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秋獵

沒有多長時間,新的消息就從城外送回來縣衙了。.聽着那來送信的青皮說的話,師爺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遺憾好了。

衛王似乎並沒有想對付羅知縣的意思,很快就出城遊獵去了。但李泥匠卻在衛王走了沒有多長時間,便消失了。衙役在附近問了些百姓,但這些百姓也不知道是對李泥匠心存同情,還是真的不知道,一個個都滿口的說不知道。要不就是說,可能到那個方向去了,結果等衙役走的滿天大汗,卻是連人影都沒有見過,白白累了一路。

“似乎太過巧合了!”師爺擺了擺手,示意那青皮離去,心中卻依舊有一團疑問。

師爺琢磨了一下,還是等羅知縣下完棋再說去。過了半響,去看風的小廝回來,說縣太爺已經下完棋了,現在正和友人告別。

師爺整理一下衣領,揹着手,昂然挺胸的走入內堂。穿過走廊,來到園處。剛剛和友人告別萬的羅知縣正坐在亭子裡頭,一臉舒暢的看着滿天的秋色,慢悠悠的品着茗。大理石打造的圓桌上,還放着一份明顯被翻閱過的廣南齊民邸報。

“學生拜見東翁!”師爺施然一禮。

羅知縣微微頜首,把手中的清茗抿了一口,這才慢悠悠的說道:“那李泥匠的事情,辦的怎麼樣啊?”

師爺立馬就一五一十的把情況說了出來,末了加上自己的想法。“雖然事情看似碰巧,但學生覺得是不是太過碰巧了呢?衛王千歲不遲不早,偏偏在這個微妙的時候出門遊獵,學生總是覺得有些不太對勁的!”

羅知縣不以爲然的擺了擺手,道:“你是想多了吧?這事情就在剛纔王轉運就送來一張紙條,據安插在衛王身邊的家僕稟報,聽說是因爲那萬民請願的事情弄的心浮氣躁,故而出去遊獵散心!走南門那裡也不奇怪,那裡一向水草豐茂,野獸飛鳥非常之多,倒是處秋獵的好地方!”

說到這裡,羅知縣不屑的撇了撇嘴。“只是怪不得京城那裡的人都說衛王是怪王爺了,想我大宋博文約禮,有教無類。卻居然出了這麼一個怪胎,偏生喜好這些粗鄙的事情,打獵有什麼用?能夠治國嗎?天天想着兵事,也不知道‘窮兵黷武,亡國之曰可待’這個道理!真是粗鄙!”

師爺見都偏題了,心中苦笑,但表面上還不得不配合羅知縣一副氣憤填膺、憂國憂民的樣子,不時還得拍上一通讓羅知縣身心舒暢的馬屁。

…………

桂州城外,藍天綠水,好一派原野風光。

一羣被王府侍衛驅逐出來的兔子、獐子從野草倉惶逃竄而出,楊文廣哈哈大笑着一箭射出,“噗!”一頭倒黴的兔子被射中,在地上掙扎着。

趙禳並沒有加入其中,而是微笑着端坐在闕月烏騅馬上看着眼前的一切。過了半響,對身邊走過來的杜獻升問道:“羅知縣那裡送來的消息到了嗎?”

杜獻升可不會騎馬,有些尷尬的騎了一頭大毛驢。“剛剛到!”

王冉波在趙禳這裡安插眼線,趙禳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動作呢?王冉波那裡就不用說了,羅知縣別看地位不高,但他掌握的臨桂縣卻是州治所在,在關鍵的時候,發揮出來的能量卻是不可小覷。特別是準備算計對方,趙禳怎麼可能沒有收買幾個羅家僕人呢?

趙禳揚了揚馬鞭,看着一名王府侍衛策馬飛射一箭,將兩頭兔子串了起來。趙禳立刻大聲叫好:“射的好!賞!”

立刻有書吏拿出一串銅錢,高呼那王府侍衛的名字。“王三郎,賞錢五百文!”

雖然只是五百文,並非幾貫幾十貫的賞錢,但在物價低廉的廣南西路這錢已經很可觀的了。而且趙禳也有心控制這些平曰的賞錢,因爲平曰訓練好固然不錯,但戰場上更加重要。而且你平曰訓練賞賜幾貫錢,到了戰場上表現好,怎麼也得個幾十,甚至上百貫吧?這還不得把趙禳的家底給掏空了?

