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兩個大項目要開工,諾亞有點迫不及待。第一個是鋼製火炮,第二個,則是水泥船。有了這兩樣大殺器,擊敗公爵的把握又多了幾分。
趕到礦場的時候,那根巨大的鋼柱已經冷卻下來了,正固定在鑽牀上。凱莉拿出幾個熱能鑽槍,紮起頭髮;安妮則趁還有時間,坐在一旁加工起槍管來。
這根鋼柱直徑超過了110毫米,外表有些粗糙。凱莉將會在它的中心鑽出一個直徑75毫米的孔,然後再由安妮加工出膛線。本來炮管的外面也是想請安妮來加工的,但是諾亞後來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安妮的魔力太寶貴了,打磨炮管這種事還是請鐵匠們去做就好。
“還沒有試過鑽這麼大的孔。”凱莉繫上袖口的扣子,打量着那根巨大的鋼柱,“可能要三到四個熱能鑽槍纔夠。”
“沒關係,現在我們有很多。”諾亞看着旁邊點起的爐子,熊熊的爐火上有四塊神聖石正在吸收熱量,“從地底帶來的三十塊神聖石,都快打磨完了。”
“還要留出一些來鍊鋼啊。”凱莉瞥了諾亞一眼,“真不知道你說的鍊鋼爐什麼時候能建好。”
“快了,快了。”諾亞有點尷尬地笑了笑,“再有五六天就差不多了。”
“希望一切順利纔好。”凱莉爬上架子,“我開始了。”
凱莉把一支熱能鑽槍固定在鑽牀夾具上,眯着眼睛調整了一下位置。金髮少女拉下了開關,一束細細的熱流貫穿了鋼柱,白熱的鋼水馬上就滴了下來。
凱莉開始慢慢轉動手柄。熱能鑽槍動了起來,走出一條圓滑的軌跡。
看來這種設計的確有用,諾亞想。
過去在鑽槍管的時候,只要在鐵棒中心打孔,讓鐵棒逐漸融化到合適的尺寸就行。但是鑽炮管的時候,這種方法就不能再使用了——要融化直徑75毫米的圓柱體,需要的熱量太過驚人,現在的神聖石完全不夠用。
所以諾亞和凱莉設計了一個可以沿圓形軌道行進的機構,讓熱能鑽槍可以從鋼柱中央切下一塊來,就像用勺子旋轉着挖出一塊西瓜來那樣。這套設備是凱莉和安妮一起加工完成的,今天第一次正式使用,看起來精度還不錯。
“換!”凱莉叫了一聲。
諾亞把手裡的熱能鑽槍扔了上去,凱莉熟練地換上。因爲熱流長達兩米,所以一塊神聖石只能支持很短時間。要是不快點換好的話,鋼柱就會冷卻下來了。
熱能鑽槍繼續動了起來,鋼水又滴了下來。
的確像凱莉說的,直到換了四把熱能鑽槍,中央的鋼柱才轟地落了下來。光滑的鋼柱重重砸在地上,表面還帶着暗紅的光。
“升高,快!”凱莉在架子上喊。
諾亞忙和鮑曼一起轉動絞盤,剛切割好的炮管慢慢向上提起。兩個後勤隊的工人用鐵叉固定住落在地上的鋼柱,控制它倒下的方向,免得它砸到人。
直到炮管和中央的鋼柱徹底分離,諾亞纔出了一口氣。炮管這就算是初步成型了。
“這麼粗的管子啊……”鮑曼咂舌,“這……就是您跟炮兵們說的那種武器?”
“還不全是。”諾亞擦了一把汗,“這個可以看成是大號的栓動步槍,它的彈頭還不會爆炸。不過我們還會改進的。”
鮑曼摸了摸炮管:“要是彈頭能爆炸,該多可怕啊……”
“是啊。”諾亞滿意地打量着這個劃時代的武器,“這種武器,將是戰爭之王。”
7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根本談不上是戰爭之王,諾亞想。等到155毫米口徑加農炮出場吧,射程二十公里,炮彈重五十公斤,那纔是真正的天罰怒火。
畢竟在這個時代,步兵一天的行軍距離,也不過就是二十公里而已。能射擊一天路程之外的目標,這種武器該讓敵人多麼恐懼啊。
“好了,接下來就是些精細加工了。”凱莉從架子上靈活地跳了下來,金色長髮在腦後飛揚,“炮膛、螺紋什麼的。這些我和安妮就能做好。”
“交給你了。”諾亞點點頭,“我和鮑曼去船廠看看。”
凱莉隨便擺了擺手。諾亞跨上馬,跑出了營地。鮑曼緊緊跟在他後面。
說是船廠,但其實就是幾個蓋在河邊的大棚子而已。這些棚子的位置,大概在多斯鎮和礦場的正中央,騎馬過去要二十分鐘。
“營長……”鮑曼問,“那種水泥……看着比木材還重。真的能做船嗎?我一直沒想通……”
諾亞笑了笑。“船爲什麼能漂在水上?因爲木材能漂在水上是嗎?”
鮑曼想了想,點點頭。
“其實不是的。”諾亞想了想,但是沒想明白該怎麼講浮力。“只要某個東西的整體比重比水小,它就能漂在水上。”
鮑曼撓了撓耳朵。“比重?”
“嗯。”諾亞迎着陽光眯起了眼睛,“你看着吧,以後我們還會用鋼鐵做出船來呢。”
看着鮑曼迷惑的樣子,諾亞知道他一時半會是理解不了了。不過以後總是會明白的,諾亞想。
到了船廠,石匠行會的幾個學徒已經在等着了。地上已經用石磚砌好了模具,水泥砂漿也已經配好了。澆鑄出的細鋼筋已經放在了模具裡,捆紮得有模有樣。
石匠行會還是挺靠譜的嘛,諾亞想。雖然他們也同樣不理解爲什麼能用水泥造船。
特納家並沒有船。而且就算有船也沒有用——要逆流而上去白河堡,在經過白沙隘口的時候需要有縴夫才行。要進攻白河堡,需要一種更好的載具。諾亞幾乎沒怎麼考慮,就選定了蒸汽明輪船。
這種船在兩側有兩個大輪子,靠蒸汽機驅動。樣式簡單可靠,還不用考慮螺旋槳防水密封的問題——雖然現在簡的能力已經能很好地做到防水密封,但是時間緊迫,不能逐一嘗試。還是明輪船更合適一些。
而造船的材料,也沒有太多挑選餘地。多斯鎮沒有造船匠,木匠行會只能做些修修補補,沒法從零開始造出船來。再說也沒有那麼多木材;造船是很挑木材的,而且木材往往採伐下來要放幾年才能用。諾亞顯然沒有那麼多時間。
所以結論就很明顯了:水泥船纔是最好的選擇。諾亞估計,用水泥造船的話,大概半個月就能下水一艘。而要把三百名民兵、四門火炮一次送到白河堡,可能需要六艘船。
這就只有水泥船才能做到了。只要材料足夠,可以同時開工很多艘。
下餃子的時候到了,諾亞意氣風發地想。
“開始澆築!”諾亞命令道。
**
“137式75毫米榴彈炮,帝國軍的士兵們都親切地叫它‘老魚頭’——利蒙郡民兵第一個炮兵班的班長叫魚頭,他很擅長使用這種炮。這是諾亞大帝設計的第一款炮,但是卻擁有驚人的完成度。”
——共和國曆史博物館展品介紹詞,共和國7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