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益王野心

臨陣倒戈,歸附益王,在座一衆勳臣和文武大員可說都有好處,獨獨監軍太監麥福不可能有好處,他原本就是執掌御馬監的大太監,象他這種大太監,除非是有天大的功勞,否則根本不可能被益王重用,不過,當前的形勢他很清楚,一句話不對,立馬就有性命之憂。

翁萬達話一落音,麥福便輕咳了一聲,道:“俺答汗是否與益王和談,尚未可知,歷來行軍打仗,詐字爲先,焉知俺答汗不是在使詐?”說着,他逐一看向山西的幾個文武大員,道:“在座諸位,有家眷不在山西的,也有家眷在山西的,臨陣倒戈的消息一旦傳到太原。”

聽的這話,毛伯溫心裡不由一沉,一衆領兵將領的家眷多在山西,一旦臨陣倒戈的消息傳回太原,必然是滿門抄斬,麥福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將在座一衆文武分爲兩派,端的是十分陰險,而且轉眼間就將他們幾人置於險地,大軍譁變,他們都會成爲刀下之鬼。

眼見帳中一衆武將默不吭聲,略微沉吟,毛伯溫便緩聲說道:“麥公公這話慮的極是,不過,眼下大戰,各個關隘皆是重兵把守,嚴陣以待,消息根本傳不出去,如今一則是糧草不繼,二則是身陷重圍,三則俺答汗極可能會將咱們這十幾萬大軍做爲籌碼向益王換取好處,諸位可有其他良策?”

總兵官張達卻是開口道:“若是俺答汗與益王和談,爲何今日還會下令攻城?八萬大軍四面猛攻,韃靼兵丁的傷亡至少在六千左右,這是有目共睹之事,此事如何解釋?”

“諸位難道不覺的今日攻城十分蹊蹺?”翁萬達沉聲道:“益軍火器之利,俺答汗豈能不知?野戰尚且不敵。況乎功堅城?別說八萬大軍攻城,即便是四十萬大軍不計傷亡,輪番不停的攻城,亦不可能在短短三五日內拿下宣府城。

明知不可爲,俺答汗爲何還要攻城?又爲何如此公允?爲何在損傷了一萬多人後便停止攻城?這難道只是一場試攻?你們何時見過傷亡如此之大的試攻?

你們不防捫心自問,這些年你們邊軍上報的所謂大捷。斬殺了多少韃靼兵?別以爲你們殺良冒功,再給人頭化妝的把戲沒人知道,那只是朝廷需要一場場所謂的‘大捷’來粉飾太平,沒人跟你們計較!

俺答汗也算是草原上難得一見的梟雄,他爲何在明知不可能攻破宣府城的情況下,還要不惜巨大的傷亡下令強攻?答案只有一個,這根本就是一場苦肉計!不是給咱們看的,也不是給益軍看的,而是給韃靼人自己看的一場苦肉計!俺答汗要通過這場傷亡巨大的攻城戰讓韃靼人看清楚益軍的火器之利。以此來說服一衆部將歸附益王!”

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只聽的滿帳文武目瞪口呆,半晌,麥福才喃喃着道:“這未免太過聳人聽聞了。”

“以六千人的代價免除韃靼一族的滅族危機,換做是我,我也會如此做。”翁萬達淡淡的說道,微微一頓,他便接着道:“還提醒諸位一下。留給咱們的時間不多,天黑之前。咱們必須做出決定,否則就是任人魚肉的下場。”

張達也是殺伐果斷的主,微一沉吟,他便道:“歸附可以,必須的跟益王說明咱們的處境,設法解救領兵將領的家眷。否則即便歸附,也是軍心不穩。”

見張達表態,毛伯溫不由的暗鬆了一口氣,當即便道:“翟鑾歸附,其子亦是益王派人從太原營救。益王仁厚,不會對諸位家眷置之不理。”略微一頓,他便道:“事不宜遲,翁大人,張將軍坐鎮大營,外人一概不得入營,其他人隨我一起去宣府城。”

