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南疆北疆

bookmark

李自成在泉州耽擱了一日,將海關、傳教和泉州大學的事,基本交代妥當,便帶着親兵奔向西南方向的鷺島。

鷺島原本有一座小型城池,叫廈門,意爲“國門之廈”,是大明左所的駐地,主要任務是防範海的敵人。

現在的鷺島,已經成了南海艦隊的主要基地。

李自成在周坤的接應下,渡過西港,帶着親兵登了鷺島。

鷺島長二十餘里,最寬的地方接近二十里,島不僅分佈着淡水湖,還有不少小山丘,都不是太高,東南角的洪濟山最高,主峰雲頂巖亦不過百丈,如果用心,都是可以開發的土地。

如果整個島都做爲南海艦隊的基地,實在太浪費了,而且島沒有百姓,軍隊實際要渡過西港,從北面的海滄半島才能得到補給。

鷺島只是南海艦隊的基地之一,整個南海艦隊,不可能都駐紮在鷺島,還有廣東,以及遲早要收回的臺灣島,都會有南海艦隊的基地。

如果在鷺島留下軍事用地,其餘的地方,安置一部分百姓,軍民分而居之,或許更適合鷺島的發展……

李自成極目四看,島的士兵不多,絕大多數士兵都在監船操訓。

看來,周坤並不着急搭建營房,它現在考慮的,恐怕還是接下來的戰鬥。

“周司令,戰鬥準備得怎麼樣了?”

“回皇,臣一直在準備戰鬥,”周坤有些猶豫,臉現出淡淡的愁容,“可是,南海艦隊剛剛來到大海,大海與長江不一樣……”

“害怕了?”李自成輕輕拍着周坤的膀子,笑道:“兄弟們的情緒怎麼樣?”

“兄弟們倒是沒想那麼多,都是正常參訓,”周坤道:“可是,臣對這次戰鬥……總感覺準備不足……”

“準備的確不足,”李自成點點頭,如果不是想看看南海艦隊入海的第一戰,這次突襲東番島的戰鬥,應該推遲半年,讓士兵們充分適應了大海之後,還要派出人手,摸清東番島荷蘭人的實力與活動規律,“這場戰鬥,的確有許多不可預知,不過,戰爭是戰爭,不可能每一場戰鬥,都是知己知彼,天命軍的兄弟,是從以弱勝強的戰鬥逐漸發展壯大的!”

“臣明白了!”

“當是一場遭遇戰吧,”李自成嘆道:“因爲不知道荷蘭人的海實力,朕才希望你們突襲東番島,從陸解決問題!”

“皇聖明,臣受教了!”

李自成擺擺手,他的心,總感覺這場戰鬥能贏,荷蘭人不過兩千人,還分散在東番島南北兩端,而南海艦隊的將士,達到十二個團三萬餘士兵,十五倍的人數優勢,又是突襲,如果不能獲勝,他都懷疑南海艦隊存在的必要了!

荷蘭人的火#槍具備優勢又怎麼樣,天黑看不清,火#槍的效力會大打折扣。

周坤思索片刻,道:“皇,如果拿下東番島,臣建議,南海艦隊便在東番島建立基地,加強對東番島的控制……”

“那是自然,現在陸軍還在南征,東番島只能交給南海艦隊了,”李自成道:“只有南海艦隊,才能掌控東南沿海的水域,東番島突出境外,正好可以掌控這一片水域。”

“皇,東番島駐紮多少士兵合適?”

“現在的南海艦隊,主要護衛福建、廣東,以及未來的東番島,將來還會向南方滲透,”李自成思索片刻,道:“暫時兩個團吧,南、北部各留下一個團,不過,戰艦需要集起來,加強操訓和對海域的巡視,目前主力戰艦太少,不能太過分散!”

“臣遵旨!”

“朕剛剛視察了鷺島,如果整個島做爲南海艦隊的基地,實在太過浪費,而且,島如果沒有百姓,得渡過西港運輸糧食補給,”李自成道:“等戰鬥結束後,你親自挑選出海軍用地,其餘的土地,朕將遷來部分百姓,在島開墾耕種,兄弟們平日至少能吃新鮮蔬菜。”

“皇聖明!”周坤自然明白,如果島全部駐紮着士兵,那麼糧食、蔬菜等,全部依靠運輸,如果島有百姓,有市集,士兵們可以直接在市集購買生活用品,“皇,臣初登鷺島的時候,已經觀察過了,西南方向,不僅有平地可以搭建營房,還有洪濟山阻擋海的風暴,只要將碼頭開發出來,便是最好的基地。”

“這麼說,西面的廈門城堡,你們用不?”

