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

而且各路戰場的反饋情況來看,發現人民軍的火力己沒有前兩天那麼密集,都有不用程度的減弱,當然是以俄軍左翼戰場面對的人民軍防線火力下降最多,因此在左翼才攻佔了人民軍的兩個陣地。而在其他戰場上,俄軍也有兩次攻入人民軍陣地的情況,儘管都只是少量俄軍,很快就被人民軍以人數優勢消滅或擊退,但和前兩天相比,確實是有不小的進步。

得知了這些情況之後,林涅維奇判斷人民軍的彈藥不足,這也很好理解,因爲在前兩天的戰鬥中,人民軍基本都是靠密集的火力擊退俄軍的進攻,因此彈藥的消耗自然是遠大於俄軍,出現彈藥不足也就不足爲怪了,這到確實是一個大好機會。於是林涅維奇又堅定了續繼戰鬥下去的決心,命令各戰場在明天都要加強進攻。

在第4天的進攻中,俄軍終於取得了重大的進展,還是在左翼的戰場上,俄軍付出了近5000人的傷亡,終於攻克了人民軍的小東山口陣地,人民軍的右翼軍隊被迫後撤了約7公里的距離,在臺子溝一帶地區重新佈置防禦。而且除了左翼戰場之外,俄軍在中路戰場也取得了突破,成功的佔領了一個人民軍的陣地。

而林涅維奇也是興奮異常,認爲離人民軍全線潰敗己不遠了,由其是左翼的俄軍是自己原來指揮的第1集團軍,取得的戰果也是最大,當然是給自己長臉了。

不過連續4天的戰鬥,俄軍的損失也不小,共計傷亡了2.7萬人,超過了全軍的一成,甴其是第1集團軍,傷亡超過萬人,但林涅維奇並不在意,因爲對俄國來說,人是最不缺的,只要是取得勝利,死多少人都不是問題,而且瀋陽成裡還有預備部隊,因此林涅維奇下令,抜調一個軍,補充給第1集團軍。

就在第5天,俄軍再次鼓起鬥志,向人民軍的陣地發動了進攻。

應該說在進攻之前,俄軍還是很有信心的,認爲現在人民軍的彈藥大概已經用得着不多了,因此這一天的戰鬥應該能夠取得比較大的成果。

那知俄軍的進攻一開始才發現完全不是自己想像的那麼一會事,人民軍的火力密集,守衛嚴密,竟和前二天差不多,由其是在中路和右翼,都給俄軍造成了重大的殺傷。

開始的時候,俄軍還以爲這是人民最後的瘋狂,這樣的火力強度,是支持不了多少時間的,等把人民軍的最後一點彈藥都來耗光了,就輪到俄軍發威了。

那知1個小時之後,人民軍的抵抗火力不見減弱;2個小時之後,火力依久密集;3個小時之後……一直激戰到下午3點鐘,人民軍的火力照樣強大,絲毫不見有減弱的跡像,而俄軍的傷亡已經超過了萬人。

不過俄軍的中路,右翼不利,但在左翼卻又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得到了兵力補充的俄軍第1集團軍士氣如虹,上午就攻破了人民軍的臺子溝陣地,人民軍又向後退卻了7、8公里,一直退到了娘娘廟山一帶才重新佈置防線,而這時離人民軍右翼原來的防線己退後了差不多16公里,幾乎已經到達了遼陽的外圍。在俄軍的中路、右翼均無建樹的情況下,左翼的第1集團軍無疑是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績。

不過林涅維奇雖然不是什麼名將,但畢竟也是受過正規的軍事學習,又有多年的軍旅經驗,到了這個時候那還看不出問題來呢,只從地圖上就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現在俄軍的左翼已經形成了一個明顯的突出部份,而左翼的側部已經完全暴露在人民軍的中路陣地面前,這時人民軍的中路陣地只要派出一支軍隊,那怕是隻有1個團的軍隊從第1集團軍的斜側殺入,就可以截斷第1集團軍的退路。

