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金明湖

呂夷簡這個當事人更是有種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的感覺,這趙禳到底是什麼態度啊?示好自己?

呂夷簡可不認爲趙禳會是如此圓滑的人,如果他真的是這樣做,那他就不是趙禳了。這傢伙昨天還那麼強硬,今天這麼軟弱,不!是詭異,裡頭肯定有問題!

趙禳欠了欠身,一臉無奈的說道:“本王昨天晚上錯怪了呂相公了,經過了解,才知道呂家三郎內是品德高尚之人。本王正準備就退朝後,於這事情向呂相公道歉,不想……罷了!罷了!”

呂夷簡登時無語了,你趙禳是什麼人,誰不知道啊?這蹩腳的藉口,會有人信嗎?要說品德高尚就得到你原諒對方,當初石介不就是因爲站在士大夫立場上彈劾了你嘛!結果等你趙禳到了京東東路後,立馬一天一封奏摺的彈劾石介。

只是這事情卻是不好說的太明白,既然趙禳這樣說了,他呂夷簡難不成還不依不饒的要趙禳賠罪的嗎?

對於趙禳,宋仁宗固然是忌憚,但他同樣也愛護。很矛盾吧?

事實上宋仁宗現在都不知道自己對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應該抱有怎麼樣的心態好了。童年美好的記憶,奶聲奶氣的“皇兄”,讓宋仁宗心中充滿了溫暖。偏生自己又沒有兒子,而趙禳又表現出巨大的權力慾。

在躊躇中,宋仁宗揮了揮手。

王守忠拖長聲音。喊道:“退朝!”

“吾皇萬歲!”文武百官齊齊施然一禮。宋仁宗先行離開,等宋仁宗人離開了金鑾殿,文武百官這才按照品階高低,井然有序的離開金鑾殿。

“官家!”

一聲招呼。把有些失神的宋仁宗拉回現實中,定身一看,原來是自家的舅舅李用和,身上穿着黑色的禁軍將服,沒有戴頭盔,頭上裹了一塊繡獸黑頭巾。

“哦,是國舅啊!”宋仁宗露出一抹淺淺的笑意。

“官家似乎有什麼心事。”李用和關切的看着宋仁宗。“雖然國家大事很重要,但官家現在更需要注意好身體,畢竟官家現在還沒有……呃……”

李用和立刻想到自己說了不應該說的話,連忙止住話題。連忙垂下頭。告罪道:“臣該死!請官家責罰!”

宋仁宗也臉色禁不住一僵。不過他爲人素來寬仁。更何況李用和是他舅舅,這樣說也是爲了他好的。

宋仁宗沉默了半響,讓李用和的心很是忐忑。腰桿禁不住更加彎了。

“國舅,平身吧!你沒有說錯什麼,你都是爲了朕好的!”宋仁宗雖然是在安撫李用和,但聲音中卻頭着一股蕭瑟。

李用和雖然重新站好,但心中忐忑並沒有離去。笑了笑,不敢說話了。

“國舅,現在不忙吧?”宋仁宗側頭看着李用和,徐徐問道。

李用和唯恐再次說錯話,很是謹慎的斟酌了半響,這才答話:“也沒有什麼忙的。也就是巡邏一下站崗,官家有什麼事情嗎?”

“既然這樣,國舅陪朕走走吧!到金明湖處散散步吧!”宋仁宗用略帶詢問的目光看着李用和。

李用和知道宋仁宗這樣說,絕對不會無的放矢。宋仁宗貴爲一國之君,空閒時間並不多。而且到了他這個位置上,一舉一動都已經帶有深意。隨意而爲,已經遠離宋仁宗。

“是!這是臣的榮幸!”李用和畢恭畢敬的答道。

“嗯!”宋仁宗不置可否的應諾一聲,便在走在前面。

沒有多長時間,一行人便來到了金明湖畔,這是一個人工湖,雖然不大,但很精緻。陽光灑在湖面上,金波鱗動,幾條鯉魚歡快的躍出水面,帶出一串散發淡金色的水珠,讓人禁不住生出魚躍龍門這個詞。

夏風吹拂過,種植在湖畔上的柳樹,立刻發出哇啦啦的聲音。一股清涼的氣息傳過來,涼了在這夏日中的炎熱。

宋仁宗站住腳步,對後面的王守忠等宦官、班直揮了揮手,道:“不用跟着了,朕要和國舅兩人靜靜的待着。”

王守忠猶豫了下,頜首道:“是!”

