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4鎖定
看慣了推理小說的人或許會幻想刑警的生活,以爲刑警破案也如小說一般,只要名偵探一番推理,案件便可真相大白。但是現實往往不如小說那麼□□迭起,很多時候,案件的偵破都需要辦案人員幾天甚至長達數週的枯燥的調查。之後的幾天,重案組、法證組就是在這樣的“摸排——抽血——比對”中循環往復,因爲調查區域面積廣大,兩組人已經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不過令衆人沒有想到的是,突破竟然比他們預想的來得快了許多,7月16日,他們在第5批化驗對象中就找到了匹配的血樣!!
“根據記錄,被抽血對象叫聶運全,男,45歲,雲西縣彩旗鎮村民。”程晉鬆將材料遞給沈嚴,“我們將他的血液與疑犯的進行了兩次比對,其y-str基因型與疑犯完全匹配,但是dna則並不相合。也就是說,兇手是跟他處於同一個父系家族的人,但並不是他本人。”
“接下來,我們會將他的家族的男性成員全都找出來,然後進行進一步比對,逐步縮小範圍。”蔣睿恆開口,“當然,你們也可以將他們家的男丁與涉案人員進行交叉比對,看看我們誰能先找到兇手。”
沈嚴點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他看向蔣睿恆和程晉鬆,“那就這樣吧,我們先全力將這個家族的人員全都確定下來,然後你們兩組就繼續沿着dna這條線縮小範圍,我這邊就還是從涉案人員、不在場證明這些方面入手,咱們兩邊同時推進,爭取早日找到兇手。”
“好!”
重案組已經鎖定犯罪嫌疑人家族的消息給所有參與案件偵破工作的人員打了一支強心劑,衆人都看到了此案偵破的曙光,工作也更加有幹勁。而且,幸運的一點是,聶這個姓並不算特別常見,所以只要是附近地區姓聶的人,很有可能都是來自同一家族。這給了重案組很大的便利。於是,初步的統計結果很快出來,聶姓家族後裔主要分佈於雲西縣及臨近的共11個村落,總計2000多人。儘管這個數字聽上去依舊不小,但是從一開始的60萬縮小到如今的2000,這已經是極大的突破。當這份兩千人的名單確定後,大家立刻按照之前的計劃分成兩個小組,一組在沈嚴的帶領下重回傳統的查案模式,通過案件去排查這兩千個嫌疑人;另一組則由程晉鬆、蔣睿恆帶領,開始製作此宗族的家系遺傳圖譜,爭取進一步縮小嫌疑人範圍。
“根據戶籍檔案,聶姓家族的男性人口一共有2143人,”沈皓說着一敲擊鍵盤,在屏幕上瞬間出現幾張巨大的樹狀圖,“就目前戶籍信息裡所有的資料,我大概可以把他們歸攏到11個家族分支之中。其中最大一支現有492人,最小的一個有73人。你們現在看到的名字是灰色的是已經去世了的,剩下的人中我把年齡小於10歲的和年齡大於70歲的都標註了出來,除掉這些人的話,現在剩餘的嫌疑對象應該是1803人。”
程晉鬆站到屏幕前,滑動屏幕翻看着這些人員的親緣關係,他看了一陣,對一旁的蔣睿恆開口:“怎麼樣?”
蔣睿恆也在看着這張親屬關係表,聽程晉鬆問,他笑笑道:“沈皓都幫我們做到這份兒了,接下去當然是抽樣採血繼續查咯!數學你比我學得好,抽樣的事你來。”
此言一出,屋內幾人都笑了。程晉鬆笑着點了點蔣睿恆,而後纔看向屏幕。他滑動着翻看了一陣,而後開口:“沈皓,以聶運全爲基準點,以上下10歲爲代系差值,劃出跟他同一代的人
。”
沈皓依言操作,很快,樹狀圖上一些人名被用黃色底色標註了出來。
“以他們爲一次樣本對象,每組親生兄弟抽取一人爲樣本,多人的暫時按長子計算。”
沈皓繼續操作,黃色人名瞬間少了許多。沈皓看了一眼屏幕角落的數字,開口道:“總計63人。”
“再找出一次樣本對象的下一代,還是按照剛纔的原則,每組親生兄弟選取一人。”
沈皓繼續操作,這次在屏幕上出現的是以橙色爲底色的人名,沈皓開口道:“這次是137人。”
“正好200人,這數字不錯。”程晉鬆點點頭,“把這200人名單弄出來,咱們就對這200人進行取樣!其他人分頭準備材料,等名單一確定,我們立刻出發!”
“是!”
會議結束,其他人紛紛走出辦公室,分頭去做準備。蔣睿恆對程晉鬆開口:“咱們這次採血,是不是應該告訴沈嚴一聲?”
程晉松明白蔣睿恆的意思,他們這次採血的對象與兇手之間關係密切,甚至其中可能就有兇手本人,必須要做好防備,防止兇手得知消息畏罪潛逃。於是他點點頭,說:“走,咱們這就過去。”
兩人來到五樓的重案組,一進辦公室就見到那幾人都湊在一處,似乎也在開會。沈嚴見這兩人同時過來,知道一定有事,開口問:“怎麼了?有新發現?”
程晉鬆點點頭,將他們的行動計劃講了一遍。“我倆覺得這事一開始動靜勢必不小,所以過來跟你們打個招呼,看看咱們怎麼避免打草驚蛇。”
幾人剛剛聽程晉鬆說完行動計劃,就已經明白其中關鍵了。方禮源跟沈嚴建議道:“要不我們也跟着去吧,順便看看這些人的不在現場證明?”
