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

第268章 逼降李明忠 正是盛夏,天氣炎熱,軍隊行軍速度不快。八月二日,水師前鋒抵達雙魚所,陸師前鋒抵達太平堡。再向前走四十里,即進入高州府電白縣,屬於海康侯李明忠的地盤。

雙魚所、太平堡仍在肇慶府境內,屬於王興的勢力範圍。丹初在雙魚所登陸,改走陸路。大將軍行轅也從船上轉移到陸上,以便更好地指揮軍隊。

三日,行轅在雙魚所召開了一次前敵會議。

情報局長馮加禮首先介紹敵情。李明忠領有高、雷、瓊、廉四府,核心統治區域在高、雷二府。其餘兩府,瓊州孤懸海外,黎漢雜處,地瘠民窮;廉州地處偏僻,離廣州遠、毗鄰南寧,盜賊峰起。

赤軍來勢洶洶,李明忠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招兵買馬,招撫義師,兵馬膨脹至四五萬人。

東勳對汛地的控制並不嚴密,李明忠以四府之地,顯然養不活四五萬戰兵。

丹初問道:“李明忠原本有多少兵馬?”

“他原本有一萬五千戰兵,其中水師三千,倚重鄧耀爲統領,陸師一萬兩千,倚重大將葉標爲統領。這幾個月來,李明忠一直在招兵買馬。特別是,他在瓊州招募了三千熟黎,許以重利,聽說頗爲利害。”

漢人一般把少數民族分爲生、熟兩種。熟黎就是漢化程度較高,居住環境離漢人近的黎人。生黎與之相反,一般居住在深山密林中。

“彥迪,鄧耀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楊彥迪出身海盜,做過鄧耀的部下,曾在李明忠麾下效力。丹初派他遊說鄧耀反正。

“耀不願背叛明忠,但也不敢與大將軍同室操戈。李明忠是個聰明人,已經鬆口,願意交出廉州府。”

赤軍水師有楊彥迪、陳奇策、樑標相三鎮,實力遠在鄧耀之上。真要在海上開戰,鄧耀決非對手。

都督僉事楊玉祁說道:“我軍新擴充兩萬人馬,又有一萬多名家眷。水師第二協多海船,耗資巨大。僅憑廉州一府,是養不活新擴之水師第二協、步兵第三協的。”

畢竟是同室操戈,有礙觀瞻,丹初說道:“對於李明忠,還是要以撫爲主。他出自東江鎮,頗有節義,雖然人心不附,不失爲前輩豪傑。我打算奪取雷、瓊、廉三府,仍把高州留給李明忠。”

高州北與廣西鬱林州鄰,西接雷州,東接廣東肇慶府、羅定州,南臨南海。李明忠提督高雷瓊廉四府,平時駐在高州府城,以高州爲老巢。

一旦清軍攻佔廣州,必會分兵掠取廣東各府。肇慶位於廣州以西,由李元胤、王興二人分守,首當其衝。過了肇慶,再往西就是梧州、高州、羅定州。

“大將軍大仁大義,把高州膏腴之地留給李明忠。要我說,李明忠提督四府,不僅毫無建樹,還搞得民怨沸騰。我們把四府全奪了都不過分,把瓊州留給他都算仁慈了。”

吳捷說道,對戰事頗爲積極。他已是步兵第三協協統,按計劃,赤軍奪下雷州、廉州、瓊州三府後,將把步兵第三協留下鎮守。

“你啊你,”丹初笑道:“既已是協統,很快就要獨當一面了,心中總要以大局爲重。李明忠不是韃子,沒必要趕盡殺絕。就算我把高州留給他,待將來赤軍反攻粵東,取高州易如反掌,何必在意於一時乎?”

