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氣煞泉州諸大儒

北尤溪機兵團的懸賞金額頗高,懸賞一出,不多久,與延平接壤的各府如建寧、福州、邵武、泉州等地的武人便都知道了!一大幫人或爲揚名,或爲逐利,紛紛趕來尤溪。李府應接不暇,因爲人實在太多,這時候的李彥直又不懂軍事,所以也不知該如何考覈纔是。

李介卻全沒將這些人放在眼裡,看看這日已有一百多號人,便劃下道道來,說:“我請你們來,是要請高手,不是要請庸手。是高手的,一兩個就夠,庸手的話,來一萬人我們也不要!所以要請各位顯顯本事,是高手的留下,是庸手的請走!”

人羣裡叫嚷的聲音此起彼伏,李彥直心道:“這麼多個人,一一考覈下來,不知要多久!”但李介的法子卻極簡單!他就將這一把多人帶到尤溪邊上,分發了木棒,然後從北尤溪機兵營裡調出了人數相同的民壯,也是每人拿一根木棒,然後就要雙方對戰。來應試的武師無不愕然,李介道:“我們是要請高手來做這六百人的老師,你們要做老師,總不能連徒弟都打不過吧?”說着就去擂鼓。

鼓聲一響,尤溪的民壯就拿着木棍衝了過來!

哇!這是一副怎樣可怕的景象啊!這些尤溪漢子,個個都是從小就在械鬥中翻滾着長大的,這個地方羸弱一點的全養不大,能到現在還生存的沒一個弱者!可以說,這是一百多個經過天然淘汰剩下來的超級壯丁啊!而且個個精通羣毆之道,猛地一衝,那真如餓虎下山,又似蛟龍出海,猙獰的面目怒吼的喉嚨,把在臺上觀看的李彥直也嚇了一跳,那一百多個武師更是個個膽戰心驚!還沒接鋒,先嚇軟了一半,短兵相接時,沒片刻又投降了一半,哪裡用半個時辰?尤溪邊上的武師就只剩下二十幾人,個個頭破血流,哭爹喊娘,其他的人全逃了。

李介得意洋洋地看來李彥直一眼,沒說話,但那眼神分明是在道:“老弟,看看,怎麼樣!”

李彥直幸而是見過鄉間械鬥的,這纔沒被嚇倒,看看武師們那副喪家之犬的模樣,暗中嘆氣,道:“什麼武藝,什麼兵法!原來都是假的!”

他隨口這麼一句話,卻把一個人給氣壞了!

那人姓陳,叫陳孟春,是福建武學名家李良欽的弟子,也是來應試的衆武師中的一員,本身也練得有真功夫,只可惜是未經戰陣,武技有了,膽氣卻還沒練出來,在一片混亂中他十成的武藝連一成都用不上!倉皇之間竟爬到看臺底下躲了起來,在大亂中李介李彥直等卻也沒發現。

他躲在臺下,聽到了李彥直的那句話甚是不忿,可不忿又有什麼辦法呢?自己確實是被人家給打敗了啊!別說人家只是隨口一說,就算是當面侮辱你你也得吞了。

散場以後他從臺下爬了出來,怏怏回泉州去了。回家後越想越氣,這日他老師李良欽傳他辦事,卻是泉州大儒林希元會同趙本學、王宣、林福邀李良欽出遊,李良欽傳弟子們隨侍聽教。

二林、趙、王等四人都是福建的理學名家,同拜大儒蔡清爲師,算是同門師兄弟,相互見過往頗密,與李良欽交情亦厚。這幫人或文或武,乃是閩南一大派系,無論文武,在當世均有甚大的影響力!這一天是看風高氣爽,便約好了一起遊江。

陳孟春臉上有傷,本待不去,又礙着師命難爲,只好硬着頭皮來了,他到達時,林希元等都已經坐在船上高談闊論了,李良欽見他遲到,本來頗爲不悅,再見他鼻青臉腫,不由得愕然,指着他問:“你……你這是怎麼回事!”

李良欽是文武全才,武藝尤其厲害!他的弟子也多是高手,因此他常常約束衆弟子,唯恐他們去欺負別人,可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的弟子會被打!中國的武術名家,若練武則必兼通醫術——至少跌打一科是一定會的,所以在李良欽面前,陳孟春也沒法推說是自己不小心跌破了——那損傷是如何造就,李良欽是一看就知。

陳孟春見瞞不了,心裡一慌,啪的一聲跪下了,就在船板上連連磕頭,道:“師父,弟子不肖,丟了你老人家的臉!”

