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走向星空

伊凡和封敬亭走出世界交點大門的時候,封敬亭認真的擡起頭,對着天空四處搜索了一下,伊凡也學着他的樣子,擡起頭仰望,除了漫天的星斗,他什麼也沒發現。

忽然,伊凡注意到,在一整片靜止的光點中,出現了一個微微發亮,同時正在閃爍的紅小點,在星空的背景下,這個紅點以均勻的速度移動着:“是它嗎?”伊凡指着這個小紅點問。

封敬亭看了一眼,笑着搖了搖頭:“不是,這只不過是一架普通的客機,風箏二型的運動速度比起它要小很多,看起來也沒有這麼明顯,按照預定的加速計劃,可能還要等半個小時,我們才能在地平線上看到它的影子。”

風箏二型是卡梅爾在去年組裝的空間站,借用了幾個航天大國的技術,以及一些最新的科技,空間站在進入軌道之後,基本實現了不需要和地面維持聯通,也就是說,不像卡梅爾位面一樣,需要用魔法源源不斷維持空氣,空間站的電力採用傳統的太陽能發電,因爲在太空中太陽能發電效率高,而且風箏二號幾乎不需要考慮質量成本的原因,風箏二型整個外壁幾乎都貼滿了太陽能電池,總髮電功率足以維持空間站內,數百名科研人員的日常生活,以及實驗項目所用。

作爲第一款以長期居住爲實驗目的的航天器,而且又有風箏一型作爲前車之鑑,風箏二型在生態模擬上,採取了比風箏一型更保守的方案,風箏一型的步子邁的太大,當初上天的時候,簡直就是把它作爲一個生態圈來建設的,什麼海藻,綠葉植物,能想到的辦法幾乎都想到了,但上天之後,一個多星期不到,空氣質量就急劇惡化,半個月後,氧氣含量甚至少到連老鼠都忍受不了的程度,之前想當然的,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達成完美平衡,徹底失敗了。

風箏二型空間站採用的是化學方法來解決因爲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而氧氣則通過電解水來完成,這樣一來,雖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獨立生存”的效果,但最起碼可以做到,補充一次吸收劑、食物和水,整個空間站能夠維持運行半年左右。

和通常意義的空間站不太一樣,風箏二型空間站作爲當前人類在太空中最大的航天器,因爲攜帶的質量足夠多,所以還具備一定的軌道機動能力,平時在定位階段,風箏二型一般都會懸浮的非洲赤道正上空,與地球自轉保持同步,但如果有任務需要,比如這一次,它也可以對自己實現主動加減速,變換軌道,從一顆同步空間站,變成非同步,這種變軌對於其他衛星來說,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消耗,但對於卡梅爾來說,也只不過是稍微增加一些魔法消耗量而已,以及一些航空燃料而已。

如果把星空比作海洋,風箏二型差不多就是最原始的衝浪板,雖然離真正探索海洋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但這最起碼是一個開始。

在等待的過程中,兩人在城中邊逛邊聊,在市中心的廣場處,伊凡發現,這裡還有許多人沒有散開,一些記者仍然敬業的呆在這裡,畢竟多國會議現在還沒有出現一個結果,新聞隨時可能都會出現,兩人只是遠遠的看了幾眼,沒有進去,進去的話,這本身又是一個新聞。

當風箏二型在地平線上出現的時候,整座城市裡誰也沒有注意,就連一直刻意觀察的伊凡,也是經過封敬亭指點之後,也才勉強看見,風箏二型的亮度並不高,甚至可以說有點暗淡,如果要算星等,怎多也就算到兩三等那一個級別,和其他星星一樣,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因爲大氣層波動的因素,它的亮光看起來彷彿是眨眼一般,毫無規律的閃爍着,不過,如果是稍微專業的天文人員,或者瞭解過一些天文知識,應該不難發現它是一顆人造飛行器,因爲在星空的背景下,它與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總是在不斷髮生改變。

著名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這世界有兩種東西最值得他敬畏,頭頂的星空,心中的道德,伊凡雖然對道德不以爲然,但是對於星空,總還是覺得好奇,畢竟在他原來的世界,因爲整個星球動被動過手腳,原有的那個真是世界已經被遮蔽,天空就只有一篇純淨的黑暗。

