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

果然,福島安正這一番話,頓時打消了衆領事們投降的念頭,因此金璋立刻轉向鮑爾,道:“上校先生,如果對方發動進攻,我們能夠堅持多長的時間?”

鮑爾想了一想,道:“領事先生,我估計最多隻能堅持三天時間,因爲租界的地區太大了,儘管我己經縮了防禦陣地,但我們的人數還是不夠,槍支彈藥也不足,我想三天的時間應該是極限了。不知道北京方面的援軍什麼時候能夠趕到天津。”

金璋苦笑了一聲,道:“北京方面己經回覆了,在短時間內他們還無法趕來增援天津,只要求我們儘可能堅守得長一的時間。”

原來北京的八國聯軍收到了福島安正的電報,知道天津城己失守,而駐守天津城的日軍也被擊敗,這一下也給八國聯軍不的震動,雖然他們對這夥自稱是海外華人的來歷還十分懷疑,認爲很有可能是清政府搞的鬼,也許是南方的督撫弄出來的。但八國聯軍的指揮官到是達成了一致,就是隻靠目前北京八國聯軍的實力,恐怕難以收復天津,重新打通海路,畢竟能夠連續攻佔天津、大沽口的敵軍,實力絕不容視,只有等徳國艦隊到達中國,雙方合力纔有把握擊敗這支敵人,起碼徳國艦隊到了,聯軍才能重新掌握制海權。

於是八國聯軍的指揮官首先聯名發電到上海,首先告上海方面戰事的進展,要求英國駐上海領事霍必瀾(pelhamarren)立刻調查,這夥所謂的海外華人是否和清國的南方督撫有關。

原來在清廷尚未向各國宣戰之前,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郵政大臣盛宣懷等清國的南方督撫即商議如何在這緊張的局勢下,保存東南各行省的穩定,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中國;甚緻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且慈禧太后、光緒皇帝遭遇不測的時候,就由東南督撫大員推舉李鴻章出面,擔任總統來支撐中國局面。

1900年6月1日,清政府以光緒皇帝的名義,向大英帝國、美利堅合衆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大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西班牙帝國、荷蘭殖民帝國、比利時王國十一國同時宣戰。

1900年6月6日,在清國的東南督撫大員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盛宣懷從中牽線策劃,上海道餘聯元出面,與由英國駐上海領事霍必瀾爲首的各國駐滬領事,協商簽訂了《東南互保章程》。規定:抵制義和團運動向南方蔓延,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但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南方各省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產業爲主。

既然《東南互保章程》是由英國駐上海領事霍必瀾出面簽下的,那麼現在八國聯軍懷疑這夥所謂的海外華人是清國的東南督撫大員弄出來的,那麼自然是責成霍必瀾去調查清楚,另外現在李鴻章就在上海,他是促成《東南互保》的重要支持者之一,因此也正好直接找他弄清楚。

另外,八國聯軍還讓上海方面做好準備,一但德國艦隊到達上海,立刻將當前的局勢告訴給德國艦隊,要求德國艦隊儘快趕到天津,雙方合力擊敗這夥所謂的海外華人,另外就是雙方保持緊密的聯糸,好協同作戰。

同時北京的徳國公館也向山東青島的德國青島總督府發出電報,內容大體和發給上海相當,都是催德國艦隊儘快趕到天津來。

而發出了這些電報之後,八國聯軍就在北京駐守,只是派出了一些探子到天津來打探消息,但根本就沒有出兵的打算。至於天津租界,那就只有讓他們自生自滅吧。反正在徳國艦隊未到之前,八國聯軍是不會輕易出兵的。

