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佑極這名字很好,母后爲皇兒取的名就是好,依朕看,就這名好。”朱見深說。
周太后見他心不在焉的樣子,很是不高興地說:“這可是皇帝你自己的兒子啊,你怎麼倒不上心了?”
朱見深忙說:“我很上心,很上心!”
其實這幾天朱見深都在爲萬貴妃的病擔憂,哪裡還有心情去想小皇子的名字的事。他知道關心小皇子的人有很多很多,但真正關心萬貴妃的人卻很少很少。於是,他此刻心裡正在醞釀着一件大事,一件令萬貴妃開心、順心的大事。
柏妃生的小皇子滿月了,在做滿月酒這天,皇上突然當衆宣佈:小皇子佑極從今天開始要住在昭德宮,由萬貴妃撫養長大。柏妃當即就震驚了,她雙膝一軟,跪在朱見深面前,哭道:“皇上,你這是要了臣妾的命啊!皇上,我求求你,路遙把我和皇兒分開,我不能和皇兒分開啊!”
朱見深冷笑到:“柏妃此言差矣,難道將咱們的皇兒養在昭德宮就是把你和皇兒分開了嗎?難帶萬貴妃就不是皇兒的母親嗎?她就不能照顧皇兒嗎?起來吧,別胡鬧了,朕心意已定,沒人能改變了。”
柏妃見朱見深態度生硬,知道求他沒用了,又含淚跪在萬貴妃的面前,央求到:“貴妃姐姐,您就可憐可憐妹妹吧,妹妹統共就這一個孩子。萬姐姐是最慈愛不過的人了,求萬姐姐不要拆散我們母子!萬姐姐也是做過母親的人,應該知道一個失去孩兒的母親該是如何的淒涼,妹妹求萬貴妃高擡貴手,放過妹妹,妹妹從此只願守着孩兒,吃齋唸佛一輩子,再不與姐姐爭皇上的寵愛了——”
萬貴妃冷笑着,將她推到在地,冷冷地說:“皇上乃是我的夫君,皇上的孩子便是我的孩子,你算個什麼東西!不要在狗坐箢篼不識人擡舉了,皇上天天都住在昭德宮,皇上的兒子當然當然也要住在昭德宮了!”
柏妃知道,求這兩人是沒用的了,這二人就是穿一條褲子的。她默默地站了起來,心想:你們好狠心,想搶了我的孩子,沒有了孩子,我活着還有什麼意義呢?不如死了算了,眼不見心不煩,一了百了。
她想着是該一頭撞死還是去尋一尺白綾自盡,還是跳進屋外的池塘裡……這時,她突然瞅見了太后娘娘在一旁慈愛地笑——對,太后娘娘!我怎麼把太后娘娘忘了呢?太后娘娘那麼疼我,說不準太后娘娘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呢!
她喜極而泣,就像落水之人突然抓住了一個救命稻草一樣欣喜若狂。她朝着太后娘娘奔去,口裡大叫——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您一定要爲臣妾做主啊!皇上他們要搶了我的皇兒!”
太后娘娘伸出一隻手來,撫摸着她的臉蛋說:“你傻啊,怎麼會說出是皇上搶了你的皇兒呢?是萬貴妃搶了你的皇兒纔對!你這個傻帽!”
“對,對,太后娘娘說得對,是萬貴妃搶了我的皇兒!”
太后把臉一沉,厲聲說到:“萬貴妃要搶你的皇兒關哀傢什麼事?哀家只關心我的皇兒,關心我的皇兒有沒有繼承人!你就是一個傻孩子,皇上那是要立小皇子爲太子啊!讓萬貴妃監護這皇兒又什麼不好啊?好了,你去吧,你若在執意孤行,哀家也救不了你了!”
“太后娘娘,臣妾只想和皇兒在一起,臣妾想想自己的孩兒呆在身邊,並不稀罕什麼太子不太子,只要孩兒在我身邊,我就心滿意足了!只要能守着我的孩兒,看着他健康長大,哪怕一無所有,我也是心甘情願的!”
周太后大怒,狠狠地甩開她的手,大聲呵斥到:“你這個愚蠢兒大膽的女人,居然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話,你要知道,從你生下皇兒的第一天開始,這個孩子就是皇上的孩子,你沒有權利選擇他的未來,只有皇帝才能給他未來!萬貴妃說你不識擡舉,你果然不識擡舉!走開!不要纏着我!哀家看到你這副哭哭啼啼的樣子就心煩!你要明白——在這皇宮裡出生的孩子,只要是皇兒,便都是皇帝的兒子,你不過是一個生兒子的工具罷了!”
她絕望了,原來太后娘娘是個最心冷意冷的人啊!不能再求了,求也沒有用了!太后說得對,每一個在深宮裡的女人,不過都是皇上生兒育女的工具罷了,連最起碼的做人的尊嚴都沒有,更談不上做女人了。也許萬貴妃是個例外。對了,把皇兒交給萬貴妃或許還是條出路。既然我什麼主都做不了,不如給孩兒一片未來,一片美好而光明的未來。
她默默地往外走去,不知道要去向哪裡,內心一片荒涼,就只感覺心口好痛好痛——突然一道光刺疼了她的眼睛,她猛地睜開眼,往四周一望,臥室裡空蕩蕩的,並沒有一人,自己還躺在牀上,原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夢而已——
她摸了摸額頭,滿手都是汗水,外面是一窗很燦爛的陽光。可是她卻沒有看見乳母和皇兒——我的皇兒呢?我的皇兒呢?她四處張望,一個人影都沒有!難道他們真的搶走了我的皇兒?於是驚慌地大叫:“芊芊——芊芊——”
一個奴婢從簾外慌忙跑進來,說到:“娘娘醒了嗎?芊芊姑娘和乳母抱着小皇子出門曬太陽去了,奴婢見娘娘在睡覺,便去了門口。剛纔沒聽見娘娘叫奴婢,請娘娘恕罪。”
柏妃聽說芊芊和乳母抱着小皇子出去曬太陽去了,心裡這才踏實了許多,大鬆了口氣,說到:“你去悄悄告訴芊芊,讓她派人去請本宮的母親進宮來一趟,本宮有事要同母親商量。”
“是,奴婢這就去找芊芊姑娘。”這奴婢答應着退下了。
沒有多長時間,柏妃的母親便匆匆進了宮來了。柏妃一見到母親,便撲進母親的懷裡痛哭流涕。柏妃母親嚇了一大跳,忙問:“女兒這是因何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