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先發制人 漢軍快來

bookmark

當張雄藉助着舊部的幫助,順利從張府中離開之後,他以平生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大營之中。

曹彰畢竟不傻。

以防萬一的他,早已經藉助着主將的身份,派一名名爲任雄的親信接管了大營中的兵權。

曹魏軍法嚴厲,又向來最忌憚以下克上的事發生,所以曹彰認爲當他做出這副安排後,他大致上已經可以安枕無憂。

可惜的是曹彰縱算再如何聰慧,他也終究不是曹操。

他低估了人性的複雜程度。

他不知道人一旦瘋狂起來,會做出什麼樣的事。

對於張雄來說以當下的情況,他是很難再調動城內的大軍。

但有一支軍隊是會無條件服從張郃的命令的,這支軍隊正是跟隨張郃多年的親軍。

更何況曹彰雖然派人接管了大營的兵權,但爲了不走漏風聲,深知大營內有張郃許多耳目的任雄並未向旁人透露出曹彰真正的意圖過。

這種情況下,代表着眼下張郃與張雄,依然是魏軍中有着不低身份的將領。

所以當張雄出現在大營外後,他並沒有受到軍士的阻攔,很快就憑藉着自己的身份,順利地進入了大營之內。

待進入大營中後,張雄緊記張郃的囑咐,憑藉着他的信物成功召集了那數百親軍,並且帶着他們走出軍營,快速地朝着張府趕去。

一切都發生的太過迅速。

或者說在任雄看來,眼下張郃就是一隻待宰的羔羊,他是不會料到張郃突然會有這種舉動的。

這就導致了在張雄率數百親軍走出大營後,他才遲遲得到了消息。

一得到這個消息,任雄就嚇了一跳。

有將領私自調兵,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更何況眼下這種局勢呢?

可當下張郃還未被定罪,張郃的身份遠在自己身上,這讓任雄不禁變得猶疑了起來。

在張郃還未被定罪的情況下,就算他發出逮捕張郃的軍令,又有多少軍士會聽從呢?

任雄還接着想道,要是他貿然下達命令逮捕張郃,很可能會讓破壞曹彰今夜的計劃。

在想到這兩點後,任雄選擇了一個明哲保身的做法。

他派人緊急趕往長安宮城,要將這件事彙報給曹彰讓他親自定奪。

任雄派出的人知道事情的緊急性,於是他在得到任雄的命令後,連忙就朝着長安宮城趕去。

當年在拿下長安後,由於貪慕長安宮城的舒適性,因此每代坐鎮長安的曹家人,都會下意識在長安宮城內劃出一塊地方爲自己修築府邸。

對於這一點,曹操與曹丕兩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他們看來,這是曹家人凌駕於劉家人頭上的另一種體現。

但長安宮城舒適歸舒適,卻有着一個隱藏的弊端。

這個弊端就是長安宮城位於長安城的西南角,可長安城內的軍營卻是在長安城的東北角。

一邊在西南,一邊在東北,這代表着任雄派出的人,幾乎要橫跨整個長安城才能見到曹彰。

在平時這當然算不上什麼嚴重的事,可在情勢危急之時,這卻是很耽誤事的。

儘管任雄的人一路飛奔,可他還是慢了一步。

在任雄還未到達長安宮城的時候,張雄已經率軍趕到了張府之外。

在率軍回來後,張雄並未率軍進入張府。

他深知張郃讓他帶兵前來的目的是什麼。

看着圍困着張府的一衆魏軍,張雄臉上狠厲之色浮現。

在他的一聲令下,身後的數百親軍毫不遲疑地舉起手中武器,朝着那些前一刻還是他們同袍的魏軍砍殺而去。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張府門外的魏軍猝不及防。

如軍營內的魏軍一般,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曹彰要對張郃下手了。

他們收到的命令是,率軍保護張郃。

在這種命令下,加上張郃在魏軍中威望不低,他們哪裡又能想到張雄會突然率軍對他們發起進攻呢?

