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

第七十四章春耕準備

過了正月十五。

衙門開衙了。似乎表明着,宣德十年正式成爲過去,而正統元年正式的到來。

只是即便是這樣,朝廷依然有一些懶洋洋的。

百官似乎沉醉在正月十五元宵節,與正月十九燕九的熱鬧之中,不能自拔。

等緩過勁來,二月就在望了。

正月下半月,朝廷之中,就決定了一件大事。或者說朱祁鎮認爲值得自己關注的大事,就是京軍在北京附近屯種。

朱祁鎮聽了這個消息,簡直五味雜涼,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特別是那一日,也是他第一次召見於謙。

于謙在儘量委婉的將大明三百多萬軍隊,有一百二十萬逃兵的事情,告訴朱祁鎮。

朱祁鎮本以爲自己很鎮定了。自己修養已經很好了,但是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仍舊有一種想要殺人的衝動。

他固然知道,在這一件事情上,乃是從太祖朝到而今沉沉相因的結果。並非某一個人的過錯,更不是殺一個人,或者殺上一萬人,就能解決的。

但是他依然想殺人。

殺人或許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好歹能出氣。

這個消息將朱祁鎮第一次見於謙的好心情也都破壞了。

如果將這個消息,與京營屯種這一件事情,放在一起看,朱祁鎮心中更是不是滋味。

原因很簡單,再得知各地衛所,逃亡人數高達一百二十萬之多,朱祁鎮對各地衛所的戰鬥力,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或許于謙相信楊士奇給的估計。但是朱祁鎮不信,他寧可將這一件些事情,往壞裡想。

楊士奇的數據就準確嗎?

下面就沒有瞞報嗎?

他忍不住想,是不是下面的衛所已經逃亡過半了。

如果這樣一來,京營數十萬大軍,就是大明朝唯一可以依賴的武力了。

如今卻讓京營屯種。

固然知道朝廷在財政上,並不是太好。但是也不至於如此吧。

朱祁鎮好久才深吸一口氣,將種種情緒壓制在心中,說道:“於先生,在這一件事情上,有幾什麼教朕嗎?”

于謙說道:“臣愚鈍之資。不敢妄言,不過,王兵部其實有意以募兵代替屯兵。”

朱祁鎮聽了,微微一笑,說道:“錢從什麼地方來?”

于謙聽了也一時語塞。只能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鎮說道:“朕寧願不英明。”

朱元璋的衛所制度,號稱不費一錢,養兵百萬。

但是事實上,朝廷並非沒有支出的,明代衛所佔據的土地有多少,很多人都說不清楚,有八分之一的,有對半開的。

反正這些土地如果能挪到一起,決計超過一兩個省。

這一大筆田稅,朝廷都放棄了。

這些隱形損失,暫且不說。單單是而今朝廷各項開支之中,其實沒有養兵的開支。如果募兵的話。就是開支外的支出了。

而今朝廷還有不堪重負之態,楊榮決計不會不知道,京營的重要性,但是內閣還是一支同意,京營在北京附近屯種。

這就說明了,大明的財政不容樂觀。

朱祁鎮心中一嘆,財政問題是一個國家政治的晴雨表,很多時候,只要財政不出問題,即便別的地方出一些問題,朝廷還是能支撐下去的。

對於明朝尤其是這樣。

只是這個問題,卻不是而今的朱祁鎮能解決的。

朱祁鎮將這話題扯開,說道:“于謙會種水稻嗎?”

于謙說道:“臣錢塘人,少時也曾下地。只是不大熟悉。”

朱祁鎮說道:“既然如此,就跟着朕去看看。”

朱祁鎮一聲令下,一行人就出了乾清宮,一路走出紫禁城之後,才紛紛上馬。

很多人都以爲明確皇宮僅僅是一個紫禁城,其實不然,紫禁城不過是皇城,皇城外面還有一個宮城。

宮城要比皇朝大多了,其中就有好幾個湖泊,北京人稱之爲海,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海,南海,中南海。

