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

bookmark

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

曹休等魏將逃回到宛城中的消息,猶如一顆巨石落入滾沸的油鍋中一般,讓宛城這座大火爐變得十分躁動起來。

宛城中的本就心急如焚的各位公卿大臣,在得知曹休等人回來的時候,他們馬上就全都朝着城門處趕來。

但是等各位公卿大臣不約而同的急切趕到城門外時,曹休等魏將已經進入宛城中。

並且他們很自覺的徑直朝着,曹丕所在的車騎將軍府而去。

所以很自然的,懷抱着提前打探消息的一衆公卿大臣撲了個空。

只是這並沒有讓一衆曹魏的公卿大臣停住腳步。

急切想知道前線具體情況的他們,在得知曹休等魏將已經前往車騎將軍府後,他們紛紛又轉道朝着車騎將軍府而去。

宛城中魏國各大臣居住的地方,離宛城城門的距離各不相同。

所以當一部分最先到達宛城城門的大臣的車駕開始往回撤時,他們的車駕與那些還在繼續朝着城門趕的大臣車駕,在道路間相對而遇。

因爲趕來的大臣太多,相對而遇的大臣車駕竟一時間造成了宛城街道的堵塞。

甚至在雙方急切的心態下,還有一些碰撞事故發生。

那一陣陣擁堵碰撞又引起了不少宛城中的慌亂情緒,讓宛城中的民生遭到了不小的破壞。

而當這一幕發生後,相比於從樊城逃難而回的曹休等魏將,宛城中的魏國大臣的儀態,這時亦沒有比他們好上多少。

而這一切都是因爲襄樊會戰這場大戰所致。

但這時一衆魏國的大臣們,哪裡有心情關注宛城中的民生。

甚至有些地位低的大臣,都顧不上自身被撞壞的車駕。

他們在避讓地位比他們高的大臣車駕過去之後,便直接將車駕一分爲二。

然後他們直接駕馬跟在地位高的大臣的車駕後,朝着車騎將軍府繼續趕去。

往日先帝賜給曹仁的車騎將軍府,在曹仁死後,已然成爲了魏帝曹丕的行宮所在。

家大業大的曹魏,對於之前曹魏地位第一大將的府邸當然不會修建的小氣了。

所以當衆多大臣不宣而至,來到車騎將軍府外之後。

因爲車騎將軍內外廣闊的空間,及有天子親軍在整頓秩序,類似於街道上發生的那滑稽一幕並沒有再發生。

只是當衆多魏國大臣來到車騎將軍府內時,正要繼續入內求見曹丕的他們,卻被一陣陣明晃晃的刀光所阻止。

“天子口諭,非詔入內者皆斬。”

一位中軍將官,用絲毫不帶任何情感的語氣,傳達了曹丕的這個口諭。

而在一把把環首刀的震懾下,衆多魏國的公卿大臣,哪怕是地位奇高的九卿之臣,都不敢再入內。

在這時,士族的勢力還未侵入曹魏中軍的系統中。

目前曹魏中軍還是守衛曹魏皇室的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哪位大臣會傻到會去以身犯險。

