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34章 點將臺

秋色已深,枯草處處的山坡被點燃了。

山坡上的野火與山下荒野中燃燒的營帳,使這黑暗的大地增添了幾分浪漫的色彩。

夜戰對於軍隊的要求是很高的,軍隊要熟悉該地的地形路況,要有適當的月光等光源,士兵的紀律性要好,要有較強的執行力,要有良好的組織性……

所有這一切,對兩軍來說,都沒有。

對於混搭的宋軍來說,沒有。

對於混搭的金軍來說,也沒有。

這場夜戰是完全放開了撒歡兒,沒有組織、沒有紀律、沒有號令、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戰友……

反正,只要看見軍服屬於敵軍,砍就是了。

沒有人敢裝死,也沒有人敢換穿敵軍的軍服,因爲四面八方都是人,自己人和敵人。

戰死的話好歹不憋屈,如果被自己人捅死,那纔是死都合不上眼。

所有人都抱着殺一個夠本兒,殺兩個賺了的心思,瘋狂的尋找着對手,劈砍着對手。

卓魯保活裡是一名金國的謀克,麾下有一千精騎。

他本來是遵照耶律大將軍的號令,帶領所部上前進行戰時輪換的。

結果他帶着人剛剛趕到兩軍鏖戰處,精疲力竭的前軍正要撤下的時候,宋軍突然全線壓上,莽了過來。

宋軍的攻勢是如此瘋狂,只是片刻功夫就殺到了他們面前。

卓魯保活裡是個老軍,今年四十七歲。

他知道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太平之後,如今的金軍遠不及他年輕時候的金軍一樣驍勇善戰。

但他一直認爲,宋軍戰力的衰敗比他們還要嚴重。

但是這幾天與宋軍的搏鬥,徹底改變了他的看法。

這二十多年成長起來的金人,是以一個戰勝者的身份去享受太平的。

而宋人不是。

就算宋國那個最窩囊最膽小的官家趙構,儘管他畏懼金國、忍讓金國,根本不敢冒犯金國,也因爲他對金國的畏懼而有着非常強烈的危機感,所以一直十分注重軍隊和軍備的建設。

二十多年的太平之後,金人的戰鬥力較之宋人退化的要厲害的多。

如今的混戰確實沒有任何戰略戰術可言,但……

一直以來,宋人恰恰是掌握着戰略戰術制定權的那些人有問題。

現在的宋軍,頗有點聚是一羣蟲,散是一條龍的意思,唯其自由發揮,反而個個勇猛無匹。

卓魯保活裡的一千精騎,只是短短的初度交鋒,就被截成了三段,什麼首尾呼應,什麼相互配合,全然談不上了。

卓魯保活裡帶着三百餘的騎兵且戰且走,因爲他必須要遊動起來,騎兵不遊走,那還不如步兵。

所以,他帶着三百餘騎且戰且走,忽而東,忽而南,忽而西,忽而北,忽而正面衝鋒,忽而側翼衝陣,倒也打的有聲有色。

他年輕時候是使狼牙棒的,但近二十年來,用的卻是槍,梨花槍。

這是金國南下佔領中原後,得到的一門中原槍法的殘本。

據說這梨花槍共有三十六法七十二式,殘本上只剩下十七法二十四式,被金軍收集整理後,廣授于軍中。

這二十四式梨花大槍,他練的純熟無比。

可是,他今晚遇到了一個年輕人,燃燒的大帳旁,他能清晰地看清那個宋國年輕將領的臉。

那人擡槍刺落了他的兩個親兵,卓魯保活裡馬上就認出這宋軍將領用的也是梨花槍。

於是,他撥馬迎了上去。

然後,他撥馬逃了回來。

甫一照面,他左肋下就中了一槍。

如果不是三名部下正好衝過去,那宋將抖槍刺向他的部下,他根本沒機會再逃走。

那年輕人看着也就二十多歲,浸淫槍法能有多久?

可是,他竟不是那年輕人一槍之敵!

