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一縷嘆息

bookmark

洛陽,東宮,弘德殿。

天尚亮,太子劉暘則難得出現在寢宮之內。老皇帝出巡的這半年,劉暘幾乎以廣政殿政事堂爲家,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履行着一個監國太子的職責。

秉政多年,但不得不說,這還是劉暘第一次真正大權在握,完全按照他地想法與方式來治理國家、處置朝政,過去,只要老皇帝在,就難免掣肘,畢竟誰都有那個意識,關鍵時刻、關鍵事情,拍板做主的還是老皇帝。

Www ◆тTk Λn ◆C〇

當然了,即便大權在握,劉暘也沒有表現出“便把令來行”的猖狂,反而更加謹慎,事事與留守大臣們商量,從不任意自決,這種謙懷謹慎的態度,自然更受大漢“正臣賢良”的擁戴。

當然了,劉暘的目的可不是收買人心,獲取大臣們的好感,他只是打心底秉持一點:行百里者半九十。對如今的劉暘而言,已然走到這個地步,怎麼可能有點絲毫鬆懈。

兩個皇孫都隨駕南巡了,東宮之中都顯得“冷清”,紛爭少了許多。一切外在表現,都有內在原因,而過去出現在東宮中的種種紛爭,其根本矛盾還是在皇孫們身上……

食案邊,劉暘左手環抱着一名小童,肉嘟嘟的小臉粉粉嫩嫩的,睜着靈動的眼睛,巴巴地望着劉暘,或者說他手中的調羹,眼瞧着劉暘喂到面前,立刻張嘴吞食。

小童自是劉暘幼子,劉文澎,雖然如今還只是個不滿五歲的童稚,但依禮制,他就是大漢最名正言順的繼承者。原因無他,他是太子的嫡子,代表着大漢朝廷的正統。

事實上,就在這數年間,朝裡朝外已經有無數目光投向這個逐漸長大地皇孫了,便是劉暘自己,看向劉文澎的目光也時而帶有觀察與審視,哪怕這只是個四五歲的稚子,這是身爲天家嫡子必需承受的事情,當年他劉暘也是這麼一步步走到如今的……

“好吃嗎?”劉暘拿起一張絲帕,輕輕地擦拭着劉文澎嘴角,柔和地問道道。

劉文澎點點同樣,聲音清脆:“好吃!”

“記住,這個叫肉糜,‘何不食肉糜’的肉糜!”劉暘擡手,輕撫着劉文澎的頭,劉暘微笑道。

“嗯!”劉文澎當然不理解父親言語間暗含的情緒與智慧,但還是乖巧地點點頭。

“再來一勺……”

隔着不遠處,慕容太子妃也端莊地坐在一張食案後,案上的食物很少動,一雙眸子注視着父子倆,感受着這溫馨的氛圍,一臉雍容間盡是抑制不住地笑意。

心中則不禁想,若是隻有他們這一家三口,該有多好,緊跟着,眉頭便蹙了下,顯然想到了什麼不高興的事……

正自用膳間,內侍王約匆匆忙忙地趕來,注意到他凝重的表情,劉暘額間也是微凝,但並未表示什麼,只是頭稍稍朝外偏了偏。

王約見狀,趨步上前,佝下身體,衝劉暘耳語一番。隨着王約的彙報,劉暘臉色徹底沉了下來,停下了手中動作,殿中的氛圍肉眼可見地壓抑了起來。

沉吟少許,劉暘擡頭向太子妃吩咐道:“你帶文澎退下吧?”

目光在王約以及太子身上打了個轉,雖然好奇發生了什麼,但行動上還是很順從,親自起身把懵懵懂懂的劉文澎牽着,行禮離開。

緊跟着,劉暘又面帶悵然地衝王約吩咐道:“去把符國舅請來!”

