的書房裡,康師傅爲了不讓我落下功課,正親自上陣給我講《孟子》,於是乎,康師傅就問我:“禧兒,你說說題什麼字?”

我回想了下當時在巡撫衙門裡看到的那汪泉水,水質清澈,泉口冒出來的水珠子不時地激起一層層的漣漪,便隨口道:“‘清漪’,怎麼樣?”

“‘清漪’?”康師傅略一沉吟,讚道,“不錯,你能想到這兩個字,可見平日讀書也是用了心的。”

我微笑着謝過康師傅的讚許,心裡卻道:丫的,天天考,時時考,遲早被烤焦。

康師傅鋪開一張宣紙,提起毛筆,龍飛鳳舞的“清漪”二字一揮而就,讓侍衛捧了出去讓羣臣品鑑共賞,然後賜給徐撫臺。

過了一會兒,明珠覲見,奏曰:“臣等瞻仰宸翰,筆墨飛舞,備極其妙,真從古帝王所未有,清漪二字意義尤美,撫臣何幸得此,臣等不勝歡躍健羨之至。”

聽了明珠這番文縐縐的恭維之語,我是真佩服他的拍馬功夫,同時也暗暗慶幸:幸虧還沒用晚膳,不然全都得奉獻給“土地公”。

過了兩天,我們就到了泰安——東嶽泰山所在地,史上有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曾封禪過泰山,以示自己“君臨天下”是“天意如此,合乎正統”。泰山意義如此重大,康師傅自然不會放過。他留了定嬪和諾敏在行宮,隨後就領着我和其他人,步行到了泰山頂上的昭真宮天仙廟,東獄廟,玉皇宮一一行禮,然後到“孔子小天下處”和日觀峰欣賞了一番。可憐我本還想學一學孔夫子,指着東流水,瀟灑地嘆一聲“逝者如斯夫”的,結果,到了那裡,啥也喊不出來,光顧着喘氣了。回到行宮,一爬上牀,立即“不省人事”。第二天,康師傅又興致盎然地要再幸泰山,這回我打定了主意,要還是步行,我寧可不去。康師傅也算善解人意,給我備了轎子。這回再上去,我可總算看清楚了泰山上的花草樹木都長什麼樣兒了。

站在泰山之巔,康師傅興之所至,笑呵呵地問我:“禧兒,你知道民間稱‘岳父’爲泰山是怎麼來的嗎?”我很老實地搖搖頭,這個還真的不知道。康師傅又詢問周圍包括明珠,高士奇在內的一堆學士,大儒,他們也都是一副茫然的樣子。

康師傅笑了一笑,帶着幾分得意,公佈答案:“據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記載,唐玄宗時,有次封禪泰山由中書令張說負責操辦,之後,有一天上朝,玄宗忽發現有一個大臣他不認識,就問其故,那人說不出來,旁邊的一個大臣就打趣說‘此泰山之力’也!原來,這個大臣名叫鄭鎰,原本只是九品官兒,卻因唐時制度,封禪泰山後,凡三公以下官員皆可晉級,他一下子擢升到了五品,因此位列朝班。自此以後,人們就稱呼丈人爲‘泰山’了!”

沒想到一個稱呼背後,竟然還藏着這麼一段幽默小故事,衆人聽後,紛紛含笑,做了悟狀。

明珠第一時間躬身謹奏:“皇上真是博聞強識,臣等自嘆不如!”

高士奇也不甘落後,緊隨其後道:“皇上日日手不釋卷,博覽羣書,古今中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實爲臣等楷模!”

兩個“馬屁精”的馬屁拍得震天響,康師傅卻也不迴應,只是“呵呵”笑了幾聲,帶着我轉身進了轎攆,率衆下山了。

山東最南端的郯縣紅花鋪行幄,康師傅拿了一本《孟子》,坐在榻上,給我講《衣食足而知禮儀》一節。這節開頭就是一句“王曰:‘吾惛……’”,這會兒我真的挺昏,比齊宣王還昏,齊宣王是被孟子侃暈了,我是被郯縣地方官的“馬屁”和兩旁夾道歡迎民衆的高漲熱情給“搞昏”了。

話說,今兒一早進了郯縣縣城,就見在縣太爺的率領下,街道兩旁跪了一地的民衆,皆歡呼雀躍,高呼萬歲,更有甚者,竟備了整筐的鮮魚,說是剛從黃河打上來的,一定要送給康師傅嚐嚐鮮!時值初冬,北風漸起,可以想象黃河水有多刺骨!知道送魚的是誰嗎?是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婦,詢問之下更是吃了一大驚,那老爺爺今年已經九十七歲了,老太太也已九十三歲!百年人瑞啊!