那得了賞錢的王三郎大喜,在飛奔的戰馬上發出一聲興奮的怪叫。附近的同袍都妒忌羨慕的喊道:“今天請客,要不然饒不了你小子!”

看着意氣風發的王三郎,杜獻升眼中上一抹不屑,心中暗罵一聲:貪鄙武人。

“嗯,剛纔說到那裡了?”趙禳側頭看了杜獻升一眼,問道。

杜獻升立馬收拾心情,認真的說道:“說到羅知縣那裡的消息送到了的事情!根據釘子送來的信紙上寫的消息,羅知縣應該沒有懷疑到王爺身上,倒是他的師爺似乎有懷疑,提醒了羅知縣好幾次。”

趙禳不以爲然的說道:“這個天下聰明人何其多?重要的是羅知縣怎麼看待!”

“是!王爺說的是!”頓了頓,杜獻升接着說道:“羅知縣並沒有聽從師爺的提醒,對此很是不以爲然,真是天佑王爺!”

趙禳搖了搖頭,笑道:“又是這套把戲,這些計策都是人想出來的,關這老天爺什麼事情呢?可別磨滅了自己的功勞!羅知縣不注意,那是我們的計策好!!”

看似呵斥,卻是暖人心。

杜獻升忙不迭的告罪,心中暖暖的。

這時候楊文廣策馬過來,楊文廣麾下那頭戰馬明顯要比闕月烏騅馬小了一頭。大概是沒有能夠參加打獵,和同類一樣在廣袤的原野上策馬飛奔。闕月烏騅馬窩了一肚子的火,見到一匹馬過來,立馬瞪大眼睛,咧嘴嘶鳴。登時把楊文廣的坐騎嚇住了,唯唯諾諾的就是不敢上前。

氣的楊文廣狠狠鞭撻了那戰馬,戰馬吃痛之下,還沒有忘記闕月烏騅馬的威脅,想調轉馬頭飛奔。楊文廣好不容易這才拉住它,無奈在距離趙禳五六步外翻身下馬,又是無奈又是羨慕的看着闕月烏騅馬。“王爺啊!這馬……真帶勁的!”

如果是其他馬,趙禳或許可以考慮一下在這個時候送給楊文廣,拉攏感情。不過闕月烏騅馬可不行,是趙禳的心頭肉,掃了掃馬脖上的鬃毛,安撫着躁動的闕月烏騅馬。笑着岔開話題道:“仲容怎麼不去打獵了?可是累了!”

楊文廣一聽這話,立刻忘記了惦掛闕月烏騅馬的事情。一臉得意洋洋的樣子,偏生還一副謙虛的說道:“不去打獵倒不是累着了,主要是因爲打了七隻兔子,三隻獐子,差不多了!再來,可就沒有其他人弓箭用武的地方了!”

趙禳聞言,怔了怔,旋即指着楊文廣哈哈大笑起來。他想不到,一向老成的楊文廣,居然有如此恣意張狂的一面,不過也不奇怪,楊文廣說到底,現在不過是一名十**歲的少年郎罷了!這個時候還不恣意張狂,難道真的學蘇東坡,等到年紀大了,來個‘老夫聊發少年狂’嗎?

止住笑聲,趙禳看着一臉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的楊文廣,帶着一臉掩飾不住的笑意解釋道:“只是想不到一向少年老成的仲容也有這麼臭美的一面!”

楊文廣老臉一紅,悻悻然的說道:“我那裡有王爺說的臭美呢?而且年少老成不好嗎?”

唯恐趙禳繼續在這個問題上說下去,不等趙禳回答,楊文廣已經趕緊再次開口,岔開話題道:“王爺啊!怪不得北方的那些蕃人如此厲害了,男子上馬皆可爲兵。原來是這秋獵暗含打仗之道,你看這秋獵先是圍三缺一,再到如何驅趕,選擇路線,再到騎射,當真宛如打仗一般!不秋獵一番,還不知道里頭有那麼多兵家道理呢!”

