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泰山行(上)

bookmark

趙禳對此很冷靜,他這樣做,自然不怵呂夷簡了!沒有錯,趙禳和呂夷簡有仇恨,但公孫玄虛的話提醒了趙禳,呂夷簡是一名官場干將。套用現代的話來說,便是政治家!

一個政治家是不會意氣用事的,處於呂夷簡的位置想想。如果他聯手和陳方之一起打壓趙禳,能夠打倒趙禳嗎?不能!畢竟就是一個幕僚這樣的職位,雖然權力不少,但在大宋官制當中,這卻是一個不入流的職位。

沒有人會腦殘到因爲這麼一件‘小事’就把一路(省)安撫使給罷免了,更別說這安撫使的身份還貴不可言的那種。

而壞處呢?你呂夷簡剛剛弄垮了皇后,現在還想弄垮長沙王。文武百官會不會有意見的?就連一直對呂夷簡寵信有加的宋仁宗會不會有意見的?須知事後宋仁宗也有些暗暗後悔,畢竟一夜夫妻百夜恩,更何況郭皇后和宋仁宗朝夕相處十年時間呢!

而趙禳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和陳方之扯皮,沒有錯就是扯皮!雖然說打倒陳方之最好,但趙禳並不能夠這樣做。

一方面,陳方之雖然不是京東東路人,但在京東東路爲提刑官(提點刑獄公事簡稱)已經有四年之久!陳方之和京東東路的大戶關係頗爲密切,趙禳不想把時間鬧得太僵。最少目前趙禳需要做的是邁出第一步。待自己強大後,害怕曰後沒有報仇的機會嗎?

另外一方面,則是宋朝的官制問題。宋朝爲了約束主官,一路上大致三權分立,轉運使(安撫使、經略使)、提刑官、通判各自制肘。不過相對而言,通判因爲其權力劃分的緣故,他還是比較靠近轉運使,實際上制肘轉運使的反而是提刑官。

其他人心中會不會暗暗琢磨着:這個趙禳纔在京東東路當了七八個月,就把提刑官擠走,是什麼意思呢?

名望受到影響不說,陳方之走了後,這提刑官也不可能由趙禳推薦上去的人擔任,最後不是來一個李方之就是張方之,趙禳何必去做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正因爲如此,趙禳把扯皮的事情交給錢彥遠書寫上疏的奏摺後,趙禳便帶上兩大金剛呼延灼、王珪及隨行的三百鐵甲都,立刻益都城,踏上前往泰山的官道。

這個時候的泰山雖然已經是旅遊勝地,但種種制度和財富上的原因,使得這個時代的旅行業並不算髮達。按道理說這泰山應該很難行走的,畢竟沒有官府的投入。

實際則不然,趙禳這還得多虧自己的爺爺。

也就是宋真宗,當初就是宋真宗喜歡泰山封禪,修建了不少道路上泰山,前往泰山的官道至今也保養的頗爲不錯。這個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想不到居然有一天便宜到趙禳,想其來也有幾分哭笑不得。

雖然旅遊業不算興旺,但抵達泰山後,還是不時可以看到一些大戶人家在僕人的簇擁下觀賞冬曰的泰山。偶然還可以看到大戶小姐那婀娜多姿的背影,那甜蜜微笑的風情。

當然了,趙禳也和她們沒有發生什麼《長沙王與n女不得不說的一千零一夜》之類的事情。正所謂才子配佳人,大戶小姐身邊多半都有棵青草在,有的好是幾棵,一個個人五人六的裝斯文人,看的趙禳不是一般的膩味。

好吧!趙禳得承認,他有那麼一點點的妒忌。

他後悔自己出來的時候,居然沒有帶上嬌娘這一對母女花出來,那得多好呢?風花雪月的,唉!現在一看身邊?全是漢子,尼瑪的……

當然了,你要說一點好的地方也沒有是不可能的。沒有了美嬌娘相伴,自然沒有風花雪月的閒情逸致了,一路上都直奔孫復的居所,泰山書院而去。

雖然身居泰山,但孫復並非是隱居於深山密林當中,而是居住在泰山西麓的一處支脈的山腰處,山下便是古道,步行半個來時辰,便可以抵達一城鎮——界首鎮。而從界首鎮北上齊州治所歷城不過百三十里,南下兗州也不過百五六十里而已!東去鄆州也許遠了些,二百一十餘里,但有汶水這條水路連接,路途雖然長了些,但真的走起來,卻是要比往齊州歷城要快上幾分。

也怪不得孫復哪怕在深山密林中教書,也有如此多人前往了!這裡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兗州、鄆州、齊州,那一個不是中原上有名的富裕州郡?富裕的地方自然多人學文了,有資本到外地求學了。

到了界首鎮,趙禳只是派人打探一二,不僅僅知道孫覆在那裡,更是可以有人帶路!還是不要錢的,帶路的是一名士子,姓張,名洞,字仲通。

交談幾句,趙禳和張洞二人都禁不住有些驚訝了。

兩人不約而同的問道:“公子(大郎)可是開封人?”