聽到這樣的高齡,再看看那筐鮮魚,我反正是目瞪口呆,回頭看看康師傅,臉上雖保持着微笑,但那凌厲的眼神卻已在郯縣縣令身上瞄了。

郯縣縣令忙伏地奏說:“皇上英明睿智,猶如堯舜再世,百姓生活安定富足,皆感恩戴德,都稱趕上了‘康熙盛世’,因此執意要送這筐鮮魚給皇上,聊表感激之情,奴才再三勸阻也勸不住啊!”

那對老夫婦見縣太爺如此說了,也急忙跪地附和,那顫顫巍巍的身影,在寒風料峭中,着實看得人心酸。康師傅讓侍衛們收下了那筐鮮魚,卻當即賜了一百兩金子給這對老夫婦,到了行幄後,立即將山東巡撫徐旭齡申斥了一通,聲音大得嚇人,我在隔壁的帳篷裡都聽得清清楚楚……

“啪”,一記響亮的戒尺拍打炕桌的聲音,嚇得我一顫,我趕忙從回憶中□,裝出一副全心貫注《孟子》的樣子。

康師傅雙眉微皺,不悅地瞪着我威脅道:“想什麼呢?不到一個時辰,你竟已心不在焉了兩次!再讓朕抓到一次,必嚴責!”

我“哦”了一聲,表示聽見了,端起書本,正襟危坐。

“剛剛朕講到哪裡?”康師傅很嚴肅地開始“拷問”我。

“講到‘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這個我還是知道的,就是看到這一句,我才聯想到了今天的奇聞奇景。

“什麼意思,解釋來朕聽。”康師傅容顏雖還嚴肅,但口氣已趨緩。

還好,這兩句算通俗易懂,我思考了片刻,答道:“意思是:賢明的國君制定國策,一定要讓百姓們上足以贍養父母,下足以撫養妻子兒女;好年成豐衣足食,壞年成也不致餓死。”

康師傅聽罷,點了點頭,面色柔和了些許,卻仍道:“在朕面前你都敢開小差,可見平日在上書房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皇阿瑪,這您可是冤枉我了,在上書房,我的表現雖不算‘卓異’,但也算認真吧,否則顧師傅還不天天上您那兒告狀?”我所說的也可算是基本事實,因此底氣還是很足的。“再說了,其實我剛纔也不算開小差,只是因爲這一句話想到了今兒那對老夫婦獻魚的事兒。”

“哦?”康師傅似乎對此有興趣,將書暫時放在一旁,問道,“你怎麼會想到這件事?”

“嗯……”我開始字斟句酌地述說自己的見解,“今兒那個縣令不是說因爲民生富足,百姓感激您的恩德才爭相上貢嗎?這豈不正是這句“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的真實寫照?”

“你真是這樣認爲?”康師傅望着我,眼神中閃着“懷疑”兩個字。

我含笑望着康師傅,故作驚訝地反問:“怎麼,皇阿瑪您不是這麼認爲的嗎?”

康師傅“呵呵”一笑,道:“鬼丫頭,當我不知道你想什麼?”

“嘿嘿嘿!”我笑了笑,並不說穿我心中所想,只開玩笑地道,“皇阿瑪,今兒那個縣令說您是堯舜在世,我覺得吧,還得再加上一句——遠勝諸葛亮,我想什麼都逃不過您如炬的目光!”

“小丫頭,學會給朕戴高帽子了啊?”康師傅臉上肅穆的神情早已蕩然無存,注意力也成功地被我帶離了《孟子》。

我故作無奈地搖搖頭,道“唉,這陣子天天耳濡目染,想不會都難吶!”

“哈哈哈——”康師傅一陣爽朗大笑,我也跟着呵呵地笑着。

康師傅知肚明我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自出巡以來,除了高士奇,明珠等這些拍馬高手天天高帽不斷外,又加上每天絡繹不絕前來朝見的地方官員阿諛之詞不絕,就算是白癡,日日聽這些話,也知道如何給人“戴高帽”了。

“禧兒。”康師傅忽壓低了聲音喚了我一聲,似要說什麼機密事件。

我應了一聲,不禁也肅穆起來,問道:“怎麼了,皇阿瑪?”

“明日我要微服巡視河工,你跟着你五叔他們先行去宿遷行宮。”

我一聽“微服”,立刻接口道:“我也要去!”?這陣子,天天被地方官員圍着,膩都膩死人了!那些人只給康師傅看他們想讓他看的東西,所說的話,十句裡能有一半兒是真的就很不錯了。

“這回不成,都是黃河北岸的險工險段,太危險,你不能去。”康師傅毫不猶豫地否決了我的要求,我有點兒蔫。康師傅又道:“這件事只有你,我,還有你五叔知道,要保密,不可外泄,知道嗎?”

我“哦”了一聲,表示知道了。

“還有,到了宿遷,你可不要到處亂跑,不許惹事生非,聽到沒?”康師傅果然英明,竟然知道我這會兒心裡在盤算什麼了。

我“嘿嘿”一笑道:“不還有五叔在嗎?”

