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殺星再現

bookmark

雖然事後有人懷疑這些高手們既然要逃,爲什麼不逃的遠一些,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什麼,直到有一天,一個魔教教衆熬不過酷刑,終於說出教內藏匿寶物的所在之時,答案終於揭曉。

當白道的好漢們興高采烈的去尋寶時,卻發現那個巨大的山洞內已空無一物。

這時候,就算白癡也該猜到,這些魔教精英們沒有遠遁海外是爲了什麼,顯然他們有着周密的部署,不怕死的精神,然後,他們成功了。

魔教經營多年,財物自然不計其數,而更讓武林中人動心的,還有那些秘不外傳的武功秘籍。

練得一身絕技,獨步武林橫行天下是大多數江湖人的夢想,然而,也是很多人的墓誌銘,大多數時候,他們只能把這個夢想帶進墳墓。畢竟,站在巔峰的人物就那麼幾個,即便是有着遠大理想,阿貓阿狗也永遠是阿貓阿狗。

但是現實雖然殘酷,並不能熄滅人們火熱的希望,眼見魔教已如落水狗一般,儘管當時圍攻魔教的只是一些比較大的門派,但是如今魔教覆滅,立刻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想分一杯羹,雖然當時這些人都是縮着腦袋對魔教畢恭畢敬,就算魔教處於劣勢被打的喘不過氣的時候這些人也不敢插手,如今形勢大好,魔教精英十去其八,又有諸多的好處可得,當然要跳出來撈他一票,儼然一副自己也立了大功的樣子。

可以不管是進攻魔教的主力,還是想渾水摸魚的無賴,面對除了石頭就是石頭的藏寶室,統一的表情都是不知所措。

辛辛苦苦,流血犧牲的打垮了魔教,當然首先是爲了盪滌江湖,除惡揚善,匡扶正義。不過,等等,就算是打着正義的大旗,得些好處也是應當的,道義自然要講,便宜當然也要佔。

可魔教的這幫孝子賢孫還真有些門道,幾個月天南海北的折騰,其實只是爲了避人耳目,讓某些人可以從容的轉移寶貝。

有了錢,有了秘籍心法,那麼魔教總有東山再起的那一天,魔教中人深信這一點,所以即使死,他們也要把水攪渾,爲自己的兄弟爭取時間和空間。

名門正派也相信這一點,所以就算玩命,他們也要找到那批東西,找到那批藏東西的人,爲自己的後代斬草除根,------當然,他們喜歡稱這是除惡務盡。

大義凜然往往比各懷私心要好的多,至少聽起來要好得多。

江湖再次沸騰,無數人從追殺魔教殘黨轉爲追查魔教寶物,一時間各路英雄大顯身手,掀起尋寶的熱潮。

但是找東西當然要有線索,可惜大家仔細總結了被誅殺的魔教高手們的脫身路線,立刻發現毫無頭緒,這些人擺明了就是障眼法,或者說,就是要被犧牲掉的誘餌,在他們身上,不會找到有關寶物的線索。

線索不在死人身上,當然就在活人身上。

只要稍一整理,就會發現,魔教的領頭人物中只有五位護法至今下落不明,找到這五個人,這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好漢們認清方向,立刻毫不猶豫的行動起來,就連山下賣瓜的老頭他們都要盤問幾遍,因爲有傳聞說,當年某個護法曾在他這裡買過一隻瓜。由此可見搜查的力度是如何之大。

問題是,很多時候,努力不一定就會有收穫。

江湖上的好漢們折騰了好久,卻始終找不到一絲線索,雖然期間他們又找到了很多魔教的殘黨,可這些人顯然不是可以瞭解如此重大秘密的人,即便願意和武林同道配合,也說不出這批寶物會藏在哪裡。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報應來了。

話說當年圍攻魔教的的除了少林和武當這兩大派拒絕參與之外,丐幫也表示只負責探聽情報,其他一概不管,即便這樣,也不怎麼影響其他同道的熱情和實力,幾個老牌門派登高一呼,立刻糾集了一堆各懷鬼胎的人行此大事,這也就算了,到

了後期,魔教已經精英喪盡,又有很多不知名的小門派和很像大俠們的傢伙也參與進來,痛打落水狗是輕鬆的,快樂的,很多人願意做的。

可惜,有時候,落水狗也會回頭咬上一口。

首先倒黴的是一些不入流的小門派和獨自行動的投機者,短短一個月時間,竟然有七個門派被連根拔起,整個幫派上下被殺個雞犬不留。這顯然是魔教的作風,即使江湖好漢們不這麼懷疑,但是屍體致死的招數,還有現場留下的火焱令都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發佈火焱令是赤無焱的習慣,當年火焱令所到之處,無不變成屍體遍佈的修羅場。

難道,這個魔頭又出現了?他不是修成正果,飄然而去了麼?

