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

不出張嶷的所料,在張合率軍剛剛離開新野城十數裡後,天空中就慢慢降下了雨水。

而張嶷從州泰的口中得知,據他對南陽郡天氣的瞭解,接下來雨勢只會越來越大,不會停止。

聽到州泰的分析後,張嶷的臉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張合爲了隱蔽行跡,並未率軍行走官道。

而就算是當世的官道,也無法和後世的瀝青路相比。

隨着雨水的漸漸落下,上萬漢軍腳下的山路,變得泥濘了起來。

這大大影響了漢軍的行軍進度。

雖說吳軍之前也曾冒着大雨行軍過,可他們的情況與漢軍不同。

縱使雨勢再大,夏口前往永安的路程中,有很大一段乃是水路。

吳軍有着數量衆多,技術先進的戰船。

那些戰船,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吳軍的行軍速度。

可漢軍並沒這個優勢。

他們只能靠自己的雙腳,一步步翻山越嶺,走在泥濘不堪的山路中。

泥濘的道路有多難走,想來後世在農村長大的人應該有體會。

最重要的是,既然是爲了奇襲,那麼上萬漢軍都是隨身攜帶武器出發的。

平時以漢軍的身體素質,要想帶着裝備奇襲近百里,並不是做不到。

但惡劣的天氣環境,卻讓平時對漢軍來說輕鬆的一件事,在當下變得艱難起來。

在繼續走出十數裡後,有許多漢軍感覺到小腿發麻,雙手痠痛。

不止普通的士卒如此,就是身體素質稍差一些的將官,也有着這種感覺。

甚至由於不小心,還有一些漢軍不小心滑倒,從而掉落進了下方的山澗中。

那些掉下去的漢軍,在失去生命前,發出了一聲聲的驚吼。

而那些聲驚吼,藉助着山澗的幽深,又久久飄蕩在上萬天策軍的耳中。

在忍耐了許久後,張嶷最終忍不住了。

張嶷大步上前來到張合的面前請命道:

「將軍,讓兒郎們歇息一會吧!」

「至少可以等雨勢減少了,我軍再繼續出發。」

張嶷怕再這麼行軍下去,上萬天策軍的非戰鬥減員,會越來越嚴重。

這對天策軍的戰鬥力與士氣,是一個很重的打擊。

可張合的堅決,還是超出了張嶷的預料。

「開弓沒有回頭箭。

吾既率軍出發,必要斬城而回。」

掉落山澗漢軍引發的驚吼聲,張合併非沒聽到。

但張合知道,這是不可避免且必要的犧牲。

方纔在從新野城離開後,他便派出不少斥候隨着大軍行進,觀察着前方的魏軍崗哨狀態。

當每位斥候回來後,向張合稟報的都是,魏軍的崗哨都處於大意的狀態中。

這證明了什麼?

證明了糜暘的判斷是正確的!

既然是正確的判斷,爲何要因爲一些必要的犧牲,而放棄大好的機會呢?

張合看了眼已經被泥土浸滿的雙腳,他的眼神不曾有絲毫動搖。

接着張合用力擡起腳,再重重地落在泥路上,濺起了幾抹水花。

「跟着我,繼續前進。」

張合的態度,讓張嶷無奈地閉上了眼睛。

而見張合不改變主意,張嶷接下來能做的,就是與幾位將官不斷行走在隊伍周圍,用言語鼓舞着士氣。

聽着在張嶷的鼓舞下,漸漸快起來的腳步聲,在不爲人察覺的時候,張合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雖說張嶷數次直言勸諫他,但張合心中對張嶷不僅不討厭,反而頗爲喜愛。