只是天津的各國領事那知道這些內情,還以爲八國聯軍是需要一些準備時間,因此只要多堅守幾天,八國聯軍就會趕來增援租界。

只有福島安正心裡清楚,八國聯軍在短期內是不會趕來增援天津的,儘管福島安正的實戰經驗不多,但對局勢的把握卻是要比所有的領事都要強得多。不過福島安正當然是不會破,因爲他己經盤算好了,雙方打起來纔對日本有利,另外他也做好了打算,一但租界守不住了,就立刻從租界撤退。他己經和日本駐天津領事伊集院彥吉商量好了,在碼頭上準備好了一條船,生火待命,一但戰事不利,就立刻上船北上,逃到北京去。日本的天津租界並未進行建設,因此在天津只有一個領事館,人數也不過二十幾人,很容易撤退。

其他領事自然不知道日本人心懷鬼胎,己經在暗中將他們所有的人都賣了,還以爲只要堅持幾天,不定就能夠等到援軍了,這樣一來不僅租界可以保住,而且自己的財產也能夠保住了。當然各國領事主要還是抱着一絲幻想,希望能夠保住自己的財產。

就在這時,只聽“噹噹噹當”,原來是大廳的鐘聲響起,衆人的眼光一齊看向大鐘,早晨八鍾到了。而各國領事們的心一下孑就懸了起來,彷彿是等待審判一樣。

而八的鐘聲還沒有響完,只聽“轟轟轟轟”,連續傳來了爆炸的聲音。金璋的身體一顫,喃喃道:“戰爭終於開始了。”

這時鮑尓上校站了起來,道:“各位領事,敵人己經發動進攻了,那麼我要去前線指揮戰鬥,不能留在這裡了。”

金璋了頭,道:“去吧上校。”

福島安正也起身道:“我和鮑爾上校一起去吧,應該能夠幫得上忙。”着向衆人鞠了一躬,和鮑爾一起離開,不過在其他人沒有注意的時候,和日本領事伊集院彥吉交換了一個眼色。

等兩人走了以後,爆炸的聲音還在不斷的傳來,各國的領事們也都有些坐立不安,紛紛站起身來,走到窗邊向外張望,似乎是想看看戰場的情況。不過戈登堂位於天津英租界的中央綠地維多利亞花園(今解放北路花園)的北側,而穿越軍隊發動進攻的方向是紫竹林地區(今和平區吉林路與承德道交叉口西側),還有相當一段距離,而且中間還隔着不少高大的房屋,因此根本就看不到戰場。

紫竹林是天津的老地名,在天津近代史上赫赫有名。今張自忠路至營口道一段,在這時稱爲紫竹林路。因此也被英法二國首先將紫竹林地區的沿河一帶劃爲租界地,在當時也被稱之爲“紫竹林租界”。英租界在紫竹林沿河一帶修建了“紫竹林碼頭”,就是後來的大同道渡口。而法租界當局在赤峰道北端建立了一座兵營,即法國營盤,俗稱“紫竹林兵營”。不過新中國建立以後,這些相關的地名都發生了變化,在舊時空裡與紫竹林原地有關的地名,大概只有了紫竹林教堂遺址。

現在紫竹林地區位於英法兩國租界的交界地區,北臨海河,南臨海大道,臨近馬家口,地處天津城外的水路要衝、通衢要道,爲必爭之地。在義和團運動的高峰時期,義和團與八國聯軍就紫竹林地區發生了激烈的戰鬥。而穿越軍隊也將紫竹林地區作爲首先進攻的地方。

而在窗戶邊看了一會兒,什麼都看不見,於是各國領事都垂頭喪氣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這時德璀琳道:“各位領事先生,現在戰爭己經開始了,雖然我們要盡爲守住租界,但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其由是要盡力保護租界裡的居民。因此我建議按照那些海外華人的要求,將租界裡的居民找一個地方安置,萬一租界真的守不住了,也可以減少居民的傷亡。”

其他領事聽了以後,也都覺得德璀琳的建議很有道理,無論對方會不會尊守他們的承諾,但既然對方這樣要求了,那到也不訪按照他們所的去做,這也同樣是給自己留出一條活路來,萬一租界真的守不住了,自己也往居民區裡一躲,至少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當然徳璀琳這樣建議,也是爲自己着想,他現在的身份是天津稅務司司長,就算租界被攻破了,也不會有事,只是要盡力各國的領事撇開關係,別把自己連累進去了。

