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莫衷一是

bookmark

大宋針對金國和西夏的戰略,初時是非常謹慎的。

金國有新金在背後牽制着,又經過了靈壁之戰元氣大傷。

但金國也下了一招妙棋,主動出讓臨洮,讓西夏重新和宋國接壤,把西夏拉進了戰團。

這種情況下,宋國謹慎地做出了先滅西夏,再圖中原的戰略。

爲了貫徹這一戰略,迄今已經推進了將近五年的計劃。

整個計劃,從楊沅入川前一年多就已經開始了。

但是,隨着西夏和陝西戰事的異常順利,一部分朝廷大員從一個極端迅速滑向了另一個極端。

他們忽然覺得,我又行了!

那麼,爲什麼不直接對金國開戰,一舉奪回祖宗之地?

所以,一些大臣上書:金已疲弊,不堪一擊。陛下當詔令諸路帥臣,齊頭並進,直取中原,一舉滅金!

與西夏糾纏不休,一旦金國恢復元氣,便錯失良機矣。

大宋的文官是真的喜歡以天下爲己任,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官李顯鶴,一個管理當地鹽政、茶政的官員,也興致勃勃上書給小皇帝。

他說,兩淮精銳盡出,再密傳檄文,號令中原義軍各取州縣,則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矣。

這種呼聲的人還挺多。

激進派的用心是好的,可是其言其行其措,只能說是太過天真。

但,小皇帝又懂多少兵法呢?

這麼多飽讀詩書、東華門外唱過名的好男兒都這麼說,可是正迎合了這個年輕人好大喜功的脾性。

不過,穩重派的呼聲也不低。

穩重派抱着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心態,向朝廷大聲疾呼,千萬不要因爲一時的勝利就忘乎所乎。

歷史上,宋國不管是對西夏還是對金國,可都有過初戰大捷,隨後大敗的先例,而且還不只一次。

這種虎頭蛇尾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楊沅現在控扼了寶雞、天水,對隴山、六盤山一帶形成威脅,北指鳳翔,東脅長安,足以牽制陝西金軍不敢輕易涉入宋夏之戰。

當此時也,應該令楊沅止步於箭筈嶺,經營好寶雞與秦州,牽制住金軍就可以了。

楊沅切不可越箭筈嶺一步,以免令金軍過於緊張。

否則一旦金國選擇全面開戰,就失去了牽制金國的本意。

當此時也,應該讓楊沅就地屯軍,作爲預備隊的劉錡經蘭州開進西夏,與吳璘兩路並進,謀略西夏。

還別說,這套說法的確是原定計略的一部分,而且聽起來頗有見地。

所以,迎合這一說法的大臣也很多。

此時,沈該老相公已經正式致仕榮休,魏良臣成爲首相。

而魏良臣也認爲這一策略是穩紮穩打,最爲正確的。

不過,楊沅從陝西傳回捷報的同時,也上書表達了自己想調整戰略的意見。

要知道,當初制定這一戰略的時候還是五年前,那時候楊沅心心念唸的就是如何擺平西軍三帥臣。

那時他還沒有研發出火炮火銃,也沒有在親身經歷後,如此直觀地感受到金軍戰力的整體退化如此嚴重。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就在最前線,他太瞭解敵我雙方的真實情況。