於是在數百曹魏中軍的威懾下,衆多曹魏大臣只能無奈且不甘的等在曹丕所處的寢殿之外,等候着曹丕的召見。

曹丕會提前下達這道口諭,很可能是因爲他此刻正在接見着曹休等魏將。

或許真相很殘酷,但是曹丕總會見他們的。

上百位守在曹丕寢殿之外的魏國大臣並沒有猜測錯。

此時在曹丕的寢殿之中,曹休等狼狽逃回的魏將正跪在一位男人的面前,低着頭大氣都不敢踹一下。

他們敗的有多慘,他們自己最清楚。

正因爲如此,他們也知道接下來等待着他們的來自於曹丕的怒火會有多盛。

只是隨着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曹休等魏將想象中的曹丕怒火還並未朝着他們襲來。

但這不代表着曹丕的內心中很是平靜。

身穿常服的曹丕坐在天子御座上,往日中十分重視儀表的他,這時的儀態卻顯得頗爲散漫。

寢殿內的曹丕並未束冠,他修長的頭髮只是以一根玉簪束縛住,不至於讓頭髮完全散落。

但是哪怕曹丕頭上的玉簪多麼昂貴,爲他束髮的宦者技術多麼高超。

在連日來一直將自己關在寢殿中,不曾仔細打理長髮的情況下,這時曹丕頭上的長髮也顯得頗爲散亂。

整發,乃是古人最重要的一個儀表。

在散亂的長髮之下,曹丕整個人的情緒都顯得很是萎靡。

靜靜坐在御座上的曹丕,一動不動地,就像一根毫無生機的木頭一般。

只有他發出的細微的呼吸聲,還證明着他依然在存活着。

在之前曹休等魏將還未歸來的時候,在得知樊城已經被漢軍佔據的消息後,魏國大臣顯得慌亂不知所措。

而身爲魏帝的曹丕,卻出奇的沒有往常之中展現出的暴怒。

他只是派出了更多的斥候前去探查前線的更多消息,他只是派出了更多的魏軍小隊,以宛城爲中心不斷往外探查着一衆魏將的下落。

最後他只是將自己默默關在了寢殿中,如非必要不召見任何大臣。

曹丕不是不對這個消息感到意外、憤怒。

相反正是因爲他對漢軍佔據樊城的消息,感到難以置信且無比憤怒。

所以物極必反之下,曹丕的心中反而浮現起一絲奢望。

他奢望他之前所得到的消息乃是假的。

畢竟往年之中在大戰之後,也經常會有假消息的流傳。

況且縱算消息是真的,但是一衆魏將及數萬魏軍尚且下落不明,前線魏軍交戰時是失利還是大敗,尚未可知。

兩種不同的結果,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意義。

這個望梅止渴般的想法,雖然可能性很低,甚至可以算的上空想,但也算是目前曹丕能穩定自身情緒的唯一辦法了。

當年曹操通過望梅止渴的方式,欺騙一衆魏軍從而避免了全軍潰敗的下場。

現在曹丕同樣用望梅止渴的方式,來讓自身的心理得到一絲寄託,這也算的上是一脈相承了。

曹丕在找到曹休等魏將之前,心中的想法是他不求曹休等魏將告知他,之前他收到的所有消息都是假的。

他只求曹休等魏將能帶領着數萬魏軍敗軍回到宛城中,告訴他魏軍只是一時失利才失去了樊城。

他們並沒有敗的很慘。

曹丕認爲他的這個想法並不過分,畢竟前線的魏軍主將,是他寄予厚望的魏之召虎張遼呀!

可是當曹丕得知一衆魏將只帶上百人逃回來後,他內心中的那絲奢望瞬間被這無情的事實所撕碎。

奢望在被撕碎後,化作一節節的鋼針,在瘋狂的扎着他的內心。

或許七萬魏軍並非全軍覆沒,還有一部分被漢軍俘虜,還有一部分散落在各地,遲早會回到魏國的境內。

但只有上百魏軍有組織的回到宛城,這個消息足夠讓曹丕感受到無法接受了。

而在快速召見曹休等魏將之後,曹丕瞭解了更多關於那場大戰的信息,這更讓他內心在不斷的滴着血。

“七萬魏軍大潰散,死者降者無數。”

“衛將軍張遼深陷敵陣,被關羽陣斬於刀下。”

“樊城以北十數縣城,幾乎是一夜之間背叛大魏。”

這一條條消息或者是曹休逃難時得到的消息,或者是曹休親眼所見。

而當這一條條消息傳入曹丕的耳中時,曹丕整個人的精氣神已經跌落到極點。

正面對決,魏軍慘敗。

之前漢軍取得任何的大勝,包括關羽的水淹七軍都可以說是用計的結果,但是現在呢?

沒有任何理由再可以爲魏軍遮羞,亦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貶低漢軍了。

無能,愚蠢。

這一戰或許不能體現魏軍的無能愚蠢,但將他的無能愚蠢暴露的一覽無餘。

因爲當初這場大戰,是他這個魏帝力排衆議要打的,實際上戰前的所有佈置,亦是他在一手把握的。

所以現在當魏軍的數萬骸骨堆積在樊城外時,那充滿血腥及震撼的一幕,會將今日的他狠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一主無能,累死三軍。

就這一件事,就會讓他無法成爲他夢想中,名聲完美無瑕的儒家明天子。

這一戰,打破了曹丕的所有幻想。

這一點對他來說,無疑是最爲殘酷的。

想到這一點的曹丕還想到了這一場大戰後,會對南陽郡的局勢造成多大的變化。

現在宛城還守得住嗎?