白道的好漢們開始心有揣揣,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大大的不妙,要知道,雖然大家可以衆志成城的掃平魔教,那是因爲赤無焱不在了,否則的話,人頭落地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可現在後悔有沒有用,事情已經到了這個份上,別說是赤無焱,就算是神佛下界,也只能跟他拼了。

說這話的是黃山派掌門王大同,這話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因爲這是實話。可惜王掌門並沒有和神佛或者赤無焱一戰的機會。

三天後,弟子在臥房中發現了王大同四分五裂的屍體,還有一塊赤炎令。

那天本來是王大同五十五生日,因爲高興,前來賀喜的嘉賓又多,難免喝多了酒,而喝多酒的人武功難免大打折扣,所以即便被人砍死分屍,王掌門也沒有機會和能力示警或者求救。

那些小魚小蝦死了也就算了,如今連黃山這種大門派的掌門都會被無聲無息的做掉,這使得大家人人自危。

這時候,少林的高僧們站出來讓大家收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給魔教留一條生路,也給自己留條後路,武當也表示支持和尚們的看法。

但是有人破口大罵,當然,是在暗地裡。

(本章完)

第三節 兄弟同身第一節 力敵第八節 平息第十三節 找死的傢伙第十三節 殺星再現第十節 當爹的胖子第十二節 最直接周全的計劃,就是不用計劃第十一節 該說的說第三節 鐵將軍?第十一節 這世間,便是江湖第八節 幻術第九節 解開一些小秘密第一節 鷹犬第十五節 麥芽糖第十一節 尋晦氣第五節 大雄寶殿第七節 微笑的鱷魚第八節 一種重逢第四節 鬩牆第十節 相逢原來曾相識第三節 死有餘辜第六節 風水輪轉第十節 各表一枝第六節 鐵蛋的槍第十五節 硬撼第十三節 危機不斷第十五節 命懸一線第十節 慶豐鎮的老闆第十二節 最直接周全的計劃,就是不用計劃第七節 探監第六節 品茶,聊天,談死人第八節 鬼影第五節 靜夜第十五節 突擊第四節 如影隨形第七節 要命的青衫客第四節 如影隨形第十二節 最直接周全的計劃,就是不用計劃第九節 來客第十二節 翠竹賭場第十一節 釣的不是魚,也不是寂寞第十三節 危機不斷第十節 不速之客第十五節 釋疑第八節 不勝寒第八節 常有秋風第四節 血雨第十四節 燕入羅網第十五節 關於劍客的討論第十四節 不會武功的大師第十四節 他死了第四節 禍及家人,難第九節 烏鴉嘴的靈驗第二節 茶攤買人頭第九節 造反是一門事業第六節 被偷的苦主第九節 花落之時第一節 突變第十五節 囚徒第六節 紅粉骷髏的美豔第二節 光頭鐵蛋第三節 救兵第五節 陰影第五節 南宮家的決策第十二節 漁人第六節 快意第四節 兵匪一家?第一節 生死一線第三節 大內侍衛第十五節 龍氏兄弟第三節 兄弟同身第十五節 釋疑第七節 成功的佈局第十一節 盜亦有道第二節 茶攤買人頭第三節 離別意第一節 神木牌第十四節 鐵蛋的槍道第十五節 釋疑第十四節 躲過一劫第十節 追捕追捕第十三節 找死的傢伙第十二節 擎天劍客第十五節 唐翎秀第十二節 胖子的絕路第十三節 魔劍第七節 富貴侯第十四節 他死了第四節 對峙第二節 西窗燭光第三節 死有餘辜第七節 幫手的來臨第七節 算命第四節 不速之客第十三節 燕五的刀第一節 救命的暗器第十三節 炸出個孤身一人第十四節 雪山第八節 少爺的態度第八節 鬼影
第三節 兄弟同身第一節 力敵第八節 平息第十三節 找死的傢伙第十三節 殺星再現第十節 當爹的胖子第十二節 最直接周全的計劃,就是不用計劃第十一節 該說的說第三節 鐵將軍?第十一節 這世間,便是江湖第八節 幻術第九節 解開一些小秘密第一節 鷹犬第十五節 麥芽糖第十一節 尋晦氣第五節 大雄寶殿第七節 微笑的鱷魚第八節 一種重逢第四節 鬩牆第十節 相逢原來曾相識第三節 死有餘辜第六節 風水輪轉第十節 各表一枝第六節 鐵蛋的槍第十五節 硬撼第十三節 危機不斷第十五節 命懸一線第十節 慶豐鎮的老闆第十二節 最直接周全的計劃,就是不用計劃第七節 探監第六節 品茶,聊天,談死人第八節 鬼影第五節 靜夜第十五節 突擊第四節 如影隨形第七節 要命的青衫客第四節 如影隨形第十二節 最直接周全的計劃,就是不用計劃第九節 來客第十二節 翠竹賭場第十一節 釣的不是魚,也不是寂寞第十三節 危機不斷第十節 不速之客第十五節 釋疑第八節 不勝寒第八節 常有秋風第四節 血雨第十四節 燕入羅網第十五節 關於劍客的討論第十四節 不會武功的大師第十四節 他死了第四節 禍及家人,難第九節 烏鴉嘴的靈驗第二節 茶攤買人頭第九節 造反是一門事業第六節 被偷的苦主第九節 花落之時第一節 突變第十五節 囚徒第六節 紅粉骷髏的美豔第二節 光頭鐵蛋第三節 救兵第五節 陰影第五節 南宮家的決策第十二節 漁人第六節 快意第四節 兵匪一家?第一節 生死一線第三節 大內侍衛第十五節 龍氏兄弟第三節 兄弟同身第十五節 釋疑第七節 成功的佈局第十一節 盜亦有道第二節 茶攤買人頭第三節 離別意第一節 神木牌第十四節 鐵蛋的槍道第十五節 釋疑第十四節 躲過一劫第十節 追捕追捕第十三節 找死的傢伙第十二節 擎天劍客第十五節 唐翎秀第十二節 胖子的絕路第十三節 魔劍第七節 富貴侯第十四節 他死了第四節 對峙第二節 西窗燭光第三節 死有餘辜第七節 幫手的來臨第七節 算命第四節 不速之客第十三節 燕五的刀第一節 救命的暗器第十三節 炸出個孤身一人第十四節 雪山第八節 少爺的態度第八節 鬼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