西大營,俺答汗的中軍大帳。

韃靼一衆親貴和各部落首領也是濟濟一堂,俺答汗高坐于帥案後,朗聲說着“今日一戰,傷亡之大,不僅你們想不到,我也想不到,沒想不到益軍火器竟然這麼厲害,火炮射程遠就算了,火槍射程也能遠達百五十步外,這對咱們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昨日我沒明說,益王給咱們列出了三條路,歸附、遷移、滅族!而且明言,不會大軍征討,只是向西北之地的地主商人大量販賣火槍,然後朝廷高價收購咱們韃靼的奴隸,你們議議,咱們該選哪條路?”

一聽這話,帳中衆人登時就議論開了,西北遼闊,韃靼騎兵機動靈活,就算不敵,也可以通過不斷的迂迴拖死數萬大軍,對於大軍徵繳,他們從來就不怕,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幾十萬大軍也奈何不了他們,但益王若是大規模的武裝西北的地主和商人,對他們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射程高達一百五十步的火槍對於擅長騎射的韃靼人來說,完全就是一個噩夢,除了神射手,一般的騎兵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但神射手能有多少?整個韃靼也超不過三百人,訓練一個神射手需要十多年,訓練一個火槍手卻只需要半年,這根本就不對等。

擁有遠射程火槍的武裝隊伍,就算只是百來人的規模,對各部落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沒有數百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但放牧不可能數百人聚集在一起,一旦分開,就會被偷襲,可以肯定的是,一到放牧期,就會有無數的小股武裝部隊進入草原抓奴,這是他們無法忍受的!

長期下去,除了遷移,就只有滅族的下場,不要說什麼調集重兵來圍剿,難道能夠年年在放牧期聚集重兵打仗?而且就算出動大軍,也未必能夠有什麼戰果,草原遼闊,小股隊伍同樣機動靈活。

滅族自然是不可能的,沒人會眼睜睜的看着滅族,遷移也是不可能的。韃靼近二百萬人口能遷移去哪裡?西北什麼地方比河套更好?更何況數千裡的遷移,必然是元氣大傷,整個韃靼都會就此衰落!

嗡嗡的議論了半晌,昆都力哈站起身來,大聲道:“可汗!”

昆都力哈是俺答汗的弟弟,在韃靼威望亦不小。統領的部族人口也是相當多的,聽的他開口,衆人連忙閉口,靜靜的聽着。

起身向俺答汗躬身行禮之後,昆都力哈便朗聲道:“可汗,漢人有句話叫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強弱形勢逆轉,咱們韃靼騎兵無力抵抗益軍的火槍,不想遷移。就只能臣服,而且就算遷移,又能夠遷移去哪裡?

益王野心勃勃,在海上就東征西討,他必然會不斷的北征,不想滅族,就只有歸附一途,臣弟懇祈可汗爲韃靼一族的存亡委曲求全。歸附益王!”

話一落音,損失慘重的兀蠟哈忙起身附和。益軍的火槍威力奇大,各部落首領也聽聞過,不過,聽說是一回事,真正親身見識又是一回事,特別是遭遇了慘重的損失之後。這一戰,他們不僅見識了火槍的威力,也見識了開花彈的巨大殺傷力,而且益軍的這些遠射程的火槍數量也超乎他們的預料。

昆都力哈、兀蠟哈開了頭,一衆人也不再矜持。紛紛起身附和。

俺答汗冷冷的掃了衆人一眼,六千人的傷亡換來這個局面,代價是大了點,但相比起一族的安危,這個代價卻是千值萬值,略微沉吟,他纔開口道:“明日一早,大軍後退三十里,我與益王正式洽談歸附事宜。”

一衆人才剛剛退出大帳,李天章便腳步匆忙的走了進來,緊趨幾步到跟前,低聲道:“稟可汗,明軍一衆文武帶着一千人前往宣府城北門。”