而宛城一旦不在魏軍的手中,那麼中原將時刻暴露在漢軍的兵鋒之下。

到那時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一點認識,更讓曹丕的心神遭受重創。

坐在御座上的曹丕用通紅的眼睛看着跪在他身前,宛如乞丐的一衆魏將。

曹休、趙儼、朱鑠、許褚等等,往日中是多麼風姿綽然的世間英才。

現在卻被漢軍打的猶如喪家之犬一般,這真是大魏的奇恥大辱。

隨着目光的不斷注視,曹丕感覺到有些東西正在他的精神中快速離去。

隨後在良久的沉默之後,一聲聲帶着極盡哀傷的苦笑聲在寢殿中突然響起。

因爲這數日來曹丕未曾怎麼開口過,所以他這時的音色顯得沙啞而又尖銳。

那陣陣悲憤至極,沙啞尖銳的苦笑聲,猶如一陣陣奪命鈴音傳入曹休等大將的耳中,嚇得他們伏地的身軀更爲彎曲。

一直在等着曹丕宣泄怒火的曹休等魏將,他們沒想到的是曹丕憤怒的表現未等到,卻等到了曹丕這一副極爲反常的表現。

而因爲反常,這更讓曹休等魏將心中充滿了畏懼。

“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這是出自典籍《莊子》中的一句話,而曹丕這時的狀態像極了這句話的描述。

在發出一陣陣懾人的苦笑之時,曹丕伸手扶住一旁的憑几,然後年紀方纔三十許的他,有些吃力的從御座上起身。

他先來到御座的劍架上,在這劍架上擺放着的是倚天劍。

曹丕用有些搖晃的身軀,吃力地抽出劍架上的倚天劍。

然後他將倚天長劍的劍尖抵在地上,似在支撐着他的身體一般,一步步朝着曹休等人的所在走去。

倚天劍鋒利的劍尖抵在地上,隨着曹丕身軀的一步步前進,那鋒利的劍尖在地板上劃出一道長長的裂紋的同時,還發出一陣陣刺耳的刮蹭聲。

這刮蹭聲猶如戰場上的箭矢蹭過頭皮的聲音,當這陣聲音落在曹休等一衆魏將的耳中時,直令他們的頭皮生麻。

在聽到這陣刺耳的刮蹭聲後,曹休等魏將小心翼翼的擡起目光,看向了前方。

隨後他們就看到被長髮遮擋住眼神的曹丕,正不知臉色的拉着倚天劍朝他們走來。

這一幕,讓一衆魏將嚇得全身顫抖不已。

御座與曹休等魏將的距離並不遠,隨着曹丕的不斷接近,他沉重的腳步聲猶如來自地獄中的招魂曲一般,在一衆魏將的心頭響起。

任誰都以爲,曹丕是要對他們痛下殺手了。

連曹休都是這麼以爲。

別以爲曹丕不敢對宗親下手,之前曹泰的下場早就已經在曹魏國內流傳開來。

只是相比於大多數魏將的恐慌,還是有一些魏將能在恐慌之後恢復理智的。

例如曹休。

性格豪烈的曹休能被曹操看重,肯定不是單純的貪生怕死之人。

如果曹丕真的要殺他泄憤,那曹休亦是無懼的。

在一衆魏將心中的恐慌下,曹丕終於提劍來到了他們的身前。

而在提劍來到曹休等魏將的身前後,曹丕有些搖晃的身軀瞬間站住。

他的目光正透過垂在眼簾的髮絲間的縫隙,朝着曹休身前挺立的那根髒亂無比的節杖看去。

這根節杖是當初他賜給杜襲的,正是通過這根節杖,他可以做到對七萬魏軍的遙控指揮。

亦是通過這根節杖,他纔對那七萬魏軍下達了那個致命的出擊命令。

在想到這一點後,一股無法抑制的羞惱與悲憤瞬間衝上曹丕的心頭。

他舉起手中的倚天劍,朝着身前挺立的污黑節杖砍去。

倚天劍乃是百鍊精鋼,它的鋒利程度乃是天下所有利器中的翹楚。

所以當倚天劍的劍身與節杖接觸時,一聲清脆的劈砍聲傳來。

那根往日中象徵着曹丕自己的天子節杖,被曹丕親手砍成兩段。

而當斷成兩段的節杖猶如罪人倒地之後,曹丕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倚天劍。

隨着他口中的悲泣聲響起,他手中的倚天劍也應聲倒地。

這是他第一次因爲大敗而哭。

這也是他第一次沒有好好握緊,象徵曹魏皇權的倚天劍。

12點前還有一章。

(本章完)

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2章 魂斷鬱陵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25章 于禁跪伏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
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52章 魂斷鬱陵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224章 天地赤紅 漢將挺立第25章 于禁跪伏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299章 以騎逐步 天道有常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592章 糧道之憂 孟達何處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75章 孫軍崩了!(三更求追讀)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嘔 掀案而起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46章 梁州兵權 吳懿不願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555章 先震劉封 再殺滿寵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36章 麋鹿破槽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