這不是因爲張嶷身爲糜暘心腹的身份,是因爲張嶷的每句話,都是以公心爲基礎。

шшш▪тTk án▪co

這樣的品質,在曹魏是很少見的。

而擁有這樣品質的人,未來之路,定然光明。

自張合來到大漢後,他就發現先前投降過來的魏臣,都在不約而同地做着一些事。

那便是在大漢朝野中,尋找心中的潛力股,與他們交好,並將自己的本事交給他們。

這是投降過來的魏臣,在爲家族的未來考慮。

那些魏臣中,最成功的莫過於于禁了。

公安之戰後,于禁在世人面前幾乎絕跡,可在大漢的都城,他可是一向活躍的很。

凡有拜訪之人,于禁必提及當年他與糜暘,在公安的光輝歲月。說着多了,加上糜暘從未對這件事表達過不滿,漸漸地每位漢臣都幾乎知道了,于禁與糜暘的關係很好。

這在根本上,提高了于禁在大漢的地位。

劉備去世時,于禁身爲一個降將,他爲劉備哭靈的順序,竟然還在趙雲等人之上呢。

有這樣的好榜樣在前,張合不可能不去效仿。

而在多次的觀察下,他對張嶷是有着這般期盼的。

自出徵以來,他對張嶷說的每句話,其實每句話都是在教導。

想到這,張合重新鼓起力氣,朝着山頂攀登而去。

由於對荊北的地形很熟悉,今日的行軍路線,是張合親自敲定的。

這條行軍路線,可以避開絕大多數魏軍崗哨,也可以大大縮短路程,就是頗爲崎嶇難行。

但張合卻相信,他身後的天策軍不會讓他失望。

當年在益州時,張飛不就是率軍翻山越嶺,突襲到他身前將他一頓爆錘的嗎?

以前的漢軍做得到,沒理由現在不行。

不知道繼續走了多久,當天色漸漸暗下來時,上萬漢軍終於從佈滿危險的密林中走出。

走出密林中,張合讓人清點了一下人數。

清點後張合發現,漢軍少了上百人。

這上百人幾乎都是在路上,因各種原因而喪生的。

當世的惡劣天氣,有時比猛獸更加兇猛。

而除去喪生上百人外,張合還得知了軍中有不少人受了傷。

這部分人,大多是被山林中的毒蟲猛獸所襲。

在得知了目前漢軍的情況後,張合的心中不憂反喜。

今日的行軍,可謂是十分艱難的。

張合心中原本做好了,減員會頗爲嚴重的準備。

但沒想到,減員的情況比他預想的好上太多。

張合不禁在心中,暗讚了一下天策軍的精銳。

隨後張合便做出了戰鬥安排。

張合先命州泰爲先鋒,率軍三千以最快的速度攻佔下方的一個村落。

熟知魏軍崗哨的張合知道,那處村落中駐紮的都是魏軍,是宛城與博望聯絡的一個樞紐。

而在州泰率軍離開後,張合讓剩餘的部隊好好休整一下。

剩餘的部隊並未休整多久,張合就得知了州泰攻下村落的消息。

得知這個消息後,張合快速佈置起其他的任務。

「州泰領兵在村落中休整,並等雨勢稍停時,派兵從後搶佔宛城與博望之間的各處崗哨、要道。」

在佈置好州泰的任務後,張合將目光看向柳隱。

「你率千餘人,留在此處照顧傷員,並時刻警惕我軍的後路。

若是發現後路有異常,定要及時來報。」

等佈置好這一重後,張合轉頭看向若有所思的張嶷,對着他說道:

「你便率剩餘的五千士卒,與我一同前往博望。」

張嶷聽到張合的話後,連忙表示領命。

不久後,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

而趁着漆黑的天色,張合與連夜率軍朝着博望前進。

哪怕天色暗了下來,讓許多漢軍看不清周圍的環境。

但從身體溼潤的觸感,及耳邊響亮的雨聲可以判斷出,雨勢不僅未曾減少,反而變得越來越大了。

再加上白天與夜晚是兩種不同的環境。

儘管天策軍都嚴格按照糜暘定下的「七日一肉」的伙食標準,但這隻能慢慢改善天策軍的夜盲症,不足以讓天策軍在夜間能夠如白晝般視物。

對於迷信鬼神的當世人來說,夜幕暗下來後,他們內心一些深藏的恐懼,會不自覺的被觸發。

這一點就是再精銳的士卒也不會例外。

特別是天策軍從未進入過荊北,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現在身處的環境完全陌生,又一片漆黑。

一種未知的恐怖感,正在慢慢侵襲每位天策軍的內心。

而這種恐怖感,在一件事發生後,更是有着被引爆的趨勢。

隨着雨勢的漸急,道路中也颳起了大風。

迅猛的大風,甚至將軍旗都吹破了。

在暗夜中行軍,軍旗就是全軍上下的指路明燈,也是他們的精神寄託所在。

於是當軍旗被吹破了,許多天策中不由得發出了驚呼聲。

當聽到天策軍的驚呼聲後,張合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轉身安撫軍心。

可還未等他行動,張嶷便率先如白日一般,奔走在隊伍的前後不斷喊着:

「吾乃張嶷,今日乃是奉大司馬之命行事,勿憂!」張嶷的話頗爲簡單,可透露出的信息卻不簡單。

衆所周知,張嶷乃是大司馬糜暘的愛將。

另外衆人也都知道的是,糜暘在天策軍中的威望有多高。

當張嶷的呼喊聲,在漢軍隊伍中響起後,很快的此起彼伏的驚呼聲,便慢慢消失不見。

數千天策軍相信張嶷不會假傳糜暘的命令。

而他們更相信,糜暘不會害他們。

在意識到這一點,即使天再黑,雨再急,數千天策軍的內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等到內心安定後,數千漢軍的速度陡然加快了不少。