趙禳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

楊文廣得了讚賞,立刻一臉興奮的說道:“王爺,不如建議朝廷讓各地兵馬,每年都秋獵如何?”

趙禳哈哈一笑,略帶遺憾的搖了搖頭道:“仲容這想法是好的,不說這秋獵當以騎軍最好,就是這些獵物,我大宋那裡找呢?須知中原一帶早就已經開發的差不多,就算有的山林,也有固定的獵戶在。秋天正是打獵的好時節,當地兵馬去了打獵,那些獵戶豈不是沒有了飯吃嗎?而邊戎一帶雖然好,但你去秋獵了,萬一敵人來了,那該怎麼好?”

楊文廣慚愧的低下頭,嘆了口氣道:“我想的太過簡單了!唉,不過這強兵,真的困難啊!”

趙禳不以爲然的說道:“何必在意那麼多呢?蕃人有蕃人的好處,但難道我大宋就不好嗎?一味的追求好的,反而會落入下乘。”

楊文廣垂着頭說道:“王爺教訓的是!”

趙禳策馬到楊文廣身邊,提着馬鞭在楊文廣的肩甲上輕輕敲了幾下,安撫道:“別想太多了!這兩天就好好秋獵吧!”

“這兩天?難道王爺今夜不回城了?過上明天,可就是九月十五了!”楊文廣驚訝的擡起頭,看着端坐在馬背上,顯得格外高大的趙禳。

趙禳不以爲然的說道:“那又如何?”

說到這裡,趙禳神秘的一笑,道:“好了,別擔心,本王自有定計!”

見趙禳都這樣說了,楊文廣無奈把滿腹的疑惑繼續埋藏起來。(。

第250章 養廉銀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77章第127章 攻城戰前奏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261章 疑兵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46章 足球(下)第213章 燙金請柬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205章 踏春(9)第35章 人情債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281章 皇儀殿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258章 斷案(下)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205章 踏春(8)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28章 楊二郎第42章 善後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264章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64章第228章 天慶觀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118章 選兵(上)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02章 種世衡第212章 權臣第127章 攻城戰前奏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81章 生母(續)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55章 招賢(下)第221章 四月事第35章 人情債第218章 密會第190章 女真人第224章 西華門第205章 踏春(5)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285章第24章 倩影迷蹤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230章 丁憂第59章 暢談(上)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11章 苦肉計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308章 急行軍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241章 稱王第191章 市馬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07章 贖身第217章 猜忌第223章 宮火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21章 四月事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93章 杏樹春第285章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61章 張元獻計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125章 練膽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138章 益都城第209章 不明漩渦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88章 棋錯一着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273章第142章 夜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下)第244章 安化蠻撤兵第56章 張子始第163章 情斷還連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
第250章 養廉銀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77章第127章 攻城戰前奏第85章 王王聯手(中)第261章 疑兵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46章 足球(下)第213章 燙金請柬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205章 踏春(9)第35章 人情債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143章 未知的敵人第281章 皇儀殿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下)第258章 斷案(下)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205章 踏春(8)第199章 大宅那點事第28章 楊二郎第42章 善後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264章第31章 汴梁論劍第264章第228章 天慶觀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118章 選兵(上)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02章 種世衡第212章 權臣第127章 攻城戰前奏第52章 仁宗親政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81章 生母(續)第34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55章 招賢(下)第221章 四月事第35章 人情債第218章 密會第190章 女真人第224章 西華門第205章 踏春(5)第289章 晁宗愨(下)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285章第24章 倩影迷蹤第246章 再見縣主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230章 丁憂第59章 暢談(上)第15章 會稽郡王府第11章 苦肉計第78章 京東兩路大旱第308章 急行軍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241章 稱王第191章 市馬第104章 求助?陷阱?第107章 贖身第217章 猜忌第223章 宮火第62章 以直報怨 得人心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2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245章 言論之威(上)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215章 君子閣(下)第221章 四月事第73章 今夜後,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93章 杏樹春第285章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61章 張元獻計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135章 優勝劣汰第171章 北宋牛人第125章 練膽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138章 益都城第209章 不明漩渦第105章 呼延灼闖王府(上)第88章 棋錯一着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273章第142章 夜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下)第244章 安化蠻撤兵第56章 張子始第163章 情斷還連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