話音剛落,二人就忍不住哈哈一笑。趙禳笑道:“看來都是老鄉啊!只是不知道仲通怎麼會放着花花開封府不在意,反而到這界首鎮來呢?”

張洞不答反問道:“公子也不是如此?放着好好的青州不待着,反而天寒地凍的時節來泰山尋先生!”

爲了掩飾一二,趙禳並沒有用真實身份,而是自稱青州大戶的公子哥兒。三百鐵甲都現在都不在身邊,而是尾隨着,趙禳身邊只是留下十多名銳士。畢竟你見過那個公子哥兒出行三百多名士兵保護的?

正因爲如此,張洞並不知道趙禳的來意。

趙禳哈哈一笑,半真半假的說道:“我聽聞泰山先生博學多才,這不是想請他到我家那裡教書嘛!”

張洞微笑的搖了搖頭,不過趙禳還是從張洞的笑容中感覺到幾分不屑。“公子,怕是你要失望了!先生視錢財如糞土,現在只想專研學問而已!可不是孔方兄呢!”

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235章 孔道輔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98章 落戶秦鳳路第205章 踏春(10)第31章 汴梁論劍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233章 毒計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21章 四月事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172章 獄訟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52章 仁宗親政第52章 仁宗親政第83章 錢氏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223章 宮火第169章 四大儒第283章 西華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28章 天慶觀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138章 益都城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149章 跳躍的火焰(5)第65章 白礬樓第4章 皇后風波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205章 踏春(1)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08章 一個大坑第271章 出使(下)第125章 練膽第293章 杏樹春第272章 蕃州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57章 文人節操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262章 出兵第306章 震驚第263章 沸水第258章 斷案(上)第150章 跳躍的火焰(6)第258章 斷案(中)第254章 議策(上)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61章 張元獻計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257章 風起第200章 母心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上)第93章 薦才第99章 囚中對(下)第140章 安賑司(2)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18章 商謀(上)第84章 王王聯合(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271章 出使(上)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50章 仁宗遇刺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153章 跳躍的火焰(9)第221章 四月事第259章 軍情第260章 鬧劇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65章 白礬樓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53章 波瀾再起第233章 毒計第300章 史吉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23章 說書人第258章 斷案(下)第257章 風起第56章 張子始第205章 踏春(6)
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235章 孔道輔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298章 落戶秦鳳路第205章 踏春(10)第31章 汴梁論劍第165章 廢后風波第233章 毒計第236章 廣西事(中)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21章 四月事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172章 獄訟第222章 西宮寒(上)第52章 仁宗親政第52章 仁宗親政第83章 錢氏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223章 宮火第169章 四大儒第283章 西華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28章 天慶觀第236章 廣西事(下)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138章 益都城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149章 跳躍的火焰(5)第65章 白礬樓第4章 皇后風波第77章 風起雲涌(下)第305章 軍議、謠 言第202章 葡萄藤架(上)第205章 踏春(1)第126章 彌勒教的摻和第108章 一個大坑第271章 出使(下)第125章 練膽第293章 杏樹春第272章 蕃州第109章 宰相圍攻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57章 文人節操第79章 章 獻駕崩第237章 融溪大敗(上)第262章 出兵第306章 震驚第263章 沸水第258章 斷案(上)第150章 跳躍的火焰(6)第258章 斷案(中)第254章 議策(上)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287章 清風金明河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61章 張元獻計第279章 三川口大戰第257章 風起第200章 母心第295章 聯手打壓第237章 融溪大敗(下)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上)第93章 薦才第99章 囚中對(下)第140章 安賑司(2)第204章 少年不勝春風(上)第18章 商謀(上)第84章 王王聯合(上)第310章 三川寨(上)第8章 突如其來的彈劾第271章 出使(上)第167章 六條詔書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176章 亡羊補牢第50章 仁宗遇刺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51章 釜底抽薪(下)第112章 楊素臨戰第153章 跳躍的火焰(9)第221章 四月事第259章 軍情第260章 鬧劇第32章 小事變大事第65章 白礬樓第242章 兵臨城下第53章 波瀾再起第233章 毒計第300章 史吉第203章 王蒙正(下)第155章 勝捷軍的逆襲(2)第23章 說書人第258章 斷案(下)第257章 風起第56章 張子始第205章 踏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