待到三更天時,數千天策軍已經頗爲靠近博望城。

而走到這處,張合發現他附近有一處養家禽的池塘。

察覺到這一點後,張合當即下令天策軍撿起地上的石子,朝着池塘中砸去。

許多家禽在池塘中本在睡眠,卻突然被漫天的石子所砸。

身體吃痛的它們,很快就此起彼伏地鳴叫起來。

這響亮的鳴叫聲,幾乎完美的掩蓋了數千天策軍行軍的聲音。

待到四更天左右時,數千天策軍已經在張合的率領下來到城下。

而由於數千天策軍來得太過隱秘突然,這時城上的魏軍都在酣睡,竟沒有一人察覺到異常。

見狀張合也不耽擱。

曾經率軍駐守荊北的張合,對於博望這座城池的城防並不陌生。

他知道博望的城防雖算不上差,但卻有一個致命的漏洞。

張合帶着天策軍繞到城北城牆的一處,然後命人找出軍中的大力士,在城牆的某處開始猛砸。

見到張合的行爲後,張嶷的臉上不可避免的露

出了疑惑的神色。

他承認自己找的,都是軍中有名的大力士。

但他們現在砸的可是城牆,怎麼可能砸的動?

可還未等張嶷疑惑多久,藉助着火光,下一刻他的臉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只見數位大力士還未猛砸多久,他們所砸的牆面就慢慢出現了破洞。

察覺到張嶷的驚詫後,張合笑着解釋道:

「建安初年時,先帝曾在劉表的支持下發動過一次北伐。

那次北伐先帝曾一度佔據博望,逼近許昌。

後來曹操率重兵猛攻博望,纔將先帝逼退。

雖說那次博望,讓魏軍成功拿下了博望,但也對博望的北面城牆,造成了難以休整的破壞。

再加上以往曹魏防線在樊城,絲毫不會預料到博望會有朝一日面對敵軍,故而一直未曾對博望的城牆進行過大力修復。

我以往在曹魏,就曾提議過要提防這一點。

但今日看來,很明顯我的提議,一直未被採納過。」

張合緩緩道出了他知道的隱秘。

而當張合話音落下後,張合看着張嶷說道:

「今城牆已開,不知伯岐願入否?」

言語間,張合竟是要將先登的功勞白白讓給張嶷。

只是先登雖意味着首功,卻也要承受着不小的風險。

但很明顯,張嶷是不怕的。

於是張嶷興奮地對張合一拜後,便帶着上百勇士從砸開的洞口中,鑽入了城中。

張嶷在來到城內後,立刻就率着上百勇士朝着城牆上跑去。

由於家禽的叫聲及雨聲的遮掩,城牆上的魏軍並未聽到什麼異常的動靜,這導致他們還處於熟睡中。

爲了保證拿下博望萬無一失,張嶷並未對這些熟睡的敵人手下留情。

在張嶷的命令下,那些熟睡的守城魏軍,很快就在睡夢中被結束了生命。

而他們在臨死前,甚至一道預警都來不及發出。

在清理了城牆上的魏軍後,張嶷連忙來到城下打開了城門。

隨着城門的完全打開,早已經按捺不住的數千天策軍,如虎狼一般徑直衝入博望城中。

巧的是當數千天策軍衝入的那一刻,正是清晨的第一抹光亮浮現的時候。

「五更咯。

黃初六年八月三十至!」

更夫的報時聲,響亮的在城內四處飄蕩着。

但很快的,在北面城牆附近的幾名更夫,臉上就露出驚恐的面容。

張嶷手持利刃來到更夫的面前,拿起更夫的木錘,在銅鑼上重重敲擊了一下道:

「非也!

應該是章武六年八月三十至!」

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23章 誅心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
第534章 龍捲洛陽 街亭街亭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47章 殘酷當世 劍鳴長空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511章 魏營變故 疾行捕麟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549章 局勢突變 以勢破敵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239章 兩勸滿寵 局勢轉變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411章 王平爲輔 二蠻呆滯第187章 九品官人 糜暘北上第23章 誅心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625章 未央宣言 驚城槐裡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664章 長陵罵賊 劉曄吐血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274章 三英再會 益德妙用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三十五章 先攻州陵 半渡而擊第111章 上架感言!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