周坤搖頭,“廈門堡靠近西港,水道過於狹窄,不適合大型戰艦停靠……”

李自成原本預備將廈門堡交給南海艦隊,讓士兵們在堡內搭建營房,可以節約時間,如果南海艦隊暫時用不,那以現在的廈門堡爲心,安置部分百姓,廈門堡雖小,立縣應該不成問題吧?將來人口多了,可以擴建城池。

名稱不用想了,叫廈門縣。

縣城周圍的百姓,鼓勵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成熟了出售給島的駐軍,這樣會自然形成一部分菜農。

島菜農與糧農雜居,既能滿足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能爲士兵們生產一部分糧食,減少部分運輸……

李自成擡眼看了不遠處的廈門堡,道:“周司令,走,我們去堡內看看!”

“是,皇,”周坤邁步前,道:“廈門堡應該駐紮着一個千戶的士兵,實際不過六七百人,他們已經向南海艦隊投降了,因爲四面環水也跑不掉,暫時留在堡內……”

“六七百?”李自成笑笑,這麼大的島,才六七百百姓,實在太少了,看來必須向島移民。

廈門堡位於鷺島西北部,靠近西港的渡口,是一個方形的軍堡,周長不過六裡,做爲縣城,實在太小了。

不過,現在的廈門縣,人口太少,也是縣城的雛形,只有一個簡易的縣衙,連機構都不用健全。

李自成和周坤東東門進入廈門堡,堡內西面是軍營,間是一片空地,應該是士兵的操訓場,操訓場的東面,亦有一些房屋,顯然是民房。

難道堡內原先便有百姓?

李自成正疑惑的時候,卻看到一名老者從東面的茅屋走出來,老者年齡不小,似乎六旬的樣子,但精神卻是很好,腰不彎背不駝!

老者回身看了眼李自成與周坤,眼神並沒有吃驚,而是自顧向前走去。

這老者一定是有故事的人,絕對不是普通的百姓!這是李自成的一種感覺,如果是普通的百姓,看到自己的親兵,眼神即便沒有恐懼,也該有一絲驚訝。

周坤淡淡地道:“皇,此人原先是大明的高官……”

“高官?”

“此人叫曾櫻,據說原先出任過山東布政使、登萊巡撫……”

果然不是普通的百姓!不過,流落到這樣的荒島,應該是被罷官的吧?或許還曾有過牢獄之災,否則,布政使、巡撫級別的人,怎會居住在這樣的茅屋?

周坤笑道:“據堡內的士兵們說,此人雖然數次被大明朝廷罷官,但官聲還是不錯的,據說出任過常州知府,留任六年,深受地方百姓愛戴,後來,在福建爲官,遭到東廠的誣陷,朝廷欲逮捕入京,當時的福建巡撫沈猶龍、巡按張肯堂,都是摺子力保,更有不少百姓爲其擊鼓鳴冤……”

奧,如果爲官至這種程度,應該是一名清廉的官員,可惜,年齡太大了……李自成忽地心一動,曾櫻既然隱居於廈門堡,不如請其出山,擔任廈門知縣,曾櫻雖然年老,但廈門不過是二十里的小縣,人口不過數千……

“周司令先回去,朕要親自召見曾櫻,午叨擾你一頓午飯了!”

“臣遵旨!”

李自成着親兵將曾櫻請至南海艦隊的臨時營帳,加周坤,三人邊吃邊談。

曾櫻聽說李自成是華夏的皇,倒是有些驚愕,遲疑片刻,終是行了參拜大禮。

李自成哈哈大笑,讓曾櫻起身,“曾先生,朕的這些水軍如何?”

曾櫻亦官出生、不識軍務爲由,拒絕評說,在周坤的一再要求下,方道:“小人觀看了兩日,南海艦隊,與大明的福建水師的確有些不同。”

“請先生指教!”