“哼。”俺答冷哼了一聲,道:“明軍將領倒也不都是酒囊飯袋。”略一沉吟,他便道:“無須理會他們,傳令,今晚各營加強戒備。”

宣府城,廣靈門,甕城。

劉思武站在城樓上,俯視着甕城中的盔甲鮮明的千餘明軍,等待着明軍一衆文武大員上城樓,心裡暗自好笑,上午兩軍還在惡戰,一轉眼,明軍居然要來投降,不,是歸附!他並不擔心是詐降,俺答汗派人前往深井堡談和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明軍在這種情況下要求歸附是順理成章之事,不過,他仍然還是相當的謹慎,兩軍交戰,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可不敢有絲毫大意。

毛伯溫一行人上的城樓,被繳了佩劍,仔細搜身後才允許進入城樓,來到劉思武面前,被人告知劉思武的身份後,毛伯溫微微拱手道:“在下大明兵部尚書毛伯溫,見過劉將軍。”說着一轉身,道:“這位是遂安伯陳鏸、靖遠伯王瑾、監軍太監麥福、山西巡撫陳講”

劉思武一一點頭,算是回禮,隨即便道:“諸位臨陣倒戈,率軍歸附益王,不失爲一代俊傑,實是大明朝野上下之一大幸事,在下謹代宣府城合城軍民竭誠歡迎。”

聽的這話,毛伯溫微微拱手道:“劉將軍,下官等率部投誠,恐俺答汗惱羞成怒,若是韃靼襲營,還望劉將軍施以援手。”

不會是詐降,騙護衛隊出城野戰吧?真要發生半夜襲營的事情,那是萬萬不能救援的,派人去俺答汗大營傳個話倒是可以,心裡雖是如此想,劉思武卻含笑道:“諸位放心,既然歸附益王,若有不測,宣府城數萬大軍斷沒有袖手旁觀之理。”

“有劉將軍這話,下官等也就放心了。”毛伯溫說着一躬身道:“爲表誠意,咱們一行人願意留在城中爲質,城外大營,尚有兵部侍郎翁萬達,總兵張達等坐鎮。”

聽的這話,劉思武稍稍放下心來,但卻仍然保持着足夠的警惕,將一衆人安置在了城中的練兵場,以防生變。

次日一早,韃靼大軍便拔營後撤,黃昏十分,胡萬里、李健率着兩萬大軍進了宣府城,第三日午時,胡萬里、俺答汗各率三千兵馬在城西五里處會面。

二人見面寒暄見禮,一聽俺答汗說的一口流利的西北官話,胡萬里不由大喜,當即便揮手將準備的翻譯屏退。只留下了唐金寶等五名侍衛,見這情形,俺答汗指了指李天章等人,解釋道:“這幾人都是我的心腹”

見個胡萬里微微搖頭,他不再多說,當即揮手將幾人屏退。而後道:“這幾名護衛都不懂漢語,殿下儘管放心。”

“好。”胡萬里開門見山的道:“俺答能夠決定舉族歸附大明,實是西北之福,更是韃靼百姓之福,當然,也是我大明之福,本王最不喜歡內戰,不喜歡因爲內戰而消耗大量的人口和物力財力。”

見俺答聽的較爲吃力,胡萬里也不囉嗦。從懷裡掏出一張地圖在桌子上攤開,指點着大明的疆域,放緩了語速,緩聲道:“這是大明的疆域,這一片是歐亞大陸,你們祖先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曾經征服了整個歐亞大陸,這裡是歐洲這裡是非洲這裡是澳洲這裡是美洲。

不論澳洲還是美洲,都極爲遼闊。而且水草豐美,氣候宜人。是這世界最好的牧場,大明不僅要重現蒙古帝國的輝煌,還要將非洲、美洲都納入大明的疆域,不久的將來,大明將是橫跨五大洲的超級日不落帝國!”