官家有什麼話想和自己說呢?李守忠好奇的看着宋仁宗的側臉,微微內陷的側臉,悄然無聲的訴說着宋仁宗並不怎麼健康的身體。

“國舅啊!你知道這裡對於朕而言,記憶最深的地方,是什麼嗎?”宋仁宗走着走着,頓住腳步,目光有些迷離,伸手捉住一把柳條,手指撫摸着上面的紋路,驀然對李用和問道。

李用和侍立在宋仁宗身側,仔細想了想,嘴角露出一抹微笑,道:“如果臣沒有猜錯,應該是和衛王的遊玩吧?臣當時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禁軍士兵,但也經常聽到衛王和官家的笑聲,很爽朗、歡愉。”

“是啊!真是希望這段日子永遠的繼續下去!那個時候阿攘最喜歡就是好像小大人的,偏偏說話奶聲奶氣的,真的讓人忍俊不禁。朕還記得,有一天阿攘偷偷摸摸的給朕送來了一條烤魚。朕還奇怪是那裡來的,很快就有人告發了,阿攘這小子居然膽大包天的在金明湖裡面捉鯉魚!還烤了給朕吃,也不知道那個時候,阿攘是想着朕這個皇兄,還是想着把朕扯下水去呢?”宋仁宗陰沉的臉上,禁不住綻放出陽光般燦爛暖人的微笑。

李用和笑呵呵的說道:“呵呵!官家這麼一說,臣也記起來了。這金明湖裡頭的鯉魚可是太祖皇帝放養的,據說和皇宮的風水格局有關聯。這事情被章獻明肅太后知道了後,衛王可是捱了一頓好打呢!”

宋仁宗說道:“朕當時也好不到那裡去,被罰寫了一百篇千字文。”

雖然說是被罰,但宋仁宗臉上並沒有沮喪的神色,笑容依舊燦爛。“阿攘當時的情況,朕可是記得最清楚。那小子一邊哭,一邊喊:可憐我這個沒有爹的孩子啊!快打死我吧!快打死我吧!弄的那負責責打的宦官都不敢下手了,太后也只能夠黑着臉饒過了他!哈!這小子從小就和一般孩子不一樣,聰明得緊!”

“官家說的是,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太過聰明的緣故,衛王有些離經叛道,如果不是如此,怕衛王成就更加大!”李用和說到這裡,登時知道自己失言了。連忙告罪道:“臣不是這個意思……唉!請官家責罰!”

宋仁宗笑了笑,很是不以爲然,道:“國舅何必如此唯唯諾諾呢?朕明白國舅的意思,也知道國舅沒有那方面的意思。”

頓了頓,宋仁宗的笑容收斂起來,雙眸浮現出一抹悲哀。“最親的人,卻是最要防備的人!真是想,阿攘永遠都長不大,永遠都是朕的開心果啊!”

李用和見宋仁宗並沒有因爲自己方纔的失言而責罵,膽子也大些,咬了咬牙,道:“官家,臣冒昧說一句話。其實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官家尚未有後緣故上,如果官家有龍子,何至於如此呢?事實上,臣覺得衛王和士大夫關係如此緊張,也是因爲這個緣故。”

宋仁宗拿着柳條的手一僵,苦笑道:“你是這樣認爲的?”

李用和搖了搖頭,看着金波鱗動的金明湖,說道:“臣是猜的,衛王才高八斗,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已成絕唱,一部《三國演義》讓人彷彿回到了熱血的三國時代。無數年輕士子以衛王爲榜樣、崇拜,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士子了,不少普通士兵都對衛王喜聞樂見。只要衛王圓滑一些,完全可以拉攏到一批士大夫聚攏到他身邊。”

宋仁宗放下柳條,雙手揹負,惆悵道:“你說的沒有錯,阿攘他的確做了很多不利於他的事情。是爲了朕這個沒有用的哥哥吧!有時候朕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對待這個弟弟,立爲皇太弟嗎?”

李用和臉色大變,連忙勸說道:“官家!你怎麼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來唉呢?”

“呵呵!是嘛?”宋仁宗眯着眼睛,沒有人知道此刻宋仁宗到底在想什麼。

李用和繼續勸說,一臉嚴肅的說道:“雖然官家現在還無龍子,但官家現在不過是而立之年(三十歲)罷了!怎麼可以生出這樣的心思呢?如果日後官家有後了,官家叫衛王如何自處呢?又該如何對待自己的骨肉呢?”

宋仁宗笑了笑,徐徐說道:“國舅,你知道嗎?有的時候,朕還怕阿攘!很可笑吧,皇帝居然怕一個臣子,還是自己的弟弟。”

李用和張了張嘴巴,只是千言萬語都不知道該怎麼道出口,唯有默然以對。

吐了口濁氣,宋仁宗說道:“阿攘就彷彿是一塊金子,無論是在那裡都散發出耀目的光芒,在京東東路是如此,在廣南西路也如此。朕有的時候想,拼着不要清譽,把他捉來,軟禁致死好了。”

李用和駭然,前一刻說要立爲皇太弟,現在卻要軟禁致死。李用和有些怕了,什麼話也不敢開口了。現在官家和自己雖然說話很和藹,但誰知道會不會事後反面無情的?