李良欽哼了一聲,道:“說,到底是怎麼回事!你是和人單打獨鬥輸了?還是被人羣毆?”

陳孟春道:“弟子是被熱羣毆。”

李良欽哦了一聲,臉色稍緩,道:“羣毆啊,對方有多少人?”

陳孟春說:“一百多個。”

趙本學既通易,又精兵法武術,聞言笑道:“李兄,別責怪他了,若是遇到一百多人,就算是你我也只有落荒而逃的份!”

李良欽也自莞爾,卻仍然奇怪,道:“可到哪裡去找了一百多人來打你?你是下海遇到海盜了不成?”

陳孟春訥訥道:“弟子……弟子是去了趟尤溪……”

他聲音雖小,但幾個宗師卻還是聽得明白!尤溪懸賞的事他們也有耳聞,這時李良欽一聽,臉又拉了下來,喝道:“你去應尤溪機兵教頭的懸賞了?”

陳孟春俯首道:“是……”

李良欽怒道:“胡鬧!你不想想你的武藝是我教的,也該想想趙先生教過你兵法!你這一去,丟了我的臉不要緊,卻把趙先生的臉也丟光了!”他是閩南名家,自然是不肯輕易去應這等懸賞,免得失了身份,因此生氣。

陳孟春嚇得道:“師父息怒!弟子此去,也不是爲了自己的名利,只是想壓服了那些野狐禪,也好給師父揚名,只是沒想到……”

李良欽怒氣更盛,道:“沒想到卻反而給我丟臉,灰溜溜滾回來了,是不是!”

陳孟春這次要是力壓羣雄,風風光光當了教頭,李良欽或許也就一笑了之,但這個弟子居然輸了,他焉能不怒上加怒?陳孟春武藝沒學到家,腦子倒也靈活,滴溜溜那麼一轉,趕緊道:“師父,弟子沒稟明師父就去應試,是不對。可這次輸了,弟子心裡也不服啊!”

“不服?”李良欽道:“聽說這北機兵團是官府許他們籌辦的,人家又是公開懸賞,難道還能設計坑你不成?”

“他們倒不是設計坑人,只是實在亂來!”陳孟春說着就將那日尤溪以械鬥來考覈的始末說了,趙本學和李良欽等看得面面相覷,李良欽苦笑道:“若真如此,那果然是胡鬧!這般搞法,就是有真本事的人,也要被埋沒。”

“還不止如此!”陳孟春道:“主事的那個李家秀才,還當面辱人!”

李良欽問:“他怎麼個侮辱人法?”

陳孟春道:“那李秀才罵我們說:什麼武藝,什麼兵法!原來都是假的!”

其實李彥直那句話只是泛泛而罵,並非針對泉州一派,但李良欽和趙本學卻已聽得勃然大怒!

一直沒說話的林希元忽道:“這個什麼李秀才,可是尤溪的那個七歲就入廩的神童?”

“是啊。”陳孟春道:“原來林先生知道。”

林希元一聽,也繃着臉不說話了。

林福、王宣等都有些奇怪,道:“林兄真是博聞強記,連尤溪一個小生員也知道。”

要知李彥直的名氣,只是在當地傳得厲害,終究未出延平一府,實還沒資格驚動外府的上層社會,所以林希元竟然會知道這個人,而其看來還對李彥直有所瞭解,林福、王宣等不免有些奇怪。

林希元冷笑道:“他可不是個普通生員!七歲就能中秀才的,想來有些天賦,可惜卻是個孽種!”

衆人奇道:“孽種?”

林希元冷冷道:“尤溪爲紫陽老人(朱熹)降生之地!造化所鍾,神秀所愛,閩學根底,何等深厚?但此子爲了趨炎附勢,卻甘願離了正道,去歸了王學偏門!這不是個孽種是什麼!”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在座所有人都是理學一派,蔡清一門素以理學正宗自居,這些人也都樂於獎掖後輩,朱熹的老家尤溪出了個七歲就能考上秀才的神童,這神童若是拜在他們門下,他們自會十分高興,但這個神童卻偏偏不識擡舉,身爲福建人竟跑去燒王陽明這口新竈,那自然就成了孽種了!