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緩慢“飛行”,風箏二型來到了蒙戈城市的正上空偏北一點的方向,逐漸進入了減速狀態,當它最終完全靜止,和天空中其他星星完全混爲一提的時候,封敬亭提醒伊凡:“注意看。”

幾分鐘後,伊凡驚訝的看到,在風箏二型下面,竟然延伸出了一條細細的、隱約閃爍的紅光,遠遠的看去,這條紅光彷彿是牽引着風箏二型的一根風箏線,封敬亭告訴伊凡,這就是最新的激光信號傳輸系統,通過這種可視波段的激光,衛星可以在天氣晴好的狀況下,與地面站進行高效的信息交換,速度差不多可以和光纖比擬,剛纔這次信號對接,就是風箏二型與地面站進行最終的位置確認,並由地面站主導,進行最後的微調,這次調整之後,風箏二型將會重新停止,相關的魔法工作人員會重新打開空間門——在空間站飛行的過程中,通往風箏二型的空間門是關閉着的。

5分鐘後,在世界交點,地下一層,封敬亭和伊凡從空間門正式進入了風箏二型的內部,在他們進去的時候,兩人也同樣發現,一些空間站的工作人員也準備順便回家,這些工作人員大多來自全世界各地,各個國家,各個領域,在空間站從事科研工作,因爲這一次的意外調整,他們許多科研項目都需要意外終止,因此,回去休個假對他們當中許多人來講,都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從這裡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也不過是邁邁腿,幾步路而已。

風箏二型採用的是跟風靜停站差不多的設計,只是在結構強度、氣密性等方面,做了更嚴格細緻的規定,外層也不是像卡梅爾空間站那樣光禿禿的,而是像一隻刺蝟一樣,全身各處都插滿了設備,伊凡跟着封敬亭進入主控室的時候,就看見整個房間都是和這些設備有關的,密密麻麻的控制按鈕,十幾名留守的科研人員正圍坐在一起,舉行聚餐,其中有認識封敬亭的,還是Z國人,見到他就喊:“封部長,您老這是來視察工作來了?”

封敬亭走過去,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腦袋,又轉身給伊凡介紹:“這是讀碩士時候的同學,馬斌,也是跟我一樣,學高能物理的。”

然後他回過頭,爲這裡所有人用英語介紹:“這位我想大家也都認識,我也不多介紹了,伊凡。”

在之前的風箏二型“發射”儀式上,伊凡曾經當着這些工作人員的面出現過,並親自主持這次施法,將空間站送上了軌道。

封敬亭介紹之後,一位大鬍子的歐洲人站起身來,對伊凡說:“我是一名德國人,雖然我個人不贊同意識網,可我還是要說,魔法的存在確實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精彩,謝謝你的魔法。”

伊凡看了他一眼,用不太熟練的德語回答:“謝謝。”說完之後,他微微注意了一下在場的人羣,正如他之前所知道的那樣,這十幾個科學家當中,只有兩個帶着通訊器,而且這兩個通訊器還是關閉着的,意識網在高學歷人羣中不受歡迎,起碼在當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大概是注意到了伊凡的眼光,那兩名帶着通訊器的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我們都是這艘飛船上的維修工程師,這個……只是我們工作的工具。”

伊凡搖了搖頭:“你們無需解釋什麼,我並不要求每一個人都加入意識網,我能理解,科學的世界已經足夠精彩,滿足於這種精彩,不爲其他事物所幹擾,這也是一種幸運,如果地球上每一個人都能像你們如此,那意識網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和這羣人寒暄了一陣之後,封敬亭和這羣人告別,大概參觀了一下整個空間站的構造,在工作人員用於睡覺的宿舍區,封敬亭還找到了幾名卡梅爾在空間站上安排的近衛軍成員,讓他們從現在開始,提高安全戒備級別,注意每一個可疑的人,知道兩人離開爲止。