卓魯保活裡帶着他的一百餘騎兵逃開了,在混亂的戰場上繼續左衝右突,橫衝直撞,漫無目的,沒有方向,反正看見對手廝殺就是了。

久戰疲憊,肋下的傷口未能及時裹傷,雖不致命,但血流不止,人便更加虛弱,所以卓魯保活裡開始有意識地向人少的地方逃跑。

結果,迎面又碰上一隊宋軍的步卒,槍林中突圍出去時,他身邊只剩下了七八騎。

堂堂的謀克,現在倉倉惶惶的不及一個什長威風。

他發現,戰場正在無限擴大,隨着天色黑下來,他既不知道正在逃向哪裡,也不知道前路有多少敵軍。

反正你追我逃、我追你逃的一通混戰之後,已經不知幾處負傷的卓魯保活裡只剩下了一個人。

他伏在馬背上,也不再牽引繮繩,任由那馬馱着他胡亂逃去,直到不省人事。

卓魯保活裡再度甦醒的時候,發現天邊已經魚肚白。

耳畔有隱約的水聲。

卓魯保活裡掙扎着爬起來,發現他的馬已不知去向,他正摔倒在一片河沿上。

口乾舌燥的卓魯保活裡只覺嗓子都快冒煙了。

他踉蹌地爬到河邊,掬起一捧水,便大口喝了起來。

水,有些鹹。

當喝個半飽時,卓魯保活裡才發現這一點。

這時,他才發現,一具浮屍,從他的眼前飄了過去。

卓魯保活裡駭然四顧,就見遍地都是屍體,河水裡也漂浮着屍體,隨着浪頭向岸上一涌一涌的。

有的屍體便隨着水流的方向,被河水帶走了。

……

王小滿是殿前司的一名勁卒。

號角長鳴,戰鼓隆隆,監軍使楊沅和他所部的主帥柳墨霖吶喊着帶頭衝向金狗的時候,王小滿就舉起刀,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

他隱隱感覺到,這也許就是自己這一生的最後一天,或許他已經沒機會見到明天的太陽。

但是,畏懼是來不及想的,逃跑更不可能。

他在衝,他左右前後的戰友在衝,沒人能停下來。

對面的金兵也在衝,所有的人彷彿都瘋了,棄戰、逃跑、裝死,都只會比別人死的更快。

做爲殿前司的一員,精挑細選的禁軍戰士,他膀大腰圓,身材高大。

宋國軟弱,但宋人卻尚武,民間習武之風極盛。

王小滿從小就習練武藝,他不僅有身材優勢,一身本領也是不弱。

連番混戰中,王小滿也受了傷,身上的戰甲破損的不成樣子。

當他終於殺光了當面之敵,以那口捲了刃的鋼刀拄着地,大口大口地喘息之際,他才愕然發現,他明明是迎着金軍的陣營衝過去的,此時卻莫名其妙地出現在了山坡上。

山谷裡,一支隊伍陡然衝了出來。

王小滿心中一緊,立即把卷了刃的長刀握在手中。

然後,他就看見那支打着火把,從山谷中殺出來的隊伍竟然是自己人。

他們似乎也剛經歷了一場大戰,許多人戎服上滿是鮮血。

“咦?是李都統,是……李都統吧?”