趙本學道:“被林兄這麼一提,我也隱約有些印象。不過聽說這孩子才七歲,說什麼趨炎附勢,怕是有些早了。我看他是年紀幼小,不明是非,纔會被王學門人所誘!”

他這話一說出來,諸大儒無不點頭,林希元亦道:“趙兄所言,也有道理。”

王宣道:“若是這樣,那咱們可得想個辦法,導他迴歸正道纔好啊。當年楊石齋(廷和)號稱神童,入廩的年齡也比這孩子大幾歲。這孩子如此聰明,將來或許會有一番功業。他的這份才智,若用之於正道,那便是國家之幸事,若是被引入邪道,那便是國家之禍患!夫子辦學,有教無類!這童子說來又是我們的鄉人(同省),我們不但不能因他一時誤入歧途就將他拒之門外,相反,還應該循循善誘,讓他早日去偏門,就正道!”

諸大儒給他這麼一說,便都覺得拯救李彥直這個迷途孩子自己是責無旁貸,均頷首道:“甚是,甚是!”

趙本學道:“要導他歸正,也總得有個因由!不如我就趁着這次他懸賞,往尤溪走一遭吧。”

衆儒驚道:“趙兄要做什麼去?”

趙本學道:“我想去接了他這懸賞,做做這個機兵團的教頭。一來是幫國家去了蒼峽的疥癬之疾,二來是順便點醒這個童子,叫他知道什麼纔是天下正道,什麼纔是聖門真知!”

林希元等一聽都笑道:“點醒這個童子是好,只是讓趙兄去做這個教頭,這不是牛刀殺雞麼?太委屈了。”

諸儒均有弟子侍立在旁,其中便有一人聞聲出列道:“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幾位老師,不如就讓大猷去吧!”

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一零二章 打回援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十四章 水價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六章 視察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第六十九章 白奴隸第三十一章 尾聲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二十二章 魚與漁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二十六章 取南京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六十四章 平南略第八章 入平戶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二十三章 原諒你的小弟弟第二十章 籌餉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五章 標本第十七章 取得證據在手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四十八章 安南犯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第六章 恩師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十四章 險中險三公子力阻夜襲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二十七章 毒酒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十二章 佐多岬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五十章 七竅玲瓏誆諸匪第三章 迎客道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七章 釜底薪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二十二章 哎喲我的好姐姐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十四章 沈家門第四十四章 樹欲靜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二十五章 理念裂痕第五章 標本第三十章 傾危之際第六十九章 白奴隸第三十九章 直掃蒼峽抵賊窟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十五章 策障第二章 皇上皇第五十四章 天子夢第四章 三奇策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二十七章 毒酒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二十章 擂戰鼓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八十四章 故人矣第十三章 預言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九十四章 售債押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一章 敵之敵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二章 接班人第二十五章 理念裂痕第三十九章 直掃蒼峽抵賊窟第六章 商賊辯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
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一零二章 打回援第十一章 薩摩邀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十四章 水價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四十章 釋宗室第六章 視察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第六十九章 白奴隸第三十一章 尾聲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二十二章 魚與漁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二十六章 取南京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二十五章 遣新附小吏探閩南衛所第六十四章 平南略第八章 入平戶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二十三章 原諒你的小弟弟第二十章 籌餉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五章 標本第十七章 取得證據在手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四十八章 安南犯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第六章 恩師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十四章 險中險三公子力阻夜襲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二十七章 毒酒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十二章 佐多岬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五十章 七竅玲瓏誆諸匪第三章 迎客道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七章 釜底薪第五章 糧食配給第二十二章 哎喲我的好姐姐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十四章 沈家門第四十四章 樹欲靜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第十八章 馬尼拉灣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二十五章 理念裂痕第五章 標本第三十章 傾危之際第六十九章 白奴隸第三十九章 直掃蒼峽抵賊窟第四十五章 丁憂否第八十七章 盛典前第十五章 策障第二章 皇上皇第五十四章 天子夢第四章 三奇策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六十一章 七裡灣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二十七章 毒酒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二十章 擂戰鼓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八十四章 故人矣第十三章 預言第十二章 愛恨之間第九十四章 售債押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一章 敵之敵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二章 接班人第二十五章 理念裂痕第三十九章 直掃蒼峽抵賊窟第六章 商賊辯第三十二章 攻心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