由於猝不及防,那些魏軍甚至還沒來得及抽出腰間的兵刃,就一臉驚愕地死在了張雄的親兵刀下。

在肅清完門外的魏軍後,張雄立即派人入內將張郃迎了出來。

而早就做好準備的張郃,不久後就身穿一身戎裝地來到了府門之外。

看着倒地的一片魏軍屍體,張郃的眼神中沒有半點不忍。

或許在不久前,他們還是跟他一同作戰的同袍,但在曹彰要對他下手的那刻起,他們就已經是不死不休的敵人了。

這也是身爲老將的張郃,明顯優於曹彰與任雄的一點。

張郃能有今日,靠的是自己的一刀一槍一路拼殺出來的,他深知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的道理。

在與數百親兵匯合後,張郃果斷下令道:

“趁曹彰還未反應過來,我們速速前往雍門!”

長安作爲一座大型城市,有着九座城門。

而雍門則位於長安城的西面。

張郃將雍門當做他突破的方向還有着一個原因——雍門的守城魏軍中有不少他的舊部。

雖然說那些舊部也許不會跟着他反叛,但只要沒得到確切的命令,他們也大概率不會對自己下手。

行動之前,張郃早就將一切考慮的很清楚了。

在張郃的命令下,數百親軍護衛着張郃快速的朝着雍門而去。

而在張郃做出這一步後,位於長安宮城內的曹彰,才後知後覺地得到了任雄傳來的那個消息。

當得知張雄竟然率領數百人離開大營後,曹彰不由得急的破口大罵:

“任雄該死!任雄該死!”

現在曹彰可能有些體驗到歷史上司馬昭的一些情緒了。

儘管由於是保送生,曹彰在某些方面不如張郃果決,但他的智商是不低的。

他不難猜出張雄率軍離開大營的原因是什麼。

正因爲猜出這一點,曹彰纔會感到憤怒異常。

爲什麼他要答應夏侯楙的設宴伏殺之計?

除去這個計策看起來更保險之外,還因爲他要將殺張郃這件事造成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他的心中是必有殺張郃之意,但不管怎麼說,張郃當下始終是大魏的左將軍。

以張郃的身份來說,正常情況下要想殺他,要麼手中要有假節鉞的權利,要麼要有來自曹丕的詔命。

但這兩個曹彰目前手中都沒有。

雖有事有從權時,曹彰也不缺從權的果斷。

但身爲長安主將的他,卻要考慮到這件事會對長安軍心帶來的影響。

畢竟除去身份之外,身爲名將的張郃在魏軍中也有着不小的威望。

可現在一切都改變了。

若是能在宴席上出其不意拿下張郃,到時候曹彰可藉助諸侯王及長安主將的身份,先聲奪人當衆宣佈張郃的罪狀。

這樣一來,長安軍心及民心就算有損傷,也會在可控制的範圍內。但要是讓張郃率軍衝出府邸,即使他能率軍在街道中攔截住張郃,但無疑會將這件事公然的暴露在長安城的百姓眼中。

那麼百姓會怎麼想?

在沒有詔令及假節鉞的情況下,百姓們不會以爲他要捕殺張郃是個名正言順的行爲。

他們大概率會以爲,這是魏軍高層的一場內訌!

這樣的想法不僅會讓百姓對魏軍失去信心,更是會讓大魏的威嚴在長安百姓心中蕩然無存。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曹彰就快要氣瘋了。

他絕對不允許這種會記載史書上,被後世人貽笑無數年的事發生。

曹彰連忙取出腰間的虎符交到任雄的使者手中,對着他下令道:

“讓任雄調遣軍隊圍剿張郃!”

“快去!”

最後一句話,曹彰幾乎是吼着說出來的。

在曹彰的怒吼下,任雄的使者嚇得趕忙離去。

然後曹彰又連忙下令,召集在長安宮城內的衛兵。

他要親自率兵阻攔住張郃。

也許當下張郃很可能已經率軍衝出府內,但長安城很大,如果能儘快將張郃的行動控制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那這也不失爲亡羊補牢的一個措施。

長安宮城內的上千衛兵,很快就在曹彰的命令下集結完畢。

集結好軍士後,曹彰第一時間跨着戰馬帶着他們衝出了宮城之外。

在曹彰剛剛率軍離開宮城之後,不久後他就迎面撞上了前來報信的衛臻。

涼州被漢軍奪回後,衛臻這個涼州刺史也就灰溜溜地逃回了長安城內。

因衛臻治政能力出色,他眼下擔任着京兆太守的職責,主要爲曹彰負責維持長安城內的治安。

因此職務,衛臻也可算是當下長安城內,最早一批得知張郃舉兵造反的人。

在看到曹彰的第一瞬間,衛臻就猶如看到了救星一般。

一臉驚慌的他第一時間跑到曹彰的身前,對着曹彰稟報道:“殿下,張郃反了,張郃反了呀!”

