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遠夢如水急,白髮如草新

“我之前給你說過,我們党項一族在拓拔赤辭手裡壯大,歸於唐,拓跋赤辭任前唐西戎州都督,被賜姓爲‘李’。”

“到了前唐末年,拓跋思恭是党項族的首領,因爲黃巢兵入長安,拓跋思恭與鄜州(今陝西富縣)的李孝昌同誓討賊,立功,唐僖宗任拓跋思恭爲左武衛將軍,權知夏綏銀節度使。到了中和二年(882年),前唐帝下詔命他爲京城西面都統、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後進封四面都統,權知京兆尹。”

“黃巢之亂被平後,拓跋思恭兼太子太傅,封夏國公,賜姓李,拜夏州節度使,實際上,是恢復了前面拓拔赤辭的‘李’姓。後來,前唐肅宗李亨的玄孫嗣襄王李熅叛亂,僖宗詔命李思恭出兵,還沒發兵,李思恭就去世了,這樣到了乾寧二年(895年),前唐又讓李思恭的弟弟李思諫爲定難節度使、李思諫的弟弟李思孝爲保大節度。”

“又過一年,即乾寧三年(896)三月,李思孝請求致仕,舉薦弟弟李思敬襲位,朝廷遂封李思孝爲太師,李思敬爲留後。同年九月,前唐以李思諫爲靜難節度使兼副都統,次年(897)正月,朝廷又以李思諫爲寧塞節度使。”

“党項人看起來似乎在在這時候已經站了起來,迎來了自拓拔赤辭之後的第二個春天。但其實不然,唐末藩鎮林立,党項人還只是新興的勢力,根基薄弱,根本和李茂貞、李克用、朱溫這些人比不了。甚至在光化元年(898年),身爲留後的李思敬被李茂貞逼迫去山南道任武定留後。最後在天覆二年(902年)年九月,還被割據西川的賊王八王建吞併。所以,到頭來拓拔家還是隻有一個定難軍在手中。”

聽到這裡,趙旭問道:“其他人我勉強可知,只是這個‘賊王八王建’和‘李茂貞’是誰?我不甚了了。”

李順才說道:“關於這兩人,我給你解釋一下,你知道即可,不過其他李姓之人,你一定要記得清楚明白。”

“這個‘賊王八王建’,就是蜀地高祖王建……”

趙旭恍然:“哦,我知道了,原來王建是蜀地王衍的父親。王建娶了徐氏姐妹倆個爲后妃,其中有個叫花蕊夫人,被李存勖兒子李繼岌身邊的親兵李環殺了。”

李順才點頭:“王衍的本名叫王宗衍,繼位之後改叫王衍。這個王建在年輕的時候好勇鬥狠,以殺牛、偷驢、販賣私鹽爲業,因爲在家裡排行第八,被鄉人稱爲‘賊王八’。後來,王建犯罪入獄,被獄吏偷偷放走,藏匿在武當山上,武當山上有個叫處洪的僧人教給王建武藝,讓他去投軍,慢慢的,王建勢力壯大,在蜀地稱帝。”

“至於李茂貞,他的本名叫宋文通,是深州博野(今河北蠡縣)人,因爲護送兵亂的唐僖宗返回長安,擊殺攔截的藩鎮李昌符,從而拜鳳翔隴右節度使。後來又受封爲岐王。”

“前唐滅亡後,李茂貞還試圖聯合王建和李克用一起討伐大梁的朱溫,不過未能實現。等李存勖的大唐建立後,李茂貞見李存勖勢力大,上表稱臣,被李存勖改封爲秦王。前兩年病死了。”

趙旭“哦”了一聲,李順才說:“咱們還是接着說党項族的事情。大梁開平元年(即907年),李思恭的弟弟李思諫被朱溫授予檢校太尉、兼侍中。但是第二年李思諫就病逝,部下們就擁戴李思恭的孫子李彝昌爲新留後。”

