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姜海琴,生在1950年,出生時家裡請的風水先生說過,這孩子五行缺水,女孩子缺了水性的柔可不行,於是家裡人從小便種水仙花,春季總讓用蜂蜜泡着水喝,每次都是家裡人強行灌下的,倒不是因爲苦味,而是她不理解這麼漂亮的至美之物爲什麼要摘取它生命的權利。
風水先生倒也說的準,這孩子天生一股犟勁,姜家本是河南一帶少有的商戶,她父親姜成樂幼年硬從作爲地主的爺爺姜生富手中搶去半個家業的地契賣出去闖蕩,走南闖北的,竟在他手裡翻了一番,因此對於姜海琴的犟勁,他從不說什麼,只是偶爾帶着寵愛又有憂愁的目光看着她說:“你這孩子,怎麼跟你爹這麼像呢”姜家本身爲大戶,新中國成立後,預感到家業難存,姜成樂不顧父親的反對,賣掉整個家業,化身爲一箇中農階級,賣出的錢都從其餘地主手裡買了些家傳的寶貝金磚什麼的藏在了地窖裡,這事起初家裡人就他自己知道。父親成富不知從誰口裡得知,那天便拿着柺杖用盡殘生力氣打他,口中邊咳嗽邊衰弱的重複着:“家門不孝啊,你讓我下去後怎麼見你爺啊”姜成樂自己心裡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只是忍着,沒想到老爺子一動氣一口沒喘上,手中的柺杖掉下便再也沒撿起來,送葬那天,姜成樂哽咽着對着剛出生的海琴說道:“你長大後爹不求你千金富貴,世事變了,你只要找個安穩人家,爹這輩子就知足了,啊”
就這樣在紅色的革命歲月和中國道路的初期,姜海琴長到了18歲,有着其他女子所不具備的風味與氣質,“眼含三月秋波,臉如六月桃花,玉貌妖嬈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這是許逸飛寫給他情書中所寫到的,也正是這三兩句情書讓她跌入了愛情,她心知這是從名著裡摘出的詩句,要知道她從小到大紅樓夢看了有過十遍,但還是抵不住他的陽剛與凌雲壯志,並且,他們同有這個年代的人所不具備的高遠格局,姜海琴自幼喜歡歷史,尤其愛研究西方發展史,而許逸飛癡迷於物理學,可老師大多下了崗(參考三體),他們有股共同的感覺,必須爲這個民族做些什麼。
姜海琴本就一股犟勁,便和許逸飛一起宣傳自己正確審視革命態度,他們在街角貼傳單,收集資料與歷史文獻,希望能讓中央聽到自己的呼聲,能在自己的力量之下改變些什麼
她和許逸飛就這樣邊在自己的革命中緊張進行,又在苦難之間沉溺於愛情,他們有自己的美好生活,許逸飛心知她喜歡水仙花,一次買下一朵在湖邊散步時戴在了微笑着閉眼等候驚喜的她耳邊,沒成想海琴倒因這事不開心了一下午,“那花好端端的招你惹你了?它活着的時候遠比一個標本好看。”許逸飛也就哄了一個下午,心中只是不解這大小姐的脾氣,轉天一次生日,姜海琴在約定的湖邊沒等到他的身影時,他悄然從後邊的橋邊走出,手中端着一小盆正盛開的水仙,這兩人才重歸於好。
在那個激盪的年代,那個兒女情長被紅色遮蔽的年代,竟也有這般花似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