王小滿忽然看見一名騎馬的將領,那模樣兒似乎是殿前司的都統制李顯忠。

不過,他一個禁軍士卒和李都統顯然不太熟悉,還不等他看清楚,那位騎馬的將領已經向前衝去,只拋給他一個背影。

涌出來的宋軍手中的火把照亮了更多的地方。

人屍馬骸,橫七豎八。

斷頭殘肢,慘不忍睹。

鮮血潑灑在大地上,混合着泥污,成了暗黑的顏色。

王小滿藉着那火光向前走出幾步,扔掉捲了刃的大刀,從一名死去的禁軍戎服的士兵手中,把一杆大槍奪了過來,然後便追向了正潮水般涌向前去的殿前司袍澤們。

看到蹣跚而來的他,是一身浴血的宋軍袍服,正向四下散開尋敵一戰的那些宋軍便自然而然地繞開了他。

沒有向他詢問來歷,也沒向他打聲招呼,誰知道接下來誰死誰活,這時候他們想找的只有金兵。

……

楊沅是頭一次在戰場上使用大槍殺敵。

大哥傳了他家傳的槍法,教了他臨陣對敵的許多搏鬥經驗,但是沒教他如何惜力。

所以,楊沅喜歡爆發性殺敵,而且喜歡挑人下馬。

他提馬上前,大槍如龍,長槍到處,就是一個個被挑飛的金兵。

每每在擊殺十幾名金軍之後,他就會攻勢一頓,因爲有些力乏了。

虧得本來就擅長打輔助的貝兒帶着他的親兵一直緊追他不捨,每到此時就衝到他前面去,讓他稍得喘息之機。

好在楊沅身負蟄龍功法,雖然因爲太過耗力而乏力,但他恢復的速度比常人快了好多倍。

正確的吐納運息之法在體內一流轉,很快乏力的雙臂就恢復了氣力。

楊沅終於知道有些悍將爲什麼打的興起時,便扯掉盔甲赤膊上陣了。

打的興起只管殺敵就是了,何必解甲?

只因這身盔甲雖然增強了人的防禦,但也真的增加負擔。

他的這套山文甲是最上等的好甲冑,足有六十斤重,一直不停地舞動長槍,消耗的氣力比他一身布衣時要大的多。

漸漸的,楊沅開始懂得惜力了,一槍洞穿敵人胸膛,已經造成致命傷之後,他再不會爲了耍帥而把金人的屍體挑落馬下了。

這仗越打越亂,楊沅且戰且走,早已和柳墨霖等人被衝散。

好在貝兒和他的一衆親兵,始終以衛護他爲第一要任,所以一直緊緊地盯着他,要不然他們之間只怕也要走散。

這是混亂的一夜,也是血腥的一夜,遠遠近近的,有忽明忽暗的火光四起,廝殺聲也從不同的方向遙遙傳來。

選準一個方向,再走近時,就會遇到或少或多的宋軍與金軍.

楊沅帶着艾曼紐貝兒和一衆親兵便會衝過去,迅速幫助宋軍清理了對手,然後繼續去搜尋敵軍。

而這時,四散作戰的這些宋軍,已經不像初戰時那般混亂,開始有意識地追隨在他身後。

所以,當天光漸漸放亮時,楊沅身邊竟又匯聚起了兩千多的人馬。

楊沅站到一座土山上,縱目遠眺。

奈何,他既不知道此時身在何處,也不知道附近戰情。

“可有人知道,這是哪裡?”

楊沅詢問起來,土山周圍,兩千餘士兵東倒西歪,正在躺坐歇息。

這些兵有禁軍,也有屯駐軍,其中就有宿州兵,對歸屬宿州的靈壁,自然有人悉的。

親兵訊問下去,很快就把一個吊着傷臂的士兵帶到了他的面前:“回監軍的話,這裡叫金山。”

那士兵指向遠處,霧氣濛濛中隱約可見,那裡也有一座相似的土山。

士兵道:“那裡,叫銀山。這金銀山,是古之韓信點將臺!”

