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

bookmark

第379章 百姓歡騰 暗流涌動

糜暘看向一旁黑眼圈比他還重的呂乂,對着他說道:“既然你們都已經審閱過均田制中的內容,那再過一段時間,就由季陽代我將均田制頒佈全州吧。”

呂乂在聽完糜暘的話後,強撐着精神對着糜暘一拜。

作爲主要負責具體政務施行的治中從事,糜暘將這個重任交給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是雖然臉上難掩疲憊,但呂乂卻並沒有因爲又接下這個工作量繁重的事務而心有煩悶。

相反的,他心裡還挺激動的。

他心中的激動一方面源於糜暘的話語中,透露出的對他們的信任。

另一方面對有大志向的士人來說,他們最怕的不是多做事。

他們怕的是被主君閒置一旁,庸庸碌碌的過完一生。

特別是呂乂深知雖然均田制是糜暘主導創造,但均田制不是三長制那種簡單的戶籍管理制度。

均田制是一種土地改革制度。

而在當世,凡是涉及到土地二字的無一不是攸關國本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這種制度能爲大漢帶來新的生機,那麼他們今日作爲具體操辦者的一衆糜暘臣子,將來肯定也會名留青史。

天下間的人臣不知凡幾,但最後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又有幾人呢?

青史留名這四個字,對當世士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誘惑。

在這種誘惑之下,法邈與鄧艾幾人見呂乂得到這天大的好處,他們立即紛紛將目光看向糜暘。

他們的目光中充滿着熱切。

很顯然,他們不想錯過這次機會。

面對着法邈與鄧艾熱切的目光,糜暘自然知道他們心中在想着什麼。

在意識到他們的想法之後,糜暘疲憊的臉上流露出笑意。

儘管在實施均田制前,糜暘與他的臣下已經認真反覆考量過。

但畢竟是一項觸及土地制度的改革,這樣意義重大又攸關國本的事,誰也沒辦法保證在實施之後,一定會取得預想中的成果。

但是哪怕是有着這層未知,只要他和他的臣下上下一心,那麼糜暘就有信心面對將來的一切困難。

糜暘先看向鄧艾言道:“你自幼在北方屯田,想來對田畝之事瞭解甚深,在接下來的時日裡,你就好好協助季陽吧。”

聽到糜暘的這句話,鄧艾大喜。

他趕忙對着糜暘一拜謝恩。

在對鄧艾下達完任務之後,糜暘又轉頭看向法邈言道:“伱回去好好整理一下行裝,過幾日與孤一同巡視諸郡縣。”

聽到糜暘給他的這個任務,法邈先是一愣,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也對着糜暘一拜領命。

法邈是梁州別駕,別駕的諸多職責中本就有陪州牧巡視地方這一項。

而法邈知道糜暘之所以要帶他一同巡視諸郡縣,並不完全是因爲這原因。

在過去半個月報上來的文書中可知,儘管目前地方上敢於對抗糜暘的強宗豪族基本被盪滌一空。

只是強宗豪族人數衆多,難免就會有一些漏網之魚。

況且強宗豪族在地方的影響力,那是經過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沉澱的。

這樣的影響力,很顯然不是一次簡單的清繳行動就可以完全磨滅的。

所以爲了保證後續均田制在地方上的順利實施,糜暘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到地方上巡視一番。