“還得通知當地警方,讓他們多幫我們留意一下。”沈嚴說着看向自己的組員,“那就這樣,等法證組開始行動的時候,我們也跟着一起過去,順便調查這些對象的情況。大家到時候注意留心這些人的反應,如果有可疑對象切莫掉以輕心。另外記得聯繫當地警方,加強對這些人員的關注,防止兇手潛逃。”
“好。”
沈皓很快就將取樣名單整理了出來。爲了防止其中有人無法採樣,除了200人的目標樣本外,他還列出了多達387人的後備人員名單。而在他整理名單的同時,其他人也做好了下鄉採血的一切準備。根據戶籍信息,目標對象主要分佈於5個村落,所以衆人也兵分五路,同時展開工作。
沈嚴和程晉鬆去的是目標樣本最爲集中的河嶺村,在全部200個取樣對象中,有62人位於該村。因爲與他們同行的還有小王法醫,所以程沈二人就將採血工作都交給了他,而他們二人則找來該村村長,瞭解這些人的基本情況。
“我們這村姓聶的不少,主要都是聶漢堂、聶漢成兩個老輩人的後代。聶漢堂老爺子有十個孩子,七男三女;聶漢成也有八個孩子,五男三女。這十二個兄弟每家都生了三四個兒子,加起來就快五十個了。”河嶺村的關村長介紹道。
“那這些人都做什麼工作?”
“老一輩的都種地幹活唄,年輕一代的基本都在外面打工了。老聶家有幾個小子挺能幹的,二份兒上有個聶唐興開了個種子店,生意做得很大;大份兒上的聶唐慶的開了個磚廠,聶家有不少人都在磚廠裡打工;剩下的男的還有一些是幹裝修的,當瓦匠,也算是手藝活兒。”
聽關村長這麼介紹,沈嚴猛地記起,案發的招待所在半年前好像搞過一次裝修,於是他追問道:“你剛纔說聶家有人是幹瓦匠的,都有誰?他們一般都在哪兒幹活?”
“瓦匠啊?”關村長想了想,“聶元吉、聶元樂…主要是聶唐和他家那幾個小子
。”
“這幾個人怎麼樣?”
“聶唐和是個厚道人,就是有時候脾氣有點衝。他家那幾個小子吧,怎麼說呢,別的都挺好,就是有點愛喝酒,尤其是老二和老小,有年過年他倆喝多了之後因爲拜年的事兒就吵了起來,後來還動了手,當時打得挺兇,三五個人才把他倆拉開。”
沈嚴和程晉鬆交換了一個眼神,而後沈嚴問:“他家住在哪裡?”
“哦,在大田的那頭,我領你們過去?”
“好。”
聶唐和今年47歲,家裡有4個兒子,分別是聶元祥、聶元順、聶元吉、聶元樂,其中除了老大聶元祥在鎮上的一個小企業打工之外,其他三兄弟都是做泥瓦匠的。聽到沈嚴是市局刑偵隊的,聶唐和吃驚之餘也有幾分戒備:“你們問我家幾個孩子是怎麼回事?”
“三個半月前,在附近的一個招待所發生了一起盜竊殺人案,我們警方調查後,目前可以確認,其中一名疑犯是你們聶家的男性。因爲那個招待所在案發前曾經進行過整修,而你家幾個兒子又都是幹瓦匠的,所以我想問問,你兒子他們三個半月前都在哪裡工作?”
在沈嚴說話的同時,聶唐和的臉色也是變了又變。他眉頭皺起,過了半晌纔開口:“我兒子他們平時主要在鎮上打工,三個月前他們具體在誰家幹活我也說不清楚,得等他們回來我問問他們。”
沈嚴和程晉鬆對視了一眼——鎮上?河嶺村距景雲鎮也不過不到二十公里的距離。
於是,沈嚴繼續不動聲色地問:“那三個多月前,你的幾個兒子中有沒有人表現得與平時不太一樣?比如有沒有人突然間掙了一筆錢的?又或者,有沒有人突然間不回家,跑到外地去了的?”
聽到這句話,聶唐和的眉頭瞬間又收緊幾分。他猶豫了好一陣子,終於下定決心般開口:“警察同志,你說的這些我也得問問我兒子才知道。總之我聶唐和相信我的兒子,他們或許是脾氣衝了點,但不會那麼是非不分殺人放火。如果他們真有人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我這個當爹的第一個不放過他!”
沈嚴注意到聶唐和在說最後這番話時拳頭不自覺地攥緊,心中已經暗暗有了計較,於是他開口道:“好。出於辦案需要,我們需要對你進行抽血化驗。你沒有意見吧?”
“行,你們抽吧。”聶唐和說着伸出胳膊。
沈嚴衝小王法醫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刻上前,採集了聶唐和的血樣。
“好,那我們就先回去了。你等你兒子晚上回來後也跟他們確認一下,如果發現有問題,可以和我們警方聯繫。”沈嚴說着,將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聶唐和,而後他看着聶唐和,認真道:“老聶大哥,咱們都希望你的兒子不是我們要找的人,但如果你真的發現你兒子有不對勁的地方,希望你能說服他讓他主動自首,不要讓他一錯再錯。”
“誰說我兒子就是壞人了?!你們沒有證據少在這兒瞎說!行了我血也給你們了,你們趕快走人!”聶唐和突然暴怒地大吼起來。
“誒老聶你這是幹嘛?!人家警察同志只是打個比方。”關村長不悅地批評。沈嚴攔住關村長,對聶唐和開口:“那好,那我們就先走了。”
出了聶家小院,關村長對沈嚴道歉:“對不住啊沈隊長,老聶這傢伙就是脾氣臭,你別跟他一般見識。”
“沒關係。”沈嚴隨口應着,眼睛卻衝着程晉鬆一使眼色。後者早已明白沈嚴的意思,他將那支試管放入保溫箱中,快步向車子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