這些軍人在這裡,是作爲安全保衛性質存在的,也可以算的上是卡梅爾的“駐軍”,畢竟從所有權上來說,這個空間站是屬於卡梅爾的,甚至在空間站的外層,還漆着卡梅爾的國旗,幾名軍人向安娜確認了封敬亭的命令有效之後,各自釋放出空間之眼,開始監視整個空間站的一舉一動。

隨着準備工作的完成,封敬亭和伊凡隨便找了一張椅子坐下,並同時閉上了眼睛,漆黑的太空之中,一個無形的空間之眼穿過空間站的牆壁,沒入了無邊無際的太空之中。

……

在太空中,沒有了空氣的干擾,許多事物都逐漸露出了他們本源的面目,現在是乍得的深夜,但伊凡仍然能夠看到,地球側面那因爲陽光照射,而微微透亮的一道金邊,陽光的另外一部分打在他們身後的月亮上,原本溫暖華麗的陽光竟然折射出月光的冷冽,放眼四望,那無盡的天際盡頭,無數閃耀的璀璨星光如同鑽石一般,折射出令人心醉的光芒。

在太空中,星空是永恆的視覺背景,恆星是物質世界的主旋律,只有親自置身於這個世界,感受這龐大的物質量,在物理規則的作用下,精妙的維持着運轉,人才能最直接的感受到,什麼是主真正主宰這個宇宙的規則。

如果將宇宙的四種基本力按作用域做一個劃分,就感官上而言,強核力和弱核力基本只作用於原子內部,前者是粘合原子核,將質子和中子牢牢捆綁在一起的鎖鏈,它讓原子變得異常穩定,以至於只有將其處於恆星那種極端的高溫中,纔可能打破強力的束縛,而後者就像是從這鎖鏈捆綁中偷逃的犯人,它的存在,讓原子核不至於一直無限膨脹下去,當它的結構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因爲衰變作用而迅速瓦解。

真正和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力,也是人肉眼,感官真切感受到的世界,是電磁力組成的世界,正是因爲它的存在,纔有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電磁力讓原子之間相互排斥,讓他們因爲不能靠的太近而“着火”,但又在某種程度上讓他們相互吸引,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這個世界不像沙子一樣亂成一團,而回形成相互獨立的個體。

但若要說這個宇宙間,維持星辰運轉的君王,人類的目光,還不得不回到17世紀初,那位最富盛名的科學家,所發現的萬有引力,真正的物質之力,要是單獨來看,萬有引力好像一無是處,打個比方,即使把地球上60億人全部集中到一起,所產生的萬有引力,也不足以牽引一隻螞蟻,但萬有引力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所有的力互相之間都是疊加的,從理論上來說,在一個宇宙中,萬有引力的最終方向,就是這個宇宙的質量中心,如果沒有宇宙膨脹的效應,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整個宇宙都會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最終被壓縮到無限小的一個點。

而這兩者究竟誰的力量更強,空間與物質在宇宙級別上的博弈究竟誰會勝出,迄今爲止,科學界還沒能給出統一的回答,一般普通的觀點是認爲,空間的力量更勝一籌,宇宙最終將會在不斷膨脹中,走向熱寂,空間將會獲得最終的勝利。

只是,這種空間的力量,本質上是源於這個宇宙創世之初,那一場空間爆炸,也被稱爲宇宙大爆炸,這種力量在本質上,還是屬於自然力量,但魔法的存在,讓這種自然力量出現了爲人所用的可能,60億“自然的人”也許不能改變一隻螞蟻,但只需要一兩億“意識的人”,就可以改變他們生存的這個小小寰球,生命的主動意識,來源於這個世界,卻狂妄的想要改變這個世界,這一點,從幾十萬年前,遠古人類第一次學會用棒子打架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這次“魔法工程”的實質,就是在地球大氣層之外,特定的距離,製造一系列空間門,這些空間門的作用,不是爲了運送人活着其他什麼物品,而只是單純爲了蒐集陽光,以適當降低撒哈拉地區的溫度。