這時伊集院彥吉起身道:“各位,既然是這樣,我要去安排日本的僑民,反正我們坐在這裡也沒有用,不如做些有用的事情吧。”

聽伊集院彥吉一,徳璀琳也道:“我也要回稅務司去,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

他們兩人這一帶頭,其他的領事們也都紛紛起事離開,各自去做各自認爲有用的事情。不一會兒,會議室裡就只剩下金璋一個人。

而外面的槍炮聲音還響個不停,金璋摸了摸胸前掛着的十字架,輕輕嘆了一口氣,道:“上帝啊,請你保佑我們吧。”

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一九七章 巴達維亞(五)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二一二章 奇襲庫倫(六)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六七七章 大獲全勝(八)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一四八章 徳國之行(五)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三九二章 全面開戰(一)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一七五章 南下上海(五)第六十章 遠東戰爭結束(下)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一五八章 天津見聞(三)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三一九章 海參崴(二)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二三八章 遇襲(下)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八十七章 安置營(三)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三二三章 騎軍(七)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四七四章 外交爭鬥(三)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五八二章 青島密約(二)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
第五八八章 農場巡視(三)第二十三章 接管濟南(十六)第五四五章 土地改革制度大綱(下)第十八章 接管濟南(十一)第二零四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十)第一三二章 渤海海戰第七二四章 歸國(四)第二一七章 外交之爭(下)第二八零章 五人會議(四)第八十八章 安置營(四)第七十二章 【協議】與【宣言】第七十三章 進攻赤峰(上)第一九七章 巴達維亞(五)第四一六章 遼河之戰(二)第二一二章 奇襲庫倫(六)第六十九章 德國使團(九)第一九三章 訪問英法(四)第一四五章 訪問(五)第七十三章 來訪者(一)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九十章 天津戰役(三)第六七七章 大獲全勝(八)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六一七章 滿洲里戰役(十)第二五四章 工作組(二)第一四八章 徳國之行(五)第一六一章 農業部的運作(二)第六十一章 英日同盟(一)第四二二章 停戰期(三)第一九六 各方反應第五四八章 鎮南浦登陸(八)第三九二章 全面開戰(一)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五六一章 夜襲(二)第一三七章 合肥見聞(一)第一六零章 日本的訪問(三)第五四七章 鎮南浦登陸(七)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一七五章 南下上海(五)第六十章 遠東戰爭結束(下)第二四七章 王家寨(九)第二四九章 天誅(六)第六三一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三)第三零三章 南線,北線(一)第三九八章 談判(六)第七十一章 金融(二)第六三八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十)第一五八章 天津見聞(三)第一零二章 天津租界(九)第三百章 告密(下)第二五六章 圈套(四)第二零二章 作戰計劃(下)第三一九章 海參崴(二)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四三八章 政客(三)第二三八章 遇襲(下)第二五七章 訪問(上)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八十七章 安置營(三)第四九二章 襲取海參崴(一)第二六八章 進城(四)第二四八章 天誅(五)穿越艦隊簡介一054A型護衛艦第三二三章 騎軍(七)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一六三章 外交之爭(上)第二一零章 奇襲威海衛(四)第三三零章 海歸(一)第六十章 上海新區(十三)第一百章 天津租界(七)第二零一章 作戰計劃第三七六章 上海(四)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第四十八章 錦州之戰(六)第一一六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二)第三十三章 市長上任(五)第四五一章 遼陽之戰(十三)第一三二章 海軍假期(三)第十九章 接管濟南(十二)第六十一章 德國使團(一)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五七二章 北洋議事(二)第二七五章 朝鮮半島危機(下)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二二三章 談判(五)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第三八二章 對馬海戰(八)第四七四章 外交爭鬥(三)第二八四章 會談(下第二三二章 總結(下)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三五八章 大戰之前(五)第六一三章 滿洲里戰役(六)第二一四章 奇襲庫倫(八)第五八二章 青島密約(二)第六零二章 西安之行(二)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