“其一,戰艦不同,似乎速度更快;其二,士兵玩命地操訓,不像左所的士兵,都是有氣無力的樣子,只會欺負百姓。這兩點足以顯示新朝的氣象……”

李自成道:“難道南海艦隊,沒有什麼不足之處?”

“不足之處?”曾櫻略一思索,道:“似乎士兵們不太熟悉大海的風浪,這或許是他們玩命操訓的原因吧?”

“士兵們剛剛從長江進入大海,的確是不太適應海的風浪,需要時間操訓,”李自成向曾櫻一拱手,道:“南海艦隊將在鷺島長期駐紮,先生亦是隱居於此,不知先生是否有意,在此監督南海艦隊的將士們?”

“監督?”曾櫻一愣,道:“小人只是識得幾個字而已,如何能監督華夏的士兵……”

“先生手的筆,便是監督的武器,”李自成笑道:“朕打算將廈門堡設爲廈門縣,再遷移部分百姓過來,與南海艦隊砸島共同生活……”

“皇的意思,是讓百姓爲南海艦隊的士兵生產蔬菜和糧食?”

“果然瞞不住先生的眼光,”李自成道:“先生是否屈,出任這廈門知縣一職?”

“小人離開官場,心意已冷,只想在此安度晚年……”

“朕知道,小小的廈門知縣,實在委屈了先生,”李自成再次拱手,道:“然而,百姓與士兵同居荒島,如果不是有威望之人,很難彈壓士兵,保護駐地的百姓!”

“……”

李自成又道:“先生可知,朕爲何組建南海艦隊?南海艦隊爲何駐紮於此等荒島?”

“小人不知!”

“爲了東南沿海的安寧,”李自成向帳外望去,可惜,軍帳遮擋了東面的大海,“西洋人的戰艦,已經來到華夏的沿海,如果華夏沒有強大的海軍,沿海的百姓,只能任人宰割,”嘆口氣道:“受苦的都是百姓呀……”

曾櫻心一動,卻還是沒有答覆。

李自成幽幽地道:“先生不是一向愛民如子嗎?難道忍心看着百姓受苦?”

“西洋人雖然來到東南沿海,但他們至少爲了貿易,如果華夏開了海禁……”

“華夏一定會開海禁,但不是西洋人的逼迫,如果屈服於西洋人的堅船大炮,沿海的百姓還有活路嗎?”李自成知道,海貿易的事,很難與這些官員們清楚,便道:“像北疆,難道開了貿易,滿清韃子會停止劫掠華夏的百姓嗎?朕只要穩定了南疆,才能騰出手來,徹底將滿清韃子趕回長白山……”

曾櫻原本還有些輕視李自成,或者說,他的心,對華夏國和李自成是有牴觸的,但聽了李自成關於北疆和南疆的論述,心方纔明白,開國之君,心終究裝着百姓……

他緩緩離座,跪伏於地,“小人願意領受廈門知縣一職!”

第233章 死亡線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87章 管家婆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715章 千戶官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009章 二選一第207章 新兵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19章 後顧之憂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868章 田園風光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207章 新兵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289章 想岔了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832章 贖身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374章 大潰敗第555章 彩虹橋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013章 承諾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489章 蓬蓽生輝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782章 二夫人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92章 指揮僉事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52章 受罰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23章 不要錢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851章 勸降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850章 失落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81章 蓮花山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8章 賣身爲奴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726章 晚飯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1072章 航海第560章 月亮湖第475章 故人相見
第233章 死亡線第54章 可愛的伍公公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87章 管家婆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715章 千戶官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009章 二選一第207章 新兵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44章 意外升職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439章 交出地契第484章 冒着白煙的洞穴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19章 後顧之憂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868章 田園風光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207章 新兵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289章 想岔了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832章 贖身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465章 關心還是欺負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374章 大潰敗第555章 彩虹橋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1013章 承諾第355章 最後的步兵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419章 脣槍舌劍第489章 蓬蓽生輝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324章 東征隴右(三十)第782章 二夫人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92章 指揮僉事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52章 受罰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23章 不要錢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851章 勸降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850章 失落第377章 打中了,打中了第181章 蓮花山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1007章 邊談邊打第8章 賣身爲奴第199章 心電感應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726章 晚飯第140章 嫡出庶出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117章 十三侯爵第1072章 航海第560章 月亮湖第475章 故人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