“日不落帝國?”俺答擡起頭疑惑的問道。

“對!日不落帝國!”胡萬里點頭道:“一天十二個時辰,太陽都將照耀在大明的國土之上!這點你不懂。以後慢慢告訴你,你只需要知道,大明的疆域將遠遠數倍於蒙古帝國!”

這是要韃靼騎兵爲大明擴展疆域?俺答警惕的看着他道:“殿下,咱們韃靼可沒那麼多兵力。”

“我當然知道。”胡萬里頜首道:“韃靼人口不多,但大明不缺人。要實現橫跨五大洲的夢想,大明的所有兵丁都必須是騎兵,而且需要大量的戰馬,僅是西北滿足不了,我準備遷移一部分牧民前去澳洲。”

聽的這話,俺答不由的暗鬆了口氣,略微遲疑,他才問道:“要遷移多少人?”

“澳洲的疆域不亞於如今的大明。”胡萬里緩緩說道:“就算遷移一百萬人口,也不算多,但這事不能急,一口氣不能吃成個胖子,先遷移二萬人過去,然後逐年遷移,不僅是韃靼人,漢人也會大量的遷移,另外,你的向外逐步擴張,將周邊所有部落都納入大明的管轄。

至於兵力,你放心,我會在豐州灘建立新兵大營,一年後,這些新兵就能協助你四面征伐,貿易這一塊,你不用擔心,你們可以用馬匹牛羊皮毛等換取各種商品,朝廷不會盤剝你們,一切貿易,以私貿的價格爲參考,賦稅自然要交,這事你明年來京朝覲時再慢慢商議,你放心,不會重。

再有,韃靼的糧食,朝廷會盡力保證供給,災年,朝廷另有賑濟,不會讓草原出現餓死人的情況,同時朝廷還會逐年派遣大量的郎中進入草原牧區,以提高韃靼人口的繁衍,天花的預防,如今已有小成。”

聽到這裡,俺答不由的大爲欣喜,能保證糧食供給,派遣郎中,不盤剝他們,韃靼的人口很快就能夠發展起來,而且,益王的態度很明確,大明要向外極力擴張,說不定到時候還能撈個金帳汗國的國王。

想到這裡,他連忙起身,走到胡萬里跟前,跪下道:“臣,孛兒只斤.俺答叩見天可汗。”

天可汗是西北遊牧民族對中原的統治者的尊稱,首位天可汗就是唐太宗,俺答汗以天可汗稱胡萬里,就是表示擁戴胡萬里爲西北各族共同的君主,這是正式的稱臣歸附。

“平身。”胡萬里微微擡手,道:“青蠅之舞,不過盈尺。附之驥尾,可至千里。這世界大的很,這張世界地圖我留給你,新聞你不要令我失望,明年,聽聞我登基的消息,就來京朝覲罷。”

“臣,尊旨。”俺答說着擡起頭道:“懇祈陛下允准臣派兵圍攻太原。”

聽的這話,胡萬里不由微微一笑,俺答這是要以圍剿嘉靖的方式來向他表忠心,不過,讓韃靼去圍剿嘉靖,容易招惹非議,韃靼雖然臣服,但百年來一直是大明的死敵,大明的官員士紳商賈百姓要接受韃靼歸附這個事實,還需要一點時間,他可不想因此而遭人詬病。

略微沉吟,他才含笑道:“圍攻太原就不必了,你率部回草原,約束好部衆,不準再發生戰事,將以前擄掠的漢人奴隸全部解除奴隸身份,有要回家的,不準阻攔,我會派官員隨你回豐州灘,爲他們發放路費。

另外,我命人起草一份韃靼歸附大明的公告,我與你共同用印之後,在西北各處張貼,明年我登基之時,你帶人前來京師受封。”

“臣,遵旨。”俺答連忙躬身道,略微遲疑,他才道:“陛下,韃靼對外征戰抓獲的戰俘能否作爲奴隸?”