有好大一片園林,和宮殿羣,這就是史書之中常說的,西苑,南內,北苑,等等。

太皇太后不讓朱祁鎮出宮。只是而今,太皇太后爲朱祁鎮準備的功課,就是農事。這農事,固然不用朱祁鎮親自下地。但是最少也要朱祁鎮看着人勞作。

讓朱祁鎮知道百姓之艱辛。

但是宮中卻找不出這麼大的地方。

如果宮中找一片地方種地,卻是能的,大不了就某處花園剷除掉了。這也算是當初太祖皇帝舊事了。

太祖皇帝在南京的時候,皇宮之中,就不種花卉,而是全部種莊稼菜蔬。以至於皇宮之中大半開銷,都是自產自銷,不在外面採辦。

太皇太后索性,讓朱祁鎮去西苑選地方,順便踏青。

朱祁鎮帶着百餘名侍衛,打着依仗,于謙跟隨身後,都騎着馬。向西而去,不多遠就到了湖邊,看着一片汪洋。朱祁鎮心情大好。

而今這裡還沒有大片的宮殿。

看起來輕爽之極。

而今冰雪也開始融化了。已經有一些水鳥在湖面之上淺翔。

朱祁鎮忍不住手癢,將弓箭拿出來,就準備射箭。

于謙見狀,說道:“陛下不可,春日不獵。”

朱祁鎮聽了,立即說道:“朕知錯了。”讓左右將弓箭給收起來。

春天是鳥獸繁衍的日子,很多鳥獸都懷有身孕。如果狩獵的話,就是不仁。

其實朱祁鎮並不是太在意。

畢竟朱祁鎮自己又能射到幾個,甚至朱祁鎮估計以他的箭術,恐怕要箭箭落空。畢竟練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苦練。朱祁鎮而今只是能將弓箭射出去,至於準頭,就算了吧。而且也射不遠,這倒不是朱祁鎮的天資問題。

只是他力氣弱而已。

不過,作爲皇帝恩澤鳥獸,是政治正確。

在這樣的事情上,朱祁鎮早就習慣了。太皇太后教育下,養德這兩個字,朱祁鎮每天都記在心上。

越是在外人面前,就越是注意。

朱祁鎮說道:“於先生,你看着附近可以開田嗎?”

于謙看了看說道:“此地臨水,土質雖然算不得好,但是如果想要開荒,卻是不妨的。”

朱祁鎮說道:“阮安。”

阮安立即出列,說道:“奴婢在。”

王振看着阮安,心中不由有些嫉妒。

而今王振,金英,阮安,已經成爲太監之中的新巨頭了。

王振與金英就不用說了,朱祁鎮用阮安,卻不是他有意,而是他發現,宮中真正能辦事的人,也就是阮安了。

畢竟修建北京城,用功最多的時候,有七十萬人之多,阮安都能安排的妥妥當當。

可以說,這樣的能力,放一個封疆大吏,在朱祁鎮看來都不爲過。

但是阮安畢竟是太監。

朱祁鎮想辦一點事情,只要一問,定然是阮安最擅長,別的不說。

修路,修建暖閣,農田水利,這些事情阮安都做過,一等一的建築大家。這些事情都得心應手。

朱祁鎮自然一件接着一件神奇都砸在阮安身上。

只要朱祁鎮提出要求,阮安都能辦得妥妥當當的。從來讓朱祁鎮這個甲方滿意,這樣的情況下,朱祁鎮不用阮安,用誰?

朱祁鎮說道:“朕要在這裡開百畝的田,凡是我大明能種植的莊稼,朕這裡就必須有,特別是水稻是重中之重,這一件事情就交給你來辦。離春耕還有一些時日,你需要加緊,不要誤了天時,水渠,水車什麼都要修好。還要爲將來留有餘地。”

阮安立即說道:“奴婢領旨。”

朱祁鎮將這一件事情,交給阮安,他很放心,甚至有一點大才小用之感,他隨即對身邊的人說道:“你們都這裡,朕自己走走。”

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五十四章 水利學堂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八十章 寇深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
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五十九章 暗潮第九十八章 來自江西的暗箭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一百四十八章 急流勇退陳芳洲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鄉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政治改革的預想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賦第十四章 李滿住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九十九章 阿次帖木兒的藍圖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四十章 黃河決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二百四十一章 失控的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五十四章 水利學堂第二十五章 民以食爲天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一百五十九章 孟養風雲第一百三十七章 見石亨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九十五章 任禮出鎮甘肅第九十四章 成國公反制計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九十四章 內外新結構第九十九章 潯州城下第八十六章 西北亂局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四十五章 大捷傳來第五十五章 斬盡天下不平事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九十二章 拼命娶公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一百一十章 少府的工作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八十章 寇深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四十八章 防秋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課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後繼第五十八章 朱祁鎮的執念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六十六章 大疫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一百零四章 行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