楊沅這一路兵馬,進入陝西地界的,已經有近十一萬步騎,這是潼川路和利州中路除留守各城廂軍外的全部人馬了。

楊沅仔細規劃了一下,認爲憑藉這支大軍,他是有機會光復陝西全境的。

哪怕再穩妥一點,那麼將陝西全境自南北方向一分爲二,攻佔靠西的一半也是辦得到的。

一旦達成這一戰略目標,他就可以從米脂直接殺奔興慶府,而劉錡軍則可以繼續向前移動駐紮地,進入陝西境內。

這樣一來,在南面還有吳璘軍遙相呼應,西夏軍首尾難以相顧,就可以迅速解決西夏威脅。

到那時,西軍三虎就可以出函谷關,兩淮大軍北上,新金帝國南下,把金國徹底吞噬。

楊沅規劃的這份戰爭藍圖也挺美好的,反正晉王是信了。

楊沅在京時的左右手蕭毅然、盧承澤等人也是竭力擁護的。

這一來,便又出現了第三種呼聲,調整先帝時制定的原戰略計劃。

由於這個計劃,是由楊沅這位功勳累累的重臣提出來的,所以朝廷也不能不予重視。

究竟當如何決定,小皇帝聽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由得頭大如鬥。

如今他雖還沒有親政,但晉王和首相意見相左,那他理所當然就要成爲仲裁人。

但,小皇帝也拿不定主意了。

他渴望成功,又擔心失敗。

而一旦他做出決策,那麼失敗的責任,就要由他承擔了。

有了先皇短暫而輝煌的文治武功,他的心理壓力可是頗大的。

一時間取決不下,心事重重的小皇帝,又習慣性地踱進了宗陽宮。

自從他登基之後,趙諶的境遇便大爲改善了。

於小皇帝而言,靖康年間的事兒已經很久遠了。

他從和趙諶初相識至今,對方就是一個文人,一個道人,在他心中也完全和什麼先太子掛不上鉤兒。

小皇帝甚至允許趙諶離開宗陽宮,去臨安街頭遊逛,雖然是派人跟着的。

這次來,趙諶沒有出去,他正在宗陽宮裡作畫,畫的就是宗陽宮裡的池塘煙柳圖。

趙愭一身玉色儒衫,不等趙諶上前參拜,便擡了擡手製止了他,讓他繼續安心作畫。

趙愭則在一旁坐下來,自己斟了杯茶,捧杯在手。

看着已經畫到一半的圖畫,趙愭微笑道:“老師過的倒是神仙般清閒的日子。”

趙諶筆尖一停,瞟了趙愭一眼,依舊提筆作畫,道:“官家這是有什麼爲難之事麼?”

趙愭挑眉道:“老師看的出來?”

趙諶微微一笑,擱下筆,道:“官家心性純良,清澈如水,有什麼喜怒哀樂,就如泉下之石,一目瞭然了。”

趙愭嘆息一聲,微微蹙起了眉頭:“老師,這官家不好當啊。”

趙諶只是優雅地斟了杯茶,耐心地看向他。

趙愭見狀,便把現在朝廷急需解決的重大難題,對趙諶說了一遍。

趙愭坦率承認道:“朕還年輕,軍國大事,閱歷不足,更遑論兵法了。

因此,晉王叔、魏相公等,都是朕的股肱,只是他們意見也如此相左,朕實在是不知該相信哪一方了。”

趙諶沉思片刻,緩緩道:“無論偏聽哪一方,都不是爲君之道。”

“哦?”

“官家少年天子,銳氣正盛,眼看着也要臨朝親政了,官家該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被人牽着鼻子走。”

“老師的意思是?”趙愭的神色凝重了些。

趙諶嘆息一聲,道:“先帝所定戰略,推行至今,並無錯誤,豈能輕易更改?”

趙愭兩眼一亮:“所以,朕該接受魏相公的進言?”

趙諶搖頭:“是,也不是。”

趙諶耐心地道:“爲君者,當有爲君者的威嚴,豈能由着臣子決斷?”

“官家難道忘了,當初先帝派楊沅前往潼川的目的了嗎?”

“朕沒忘啊,整頓川蜀,節制西軍三帥臣,繼而……”

趙諶嘆息一聲,幽幽地道:“可現在的楊沅,比當初的吳璘鋒芒更盛,已經直追吳玠當年了。

官家想想,如果楊沅打下哪怕半個陝西,和當年的川峽四路宣撫使吳玠,又有何區別?