將戰俘作爲奴隸,這是韃靼刺激手下兵丁對外征戰的手段,這事不能禁止,略微沉吟,胡萬里才道:“小琉球也大量的使用奴隸,但都是外族人,大明現有的各族子民不能成爲奴隸,不論是西北還是東北,所有的蒙古人都將是大明的子民。”

“臣明白。”俺答忙躬身道,雖說微微有些失望,但胡萬里的這個態度也足以說明他對蒙古族的重視,而且隨着對外的大幅擴張,難道還擔心沒有奴隸?(未完待續……)

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425章 新軍裝第318章 唱雙簧第167章試探第123章管閒事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95章 計劃第390章 大捷第30章 靠身文書第195章 籌錢第388章 布袋陣第56章 科舉革新第42章 少爺稱謂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385章 暗助第70章 特區第349章 蠱惑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252章 揣摩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395章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21章 東廠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427章 形勢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394章 爭權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76章 嫁衣?第258章 清譽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175章紅夷大炮第7章 出題買僕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28章家難當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186章長幹寺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00章 殺威棒第258章 清譽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175章紅夷大炮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409章 強攻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2章 錢不湊手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98章 陋規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390章 大捷第258章 清譽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152章 軍火商第101章 錢弊第368章 上刺刀第23章 侍妾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265章 遇險第102章 臺東第187章府尹柴奇第143章火器大家第83章 挑釁第40章 首輔張璁第278章 雙嶼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27章 中山狼第59章 釜底抽薪第163章彩票圈錢第428章 部署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378章 虧大了第384章 出征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481章 禪位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483章 登基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50章 南京(六)第72章 試探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90章 一把火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349章 蠱惑第432章 相遇第378章 虧大了第306章 硬骨頭
第396章 遷界禁海第425章 新軍裝第318章 唱雙簧第167章試探第123章管閒事第298章 潛在危機第95章 計劃第390章 大捷第30章 靠身文書第195章 籌錢第388章 布袋陣第56章 科舉革新第42章 少爺稱謂第180章 入主月港(二)第385章 暗助第70章 特區第349章 蠱惑第489章 金融帝國第335章 送上門的機會第252章 揣摩第350章 拒絕招安第395章第305章 外儒內法第221章 東廠第360章 聽調不聽宣第427章 形勢第106章 內閣急遞第394章 爭權第170章金星晝現第376章 嫁衣?第258章 清譽第465章 偷天換日(二十六)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175章紅夷大炮第7章 出題買僕第40章 首輔張璁第128章家難當第440章 偷天換日(一)第186章長幹寺第191章府尹之位第100章 殺威棒第258章 清譽第343章 火燒大阪灣(三)第346章 火燒大阪灣(六)第175章紅夷大炮第454章 偷天換日(十五)第409章 強攻第109章 上官巡察第290章 夏言獲賞第2章 錢不湊手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98章 陋規第490章 東興銀行第390章 大捷第258章 清譽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152章 軍火商第101章 錢弊第368章 上刺刀第23章 侍妾第297章 開張不順第196章 彩票發行第265章 遇險第102章 臺東第187章府尹柴奇第143章火器大家第83章 挑釁第40章 首輔張璁第278章 雙嶼第375章 世界大戰第27章 中山狼第59章 釜底抽薪第163章彩票圈錢第428章 部署第430章 出兵理由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378章 虧大了第384章 出征第457章 偷天換日(十八)第481章 禪位第480章 益王野心第333章 不是來講道理的第334章 悽慘北條第483章 登基第458章 偷天換日(十九)第50章 南京(六)第72章 試探第172章嚴力的心思第90章 一把火第415章 舉國震驚第359章 招安條件第325章 再出豪言第92章 一盆冷水第416章 嚴嵩入閣第349章 蠱惑第432章 相遇第378章 虧大了第306章 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