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俘虜”

對於殺害額綾的獅頭社叛番,林義哲明面上給周盛傳和唐定奎下達的命令,是“痛加剿洗”,但周唐二人來臺後已然聽說了額綾被害的消息,是以對這個命令“心領神會”,在向麾下各統領傳達命令時,一概暗示要“血洗”。是以淮軍各部在戰鬥中遇到獅頭社叛番,無論男女老幼,是一概不留活口的。

林義哲知道,這件事在日後,定然會成爲清流言官參劾自己的口實,以清流們的那張鑠金利口,是一定會給自己戴上一頂“屠戮婦幼”的帽子的!

但是讓他事先沒有想到的是,日本人卻給了他一個擺脫這等罵名的機會。

“大人,抓到了幾個西洋人。”一位船政海兵頭目快步跑來,向林義哲敬禮後,上前說道,“大人要不要審一下?”

林義哲點了點頭,很快,十幾個垂頭喪氣的外國人被帶到了林義哲的面前。

林義哲打量着他們,他注意到這些人當中,大部分都穿着軍服,少數幾個則穿着西方探險者常穿的那種獵裝。

“報上名字,身份,國籍。”林義哲看着這些日本人的幫兇,冷冷地用英語說道。

聽到林義哲說出流利純正的英語,好幾名外國人的眼中都現出驚訝之色。

“聽到了沒有!報名!”一名船政海兵大聲喝令道。

這些外國人都嚇得一哆嗦,接着便一個接一個的報起了名字身份和國籍。

這些外國人大部分都是美國人,只有三人是愛爾蘭人,要麼是退役軍人,要麼是沒有工作的失業人員,好多都是從上海僱傭來的亡命之徒。這些人夢想着幫助日本人來到臺灣發財,但無情的現實,擊碎了他們的夢想。

林義哲的目光從他們身上一一掃過,最後落在了一個渾身泥水只穿了件襯衫的高個子美國人身上。

“你的名字叫什麼?我剛纔沒聽清楚。”林義哲緊盯着他。問道。

“……亨利?布蘭德,《芝加哥論壇報》記者,紐約州人。”那個人似乎有些畏懼林義哲的目光,低着頭說道。

“不要再裝了,夏爾?威廉?勒讓德爾先生。”林義哲看着他,冷笑了一聲,用流利的法語說道。“我認識你。”

聽到林義哲的話,李仙得的臉一下子變得扭曲了,他擡起頭,眼中現出了一絲驚恐。

“李仙得先生,你的軍服呢?”林義哲怒視着他,用英語大聲的問道。

聽到林義哲的話。周圍的那些外國俘虜們望向李仙得的目光,全都帶着深深的鄙夷。

“我的軍服,被貴國軍隊的士兵搶去了。”李仙得強自狡辯道。

“那你爲什麼要一個假名字?”林義哲冷笑道,“我想你是打算隱瞞掉你的美國軍人身份吧?”

聽到西洋鏡給拆穿,李仙得的臉不由得一陣紅一陣白,他的嘴脣動了動,還想強辯。但一碰上林義哲的嚴厲目光,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一位美國將軍,竟然幫助日本人侵略我國,看起來美國和日本的友誼,真的是非常深厚啊!”林義哲怒道,“看樣子我得向貴國總統討個說法了!”

“這只是我個人的行爲,和美國政府無關!”李仙得驚慌之下,大叫了起來。

“你個人就可以爲所欲爲嗎?”林義哲明顯的暴怒了。大聲的吼道,“你爲了你自己的私慾,竟然挑動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使成千上萬的人因爲你的行爲而失去生命,你覺得,你們的上帝,會饒恕你的這種行爲嗎?”