“這裡涉及到了一個問題,爲什麼那會李思恭的兒子沒有繼承定難節度使的位置?那是因爲李思恭的兒子李仁祐早亡【注1】,而孫兒李彝昌又年幼,所以這樣。現在李彝昌的叔祖李思諫去世,李彝昌已經長大,於是被部下擁戴,同時也得到了朱溫的冊封,名正言順。只不過,在開平三年(909年)二月,定難軍裡有個叫高宗益的叛亂,殺了李彝昌,等到叛亂平息,高宗益被殺後,大家又迎立李彝昌的叔父李仁福爲新留後。【注2】”

說到這裡,李順才的目光灼灼:“趙旭,高宗益出於什麼目的叛亂,有沒有幕後主使,爲什麼戍兵在外的夏州蕃部都指揮使李仁福能被迎立上位?這些,都不爲所知,我也一直想搞清楚,但是未能如願。”

“無論如何,其時岐王李茂貞和身爲晉王的李存勖合兵五萬要攻打李仁褔,想吞併李仁褔,勢力單薄的李仁褔只有向大梁的朱溫求救,而與此同時,大梁朝廷派來賞賜夏州的供奉官張漢玫、國禮使杜廷隱到了夏州,張漢玫和杜廷隱這兩人很有膽略,聽到消息就帶領三百鐵騎飛奔夏州,和李仁福共同禦敵。”

“朱溫接到李仁褔的求救之後,一開始懷疑李存勖和李茂貞攻打夏州只不過是幌子,其實還是想圖謀大梁,但是朱溫也是一代梟雄,想來想去的,他自己還是親自西巡陝州,確定李存勖的目標的確是夏州之後,朱溫讓夾馬指揮使李遇、劉綰,兵分兩路,去攻打李茂貞和李存勖的後路,這樣李存勖和李茂貞腹背受敵,只有退兵,因此從這之後李仁褔就臣服於朱溫,大梁也加封李仁福檢校太保同平章事。”

“只是白雲蒼狗,世事無常,乾化三年(913年)大梁內訌,一年換了三個皇帝,朱溫被兒子朱友珪所殺,朱友珪又被其弟朱友貞所殺,內亂不已,註定衰敗。到了三月,新任樑帝朱友貞加李仁福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隴西郡王。李仁褔雖已如此,可實力還是不行。”

“後來李存勖和朱友貞一直爭霸,大梁龍德二年(922年)樑帝朱友貞窮途末路,還詔各路諸侯王出兵救援,同樣接到出兵通知的李仁福審時度勢,認爲李存勖強而朱友貞弱,於是就給朱友貞了五百匹戰馬,但是沒有派一個人出征。”

“不過李仁褔的判斷是正確的,在龍德三年(923年)李存勖滅大梁,建立大唐,李仁福因爲世代與河東的李存勖不睦,心裡忐忑,特派從兄宥州刺史李仁裕入朝奉表祝賀,不過李存勖接受了李仁褔的臣服,封李仁福爲朔方王,以前的官職依舊,這是大唐同光二年(923年)四月份的事情。”

說到這裡,李順才沉默了一會,沉聲說道:“趙旭,你要着重的記下我下面說的話。”

“首先,李仁褔身爲朔方王,名義上大致的是統轄夏州、綏州、銀州這三個地方,但控制的力度時大時小。李仁褔和幾個妻室一共有六個兒子,分別叫李彝氳、李彝超、李彝敏、李彝俊、李彝殷和李彝謹。”【注3】

“其中,李氤氳和李彝殷是一個母親譚氏所生,李毅超和最小的李彝謹是瀆氏所生,老三李彝敏和老四李彝俊爲閆氏所生。”

趙旭一聽愣了一下,當時,自己和李順才以及夏顯林燕歸農來契丹的時候,李順才就交待過自己,爲了行事方便,此後如果遇到党項人,自己就叫“李彝殷”,同時,那會李順才還給了自己一個很別緻的熊爪項鍊。

原來李順才早就想好了!