楊沅子嗣衆多,不怕後繼無人,只需假以時日,就是一支比吳家軍更叫人忌憚的力量。”

趙愭微微色變,捧着茶杯怔忡不語。

趙諶瞄了他一眼,道:“老師我是個閒散人,承蒙官家恩典,纔有今日逍遙自在,老師這個年紀、這樣的際遇,已經知足了。

其實以老師的特殊身份,就不該向官家進言。只是官家對老師不只有親情,還有恩情,老師一番肺腑之言,不吐不快啊。”

趙諶的眼睛溼潤了,柔聲道:“官家,這天下是你的天下,旁人想的是功業,可官家你首先要想的,是咱們趙家的江山。”

趙愭看到趙諶真情流露,眼睛微微泛紅的模樣,不由輕輕放下茶杯,鄭重地道:“此地,只是你我師徒,老師還請直言。”

趙諶道:“先帝所定策略,不可輕易更改。楊沅應當止步於寶雞,不可再進一步,與金軍相互形成牽制即可。”

趙愭輕輕點頭。

趙諶又道:“劉錡,虎將也。西夏人尤其畏懼之,今形勢大好,已無需他作爲定海神針駐紮漢中,可移師入西夏,與吳璘並進。”

趙愭微微點頭,只是心中暗暗奇怪,這和魏相公的舉措,似乎並沒什麼不同啊。

趙諶道:“劉錡入西夏,便可與吳璘爭風,不讓吳家軍專美於前。

此外,監軍還是應該派駐的,漢中是一處關鍵所在,也當派遣一位文臣坐鎮。

這監軍和軍師,就是官家親政之後的得力臂助了。”

趙愭兩眼一亮,點了點頭。

趙諶直視着趙愭道:“武將獨立於外,後患無窮。”

趙愭若有所思,老師說的對啊。

那楊沅雖是文臣出身,可他兵權太重了。

朕是不是也該在合適的機會,給他施加一些節制呢?

此時,寶雞城裡的楊沅,可全然不知臨安城裡的風風雨雨。

他在這邊剛一穩定下來,“小褒姒”爾咩伊薩就迫不及待地從天水趕來陪伴他了。

這一次,楊沅沒有再冷暴力她。

楊沅揉了揉那兩團豐腴肥白結實光滑的臀瓣,讚歎道:“真是好手感!就象這關中的發麪大饅頭似的,宣騰又筋道啊。”

爾咩伊薩還沒聽過這種話,頓時羞的把發燙的臉頰藏進他懷裡,不敢言語了。

一生不弱於人的小青棠,馬上爬了過來,撅在楊沅身前,回眸如絲,嬌聲問道:“達達,那人家呢?筋不筋道,宣不宣騰?”