李仙得感到林義哲的話如同利劍一般的刺穿了自己。頭“嗡”的一聲,那些刺耳的話語好似上帝的天譴一般在他腦中不住的迴盪,他搖着頭,想要擺脫這種聲音。但卻絲毫不起作用。

李仙得的臉色由紅轉白,由白轉青,他感到心臟一陣難受,禁不住用手捂住了心口,他剛想說什麼,卻感到眼前一黑,隨即口吐白沫的摔倒在地。

看到這個美國的膽小將軍竟然被撫臺大人幾句話罵得抽搐在地,周圍的船政海兵和淮軍士兵們全都吃驚不已。

“都帶下去!押到船上!”林義哲沒有再看倒地不起的李仙得,而是揮了揮手,命令道。

清軍士兵們將這些日本人僱傭而來的軍事人員全都押了下去,李仙得也被兩名美國人擡了下去。可能是連日的戰鬥加上剛纔怒罵美國人,林義哲感到有些疲倦,他交待了部下幾句,正打算離開,一名船政海兵快步的跑了過來。

“大人,有個日本人,會說咱們大清的官話,說是您的故交,想要見您。”這名海兵向林義哲報告道。

聽到海兵的報告,林義哲忽然想起一個人來,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帶他過來。”林義哲說道。

很快,兩名船政海兵押了一個衣衫襤褸的日本人走了過來。

“原來是水野君……”林義哲見到搖搖晃晃走到自己面前的水野遵,嘆息了一聲,“你竟然也會在這裡……”

聽到林義哲的聲音裡透着惋惜和傷痛,水野遵心下難受,“是啊!沒想到在這樣的場合下又見面了。”

“你找我有什麼事嗎?”林義哲沉聲問道。

“各爲其主,我不想解釋我的行爲,林君,我找你,是有一樣重要的東西要交給你。”水野遵看着林義哲,一邊說着,一邊用已然被捆縛起來的雙手指了指自己的衣服裡面。

林義哲沒有動,只是看了一眼水野遵身邊的船政海兵,那名海兵很是機靈,立刻上前,伸出手將藏在水野遵懷中的物件掏了出來,雙手呈到了林義哲的面前。

林義哲看到海兵手中的物件,全身的血彷彿在這一刻都充到了眼球上,他呆呆地站在那裡,死死的盯了好一會兒,才發出了一聲痛苦的嘆息。

那是一柄有着精美雕花木鞘的小刀,曾是額綾的隨身用品。

林義哲輕輕的將小刀拿起,眼淚也在這一刻落了下來。

“這是我在那片懸崖上找到的……”水野遵看着林義哲,突然深深的鞠了一躬。“林君!萬分的對不起!”

林義哲深吸了一口氣,將小刀放進了袖中,他看着水野遵,點了點頭,用略帶哽咽的聲音說道:“謝謝你,水野君。”

水野遵聽到林義哲的話,身子竟然微微的顫抖起來。他直起身子,看着林義哲,眼圈也變得紅了起來。

“給水野先生解了綁繩,”林義哲對兩名海兵吩咐道,“水野先生是非戰鬥人員,不用和俘虜關押在一起。不得虐待。”

一名海兵領命上前用匕首將水野遵的手腕綁繩割開,水野遵揉着有些發木的手腕,眼淚跟着流了下來。

天空中傳來了陣陣的雷聲,林義哲擡頭望去,看到了黑雲之間的隱隱電光。但就在這時,一縷金色的陽光,從雲縫之間透了下來。令灰暗的天色瞬間亮麗起來。

《林文正公集:奏稿》:

“此次臺灣巢倭之役,共計斃倭兵三千四百五十三名,俘虜一千七百六十二人,內有美利堅人四十三名,艾爾蘭人三名,得倭軍大炮四尊,洋槍三千一百二十五枝。……其助倭之獅頭社叛番,亦一併征剿討平。叛番此前曾遭官軍及牡丹社、龜社諸義番討伐。部衆星散,此次助倭前來,爲官軍所擊,後又爲倭疑而屠之,其族類已絕。……倭兵殘暴刻毒,獅頭社叛番遭屠,女子多爲其奸死。受害者不下百人之多,且凌辱之後,更施以剖乳、刺腹種種酷刑,必置之死地而後快。……該番助倭爲虐。侵陵同胞,其族反受倭人所害,蓋皇天不佑,報應其罪也……在臺諸事詳細情形,臣有專折詳稟……”

《李文忠公集:復張振軒中丞》:

“仲復前稟探聞,日本練軍六萬,預備臺事決裂,先打金陵,分擾各口之說,五月下旬敝處即聞駐津美領事雲,接東洋美使信,聞日人預招勇隊,援應臺灣。竊料或有其事。先打金陵,豈肯說明?日固詭譎,即我輩辦賊十數年,賊之所向,方且聲東擊西:曾文正嘗雲,探報斷不可信。日本尚未大舉,此等密計何至傳播數千裡以外?凡爲此說、信此說,或將信、將疑者,皆無病而呻吟、無風而自驚耳。不料吾弟兵事起家,亦隨衆爲顛簸也。子務奉檄覆函稱,擬六月杪、七月初分起拔隊,尚無報文。尊意欲令其步隊十七營入蘇,商辦江海防務,究擬駐紮何處?大隊過江,極是累贅。蘇、常人煙稠密,瘡痍甫復,若聞大軍壓境,風鶴訛傳,轉生虛警,將來無事是否常駐?且其馬隊五營,繫馬金敘統三營,徐邦道統二營,皆不若陳鳳樓尚可另留一處。子務南去,此五營月糜餉萬三千餘金,又令何人接統?若併入蘇,豈非置之無用之地?軍事需細針密縷,非可一味慌張操切者也。”

“至尊論濟寧南北相距各千餘里,步隊難速,有事或鞭長莫及,而築臺鳩工,非可立辦。自陝至周口,軍裝由淮河南下,若周折至濟,又多陸運數百里等語。多屬費解。豫東直爲執事久歷之區,形勢尚爾隔膜,無怪坐談者大都夢夢。且洋務與內地軍事懸殊。日人至今,總以未犯中國地界爲言,有條約爲樞紐也。臺灣交兵開釁,攻戰在臺番地。南北海口雖有謠言虛驚,料其必無戰事,何至千里調兵、援應不及。周口至蘇約二千里,至津則二千餘里,何謂南北適中?周口可由淮河南下,然尚須繞洪澤湖、清江入運。濟寧沿運直下,不更近乎?築臺鳩工,本非咄嗟立辦之事。鄙論炮臺工程入細,以人少時久爲要。每處防軍一、二處爲之可也。援軍則不過行營光景,何能築臺?銘軍在陝常駐五年,暑天遠役,自須至徐濟略作休息,再議調撥。若飭由陝徑赴蘇,諸公意見紛紛,尚未知於何適從。過江搭浮橋,亦恐無人過問耳。惟循繹來示,談防事者莫不以因循坐誤。代爲危懼。遂亦自危、自懼。所謂病漢怕聞鬼叫,殊爲焦懸。子務擬以吳宏洛五營赴徐,擬即檄令該將由歸德至徐後徑赴吳中聽候調遣。吳宏洛曾在樹軍分撥,則子務與閣下皆可放心。子務各營仍俟到濟,察度大局,再定進止爲便。閱鈔雨翁函,以吳淞爲蘇、常門戶。須預設防。吳淞乃上海門戶,日必不擾,上海似非急務。江陰鵝鼻觜似最要。福山、劉河各口次之。有小炮船堵口足矣。蘇城實天下第一險固,戈登昔密言西洋炮力萬攻不破,即城破而浮橋萬不能搭,望吾弟默察之。三年春間。常熟之變,兄未留一營守蘇,而敢輕騎追賊,自謂識力定,非有它也。如不得已而募勇,乞勿扣淮餉,扣短則必力爭。請先歃血爲盟,附鈔沈幼帥、林撫軍與敝處往來函稿,聊資參考。”

日本,東京,皇宮。

明治天皇端坐在寶座之上,看着文武衆臣魚貫而入,各自立於座位前,一顆心不知怎麼。竟然跳動得分外的厲害。

很快,前來參加御前會議的大臣和將軍們都到齊了,肅立在各自的座位前。明治天皇起身,伸出雙手向下擺了擺,隨着侍衛官的一聲唱諾,大臣和將軍們齊齊的向天皇鞠了一躬,然後這才落座。

等到天皇坐下。侍衛官便宣佈御前會議開始。

“朕今日召開御前會議,是爲了征討臺灣生番一事。”明治天皇細聲細氣的嗓音在大廳當中迴盪起來,“最近關於臺灣戰事的消息,傳聞很多。而兵部省並未有詳細報告與朕知道,卻是爲何?”