陳奇策附和道:“南海夏季流行東南季風,水師逆風西進,速度不快。過了夏季,風力減弱,海船動彈不得。因此,我們得加緊西進,趕在秋季來臨前到達廉州。”

粵西已發來確切情報,滿清續順公沈永忠在武昌登陸,走陸路向衡州方向進發,主力已通過長沙。局勢即將大變,赤軍必須儘快解決李明忠,準備迎戰孔有德的大軍。 對李明忠,若能招撫,就不應大動干戈。諸將統一了思想,決定以戰促和,爭取雷州、瓊州、廉州三府。

四日,狂風大作,雷雨交加,海上似有颱風。赤軍已逼近電白縣,只得就地紮營,水師進入港灣避風。

電白縣背山面海,多雷電,故得此名。成化年間,縣治從舊城遷至神電衛,從此縣、衛同城。

六日,雨停,赤軍陸續抵達電白。陸師有兩萬五千人馬,帳篷如雪,連營數裡。

電白爲雷州半島的東面門戶,地理位置重要,是故明廷在此設有衛城。電白一失,高、雷、廉門戶洞開。

李明忠派大將葉標、鄧耀統軍增援電白。鄧耀不願同室操戈,以躲避風暴爲名,把水師帶往吳川避風。水師不進,葉標獨木難支,亦逡巡不前。

七日,電白守軍見援軍不至,獻城投降。

赤軍在電白休整一日,九日拔營北上,往攻高州,逼迫李明忠就範。另有一支赤軍,由劉芳亮率領,屬步兵第二協第六標,原本駐紮在廣西鬱林州,亦從陸川縣南下,配合赤軍主力合攻高州。

赤軍所到之處,李軍要麼敗退,要麼投降。十一日,赤軍先鋒逼近高州。

李明忠無計可施,他資歷雖老,卻志大才疏,領有四府而民心不附,領兵數萬而馭將無術。想棄高州而逃,又心有不甘,畢竟高州爲根本之地,一旦棄守,勢必土崩瓦解。

大將葉標爲李明忠麾下第一驍將,領兵出城拒戰,略一交鋒,便大敗而回。李明忠只得緊閉城門,不敢出戰。

赤軍近三萬兵馬,把高州團團圍住,不留空缺,試圖把李明忠及其黨羽一網打盡。

李明忠飛檄調集援軍,各地兵馬見赤軍勢大,大多逡巡不前。倒是瓊州熟黎頗爲踊躍,從吳川所挺軍向高州進發。

熟黎僻居海外,擅使毒箭,自以爲驍勇善戰。赤軍則以火槍迎敵,在毒箭射程之外搶先開火。

十四日,赤軍用火槍大敗熟黎,高州援軍斷絕。

情報局加緊策反守軍,岑丹初向李明忠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李明忠讓出廉州、瓊州、雷州三府。作爲條件,李明忠可以保留高州一府。

十六日,城西守軍向赤軍納款請降。同日,李明忠見大勢已去,納城投降。

岑丹初履行承諾,許李明忠繼續鎮守高州,所部陸師收編爲守備標,額定三千人,李明忠兼任標統。水師鄧耀部收編爲赤軍,定番號爲水師第二協第七標,以鄧耀爲標統。

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352.第352章 天下兵馬副元帥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章 摩擦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419章 入城式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五章 殲敵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173章 閨房密議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205章 蛇吞象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293章 圍城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233章 寧國公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166章 辦公司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121章 李成棟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二十二章 內訌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297章 破城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二十章 募兵第182章 報捷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一十章 點名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348章 朱成功兼並魯藩第182章 報捷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
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420章 襄陽?南京?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六十七章 獨立成鎮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352.第352章 天下兵馬副元帥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章 摩擦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419章 入城式第106章 內鬥失機第一十七章 思考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296章 知恥而後勇第五章 殲敵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173章 閨房密議377.第377章 步兵第四鎮第131章 土司來儀第205章 蛇吞象第113章 增設鄉長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318章 統一戰線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八十二章 輕鬆破敵第310章 大西軍出兵川湖第293章 圍城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九十一章 徵蠻將軍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233章 寧國公第174章 謁見督師第166章 辦公司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八十四章 桂林告急356.第356章 義師響應第279章 收編忠貞營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186章 韃虜大至第139章 鼓勵工商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121章 李成棟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二十二章 內訌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316章 野戰失利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62章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第108章 治軍之道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252章 籠絡猛將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72章 出兵抗虜第四十五章 官印第297章 破城第三十五章 泰州學派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八十九章 郝永忠犯駕第二十章 募兵第182章 報捷第221章 折箭為誓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204章 忠貞營進退兩難第225章 房緯小事,關系大業第404章 吳三桂南下雲貴第一十章 點名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348章 朱成功兼並魯藩第182章 報捷第207章 滇桂兵爭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