從這次“工程量”來計算,如果要達到預期效果,起碼需要讓當前撒哈拉沙漠地帶,另外加上乍得境內所受到的光照總強度,降低三分之一左右,而撒哈拉的總面積是七百七十萬平方公里,換句話說,這次施法的空間門總遮蔽面積,需要達到三百萬平方公里以上,這個面積的概念,差不多相當於三分之一大小的中國領土。

既然是把這項計劃當做一項工程來推進,那做法自然也不能和之前搞的那樣,直接讓伊凡強行搞出來,事實上,伊凡現在就是想做,這個目前只有兩億成員不到的意識網,也不足以支撐這樣大規模的消耗,之前魔法部分已經對此做過測算,如果將空間門的施法規模繼續擴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減少魔法的消耗功率,這就好像大型發電站的平均發電成本,總比小電廠要低上不少,但只要這個規模上了一定的數量級(卡梅爾魔法實驗室的測試數據是,面積超過20平方公里以上),這種增加規模減小成本的效應就會遞減到一個幾乎忽略不計的數字,成本將差不多維持在平均每10平方米消耗一森,一平方公里就是一萬森,三百萬平方公里,那就需要三億森……

即使是再強大的國家,一項工程也不能指望在一天之內完成,況且,因爲這個工程影響的面積實在太大,可能的話,還是儘量慢一點好,如果在這之中發現有什麼不對,還可以及時彌補。

封敬亭和伊凡此次來,更主要的是考察一下實際的“施工現場”,按照封敬亭的規劃,最好是處在同步軌道之外,保險計算,最好是在距離地面四萬公里以外,也就是說,施工的目標區域,距離風箏二型還要往外近五千公里,因爲只有這樣做,才能防止這些空間門不會對衛星的發射造成意外,這樣一來,“施工”的成本又將進一步提高,因爲施法距離與魔法消耗之間的關係,幾乎就是成正比。

好在這些“太空遮陽”空間門不需要如地面交通空間門那樣,做到多少精緻,安全,只要結構大體對就行,所以對“施工人員”的素質要求也不算很高,從目前魔法管理部分統計的數據來看,當前卡梅爾三十萬人口,加上乍得一千三百多萬人口(三百多萬是近幾年外來移民,移民乍得與卡梅爾的人數比例幾乎是10比1),持空間門C級(也就是基本會使用)以上證照的,差不多有20多萬人,即使是按B級(熟練使用)以上,也有五千多人,而根據封敬亭的計算,整個工程的施工,總計也要不了200多人,可以說,從人力儲備這個角度看來,卡梅爾是綽綽有餘的。

當前的問題是,卡梅爾需要在保證“工程效果”的前提下,儘量壓縮魔法消耗,爲此,封敬亭還需要預先朝目標施法區域,發射一個可以作爲“臨時工地”的所在,卡梅爾不可能真的讓人站在五千公里之外施法,因此,當前的現實是,卡梅爾需要製造這樣一艘有基本“航行”功能的宇宙飛船,讓它停在距離地球四萬公里的距離上,因爲施工的需要,這艘飛船需要能容納200人的吃穿住行,而又因爲地球公轉的因素,不僅要保證這片“空間門”也要如卡梅爾的那些空間門一樣,隨時和地球保持相對靜止,更重要的是,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飛船也要不斷移動位置,與地球保持靜止。

伊凡並不擔心魔法這方面,事實上,讓空間門保持圓周運動也不過就是改變幾個參數,地球的公轉軌道幾乎就是一個固定參數,這一點不難做到,但困難的是,要讓這艘“施工船”在施工過程中保持運動,這就有些困難了,要知道,地球的公轉速度是每秒30公里!

這就等於說,要在施工的這段時間內,讓這艘施工船一直以這個速度維持飛行,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那它簡直就是一艘合格的行星級宇宙飛船了!

