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

bookmark

不出張嶷的所料,在張合率軍剛剛離開新野城十數裡後,天空中就慢慢降下了雨水。

而張嶷從州泰的口中得知,據他對南陽郡天氣的瞭解,接下來雨勢只會越來越大,不會停止。

聽到州泰的分析後,張嶷的臉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張合爲了隱蔽行跡,並未率軍行走官道。

而就算是當世的官道,也無法和後世的瀝青路相比。

隨着雨水的漸漸落下,上萬漢軍腳下的山路,變得泥濘了起來。

這大大影響了漢軍的行軍進度。

雖說吳軍之前也曾冒着大雨行軍過,可他們的情況與漢軍不同。

縱使雨勢再大,夏口前往永安的路程中,有很大一段乃是水路。

吳軍有着數量衆多,技術先進的戰船。

那些戰船,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吳軍的行軍速度。

可漢軍並沒這個優勢。

他們只能靠自己的雙腳,一步步翻山越嶺,走在泥濘不堪的山路中。

泥濘的道路有多難走,想來後世在農村長大的人應該有體會。

最重要的是,既然是爲了奇襲,那麼上萬漢軍都是隨身攜帶武器出發的。

平時以漢軍的身體素質,要想帶着裝備奇襲近百里,並不是做不到。

但惡劣的天氣環境,卻讓平時對漢軍來說輕鬆的一件事,在當下變得艱難起來。

在繼續走出十數裡後,有許多漢軍感覺到小腿發麻,雙手痠痛。

不止普通的士卒如此,就是身體素質稍差一些的將官,也有着這種感覺。

甚至由於不小心,還有一些漢軍不小心滑倒,從而掉落進了下方的山澗中。

那些掉下去的漢軍,在失去生命前,發出了一聲聲的驚吼。

而那些聲驚吼,藉助着山澗的幽深,又久久飄蕩在上萬天策軍的耳中。

在忍耐了許久後,張嶷最終忍不住了。

張嶷大步上前來到張合的面前請命道:

「將軍,讓兒郎們歇息一會吧!」

「至少可以等雨勢減少了,我軍再繼續出發。」

張嶷怕再這麼行軍下去,上萬天策軍的非戰鬥減員,會越來越嚴重。

這對天策軍的戰鬥力與士氣,是一個很重的打擊。

可張合的堅決,還是超出了張嶷的預料。

「開弓沒有回頭箭。

吾既率軍出發,必要斬城而回。」

掉落山澗漢軍引發的驚吼聲,張合併非沒聽到。

但張合知道,這是不可避免且必要的犧牲。

方纔在從新野城離開後,他便派出不少斥候隨着大軍行進,觀察着前方的魏軍崗哨狀態。

當每位斥候回來後,向張合稟報的都是,魏軍的崗哨都處於大意的狀態中。

這證明了什麼?

證明了糜暘的判斷是正確的!

既然是正確的判斷,爲何要因爲一些必要的犧牲,而放棄大好的機會呢?

張合看了眼已經被泥土浸滿的雙腳,他的眼神不曾有絲毫動搖。

接着張合用力擡起腳,再重重地落在泥路上,濺起了幾抹水花。

「跟着我,繼續前進。」

張合的態度,讓張嶷無奈地閉上了眼睛。

而見張合不改變主意,張嶷接下來能做的,就是與幾位將官不斷行走在隊伍周圍,用言語鼓舞着士氣。

聽着在張嶷的鼓舞下,漸漸快起來的腳步聲,在不爲人察覺的時候,張合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雖說張嶷數次直言勸諫他,但張合心中對張嶷不僅不討厭,反而頗爲喜愛。