於是林涅維奇趕忙向第1集團軍下令,讓第1集團軍立刻停止進軍,最後回撤一段距離,並且派軍隊保護自己的側翼。不過林涅維雜的命令是從瀋陽發出,離第1集團軍的距離超過了40公里,雖然這時俄軍已經使用了無線電,但由於元線電技術條件落後,只限於在固定地點之間進行無線電通訊,而外出行動的部隊只能用最原始的人通訊。

但即使是派人騎快馬,至少也要1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將林涅維奇的命令送到第1集團軍。如果通訊兵在途中再出點什麼意外,如迷路、遇敵,戰馬受傷等等,可能會幾個小時都送不到。因此派出通訊兵之後,林涅維奇也只能企求上帝保佑,通訊兵能夠及時的趕到第1集團軍,讓第1集團軍能夠做好防範。

不過就在當天夜間10點左右,林涅維奇收到報告,人民軍攻佔了臺子溝、炮山,截斷了第1集團軍的退路。林涅維奇的兩眼一黑,知道這下全完了。

原來在俄軍進攻人民軍陣地的第1天,東北戰區司令*和第二軍司令邱亞輝就協商好了對俄作戰的計劃。

由於這時人民軍在鴨綠江邊圍殲日軍的作戰計劃己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勝利已是不可動搖,區別是大贏小贏而已,而只要遼陽的人民軍再堅守2、3天,從第1天的戰鬥情況來看,完成這個任務的難度並不大,而等到參加鴨綠江之戰的部隊回援,就可以對俄軍進行反擊了。

不過*和邱亞輝可並不滿足於只擊退俄軍,而是希望給俄軍一個深刻的教訓。當然要一口吃下這近30萬俄軍也是不可能,畢竟人民軍可沒有這麼大的胃口,因此兩人制定的目標是至少要殲滅10萬俄軍,給俄軍一個沉重的打擊。

於是兩人才制定了這樣一個故意示弱,誘敵深入,然後再對俄軍進行分割包圍的戰術。而之所以選擇在右翼陣地施行這一戰術,一來是這一則的騰挪空間較大,人民軍有足夠的施展空間;二來是這則離回援的部隊較近,有利於回援的部隊直接進入陣地戰位。因此在俄軍進攻的第3、4天裡,人民軍有意降低火力,讓俄軍覺得人民軍的彈藥不繼,並且在自己的右翼則故作不敵之態,放棄陣地,向後撤退。誘引俄軍的左翼軍隊前突,同時也給參加鴨綠江之戰的部隊回援,爭取了時間。

到戰爭進行了第4天時,人民軍的第3、4、5軍均已回援到位,加上原有的右翼守軍,共計集中了15萬兵力,準備用於分割、圍殲俄軍的左翼軍隊。同時邱亞輝也將剩下兩個師的預備隊全部投入中路陣地,加強中路的兵力。因爲一但人民軍對俄軍的左翼軍隊形成分割包圍,俄軍是肯定會從中路出兵增援解困,而人民軍的中路部隊的任務就是牽制俄軍,不讓俄軍有餘力去解救左翼軍隊。

第5天的戰鬥,人民軍的右翼部隊再次放棄陣地,向後撤退。俄軍不知是計,仍然步步進逼,到了下午4點的時候,俄軍的大部份己到達葉河溝村,而先頭部隊更是進駐到了東里溝,離人民軍的陣地不到2公里,不僅己完全與其他的俄軍脫節,進入了人民軍的包圍圈內,而且整個側翼也完全暴露在人民軍的面前。

下午6點的時候,通訊兵趕到了第1集團軍的軍部,將林涅維奇的命令交給代理司令施塔格里堡中將。

不過看完了林涅維奇的命令,施塔格里堡中將的心裡卻頗有些不以爲然,這幾天時間裡,第1集團軍一路高歌猛進,一掃對日作戰的頹勢,因此施塔格里堡現在也是躊躇滿志,準備一直打到遼陽去建立功勳,在這個時候,讓他停止進攻,甚致是撤軍,施塔格里堡自然是不願。在他看來這個時侯撤退,自己先前取得的勝利也就都白費了,而應該讓負責中路進攻的第4集團軍加強進攻,或者是出兵保護自己的側翼,那有讓自己撤退的道理。