“這個皇位……唉!”宋仁宗搖了搖頭,有些惆悵的徑自離開。

李用和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看着宋仁宗那微微駝着的背影,此刻的宋仁宗彷彿揹負着一座無形的大山。壓的他的腰桿,不能夠挺直起來。

第102章 種世衡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110章 打壓第227章 定棺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3章 說書人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36章 全城熱武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261章 疑兵第188章 黑手第205章 踏春(7)第196章 回朝(上)第50章 仁宗遇刺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50章 養廉銀第50章 仁宗遇刺第219章 學員難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35章 孔道輔第107章 贖身第103章 昔日故人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06章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29章 楊文廣第283章 西華第56章 張子始第17章 軟刀子第205章 踏春(8)第132章 攻城戰(4)第120章 選兵(下)第263章 沸水第191章 市馬第24章 倩影迷蹤第130章 攻城戰(2)第188章 黑手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252章 靜德堂 在靜德堂裡面,穿着硃色公服,大概是廣南西路天氣炎熱的緣故,裡面只是穿了一件素色絲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271章 出使(中)第136章 彈劾第132章 攻城戰(4)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150章 跳躍的火焰(6)第247章 安南事(上)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30章 結黨第274章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309章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91章 舅甥對話第53章 波瀾再起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308章 急行軍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184章 政令第146章 跳躍的火焰(2)第169章 四大儒第196章 回朝(上)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18章 密會第169章 四大儒第129章 攻城戰(1)第51章 染血的貢布第58章 光芒四射的登場第22章 開拓財路第230章 丁憂第133章 賞與罰第185章 走私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200章 母心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230章 丁憂第59章 暢談(上)第101章 要人第238章 募兵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5章 師傅(上)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上)第30章 結黨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85章第125章 練膽
第102章 種世衡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63章 相逢已是人非第110章 打壓第227章 定棺第304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64章 湖心亭巧遇第202章 葡萄藤架(下)第267章 南營換將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3章 說書人第420章 千秋茶肆(上)第36章 全城熱武第147章 跳躍的火焰(3)第261章 疑兵第188章 黑手第205章 踏春(7)第196章 回朝(上)第50章 仁宗遇刺第166章 回京與留青第250章 養廉銀第50章 仁宗遇刺第219章 學員難第76章 風起雲涌(中)第291章 案上金鑾殿第235章 孔道輔第107章 贖身第103章 昔日故人第231章 風波不止第206章第289章 晁宗愨(上)第29章 楊文廣第283章 西華第56章 張子始第17章 軟刀子第205章 踏春(8)第132章 攻城戰(4)第120章 選兵(下)第263章 沸水第191章 市馬第24章 倩影迷蹤第130章 攻城戰(2)第188章 黑手第310章 三川寨(下)第252章 靜德堂 在靜德堂裡面,穿着硃色公服,大概是廣南西路天氣炎熱的緣故,裡面只是穿了一件素色絲第281章 皇儀殿(續)第271章 出使(中)第136章 彈劾第132章 攻城戰(4)第75章 風起雲涌(上)第150章 跳躍的火焰(6)第247章 安南事(上)第286章 官宦浮沉第3章 歷史似乎有些不一樣第30章 結黨第274章第48章 陽光下的黑暗(中)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309章第114章 外勾心,內猜忌第123章 東口鎮遭遇戰(2)第91章 舅甥對話第53章 波瀾再起第208章 落水的女子第308章 急行軍第164章 京東方罷,中樞風起第184章 政令第146章 跳躍的火焰(2)第169章 四大儒第196章 回朝(上)第276章 突火槍構思第218章 密會第169章 四大儒第129章 攻城戰(1)第51章 染血的貢布第58章 光芒四射的登場第22章 開拓財路第230章 丁憂第133章 賞與罰第185章 走私第172章 泰山行(上)第181章 一戶哭,何如一路哭?第200章 母心第192章 海貿、矛盾第148章 跳躍的火焰(4)第226章 文官、武將、外戚第230章 丁憂第59章 暢談(上)第101章 要人第238章 募兵第40章 蘿蔔加大棒第310章 三川寨(中)第236章 廣西事(上)第203章 王蒙正(上)第5章 師傅(上)第253章 挾民意以令衛王(上)第30章 結黨第183章 福運來金第285章第125章 練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