卡梅爾能做到這一點嗎?說實話,封敬亭覺得心裡沒譜。

僅從科技水準來說,卡梅爾並不比地球上高出多少,甚至可以說,在航天科技這種需要大量技術積累的領域,還落後了他們幾個數量級,以乍得的工業水準,現在造的空間站連基本的氣密性都無法得到保證,更別提其他的的了,如果不是因爲“魔法入軌”可以大大拉低航天成本,以及其他國家的技術支持,現在的風箏二型根本就上不了天,靠卡梅爾單幹,就算強行送進軌道,飛船也會因爲內外壓力而解體,封敬亭就曾經毫不客氣的說過,乍得當前的工業水準,要是造艘船,下水就得散架,要是造輛車,上路就得拋錨。

但困難從來就不是阻礙人類前進的因素,能親眼看見人類走上太陽系時代,看見真正在宇宙間航行的飛船,可以說是封敬亭此生最大的夙願,現在他終於有這麼一個機會接觸到這個夢想,在沒有真正窮盡希望之前,他絕不可能放棄。

247 國王340 嚴律第三十七章 租房422 幫個忙第七十六章 空間(上)第八十二章 副作用209 墮落461 圍困463 空降第六十五章 性格決定命運288 矛盾140 分歧213 掃屋171 小政府457 逃犯388 魔法騎兵(中)第九十章 網吧410 智能化與電氣化281 開張300 歷史的轉折249 侷限386 紐約第五十一章 幫忙415 時間問題第六十一章 對話448 風聲223 失蹤402 地獄416 教育251 撤退421 接觸184 傳送343 人狗之爭第二十三章 解惑385 開拔331 晴轉陰429 伏擊第三十九章 普通人第七十七章 空間(下)358 聊勝於無239 會議(中)364 農業第七十一章 弄巧成拙389 魔法騎兵(下)第二十八章 夜色深重(5)391 動員311 記憶174 扳機224 風滿樓225 應對第八十四章 上門299 時不我待第六十四章 9月120 圍觀第三十一章 波瀾第六十四章 9月289 爲愛癡狂312 死鎖第六十一章 對話327 鷹眼349 不到時候150 左,右?177 工業魔法第二十二章 旁聽不容易第五十七章 錢不夠481 救火251 撤退207 機會416 教育327 鷹眼282 報道第七十二章 接觸443 情報328 一心多用452 空城324 兩種野蠻279 全權公民471 埋雷第四十一章 游泳考試第一百章 營救163 早餐178 織網276 逃離地球340 嚴律322 上網321 震動425 短板第七十二章 接觸146 暴風雨與平靜260 “挖洞”技術433 寒暄367 糧食風波第三十章 告一段落460 自亂391 動員231 能源218 兩難175 公平與真理459 異象263 決鬥者
247 國王340 嚴律第三十七章 租房422 幫個忙第七十六章 空間(上)第八十二章 副作用209 墮落461 圍困463 空降第六十五章 性格決定命運288 矛盾140 分歧213 掃屋171 小政府457 逃犯388 魔法騎兵(中)第九十章 網吧410 智能化與電氣化281 開張300 歷史的轉折249 侷限386 紐約第五十一章 幫忙415 時間問題第六十一章 對話448 風聲223 失蹤402 地獄416 教育251 撤退421 接觸184 傳送343 人狗之爭第二十三章 解惑385 開拔331 晴轉陰429 伏擊第三十九章 普通人第七十七章 空間(下)358 聊勝於無239 會議(中)364 農業第七十一章 弄巧成拙389 魔法騎兵(下)第二十八章 夜色深重(5)391 動員311 記憶174 扳機224 風滿樓225 應對第八十四章 上門299 時不我待第六十四章 9月120 圍觀第三十一章 波瀾第六十四章 9月289 爲愛癡狂312 死鎖第六十一章 對話327 鷹眼349 不到時候150 左,右?177 工業魔法第二十二章 旁聽不容易第五十七章 錢不夠481 救火251 撤退207 機會416 教育327 鷹眼282 報道第七十二章 接觸443 情報328 一心多用452 空城324 兩種野蠻279 全權公民471 埋雷第四十一章 游泳考試第一百章 營救163 早餐178 織網276 逃離地球340 嚴律322 上網321 震動425 短板第七十二章 接觸146 暴風雨與平靜260 “挖洞”技術433 寒暄367 糧食風波第三十章 告一段落460 自亂391 動員231 能源218 兩難175 公平與真理459 異象263 決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