“李彝殷”是夏綏銀節度使、朔方王李仁褔的兒子之一。

李順才見趙旭陷入了冥思,說道:“其次,李仁褔的大兒子李彝氳在開平三年(909年)高宗益的叛亂中被殺了,李仁褔的次子李彝超現在等於是李家的老大。”

“再次,李仁褔的第五子李彝殷在高宗益的叛亂中,不知所蹤,”李順才說到這裡,猛地盯着趙旭,低聲說道:“我給你說,其實李彝殷已經死了,被叛軍扔進了井裡,這個是我親眼所見,只是這一點沒有旁人知曉。這個世上唯一知道此事的,以前是我,現在,再加上了你!而且,你要記住,我給你的那個項鍊,是證明李彝殷身份的唯一證明。”

“只要拿着那個項鍊,你就是李彝殷,李彝殷就是你!根本不需多言,李仁褔和李彝殷的生母譚氏見了,自然就會知道。”

趙旭愕然,他猛地就明白了李順纔想要做什麼了——若干年前,李順才就計劃着今天的事情了!這就之所以爲什麼已經死了的李彝殷的項鍊會在他的手裡,這會又到了自己手裡。

“是!”李順才說道:“我們家族的人如果離開契丹之後,目前最好的去處,就是夏州!而身爲党項首領的李仁褔當然會接納我們,因爲那裡人少,可是,李仁褔心裡必然會提防我們,畢竟,我們這一部在契丹停留的時間太久了,李仁褔怕裡面有契丹人的奸細,也會懷疑我們的目的。”

“不過,要是咱們這一部裡有個李仁褔失蹤多年的兒子重新出現在他的面前,你說,他會如何?”

雖然已經明白,趙旭還是問:“李叔是讓我假扮李彝殷?”

李順才否定道:“不是假扮,你就是!”

“我……”趙旭沒說完,李順纔打斷道:“這就是我爲什麼說你比思德更適合,去完成我想做的第二件事的原因——從年歲上說,思德比李彝殷大,而你剛剛合適;從面相上說,你長的很像李仁褔那個在叛亂中死掉的大兒子李彝氳。”

“我從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我就已經確認了這一點,只是那個時候還不具有說這些話的時機。”

“你想,我這個外人都差點認爲你就是李仁褔的兒子,他們自己會怎樣想?骨肉親情是最難割捨的!”

“僅僅這兩點,你都是李彝殷的不二人選。”

“可是……”趙旭一開口,又被李順纔給打斷了:“沒有可是!我們那一部人除了我沒有一個人認識你,夏州那邊,也沒有人認識你,至於契丹和大唐有些人認識你,那又怎樣?你就說你自小流浪四方,到處爲家,隨便說什麼理由都可以,只要讓李仁褔見到你,只要讓譚氏見到你,只要讓他李的家人見到你,他們再看到你身上的項鍊,想不認你這個李家的孩子,都難。”

趙旭又說道:“可是,我……”

趙旭是想說洛陽還有一個自己的同母異父的兄長李昶,再有,田蕊、田悠、郭氏,他們都很熟悉自己,況且還有石敬瑭,劉知遠這些人。

“你想到的,我都替你想到了,那些都不是問題,”李順才說:“至於沒想到的,今後隨機應變,逢水搭橋。”

“如果此計成功,你就是我們党項人的大恩人。”

李順才很是有些激動。趙旭沉吟說:“李叔,不是我顧慮,你說你們族的人在契丹時間久了,會不會有人不想離開?畢竟,所謂習慣成自然,跋涉到夏州,路途遙遠,這個,你可考慮到了?”

李順才:“你說的是,有人的確不想走,但是要走的是多數,我早就聯繫好了,這個你儘管放心。”

趙旭又說:“還有,就是契丹人這邊,他們會輕易的讓你們,哦,讓咱們離開嗎?”

