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
劉辯見堂上衆將都是戰意十足,便出聲問道。
“現在咱們後面是陽曲城,於毒和白繞並未出城作戰,實力仍在,而前面幾十公里是太原郡的治所晉陽城,剛遭遇了大敗,不知各位認爲咱們先打哪裡最佳?”
戰爭期間集思廣益會有靈感迸發,雖然最後戰役需要主帥的決斷,但在決斷之前,劉辯希望麾下都能開動頭腦,思考辦法。
典韋又是第一個跳了出來,“主公,聖人云‘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咱們大敗陽曲所盼的救兵,這消息肯定通過敗兵已經讓陽曲守將得知,咱們當可一戰而下,打通冀、並兩州,將其連成一片,這樣後勤問題解決,幷州遲早是囊中之物。”
一衆將領看着侃侃而談的典韋,許多人流露出了尊敬的神色。
劉辯也覺得“吳下阿蒙”這個典故應該改一下,反正呂蒙現在還沒有成名。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山君已非是陳留獵人,而是我軍驍將!”
一聽主公大讚自己,典韋胸膛挺得更高,“韋願請令,由吉、義兩營攻佔陽曲,也許明天,主公便能在陽曲城中欣賞西北女人的好處了。”
盧音一直微笑的看着典韋,聽了最後一句,殺人似的目光向典韋身上罩去。
“善!”
劉辯高呼一聲,剛將令箭拿在手上,卻見龐統出列。
“主公。”
只有在私下相處時,龐統纔會稱劉辯爲校長。
“統有不同意見。”
典韋見主公同意自己的建議,正在高興,見龐統出列反對,立即豹眼環睜,一旁的張飛按捺不住,跳了出來。
“你這小童,該去學院讀書,懂什麼兵家大事,山君之計甚好,飛願爲攻城先鋒,第一個殺上陽曲城頭。”
幾位統兵大將都贊成典韋的方案,就連孫策也不顧周瑜勸阻,出列支持典韋。
“看來武將和謀士的思維完全不一樣。”
劉辯在心中暗自嘀咕了一句,自己也沒看出此計有何不妥,但見郭嘉、周瑜都未出列,想來此計並沒得到謀士們的贊同。
將手一揮,劉辯讓大家閉上嘴巴,這才笑着對龐統說道:“士元有話,何不速速說來。”
龐統見校長虛心聽取自己的建議,面容上有了振奮之色。
“主公認爲,如果我們攻打晉陽,是捨近求遠,晉陽是太原郡治所,城高河深,兵馬衆多,一旦我軍困於堅城之下,陽曲又出兵救援,勝利之事難料。”
“難道不是這個理嗎?”不等劉辯點頭,典韋先嚷了出來。
“肅靜!”
劉辯少見的一拍帥案,“你等都不要作聲,聽士元將話說完。”
聽豐主公嚴厲起來,大堂上一片寂靜。
龐統整理了一下衣袍,從容說道:“陽曲城中的於毒、白繞都是久經沙場的宿將,見咱們要攻打他們,早已經作了嚴密防守,咱們攻打陽曲,就算能打下來,損失一定不小。”
所有人將眼光看向龐統,龐統卻對着周瑜笑道:“餘下由公瑾來說明。”
周瑜知道龐統這是要提高自己在這枝軍隊中的威信,本不欲出這個風頭,見大家聞言都看向了自己,只好穩步出列。
“瑜的想法和士元相同,所以人都認爲我們會進攻陽曲,張揚和於扶羅新敗,雖然力戰突圍,但精銳大部份已經損失,晉陽就算還有兵馬,便戰力已經不再,所以先攻取晉陽纔是上上之策。”
“捨近求遠,這好象是兵家大忌呢。”
太史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何況咱們的攻城器械需要拆裝,費時良多,這樣軍隊會非常疲憊。”
周瑜搖搖頭,“咱們去攻打晉陽,陽曲守軍根本想不到,所以不會出兵救援,他們認爲咱們的目標是這裡,日日擔心,夜夜猜疑,哪有閒瑕去顧別人。”
說到這裡,大堂上諸將不約而同的點起頭來。
“同樣,晉陽守城也想不到咱們會放着陽曲這塊肥肉不吃,跑上四十里路去攻打他們,大敗之下軍心不穩,張揚還沒來得及穩定士氣整頓城防,咱們兵馬已到,敵軍一定會驚慌失措。”
周瑜說到這裡,拍了拍龐統,將最後的話讓給了他。
龐統有些無奈,“咱們一旦攻下了晉陽,陽曲和琅縣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被包圍在了中間,糧路也徹底斷絕,於毒不是傻瓜的話,只有棄城和投降兩條路可走,這樣陽、琅縣根本就不用攻打,這叫‘攻一處而得三城’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劉辯緩緩說道:“如果咱們攻陽曲,損失打不說,於毒和白繞就算守不住,也可以棄城逃向晉陽,這樣晉陽的守兵更多,到時再攻,難度就會加大,我軍的損失也會增加。”
見主公省悟過來,龐統、周瑜齊齊躬身,“主公英明!”
典韋搔了搔頭皮走到龐統身邊,“你這小娃果然聰明,老典好象也聽懂了,這招聽起來不錯,總而言之就是少費些力氣,取得更大的效果。”
見諸將對龐統服氣,劉辯看到冉冉升起的鳳雛,想着南陽的辛苦,心中大嘆南陽之行千值萬值。
……
晉陽,城守府。
堂上氣氛凝重之極,張揚和於扶羅呆坐在堂上,一言不發。
“主公,何峰的人馬如此歷害,特別是他們的那些石頭和鐵槍,咱們的士兵連他們的面都見不到,這仗如何能勝?”
一位部將勇敢的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諸將聽得無不點頭。
“那麼,就任由他們攻打陽曲?”
張揚性子比較軟弱,連同他的聲音也沒有什麼力道。
“陽曲城有於、白兩位將軍堅守,還有琅縣與之呼應,如果中山軍進攻陽曲,並不一定能成功,咱們有單于的精騎,斷掉他們的糧道,看他們能堅持多久。”
“主公,斷敵糧道,此是上策,據斥侯來報,中山軍在盂縣並未大肆搶掠,而太行山道路艱難,運輸糧草消耗很大,咱們只要緊堅一段時間,中山軍必敗。”
堂上活躍了起來,大家你一句我一語的討論起來,討論的中心都離不開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