第78章 我們一起學貓叫第188章 牽絲戲第729章 刀妃再舞第582章 彩雲霞中見白隼第633章 死戰第708章 試刀第785章 一頂帽子引發的血第889章 最失敗的宮變第128章 一襲青衣老少年第228章 末時三刻,八方風來,亂燉亂燉(等待更新)第275章 明妃堂上一枝花第447章 蟬、隼、螳螂、黃雀、驢蹄子、六千會第516章 迎刃而解第350章 即將消失的鯨海神宮第685章 刀把子第792章 莫衷一是第52章 藏於世俗人間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656章 羞死人了第843章 掀桌子第806章第634章 點將臺第226章 未時,羊狠狼貪,一團麻第108章 忽作無期別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502章 舌燦蓮花的他第765章 借力打力第752章 結果第163章 代號‘宋詞’第435章 我就說兩點第175章 門兒都沒有啊第582章 彩雲霞中見白隼第60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508章 我懂你,你懂我嗎?第607章 大宋監察的崛起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801章 逆轉(爲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229章 申時,驚猿脫兔,五花三層第395章 我會說外語第879章 雨前濛濛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535章 我不是我第306章 小尼丹兒第562章 給你上一課第27章 幫我擺個美人局第859章 攝政(爲‘誰啊這是’盟主加更)第630章 莽就完了第246章 論一個職場人的自我修養第4章 秦長腳的擔憂第494章 各懷鬼胎第362章 牽着你的鼻子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753章 生與死第466章 八方雷動第426章 楊沅弄潮第260章 辯證的楊承旨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379章 爆發吧,小宇宙第621章 瓦解第728章 學宮誕生第485章 風雨天下第641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34章 我往富春走一遭第397章 同道第392章 天意第869章 右相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265章 有心謀劃、無意中招第277章 我要考功名第329章 牆倒衆人推第461章 誰敢做初一第232章 酉時四刻,羽嬋望,貴妃醉酒第896章 兩宮忐忑第394章 吃象、將軍第813章 宮變第228章 末時三刻,八方風來,亂燉亂燉(等待更新)第668章 造聖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第211章 觴詠盡高朋第540章 做個俗女子第674章 西行記第403章 風雨中第18章 睹瓶中之水,而知天下寒第105章 不開心的國舅第819章 盡在把握第456章 李太公亂點鴛鴦譜第439章 朕,等不了啦!第838章 大慫的騷操作第820章 謀者謀於未兆第130章 封神的一刻(七千大章)第304章 三元昌第746章 登堂入室第422章 新託妻獻子第282章 謀身、謀國第671章 春夏之交第14章 不做繡花人第702章 比劍第748章 戰火將燃第89章 一朵紅蘇旋欲融第545章 一口飴
第78章 我們一起學貓叫第188章 牽絲戲第729章 刀妃再舞第582章 彩雲霞中見白隼第633章 死戰第708章 試刀第785章 一頂帽子引發的血第889章 最失敗的宮變第128章 一襲青衣老少年第228章 末時三刻,八方風來,亂燉亂燉(等待更新)第275章 明妃堂上一枝花第447章 蟬、隼、螳螂、黃雀、驢蹄子、六千會第516章 迎刃而解第350章 即將消失的鯨海神宮第685章 刀把子第792章 莫衷一是第52章 藏於世俗人間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656章 羞死人了第843章 掀桌子第806章第634章 點將臺第226章 未時,羊狠狼貪,一團麻第108章 忽作無期別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502章 舌燦蓮花的他第765章 借力打力第752章 結果第163章 代號‘宋詞’第435章 我就說兩點第175章 門兒都沒有啊第582章 彩雲霞中見白隼第608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508章 我懂你,你懂我嗎?第607章 大宋監察的崛起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801章 逆轉(爲吹泡泡的老虎SL盟主加更)第229章 申時,驚猿脫兔,五花三層第395章 我會說外語第879章 雨前濛濛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535章 我不是我第306章 小尼丹兒第562章 給你上一課第27章 幫我擺個美人局第859章 攝政(爲‘誰啊這是’盟主加更)第630章 莽就完了第246章 論一個職場人的自我修養第4章 秦長腳的擔憂第494章 各懷鬼胎第362章 牽着你的鼻子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753章 生與死第466章 八方雷動第426章 楊沅弄潮第260章 辯證的楊承旨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379章 爆發吧,小宇宙第621章 瓦解第728章 學宮誕生第485章 風雨天下第641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34章 我往富春走一遭第397章 同道第392章 天意第869章 右相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265章 有心謀劃、無意中招第277章 我要考功名第329章 牆倒衆人推第461章 誰敢做初一第232章 酉時四刻,羽嬋望,貴妃醉酒第896章 兩宮忐忑第394章 吃象、將軍第813章 宮變第228章 末時三刻,八方風來,亂燉亂燉(等待更新)第668章 造聖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第211章 觴詠盡高朋第540章 做個俗女子第674章 西行記第403章 風雨中第18章 睹瓶中之水,而知天下寒第105章 不開心的國舅第819章 盡在把握第456章 李太公亂點鴛鴦譜第439章 朕,等不了啦!第838章 大慫的騷操作第820章 謀者謀於未兆第130章 封神的一刻(七千大章)第304章 三元昌第746章 登堂入室第422章 新託妻獻子第282章 謀身、謀國第671章 春夏之交第14章 不做繡花人第702章 比劍第748章 戰火將燃第89章 一朵紅蘇旋欲融第545章 一口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