“這就是我需要你從中費力的事情,”李順才說道:“我所做的前後這兩件事其實絲絲縷縷的糾纏很緊,每一步都很重要,沒有前面就沒有後面,前面的事情做不成,後面的無從談起。如今阿保機死了,如果耶律德光當了皇帝,憑着你和他的交情,我估計問題不大。”

趙旭皺了一下眉:“話是這樣說,可是耶律德光的娘述律平非常厲害,我還是怕有阻撓。”

“事在人爲!”李順才說:“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總之我們離開契丹,是我今生最後的願望,勢在必行。”

趙旭想想,點頭說:“好,李叔既然已經籌謀的這樣周密,我去做就可。”

李順才見趙旭始終沒有詢問關於他自己的事情,更加知道,趙旭的確是個厚道又能被信任的人。

李順才問道:“趙旭,你就沒想過你自己這樣做的好處和壞處嗎?”

趙旭笑了:“能爲李叔做事,能代替思德兄做事,還要想什麼好處和壞處?這世上什麼是好事?什麼又是壞事?其實有時候就是塞翁失馬,只管去做就行了,想的太多倒是前怕狼後怕虎的,往往只會裹足不前。大丈夫擔當身前事,何須計較他人在身後評論?”

“不然,”李順才否定道:“壞處,顯而易見,耶律德光真的未必會放你離開,因爲你的種種表現,他會捨不得你走,還有,你剛纔說的述律平,這個女人確實非常厲害,誰也不知道她會做出什麼事,你一定要小心提放。”

“至於好處,那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順利到了夏州,又能被李仁褔給認了的話,那麼,你就是朔方王的第五子,那你今後要對付石敬瑭和劉知遠,就有了憑仗,有了根基,有了地盤,也就有了人力和財力的支持,無論今後要做什麼,簡而言之,皆有可能!”

李順才的話非常隱晦,也非常的明白。趙旭心說也是,不過夏州人力恐怕也沒多少,地盤也沒多大,至於財力,夏州自己沒去過,那會倒是到過銀州和綏州,這銀州綏州兩地那麼的窮苦,以此可見夏州能有什麼財力可言?