“是!”王約低聲應道。

劉暘所指的符國舅,如今有且只有一個了,符氏如今的掌門人,符昭願。早些年,符昭願被劉暘派到安東去掌軍,等安東正式封國,大量文武選擇離開安東返回朝廷,符昭願也在其中,回京之後,被任命爲殿中監。

估摸着有半個多時辰的時間,符昭願匆匆奉召而來,面帶疑惑,當看到劉暘那副沉重的表情,則更添忐忑。雖然輩分上要高劉暘一輩,但符昭願從來沒有把他當做外甥看待,也不敢,而謹慎守臣節,始終牢記這是大漢太子,是半君。

此時殿中,看着這個年紀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舅舅,劉暘臉色則露出了少見的爲難,一番猶豫之後,拿出一份信箋,命王約遞給他:“江陵密信,你看看!”

符昭願心中納罕,但實在不敢怠慢,結果一覽,當內容呈現於眼簾,原本還算沉穩的面容立時繃不住:“怎會如此!何至於此啊!”

信中內容,自無其他,乃是湖北水師走私案,以及符昭壽被牽連誅殺的情況。這則消息,於符昭願而言,毫無疑問是個噩耗。

“他怎能如此糊塗!”

看着悲傷難已,卻又極力剋制着情緒的符昭願,劉暘在少許沉默之後,方纔開口道:“陛下在江陵即刑處置,三舅之死,我也去鞭長莫及,連挽救的機會都沒有……”

劉暘的語氣中,隱隱流露出一絲愧疚之情,符昭願感受到了,擦了擦眼角,拜道:“是他庸劣不堪,行爲不矩,招致禍端,罪有應得!”

注視着符昭願的反應,劉暘擡手撫摸了撫額,沉聲道:“話雖如此,但終究是血親……”

劉暘一副不是滋味的模樣,深吸一口氣,吩咐道:“給你批假,你親自前往江陵,給三舅料理後事,還鄉安葬吧!”

聽劉暘這麼說,符昭願先是一愣,想了想,忍住悲傷伏拜道:“多謝殿下!只是,事發江陵,臣貿然前去,是否不妥?”

符昭願這麼一說,劉暘眼睛頓時一眯,仔細地審量了他一眼,方纔淡淡然地道:“無妨!陛下在江陵殺人,殺得正大光明,本爲明昭天下!”

“臣明白了!”符昭願稍作思量,即再拜而去。

等符昭願離開,劉暘依舊端坐着,思吟良久,方纔悠悠長嘆一聲。他既在嘆息符昭壽之死,也在感慨符昭願的變化,這個曾經看起來並不那麼聰明的人國舅,如今心思也變得深沉乃至機狡了,至少他適才的疑慮就表現得意味深長。

同時,劉暘也不禁思量,倘若是他在江陵,面對同樣的情形,又當作何抉擇,殺不殺?

()

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44章 堂審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86章 籠絡人心第133章 捷報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12章 河東之患第141章 納降第53章 兵臨刪丹第33章 真正目的第54章 聘納郭女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56章 一戰定河西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90章 安全脫身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20章 靜默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324章 交代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77章 安陽之殤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145章 了結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121章 登乾元第70章 衛公辭世第348章 老皇帝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401章 老郭威第136章 迎奉第80章 進攻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764章 禁轎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340章 定論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79章 滏陽之捷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31章 鳴沙匪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9章 新官上任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53章 交代後事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38章 回宮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33章 延禧驛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97章 擴*整頓第92章 兩京並重
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44章 堂審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86章 籠絡人心第133章 捷報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12章 河東之患第141章 納降第53章 兵臨刪丹第33章 真正目的第54章 聘納郭女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56章 一戰定河西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90章 安全脫身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20章 靜默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324章 交代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77章 安陽之殤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61章 河東風雲(8)第145章 了結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121章 登乾元第70章 衛公辭世第348章 老皇帝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28章 封疆大吏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401章 老郭威第136章 迎奉第80章 進攻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764章 禁轎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340章 定論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79章 滏陽之捷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131章 鳴沙匪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324章 相安爲上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9章 新官上任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53章 交代後事第61章 晉陽來人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58章 七皇子,安南問題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38章 回宮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仁宗篇2 正統六年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33章 延禧驛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51章 如今的大漢第97章 擴*整頓第92章 兩京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