聽到天皇的開場白,大廳當中瞬間陷入到了死一般的寂靜中。

伊藤博文注意到天皇的手邊放着幾張外國報紙,雖然他的座位距離天皇的御座很遠,看不清報紙上的文字,但他還是能夠從報紙上的銅版畫上,猜到天皇看的是哪些報紙。

這些報紙上面寫的關於西鄉從道的徵臺軍作戰“可能”失利和護航艦隊“可能”已經被清國海軍殲滅的內容,他已經瞭然於胸。

當日本政府的官員們都在爲這些消息而驚疑不定的時候,伊藤博文已經開始通過他個人的渠道,來了解這些消息的來源了。

通過幾天的努力,他這才知道,這些消息,大部分來源於路過戰場的英法等國的商船船長,以及從臺灣來到日本的外國商人。

他在心裡,不願意相信這些消息是真的,但從報導的情形和詳細程度來看,這些消息很可能是真實的!

他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已經出現了!

從那時起,他就已經在考慮善後的事宜了。

“兵部省爲什麼沒有給朕相關的報告?”看到沒有人回答自己,明治天皇的聲音明顯的高了起來。

太政大臣三條實美讓天皇嚴厲的問話嚇了一跳,可他作爲一個不折不扣的“橡皮圖章”,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天皇。

三條實美情不自禁的將目光轉向了山縣有朋,此時政府的好多官員們,也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望向了山縣有朋。

“外國報紙的消息大都是猜測之言,不足爲信,陛下!”

山縣有朋在衆目睽睽之下,仍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他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環視了一下衆人,大聲的說道:“兵部省之所以沒有提交給陛下相關的報告,是因爲還沒有從徵臺軍那裡得到確實的消息!”

聽到山縣有朋的回答,伊藤博文不由得心頭火起,但他並沒有說什麼。

“徵臺軍出發多日,竟然沒有任何的消息傳回國內,山縣君難道不覺得有些問題嗎?”大久保利通顯然對山縣有朋的回答很不滿意,站起身來問道。

“這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海路太過遙遠,徵臺軍想要傳遞消息,只能通過輪船!從日本到臺灣,可並不是通着鐵路的!”山縣有朋瞪了大久保利通一眼,有些惱怒的回答道。

他已經從大久保利通的話裡聽出來,大久保利通想要和自己做“切割”的意思了。

“從第三批援軍出發後,徵臺軍未見有一船返回,而外國商船卻能夠傳回來徵臺軍戰鬥的消息。”大久保利通說道,“這難道不說明一些問題嗎?”

“那些消息什麼也說明不了!”山縣有朋惡狠狠地看着大久保利通,說道,“我們應該只相信徵臺軍發回的消息!”

“可要是徵臺軍的消息永遠也發不回來呢?”大久保利通冷冷地說道。

“這不可能!”山縣有朋吼叫道。

“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明治天皇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足以讓正在爭吵的山縣有朋和大久保利通全都閉上了嘴巴。

“朕想要知道的是,如果外國報紙所說的情況是真的,帝國應該採取何種措施應對?”明治天皇看了看山縣有朋,仍然用輕細平和的語調問道。

PS:飛機上,本來想逗逗空姐,結果被空姐給涮了,發餐時,我說,你有紙巾不?

MM從兜裡拿出紙巾給我;又問,你有牙籤不,她又從另外的兜裡拿出牙籤;哥很鬱悶,再問你有一次性筷子不,MM把筷子遞給了我,同時說了一句讓我石化的話:親!我像哆拉A夢不?…