既是安撫,也是威懾。

而法邈身爲他的別駕,又身爲法正的兒子,他在梁州中的威名也是不低的。

要知道當年法正在漢中,可是指揮漢軍將魏武帝打的嘆息不已的最大功臣。

在安排完這兩件事後,糜暘便先讓幾位心腹退下。

在幾位心腹大臣陸續退下後,糜暘見外面天色已暗,他便熟練地讓丁封點燃起大殿內的衆多火燭。

看着身前堆積如山的政務,糜暘臉上不由露出苦笑。

看來今晚又要熬夜咯。

這半個月來,糜暘幾乎沒睡過一個整覺。

這樣的高強度工作,就算是糜暘這個年輕人也感覺到頗爲吃力。

在以往糜暘幾乎就是靠着一些草藥,來硬生生讓自己的精神處在一個相對好的狀態之中。

可是儘管很累,但身爲梁州牧的糜暘,是不可能說出放棄二字的。

特別是局勢已經發展到這一步,他就更加沒有退路而言。

在苦笑之後,糜暘伸手將身前書案上的一根蠟燭移得離自己更近了些。

當淡黃的燭光映照在糜暘的臉龐上時,勞累的糜暘恍惚之間腦海中回憶起了,那一夜他在諸葛亮府邸中的場景。

當時的環境也是如此,淡黃的燭光微微擺動。

那時的糜暘是跪在氣度深沉如海的諸葛亮身前,向諸葛亮討教着治政之道。

儘管那日距今已經過去許久,但那一夜諸葛亮對糜暘教導的話,糜暘一日不敢或忘。

特別是那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這是諸葛亮心中的治政之道,而現在也是糜暘心中的治政之道。

或許糜暘想在梁州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原因有許多個,但不想辜負那夜諸葛亮的傳道解惑之恩,肯定是那諸多原因中頗爲重要的一點。

想起那位大賢的音容,糜暘臉上的疲累瞬間消失不見。

糜暘是幸運的,他這一世得到了太多人的眷顧。

所以他必須要對得起,那沉重如山的眷顧。

他真的很想真正成爲,諸葛丞相的入室弟子。

呂乂的辦事效率是很快的。

就在糜暘還未啓程從南鄭離開之時,由法邈負責草擬的“均田制”的詳細內容,就已經在呂乂的安排之下,開始以南鄭爲中心,向着整個梁州快速的宣示而去。

當不久整個梁州都知道糜暘要實施均田制之後,本來就處在動盪之中的梁州瞬間變得更加動盪起來。

相比於之前在梁州發生的“諸姓之亂”,現在因爲均田制所引起的動盪,更加體現在精神層面。

畢竟之前三長制只是簡單的戶籍管理制度改革,但均田制這項改革,糜暘卻是直接將觸角伸向了土地方面。

土地與人口,一向是封建社會中最敏感的兩個政治底線。

這種動盪大多隻是發生在那些倖存的世家豪族之間,只是他們明知道這項制度對他們不利,但他們現在已經沒力量阻止糜暘了。

況且儘管均田制相比於以前的土地制度,讓他們以後的很多手段都使不出來。

但只要他們以後不整天想着蔭庇人口與兼併良田,那麼均田制這項制度他們也是會有受益的。

在知道無法阻止的情況下,再加上均田制不完全對他們沒好處。

所以梁州中倖存的那些世家豪族哪怕心中有多不願這項制度實施,但他們心中倒也沒起來反對的念頭。

而對於陸續被解放出來的廣大庶民來說,他們在三長的傳播之下聽到均田制這項制度後,他們的反應卻是截然相反的。

廣大庶民絕大部分都沒讀過什麼書,但他們卻知道土地是他們在世間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均田制的宣佈,代表着糜暘即將在梁州對他們進行授田。

儘管糜暘的授田,有當世的授田有着一些不同,並且露田並不是完全屬於他們所有。

但是露田不是他們的,桑田是他們的呀。

況且露田產出的所有產出,他們自己是可以留下很大一部分的。

只要這一點有所保障,那麼所有權不是他們的,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老百姓都是務實的。

要知道他們之前都是被世家豪強蔭庇的人口,說白了就是世家豪強的奴隸。

往日之中田是他們種,但田地的收成,卻與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更不提除此之外,他們平時在世家豪強那裡所受的欺辱了。

但是如今梁州官府明確保證,田地還是他們來種,收成卻大部分是他們的。

甚至官府還會提供種子及耕牛,並且對於這一點,官府只會象徵性的收點租金。

這種種巨大的轉變,足以讓任何一位農民感到難以置信與欣喜若狂。

梁州中凡是有聽到均田制即將實施的庶民,心中都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只要能給他們田地,並且不對他們收取苛捐雜稅。

那麼世代以耕織爲家業的廣大庶民心中堅信,他們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讓整個梁州的農業迅速發展起來。