但畢竟要是站穩了腳跟,今後就好辦事了。

對了,劉皇后那會給自己說的她藏寶的地方,有空的話,不免要去勘驗一番……

第一二六章做好做惡第一一八章有的女人會作詩,有的女人會作對關於“萬歲”一詞第一零五章兄弟同生死,豪情耀古今第一零四章人間心不足,無家問死生第八十九章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第十二章驚鴻第五十四章火燒木家樓(三)第八十五章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五十八章來龍去脈全無有,突然一峰插南鬥第一二五章偷龍轉鳳第五十六章萬里跋涉行走,奇怪出自人間第三章殺戮第一一二章威風凜凜第一三三章人生、輪迴、故人、魔咒第四十二章死地第五十一章驚天一箭第二十六章志存高遠第七十二章鏡花水月第十三章悲憤第六十四章新婚大喜第八十一章你爲什麼不憤怒第七十七章人間好事到頭少,致得恩愛成煩惱第八十四章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第三十章虎口奪食第七十五章命該如此第二十五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三)第八十章來者何人第一一一章信念第四十一章星星第三十四章日暮鄉關何處(二)第四十七章潛伏第六十一章楚雲湘雨第一百章的幾個註釋第四十六章魏王殿下第一零五章兄弟同生死,豪情耀古今第二十一章天地蒼茫我獨行第一一四章闖第八十七章心中已是空且亂,人生知否柳明暗第六十五章風雲之夜第七十六章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七十章殺李存勖(四)第八十一章你爲什麼不憤怒第三十章虎口奪食第七章皇宮(一)第一二三章鰥夫與寡婦第九章古廟第四章秘辛第十三章悲憤第九十一章光景動盪失天地,直與顥氣爭雌雄第二十五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三)第八十九章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第十八章艱難第八十六章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第七十八章霓裳的秘密第一一八章有的女人會作詩,有的女人會作對第三十七章意難平第五章悲慘第五十五章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十二章驚鴻第六十三章陽關道與獨木橋第三十四章日暮鄉關何處(二)第一一四章闖第四十九章醉妝詞第二十三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一)第十六章焚山第二十三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一)第三十章虎口奪食第二十四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二)第三十七章意難平第一二二章成瘋成魔成雙成對第四十八章禮下於人第四十二章死地第三十八章丟人比丟命強第六十四章新婚大喜第一一三章王子李彝殷第六十九章殺李存勖(三)第十章意外第一百章遠夢如水急,白髮如草新第一零一章蕭曹謀略能成漢,滿手瓊瑤更有光第三十三章日暮鄉關何處(一)第五十九章一差二錯第七十一章心碎了無痕第三章殺戮第三十三章日暮鄉關何處(一)第一三四章命運第五十二章火燒木家樓(一)第五十五章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章殺戮第六十一章楚雲湘雨第一零二章人間心不足,意外事難量第三十三章日暮鄉關何處(一)第七十九章河中之水向東流第五十六章萬里跋涉行走,奇怪出自人間第一零一章蕭曹謀略能成漢,滿手瓊瑤更有光第五十七章宿命第九十九章丈夫志古人,絕世而獨立第一百零七章夏州第一零五章兄弟同生死,豪情耀古今第七十四章恩怨糾纏(男兒正當時卷終)
第一二六章做好做惡第一一八章有的女人會作詩,有的女人會作對關於“萬歲”一詞第一零五章兄弟同生死,豪情耀古今第一零四章人間心不足,無家問死生第八十九章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第十二章驚鴻第五十四章火燒木家樓(三)第八十五章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五十八章來龍去脈全無有,突然一峰插南鬥第一二五章偷龍轉鳳第五十六章萬里跋涉行走,奇怪出自人間第三章殺戮第一一二章威風凜凜第一三三章人生、輪迴、故人、魔咒第四十二章死地第五十一章驚天一箭第二十六章志存高遠第七十二章鏡花水月第十三章悲憤第六十四章新婚大喜第八十一章你爲什麼不憤怒第七十七章人間好事到頭少,致得恩愛成煩惱第八十四章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第三十章虎口奪食第七十五章命該如此第二十五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三)第八十章來者何人第一一一章信念第四十一章星星第三十四章日暮鄉關何處(二)第四十七章潛伏第六十一章楚雲湘雨第一百章的幾個註釋第四十六章魏王殿下第一零五章兄弟同生死,豪情耀古今第二十一章天地蒼茫我獨行第一一四章闖第八十七章心中已是空且亂,人生知否柳明暗第六十五章風雲之夜第七十六章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七十章殺李存勖(四)第八十一章你爲什麼不憤怒第三十章虎口奪食第七章皇宮(一)第一二三章鰥夫與寡婦第九章古廟第四章秘辛第十三章悲憤第九十一章光景動盪失天地,直與顥氣爭雌雄第二十五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三)第八十九章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第十八章艱難第八十六章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第七十八章霓裳的秘密第一一八章有的女人會作詩,有的女人會作對第三十七章意難平第五章悲慘第五十五章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十二章驚鴻第六十三章陽關道與獨木橋第三十四章日暮鄉關何處(二)第一一四章闖第四十九章醉妝詞第二十三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一)第十六章焚山第二十三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一)第三十章虎口奪食第二十四章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二)第三十七章意難平第一二二章成瘋成魔成雙成對第四十八章禮下於人第四十二章死地第三十八章丟人比丟命強第六十四章新婚大喜第一一三章王子李彝殷第六十九章殺李存勖(三)第十章意外第一百章遠夢如水急,白髮如草新第一零一章蕭曹謀略能成漢,滿手瓊瑤更有光第三十三章日暮鄉關何處(一)第五十九章一差二錯第七十一章心碎了無痕第三章殺戮第三十三章日暮鄉關何處(一)第一三四章命運第五十二章火燒木家樓(一)第五十五章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三章殺戮第六十一章楚雲湘雨第一零二章人間心不足,意外事難量第三十三章日暮鄉關何處(一)第七十九章河中之水向東流第五十六章萬里跋涉行走,奇怪出自人間第一零一章蕭曹謀略能成漢,滿手瓊瑤更有光第五十七章宿命第九十九章丈夫志古人,絕世而獨立第一百零七章夏州第一零五章兄弟同生死,豪情耀古今第七十四章恩怨糾纏(男兒正當時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