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海軍售後

第875章 海軍售後

當然,東非也不會阻止德國和比利時的“欺詐”行爲,畢竟在恩斯特看來,只要能增加東非和西非之間緩衝帶的非黑裔人口,那對東非未來而言就是有利的。

……

膠州領事館推銷錫格馬林根王室領地的同時,膠州灣上原“東非”軍艦也在進行着軍事訓練。

在接收了東非軍艦之後,遠東北洋水師規模進一步擴大,其中兩艘鐵甲艦被部署在膠州。

原歷史北洋水師只有兩處海軍基地,即威海和旅順,而今隨着膠州地位日益重要,早在幾年前就被定位爲第三大基地。

尤其是在東非退役軍艦補充之後,直接讓這個原來“徒有其表”的第三大基地,補足了短板,當然,相較於前兩者還是有一定差距。

東非出售了三艘鐵甲艦和七艘炮艇,規模還是比較龐大的,自然順帶提供售後服務,所以順帶派出軍事顧問團對其三艘鐵甲艦的水兵進行操演,日常維護等訓練工作。

“以東部某島國爲遐想敵的話,你們雖然在海軍規模上比其強大,但是綜合素質性能差距不大,尤其是我們東非出口的這幾艘軍艦,甚至有十幾年前的老傢伙,所以對艦艇的維護必須更加用心。”

便宜沒好貨,東非打折出售的軍艦更是如此,但價格確實是一個讓遠東帝國無法拒絕的超低價。

而且東非出售的軍艦,足以形成一個作戰體系,在東非海戰中已經證明了其戰鬥力,技術上自然不能同英國軍艦相比,但操作得當還是有一戰之力的,如果維護得當再用二三十年沒有太大問題。

得益於恩斯特的“偏心”,這幾艘軍艦在出發前,都在東非造船廠裡進行過大修,同時進行了部分設備的升級,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大問題。

至於一些“小毛病”,就是當今最先進的軍艦也不可能避免,克服困難還是要看遠東帝國水兵的的具體操作。

“克萊爾中尉,你們爲什麼每次演習都要把日本作爲我們的假想敵?”武威艦管帶劉富龍忍不住詢問道。

畢竟在劉富龍的想法裡,日本不過一小島國,怎麼可能有膽量同遠東帝國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雖然之前日本和遠東帝國海上摩擦不少,但在其看來都是某小國“佔便宜”的行爲。

也就是遠東帝國不計較,不然必定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倭寇,畢竟倭寇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從明代就存在,沒有人敢想象日本這個島國有“蛇吞象”的巨大野心。

克萊爾:“我可從來沒有說過是日本,我只是說某東部島國,而且遍數遠東地區,只有你們和日本海軍規模尚可,但是日本體量如此小,海軍發展卻和你們不相上下,難道不應該值得警惕麼?”

劉富龍搖搖頭說道:“或許日本國弱,所以只能依賴堅船利炮來維護安全感。”

克萊爾卻否定道:“我看不盡然,日本海軍發展已經嚴重拖累本國經濟,再不安全也要保證本國經濟問題,找遍全世界國家,像日本如此窮兵黷武的國家只有原來的普魯士,他們如此高的軍費支出,必然不能持續,所以只能通過對外擴張來緩解壓力,如果不出所料,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必然是朝鮮,而朝鮮作爲你們的附屬國,到時候你們是救還是不救?”