而且只要糜暘沒有欺騙他們,願意給他們一份安穩的未來,那麼以後一應的賦稅雜役,他們一定會竭盡全力的去滿足糜暘。

這便是當世廣大庶民心中,最淳樸的訴求與願望。

因爲這種強烈的訴求與願望,糜暘很快就贏得了整個梁州庶民的心。

在洛水放屁還未出現前,以糜暘這種身份公示的政策,基本上是很容易得到百姓信任的。

而只要糜暘後來不食言,那麼梁州的廣大庶民的民心,就會一直堅定的鞏固在糜暘的身上。

讓糜暘在梁州的地位,變得無可替代起來。

只是隨着均田制這項制度繼續在梁州傳播,曹魏、以及各方心懷鬼胎的探子也很快探得了這個消息。

曹魏的探子反應如何暫且不表。

就說那些益州士族的探子探得這個消息後,他們紛紛臉色大變。

被益州士族派來梁州的探子,大多是他們信得過的族人。

同樣是世家豪族的人,他們當然知道這項制度若一旦真正實施下去,那對他們家族的利益造成的損害有多大。

與梁州世家不同,益州世家目前不是沒有反抗之力。

本來在得知糜暘在搞什麼三長制之後,就已經讓衆多益州士族感到不安,現在糜暘又搞出均田制,這無疑是對他們的正面宣戰!

家族利益,絕對不可受到侵犯。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衆多益州士族的探子,立馬以最快的速度回返成都。

因爲他們心中的急切,他們比糜暘派出的信使還提前一步到達成都。

所以在諸葛亮與劉備知道這件事之前,在成都中的衆多益州士族,就已經得到這個令他們震撼無比的消息。

震撼之下,許多益州士族開始惶恐不安起來。

雖然現在三長制與均田制只是在梁州實施,但若是這種制度在梁州實施後效果顯著,諸葛亮與劉備會不會將這兩種制度推行至全國呢?

答案是一定會的。

而這種情況,是衆多益州士族所不能接受的事。

在心中的擔憂之下,許多提前得到消息的益州士族開始自發聚集在一起,商量着該如何應對這件事。

今夜在成都的一間豪宅的密室之中,正聚集着許多中年人士或者白髮蒼蒼的老者。

這些人都是在益州擁有莫大影響力的世家的族長或者重要人物。

論影響力與在益州的地位的話,哪怕是沔陽蕭氏也不能與他們中的任何一家相比較。

今夜如此重量級的許多人物聚集在一起,爲的便是糜暘。

只是在這間密室之中,除去那些上了年紀的人之外,還有着一位年輕人陪坐在側。

這位年輕人,便是當年與糜暘在成都互相不對付的譙周。

今夜譙周之所以能出現在此,除去今夜的密會是在譙府中舉行的這個原因之外。

還因爲當代譙氏族長,對譙周這位宗族中的後起之秀十分看重。

就在不久前,譙周終於接受諸葛亮的徵召,出仕爲丞相府中的治學從事。

能以弱冠之齡擔任諸葛亮的治學從事一職,足以體現譙周在益州的才學名聲有多好。

當然了,哪怕譙周的才學再好,在一衆長輩面前,他也並沒有陳述自身看法的機會。

今夜譙氏族長譙瑜之所以讓譙周參與密會,爲的也只是提前鍛鍊譙周的一些見識而已。

所以當密會進行之後,拘謹的譙周只能眼睜睜看着他的族父與許多重量級的長輩在那裡爭論不休。

其中以一人的爭論聲最大。

“糜暘簡直是無法無天,狂妄至極!

他一奪徵北兵權,二違背祖宗法度設三長、均田二制,這樣的行爲是人臣所爲嗎?

我看他是狼子野心,有不臣之念也!

吾等必須聯合一衆同僚立刻上奏陛下,讓陛下對糜暘做出懲處。

否則若長久以往,梁州到底是大漢的梁州,還是他糜暘的梁州?”

哪怕今夜衆人是因爲自身的利益密會,但習慣了冠冕堂皇的他們,在爭論時卻還是習慣性繼續假仁假義。

人要是僞裝的久了,有時自己都會覺得自己好像就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忠臣一樣。

而發出這種建議得人名李邈,字漢南。

嗯,正是歷史上上疏劉禪諸葛亮有不臣之心,認爲諸葛亮死應該是一件喜事的那個李邈。

什麼玩意。

(本章完)

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14章 接班人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8章 關羽之憂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推兩本書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
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292章 正奇變幻 魏延奮命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14章 接班人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8章 關羽之憂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52章 魂斷鬱陵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8章 公安,我去(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167章 糜暘北歸 子瑜求和推兩本書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28章 武帝之望 漢軍染瘴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155章 君志當承 糜暘之策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126章 孫權帥旗 不納良言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