這不是因爲張嶷身爲糜暘心腹的身份,是因爲張嶷的每句話,都是以公心爲基礎。

這樣的品質,在曹魏是很少見的。

而擁有這樣品質的人,未來之路,定然光明。

自張合來到大漢後,他就發現先前投降過來的魏臣,都在不約而同地做着一些事。

那便是在大漢朝野中,尋找心中的潛力股,與他們交好,並將自己的本事交給他們。

這是投降過來的魏臣,在爲家族的未來考慮。

那些魏臣中,最成功的莫過於于禁了。

公安之戰後,于禁在世人面前幾乎絕跡,可在大漢的都城,他可是一向活躍的很。

凡有拜訪之人,于禁必提及當年他與糜暘,在公安的光輝歲月。說着多了,加上糜暘從未對這件事表達過不滿,漸漸地每位漢臣都幾乎知道了,于禁與糜暘的關係很好。

這在根本上,提高了于禁在大漢的地位。

劉備去世時,于禁身爲一個降將,他爲劉備哭靈的順序,竟然還在趙雲等人之上呢。

有這樣的好榜樣在前,張合不可能不去效仿。

而在多次的觀察下,他對張嶷是有着這般期盼的。

自出徵以來,他對張嶷說的每句話,其實每句話都是在教導。

想到這,張合重新鼓起力氣,朝着山頂攀登而去。

由於對荊北的地形很熟悉,今日的行軍路線,是張合親自敲定的。

這條行軍路線,可以避開絕大多數魏軍崗哨,也可以大大縮短路程,就是頗爲崎嶇難行。

但張合卻相信,他身後的天策軍不會讓他失望。

當年在益州時,張飛不就是率軍翻山越嶺,突襲到他身前將他一頓爆錘的嗎?

以前的漢軍做得到,沒理由現在不行。

不知道繼續走了多久,當天色漸漸暗下來時,上萬漢軍終於從佈滿危險的密林中走出。

走出密林中,張合讓人清點了一下人數。

清點後張合發現,漢軍少了上百人。

這上百人幾乎都是在路上,因各種原因而喪生的。

當世的惡劣天氣,有時比猛獸更加兇猛。

而除去喪生上百人外,張合還得知了軍中有不少人受了傷。

這部分人,大多是被山林中的毒蟲猛獸所襲。

在得知了目前漢軍的情況後,張合的心中不憂反喜。

今日的行軍,可謂是十分艱難的。

張合心中原本做好了,減員會頗爲嚴重的準備。

但沒想到,減員的情況比他預想的好上太多。

張合不禁在心中,暗讚了一下天策軍的精銳。

隨後張合便做出了戰鬥安排。

張合先命州泰爲先鋒,率軍三千以最快的速度攻佔下方的一個村落。

熟知魏軍崗哨的張合知道,那處村落中駐紮的都是魏軍,是宛城與博望聯絡的一個樞紐。

而在州泰率軍離開後,張合讓剩餘的部隊好好休整一下。

剩餘的部隊並未休整多久,張合就得知了州泰攻下村落的消息。

得知這個消息後,張合快速佈置起其他的任務。

「州泰領兵在村落中休整,並等雨勢稍停時,派兵從後搶佔宛城與博望之間的各處崗哨、要道。」

在佈置好州泰的任務後,張合將目光看向柳隱。

「你率千餘人,留在此處照顧傷員,並時刻警惕我軍的後路。

若是發現後路有異常,定要及時來報。」

等佈置好這一重後,張合轉頭看向若有所思的張嶷,對着他說道:

「你便率剩餘的五千士卒,與我一同前往博望。」

張嶷聽到張合的話後,連忙表示領命。

不久後,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

而趁着漆黑的天色,張合與連夜率軍朝着博望前進。

哪怕天色暗了下來,讓許多漢軍看不清周圍的環境。

但從身體溼潤的觸感,及耳邊響亮的雨聲可以判斷出,雨勢不僅未曾減少,反而變得越來越大了。

再加上白天與夜晚是兩種不同的環境。

儘管天策軍都嚴格按照糜暘定下的「七日一肉」的伙食標準,但這隻能慢慢改善天策軍的夜盲症,不足以讓天策軍在夜間能夠如白晝般視物。

對於迷信鬼神的當世人來說,夜幕暗下來後,他們內心一些深藏的恐懼,會不自覺的被觸發。

這一點就是再精銳的士卒也不會例外。

特別是天策軍從未進入過荊北,對於他們來說,他們現在身處的環境完全陌生,又一片漆黑。

一種未知的恐怖感,正在慢慢侵襲每位天策軍的內心。

而這種恐怖感,在一件事發生後,更是有着被引爆的趨勢。

隨着雨勢的漸急,道路中也颳起了大風。

迅猛的大風,甚至將軍旗都吹破了。

在暗夜中行軍,軍旗就是全軍上下的指路明燈,也是他們的精神寄託所在。

於是當軍旗被吹破了,許多天策中不由得發出了驚呼聲。

當聽到天策軍的驚呼聲後,張合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轉身安撫軍心。

可還未等他行動,張嶷便率先如白日一般,奔走在隊伍的前後不斷喊着:

「吾乃張嶷,今日乃是奉大司馬之命行事,勿憂!」張嶷的話頗爲簡單,可透露出的信息卻不簡單。

衆所周知,張嶷乃是大司馬糜暘的愛將。

另外衆人也都知道的是,糜暘在天策軍中的威望有多高。

當張嶷的呼喊聲,在漢軍隊伍中響起後,很快的此起彼伏的驚呼聲,便慢慢消失不見。

數千天策軍相信張嶷不會假傳糜暘的命令。

而他們更相信,糜暘不會害他們。

在意識到這一點,即使天再黑,雨再急,數千天策軍的內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等到內心安定後,數千漢軍的速度陡然加快了不少。

待到三更天時,數千天策軍已經頗爲靠近博望城。

而走到這處,張合發現他附近有一處養家禽的池塘。

察覺到這一點後,張合當即下令天策軍撿起地上的石子,朝着池塘中砸去。

許多家禽在池塘中本在睡眠,卻突然被漫天的石子所砸。

身體吃痛的它們,很快就此起彼伏地鳴叫起來。

這響亮的鳴叫聲,幾乎完美的掩蓋了數千天策軍行軍的聲音。

待到四更天左右時,數千天策軍已經在張合的率領下來到城下。

而由於數千天策軍來得太過隱秘突然,這時城上的魏軍都在酣睡,竟沒有一人察覺到異常。

見狀張合也不耽擱。

曾經率軍駐守荊北的張合,對於博望這座城池的城防並不陌生。

他知道博望的城防雖算不上差,但卻有一個致命的漏洞。

張合帶着天策軍繞到城北城牆的一處,然後命人找出軍中的大力士,在城牆的某處開始猛砸。

見到張合的行爲後,張嶷的臉上不可避免的露

出了疑惑的神色。

他承認自己找的,都是軍中有名的大力士。

但他們現在砸的可是城牆,怎麼可能砸的動?

可還未等張嶷疑惑多久,藉助着火光,下一刻他的臉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只見數位大力士還未猛砸多久,他們所砸的牆面就慢慢出現了破洞。

察覺到張嶷的驚詫後,張合笑着解釋道:

「建安初年時,先帝曾在劉表的支持下發動過一次北伐。

那次北伐先帝曾一度佔據博望,逼近許昌。

後來曹操率重兵猛攻博望,纔將先帝逼退。

雖說那次博望,讓魏軍成功拿下了博望,但也對博望的北面城牆,造成了難以休整的破壞。

再加上以往曹魏防線在樊城,絲毫不會預料到博望會有朝一日面對敵軍,故而一直未曾對博望的城牆進行過大力修復。

我以往在曹魏,就曾提議過要提防這一點。

但今日看來,很明顯我的提議,一直未被採納過。」

張合緩緩道出了他知道的隱秘。

而當張合話音落下後,張合看着張嶷說道:

「今城牆已開,不知伯岐願入否?」

言語間,張合竟是要將先登的功勞白白讓給張嶷。

只是先登雖意味着首功,卻也要承受着不小的風險。

但很明顯,張嶷是不怕的。

於是張嶷興奮地對張合一拜後,便帶着上百勇士從砸開的洞口中,鑽入了城中。

張嶷在來到城內後,立刻就率着上百勇士朝着城牆上跑去。

由於家禽的叫聲及雨聲的遮掩,城牆上的魏軍並未聽到什麼異常的動靜,這導致他們還處於熟睡中。

爲了保證拿下博望萬無一失,張嶷並未對這些熟睡的敵人手下留情。

在張嶷的命令下,那些熟睡的守城魏軍,很快就在睡夢中被結束了生命。

而他們在臨死前,甚至一道預警都來不及發出。

在清理了城牆上的魏軍後,張嶷連忙來到城下打開了城門。

隨着城門的完全打開,早已經按捺不住的數千天策軍,如虎狼一般徑直衝入博望城中。

巧的是當數千天策軍衝入的那一刻,正是清晨的第一抹光亮浮現的時候。

「五更咯。

黃初六年八月三十至!」

更夫的報時聲,響亮的在城內四處飄蕩着。

但很快的,在北面城牆附近的幾名更夫,臉上就露出驚恐的面容。

張嶷手持利刃來到更夫的面前,拿起更夫的木錘,在銅鑼上重重敲擊了一下道:

「非也!

應該是章武六年八月三十至!」

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10章 三駁潘濬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4章 屠殺?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
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步之錯 傷心糜暘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06章 公安內應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649章 遂敵所想 鄧艾斷後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10章 三駁潘濬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338章 故技重施 孫權心思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七百五十章 以祭挫敵 睥睨天下第537章 誰造謠言 意外驚喜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24章 屠殺?第532章 漢皇冬狩 夙願將償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