第667章 木易先生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22章 一見一影一銷魂第119章 致李夫人,一瓣桃花血第210章 我加錢第24章 仗一身虎皮第715章 各自誤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625章 假日泡湯第398章 御龍直第862章 前路第345章 八岐商事第839章 我去第521章 一唱一和第660章第847章 橫掃山東路,活捉楊子嶽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675章 打哪指哪第417章 移花接木(暫缺)第300章 超憶第747章 盼金山第341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777章 不一樣的腦回路第843章 掀桌子第72章 水晶薑糖第538章 暴躁的他第526章 到底行不行第822章 回返臨安第700章 人心難第483章 算賬第224章 午時三刻,寧輸數子,勿失一先第323章 夜審第426章 楊沅弄潮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104章 玉腰姐姐的心事第154章 請夫人護法第756章 樂思蜀第524章 我的神啊第63章 二郎莫非含沙射影第802章第268章 家事國事功名事第694章 詭譎重重第678章 各事其主第717章 陰差陽錯第851章 選擇第700章 人心難第14章 不做繡花人第481章 小輕鬆第773章 合縱連橫第384章 扶不起的阿熺第531章 雪中第613章 槓上了第13章 哥給你指條明路第155章 青鳥信又來第399章 逆鱗第18章 睹瓶中之水,而知天下寒第131章 某來斷後第821章 川陝暨隴右宣撫使第101章 此情,此景第407章 二郎,咱“病遁”吧第13章 哥給你指條明路第31章 借他的繮繩拴他的驢第74章 解不開的結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105章 不開心的國舅第706章 降魔第862章 前路第8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812章 踏破賀蘭山缺第764章 以利誘之第636章 呂梁第742章 明妃六相第273章 優雅中的緊鑼密鼓第523章 遇上對的人第867章 星若的愁第651章 老兵不死第54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第440章 背鍋俠第301章 紅燭將盡第690章 兄弟呀第762章 不眠之夜第408章 二郎在上第462章 親朋眾皆去,老鐵留一人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850章 南歸門戶第22章 一見一影一銷魂第12章 滿城燈火與一隻阿它第186章 兵王歸來,發現…第59章 楊二郎施妙手第515章 最後的任務第647章 一臺戲第551章 唐僧肉第533章 上官月下追楊沅第839章 我去第62章 臨時抱個佛腳第842章 鵝王炸了第442章 文曲星的風範第503章 風暴前的寧靜
第667章 木易先生第38章 取得典身來第22章 一見一影一銷魂第119章 致李夫人,一瓣桃花血第210章 我加錢第24章 仗一身虎皮第715章 各自誤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625章 假日泡湯第398章 御龍直第862章 前路第345章 八岐商事第839章 我去第521章 一唱一和第660章第847章 橫掃山東路,活捉楊子嶽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675章 打哪指哪第417章 移花接木(暫缺)第300章 超憶第747章 盼金山第341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777章 不一樣的腦回路第843章 掀桌子第72章 水晶薑糖第538章 暴躁的他第526章 到底行不行第822章 回返臨安第700章 人心難第483章 算賬第224章 午時三刻,寧輸數子,勿失一先第323章 夜審第426章 楊沅弄潮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168章 她,下了凡第104章 玉腰姐姐的心事第154章 請夫人護法第756章 樂思蜀第524章 我的神啊第63章 二郎莫非含沙射影第802章第268章 家事國事功名事第694章 詭譎重重第678章 各事其主第717章 陰差陽錯第851章 選擇第700章 人心難第14章 不做繡花人第481章 小輕鬆第773章 合縱連橫第384章 扶不起的阿熺第531章 雪中第613章 槓上了第13章 哥給你指條明路第155章 青鳥信又來第399章 逆鱗第18章 睹瓶中之水,而知天下寒第131章 某來斷後第821章 川陝暨隴右宣撫使第101章 此情,此景第407章 二郎,咱“病遁”吧第13章 哥給你指條明路第31章 借他的繮繩拴他的驢第74章 解不開的結第121章 不能不吞的鉤第105章 不開心的國舅第706章 降魔第862章 前路第8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812章 踏破賀蘭山缺第764章 以利誘之第636章 呂梁第742章 明妃六相第273章 優雅中的緊鑼密鼓第523章 遇上對的人第867章 星若的愁第651章 老兵不死第54章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第440章 背鍋俠第301章 紅燭將盡第690章 兄弟呀第762章 不眠之夜第408章 二郎在上第462章 親朋眾皆去,老鐵留一人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850章 南歸門戶第22章 一見一影一銷魂第12章 滿城燈火與一隻阿它第186章 兵王歸來,發現…第59章 楊二郎施妙手第515章 最後的任務第647章 一臺戲第551章 唐僧肉第533章 上官月下追楊沅第839章 我去第62章 臨時抱個佛腳第842章 鵝王炸了第442章 文曲星的風範第503章 風暴前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