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15章 酒醉真相第317章 復仇第91章 排槍的正確使用第99章 誰是皇帝二百五十六章 恭王心路第439章 相見恨晚第221章 猶豫的伊藤和堅定的西鄉第354章 宮中強援第166章 艦名的詛咒第333章 雞籠港的炮聲第355章 皇帝受審第41章 罪證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461章 下院交鋒第339章 太極戰術第5章 救人第56章 季高讕言第352章 “俘虜”第61章 迎難而進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118章 丁宮保第80章 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440章 四民並列古已有第97 普魯士海軍的末日第3章 名臣之後第129章 太后之怒第208章 李鴻章第398章 甲戌閱艦第465章 國丈發威第51章 痛殲匪寇第63章 揭破奸謀第410章 “阿瑪!饒命!”第353章 “切割”第438章 桌腿之論第70章 慶生宴第135章 洪狀元的餞行宴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412章 步步驚心第357章 捕劉第186章 再入洞房第355章 皇帝受審第332章 外行指揮第215章 棘手生番第299章 西鄉隆盛第150章 遇刺第212章 小別勝新婚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437章 經略大洋第232章 大家都很“忙”第480章 太后賜畫第50章 幕後玄機第70章 慶生宴二百八十章 安南生事第142章 恩師囑託第196章 以“孝”破題第487章 無米之炊第303章 天降大霧第16章 原來胡商是小人第181章 午門懲兇第252章 緩急之爭第327章 淮軍初戰第382章 “這是訛詐!”第364章 欲加之罪第7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47章 科技差距非人力可挽二百七十二章 暴走丁寶楨第334章 “祥瑞”東鄉第303章 天降大霧第24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78章 不歡而散二百五十八章 離間之計第138章 互相吹捧二百七十五章 當今肅順第8章 “金牌律師”第40章 牀第間的新發明第41章 罪證第199章 洪陶士的“舊賬”第474章 賊心不死第369章 泰西“春秋”第237章 還好,沒有被撕票第392章 海兵之春第94章 兩敗俱傷第3章 名臣之後第192章 夢起樸次茅斯第439章 相見恨晚第72章 鉅商峰會第466章 慧妃哭訴第375章 夢斥季高第175章 會見鐵血宰相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210章 困頓中的機會第130章 禮節的麻煩第17章 白寫了的輓聯第218章 篤定以應第58章 天津受閱第226章 海灘初會第108章 孤拔提督的野望
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15章 酒醉真相第317章 復仇第91章 排槍的正確使用第99章 誰是皇帝二百五十六章 恭王心路第439章 相見恨晚第221章 猶豫的伊藤和堅定的西鄉第354章 宮中強援第166章 艦名的詛咒第333章 雞籠港的炮聲第355章 皇帝受審第41章 罪證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461章 下院交鋒第339章 太極戰術第5章 救人第56章 季高讕言第352章 “俘虜”第61章 迎難而進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118章 丁宮保第80章 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440章 四民並列古已有第97 普魯士海軍的末日第3章 名臣之後第129章 太后之怒第208章 李鴻章第398章 甲戌閱艦第465章 國丈發威第51章 痛殲匪寇第63章 揭破奸謀第410章 “阿瑪!饒命!”第353章 “切割”第438章 桌腿之論第70章 慶生宴第135章 洪狀元的餞行宴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412章 步步驚心第357章 捕劉第186章 再入洞房第355章 皇帝受審第332章 外行指揮第215章 棘手生番第299章 西鄉隆盛第150章 遇刺第212章 小別勝新婚第230章 正當英年的鄧世昌第437章 經略大洋第232章 大家都很“忙”第480章 太后賜畫第50章 幕後玄機第70章 慶生宴二百八十章 安南生事第142章 恩師囑託第196章 以“孝”破題第487章 無米之炊第303章 天降大霧第16章 原來胡商是小人第181章 午門懲兇第252章 緩急之爭第327章 淮軍初戰第382章 “這是訛詐!”第364章 欲加之罪第7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347章 科技差距非人力可挽二百七十二章 暴走丁寶楨第334章 “祥瑞”東鄉第303章 天降大霧第24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78章 不歡而散二百五十八章 離間之計第138章 互相吹捧二百七十五章 當今肅順第8章 “金牌律師”第40章 牀第間的新發明第41章 罪證第199章 洪陶士的“舊賬”第474章 賊心不死第369章 泰西“春秋”第237章 還好,沒有被撕票第392章 海兵之春第94章 兩敗俱傷第3章 名臣之後第192章 夢起樸次茅斯第439章 相見恨晚第72章 鉅商峰會第466章 慧妃哭訴第375章 夢斥季高第175章 會見鐵血宰相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210章 困頓中的機會第130章 禮節的麻煩第17章 白寫了的輓聯第218章 篤定以應第58章 天津受閱第226章 海灘初會第108章 孤拔提督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