“你五叔?”康師傅嗤笑了聲,道,“他領兵尚可,對付你,差點兒。你這丫頭一撒嬌,一耍賴,再喊上一聲‘阿瑪’,他還不立馬繳械投降啊!”康師傅果然有先見之明啊!還別說,我心裡就是這麼想的。

又被說穿了心思,我只能訕笑着,望着康師傅不言語。

“朕允你在城內走走,但切記不可惹事,否則戒尺伺候,記住了?”康師傅說着還舉起那把紫檀木戒尺晃了晃。

我忙伸手將這個“宿敵”輕輕地撥到一邊兒,腆着笑,跟康師傅道:“呵呵呵,皇阿瑪,您儘管放心去巡視河工!您的話,我全都記在心裡了。絕對不惹事兒,只在城裡散散步,溜達溜達,酉時之前保證回去!”

268 湯泉散心二188 三隻小餛飩27 往事如煙216 探病賜婚212 路遇殉夫74 祭陵69 百鳥朝鳳225 訝異連連171 風波不斷三169 風波不斷一39 難題118 心頭之患235 冤屈何解116 番外班第篇287 大驚失色264 借道回宮310 女子書院92 戲散走人207 釣魚行動32 樹欲靜而風不止96 兩隻老虎232 後院起火222 離經叛道204 酒樓之變217 小鬼造反60 探之膽寒205 小賭一把第313章 沙包打狗44 雁過拔毛108 啓程南巡288 聚散依依239 寢殿驚魂33 不得已而爲之153 設計請醫149 命懸一線208 小穗心結59 討價還價30 宴請143 熱鬧非凡188 三隻小餛飩96 兩隻老虎9 心急要吃熱豆腐133 虎歸黃泉35 善後301 出征前夜303 身陷狼窩第323章 熱河重逢59 討價還價156 宴無好宴162 銀票一張29 出塞169 風波不斷一94 一場虛驚243 油盡燈枯70 三年一選68 清理門戶4 無聊中找有聊第311章 疑問重重57 傲骨璇霜277 骨感現實169 風波不斷一225 訝異連連296 大婚之喜94 一場虛驚51 鬥狠261 塞外出巡三118 心頭之患3 初入紫禁城309 泰山祭祀154 回京救命68 清理門戶175 真假摻半68 清理門戶247 蹴鞠之約一124 織造署圖謀199 恩怨之始二70 三年一選210 夜宴泡湯160 小書房巧遇183 昭仁殿的碧玉棋233 寢殿變故187 驚嚇後遺症106 沉冤待雪291 臨終託孤208 小穗心結257 暖閣調理129 瞞天過海195 提親內幕154 回京救命165 再斬情思125 又是一個意外166 非她不娶236 夜半和解60 探之膽寒165 再斬情思32 樹欲靜而風不止223 竹軒初會252 如夢似幻二44 雁過拔毛
268 湯泉散心二188 三隻小餛飩27 往事如煙216 探病賜婚212 路遇殉夫74 祭陵69 百鳥朝鳳225 訝異連連171 風波不斷三169 風波不斷一39 難題118 心頭之患235 冤屈何解116 番外班第篇287 大驚失色264 借道回宮310 女子書院92 戲散走人207 釣魚行動32 樹欲靜而風不止96 兩隻老虎232 後院起火222 離經叛道204 酒樓之變217 小鬼造反60 探之膽寒205 小賭一把第313章 沙包打狗44 雁過拔毛108 啓程南巡288 聚散依依239 寢殿驚魂33 不得已而爲之153 設計請醫149 命懸一線208 小穗心結59 討價還價30 宴請143 熱鬧非凡188 三隻小餛飩96 兩隻老虎9 心急要吃熱豆腐133 虎歸黃泉35 善後301 出征前夜303 身陷狼窩第323章 熱河重逢59 討價還價156 宴無好宴162 銀票一張29 出塞169 風波不斷一94 一場虛驚243 油盡燈枯70 三年一選68 清理門戶4 無聊中找有聊第311章 疑問重重57 傲骨璇霜277 骨感現實169 風波不斷一225 訝異連連296 大婚之喜94 一場虛驚51 鬥狠261 塞外出巡三118 心頭之患3 初入紫禁城309 泰山祭祀154 回京救命68 清理門戶175 真假摻半68 清理門戶247 蹴鞠之約一124 織造署圖謀199 恩怨之始二70 三年一選210 夜宴泡湯160 小書房巧遇183 昭仁殿的碧玉棋233 寢殿變故187 驚嚇後遺症106 沉冤待雪291 臨終託孤208 小穗心結257 暖閣調理129 瞞天過海195 提親內幕154 回京救命165 再斬情思125 又是一個意外166 非她不娶236 夜半和解60 探之膽寒165 再斬情思32 樹欲靜而風不止223 竹軒初會252 如夢似幻二44 雁過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