當然,克萊爾的話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劉富龍依舊堅持己見:“我們海軍比日本強大的多,他們就算有野心,也不可能戰勝我們。”

對於劉富龍的固執,克萊爾說道:“你們對利薩海戰應該也有些瞭解,當時奧匈帝國海軍就是以弱勝強,更近一點的東非海戰,我國軍事實力也遠不如英國,但雙方也打了個平手,而日本海軍和遠東帝國海軍的差距顯然更小,所以用你們遠東帝國的老話說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

“而且海軍作爲當代的主要軍事力量,不管如何都必須重視,所以該有的訓練一樣也不能少。”

“我們東非海軍有一句話,要像對待家人一樣,愛護自己的軍艦,東非海軍的兵員全部來自國內至少接受過中等教育水平的人才,就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也不在少數。”

“在這種情況,東非海軍才能在東非海戰中表現優良,而伱們海軍的問題顯然更大,尤其是兵員素質上和東非相差甚遠。”

“據我所知,日本也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他們已經推行了義務教育,雖然比不上東非和德國,但放在遠東帝國,日本的水平絕對是一流的。”

“在文化知識上,我也不太看好你們,畢竟短時間內,且沒有經受過科學系統教育是很難成才的,但是有一句話叫做熟能生巧,所以海軍的訓練量一點也不能少,同時必須掌握必要的艦船知識,在這一點上,我們軍事顧問團成員會全力配合你們。”

藏私,是不可能藏私的,對於遠東海軍,東非軍事顧問團幾乎是傾囊相授,畢竟19世紀軍艦技術不斷進步,可能現在流行的,過幾天就過時了,所以東非海軍自身都要不斷學習和摸索。

當然,對於東非海軍而言,如果未來東非艦艇能在遠東帝國表現良好,對本國軍艦出售業務也有好處,這一點英國有着清晰的認知。

如果不是皇家海軍的赫赫威名,那誰會買英國軍艦,遠東帝國一開始也是想全力購入英國軍艦,但是英國人小心思多,最後才被德國截胡。

對於克萊爾所言,劉富龍還是感觸頗深的,東非這些軍事教官的放在全世界真實水平如何,他其實也不太瞭解。

但在他本人看來,都是有真才實學的,而且有句話叫做“嚴師出高徒”,整個膠州軍事基地的訓練量,以及作業量在遠東帝國海軍中是最高的。

實際上這也是東非教官和德國教官較勁的結果,東非作爲德意志國家,所以東非國民處處想和德國這個德意志國家中排國力在第一位國家對比。

尤其是在南非戰爭結束後,東非國民的自信心進一步提升了一個臺階,攀比心理更甚。

尤其是海軍,東非海軍以前實力甚至在德意志三大國(東非,德國,奧地利)中排在第一位,但是自八十年代後,德國海軍得到飛速發展,威廉二世上臺後更是如此。

這就讓東非海軍心中有些不平衡,當然,目前東非海軍規模上不再迅速擴展,和東非經濟發展有重要原因,不管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開發新領土,升級工業技術,全國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都要花錢。

軍隊獲得資金的比例自然減少,當然整體上東非軍隊的軍費開支還是穩定增長的。

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559章 誣陷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357章 索加第930章 漢薩省第230章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822章 卡賓達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566章 比較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6章 道路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83章 到達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8章 開墾第680章 緩衝區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925章 造船業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564章 貴人第199章 結款第103章 “大殺器”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472章 備戰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735章 廓爾喀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958章 巴拉圭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924章 海洋第774章 搬遷第168章 餐具第903章 萊茵宮第160章 革新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793章 籠中鳥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381章 國禮第701章 城市化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41章 新農業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672章 危與機第1063章 推力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844章 魯道夫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249章 熱度第620章 步步爲營
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071章 計劃尾聲第559章 誣陷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819章 1890年人口第357章 索加第930章 漢薩省第230章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822章 卡賓達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566章 比較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36章 道路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83章 到達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8章 開墾第680章 緩衝區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925章 造船業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564章 貴人第199章 結款第103章 “大殺器”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020章 反向移民第472章 備戰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735章 廓爾喀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958章 巴拉圭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1030章 加入海軍競賽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965章 德國人的震撼第924章 海洋第774章 搬遷第168章 餐具第903章 萊茵宮第160章 革新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793章 籠中鳥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381章 國禮第701章 城市化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41章 新農業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第1097章 三五計劃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672章 危與機第1063章 推力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1085章 兩國交易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844章 魯道夫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249章 熱度第620章 步步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