“他率軍一路砍殺臣派去阻擋的縣兵,正朝着雍門的方向逃去!”

衛臻的語氣中既有驚慌,也有着急切。

而衛臻的彙報,也讓曹彰得知了張郃的確切動向。

得知了這一點後,曹彰沒有心情管衛臻,他趕忙率軍朝着雍門的方向趕去。

張郃與曹彰都是加速率軍前進,張郃更是比曹彰早出發許多。

可相比於曹彰,張郃前方有着衆多百姓及縣兵擋道。

對於擋道的縣兵,他當然是命人果斷砍殺。

而對於那些一臉驚慌的百姓,要是以往張郃也不會手下留情。

只是一想到糜暘許下的渭水之誓,哪怕心中再焦急張郃也只能採取恫嚇的方式驅趕百姓。

恫嚇的方式是有效的,但這也不可避免的拖慢了張郃行進的速度。

這就導致了張郃在即將到達雍門之時,曹彰終於率軍追上了他。

在看見張郃的身影后,曹彰不由氣的破口大罵:“張郃狗賊!

大魏一向待你不薄,你何故反也!”

曹彰一開始就是一個反叛的罪名往張郃頭上安。

可張郃眼下也是破罐子破摔的態度。

張郃一邊指揮着數百親兵快速退往雍門,一邊也伸手指着曹彰的鼻子大罵道:

“非我欲反也!

乃是你這閹豎之後,想要戕害於我,刀刃加身,我豈能坐以待斃乎!”

張郃與曹彰俱是猛將,他們的語氣可是中氣十足的。

這也讓躲在街道兩側內的百姓,清楚地聽到了他們二人的對話。

在聽到他們二人互罵的話語後,百姓的心中好似有某種觀念在快速崩裂着。

這就是大魏的重臣與宗親?

怎麼與土匪、潑婦一般無二。

大魏就這鳥樣子嗎?

一個王朝要想在在百姓心中形成威嚴的觀念,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與很多時間。

但要是想崩塌,有時候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不知道是注視到周圍百姓的眼神開始發生異樣的變化,還是理虧於張郃的怒罵,曹彰最後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

他下令身前的上千魏軍,朝着張郃快速圍殺而去。

這一刻曹彰也知道維護大魏的威嚴,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了。

他現在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乾死張郃。

能被曹彰派爲守護宮城的魏軍,自然是精銳之師。

在上千魏軍精兵的猛攻之下,張郃漸漸陷入了苦戰之中。

要不是周圍有着房屋作爲掩護,恐怕他面臨的局勢會更加艱險。

但張郃也知道若繼續這樣苦戰下去,那麼他最後是逃不出長安城的。

幸虧張郃心中還有着最後一個計劃。

越往雍門接近,張郃的周圍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軍事防禦設施。

在看到那些設施後,張郃的心中再無顧忌。

他命數十名親兵手持手把易燃物,快速地將那些木製軍事設置點燃。

在易燃物的助燃之下,很快大火就在那些軍事防禦設施上燃燒起來。

大火燃燒引發的黑煙沖天而起,越過了高大城牆的遮擋,來到了高空之中。

張郃的動作並沒有逃過曹彰的眼睛。

一開始時曹彰還不理解張郃的意圖是什麼,但很快地他就反應過來。

張郃這是故意在引起大火告訴城外的漢軍,城內正有着動亂髮生!

意識到這一點的曹彰,急的直接從馬上躍下,加入砍殺張郃親兵的行動中。

張郃果真該死呀!

由於曹彰這員猛將的加入,張郃的數百親兵越來越難以抵擋魏軍的攻勢。

看着身前的親兵一位位倒下,張郃急的眼睛都呈現着充血的狀態。

大將軍,快來呀!

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463章 空城計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
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七百零九章 先發制人 陸遜破局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因果循環 囚車送首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80章 呂蒙失棋 (求追讀)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七百七十五章 孫權猜疑 密詔殺呂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七百五十八章 暗生嫌隙 新野洞開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463章 空城計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七百五十四章 頗有鋒芒 子瑜盜書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