同時施塔格里堡也對第4集團軍十分不滿,這個集團軍裡由俄國的西線駐軍組成,來到遠東之後就一直氣高趾揚,看不起遠東原來的部隊,由其司令薩姆索洛夫,平時在言語之間對遠東的軍官十分輕視,大有自己一來就可以扭轉戰局,而現在自己這邊打得人民軍落荒敗逃,而薩姆索洛夫卻連人民軍的陣地都突破不了呢,還拖自己的後腳。

於是施塔格里堡招集第1集團軍的參謀和軍官協商,衆人也都一致認爲這個時候不應該撤軍,而是要求第4集團軍加強進攻,配合第1集團軍作戰,不過衆人也同意現在第1集團軍確實走得太遠了,在第4集團軍尚未出兵配合作戰的情況,派出一部份軍隊,保護自已的側翼,也是有必要的。

施塔格里堡也覺得有道理,於是下令西伯利亞第2軍第5師,趕到朱家店去駐守,保護俄軍的側翼。

第四七七章 山海關之戰(六)第八十二章 婚禮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三)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四五六章 山海關(二)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七章 移交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三章 收關行動(三)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戰(四)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三三二章 海歸(三)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六七四章 大獲全勝(五)第一八零章 開平煤礦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四章 收關行動(四)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三七四章 上海(二)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三五五章 徳國特使(三)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
第四七七章 山海關之戰(六)第八十二章 婚禮第五五零章 接受談判(二)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五五零章 土地改革(五)第六十六章 德國使團(六)第一九零章 登陸爪哇(二)第三一四章 軍隊擴編計劃(二)第八十二章 災民(二)第六一五章 皇帝與太后(上)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六二零章 登陸日本(三)第九十九章 天津租界(六)第二零八章 奇襲庫倫(二)第四零三章 全面開戰(十二)第二九三章 漁人行動(五)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五二二章 反圍剿(二)第三三三章 海歸(四)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四五六章 山海關(二)第六七二章 大獲全勝(三)第六九七章 求和(四)第八十四章 造艦競標(一)第七章 移交第九十八章 新根據地(一)第五四八章 土地改革(三)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三章 收關行動(三)第四二一章 停戰期(二)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一四三章 北倉之戰(二)第二八七章 年終會議(三)第五四一章 俄國服軟第二六四章 根據地(六)第二七四章 朝鮮半島危機(上)第七十一章 海軍顧問(下)第一八九章 登陸爪哇(一)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五零八章 穆棱河之戰(四)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六二二章 登陸日本(四)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一四六章 北倉之戰(五)第一七八章 南洋鉅富(五)第二五八章 訪問(下)第四四二章 進京(九)第五二一章 叛逃事件(下)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二十四章 挾持人質第一二四章 秋收行動(十三)第二六七章 進城(三)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六五四章 遠東遠征軍(一)第四十四章 導彈與炮彈第三六八章 餘波未平(五)第三三二章 海歸(三)第五六二章 美國(五)第二二六章 青島戰役(十)第七二七章 決策(一)第二十七章 夜話(下)第五四三章 鎮南浦登陸(三)第六七四章 大獲全勝(五)第一八零章 開平煤礦第三一二章 備戰(六)第四章 收關行動(四)第四十二章 艦隊出發第四九四章 聯盟終結(下)第一七三章 南下上海(三)第二三七章 遇襲(上)第一零七章 流言蜚語(上)第一二零章 秋收行動(九)第六四三章 日本本土作戰(三)第六七三章 大獲全勝(四)第二一六章 外交之爭(中)第二九一章 情報機構(上)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二)第六二三章 登陸日本(五)第四十六章 錦州之戰(四)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一九四章 巴達維亞(二)第三七四章 上海(二)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三二二章 海參崴(五)第三十七章 圈孑(下)第二百章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六)第三五五章 徳國特使(三)第一六七章 天津新區第五二六章 反圍剿(六)第四五五章 山海關(一)第五七三章 談判(一)第一七五章 德國之行(七)第一七九章 南下上海(九)第四百章 談判破裂(一)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五三七章 聯合軍演(二)第一八六章 德國海軍戰略(四)第五七一章 預備會議(六)第七十六章 水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