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豪傑依舊

bookmark

第132章 豪傑依舊

太極殿內很安靜,能聽到此刻殿外沙沙雨聲。

李承幹站在衆人前,望向殿外還在下着的秋雨,低聲道:“也不知道這場雨什麼時候能停。”

太子殿下話音落下太極殿,還是很安靜。

李承幹揣着手道:“今年的秋雨比往年兇猛,京兆府尹可在?”

李道宗站出朝班道:“太子殿下,臣在。”

“黃河上游的汛情如何了?”

“回殿下,這些天許敬宗他們正在涇河附近修建河堤,疏通河道,如今看來黃河水位上漲了不少,如今還未淹了田地與村縣。”

李承幹頷首,似乎在思量。

李道宗躬身站在,等着殿下的下一句話。

在羣臣面前,李承幹來回踱步,片刻後腳步停下,朗聲道:“孤一直覺得關中各縣有各自的恩怨也好,或者是以往有嫌隙也好,面對大問題各縣應該是相互通力合作的,尤其是在這個汛情關口。”

李承幹神色憂愁接着道:“將孤的話語送去各縣,關中各縣是個大集體,攜手前進才能共同富裕,誰也不會落下誰,命各縣都分出民壯人手,各縣出三五人也好,去涇河協助許敬宗修繕河道。”

“告訴河道兩岸所有縣丞,涇河若出了問題,誰也別心存僥倖。”李承幹揣着手道:“時間緊迫莫要耽誤了,皇叔現在就動身吧。”

“喏。”李道宗正色一禮,而後又看了看太子與四下朝臣們的神色,就獨自一人快步出了太極殿,在雨中快步狂奔而去。

再看眼前衆人,李承幹又道:“兵部尚書?”

聞言,侯君集站出朝班道:“臣在。”

“河西走廊修建得如何了?”

“稟太子殿下!”侯君集嗓音洪亮,道:“李義府主持修建敦煌郡會於入冬之前完工。”

李承幹頷首道:“才只修好一郡啊。”

侯君集也挺爲難,他又道:“臣願意請赴河西走廊,督促李義府。”

李承乾笑道:“不用了。”

“喏。”

言罷,侯君集走回了朝班。

李承幹揣着手,惆悵地站着,道:“老師主持早朝吧。”

房玄齡走出朝班,命各部稟報着近來的事宜。

太極殿內的氣氛也輕鬆了下來,這些朝臣們在太子殿下面前都顯得很輕鬆。

各部官吏也可以小聲議論,各自稟報着事宜。

早朝進行了半個時辰,又一個太監走入太極殿,他手拿着旨意高聲道:“陛下有旨,右僕射李靖因病遜位,由代國公改封衛國公,賜物千段,尚乘馬兩匹,可隨時入門下平章政事。”

羣臣聽到旨意,紛紛作揖行禮。

李承幹作揖沉默着。

太監走到近前,將旨意遞上,又道:“陛下命太子殿下將旨意送到大將軍手中。”

李承幹雙手接過黃絹,詢問道:“還有什麼話交代嗎?”

“沒有了,就這些了,老奴先告退。”

這邊的早朝也差不多了,房玄齡長出一口氣,命衆人回各部,不少人腳步匆匆出了太極殿走入雨中。

李承幹手拿着旨意,蹙眉想着,今天父皇雖說沒來早朝,卻送來了兩道旨意。

等這裡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李承幹邁步走到太極殿外,見到了站在門口的皇叔。

看他低頭看着地面,李承幹也低下頭四下張望着,問道:“錢丟了?”

李孝恭收回目光,道:“陛下讓殿下將旨意送到藥師府上?”

“對呀。”李承干將旨意放在寬敞的袖子裡,愁眉看着漫天的雨水又道:“其實孤挺忙的。”

李孝恭緩緩道:“老夫很久沒見藥師了。”

“那正好,孤這麼忙,皇叔不如幫孤走一趟,拿着旨意去見大將軍?”

李孝恭欲言又止,最後苦惱地撓了撓後腦,“太子殿下,這是陛下的吩咐,老夫可不敢隨意拿着旨意。”

李承幹嘖舌犯愁。

“不過殿下這般邀請了,老夫也想去看望藥師,不如同去?”

一旁的侍衛遞來竹傘,李承幹接過竹傘與皇叔一同走在雨中,聽着雨水落在傘面上的聲音。

先去了東宮拿了食盒,是今天準備的午飯,拿去大將軍府上一起用飯。

特意讓小福拿了一壺葡萄釀。

皇叔平時是個散漫的人,走路姿勢也很囂張,就差鼻孔朝天。

李承幹邁開腳步繼續走着,緩緩道:“皇叔最近身體如何了?”

李孝恭也揣着手道:“挺好的。”

“紅樓的銀錢皇叔很久沒有送來了?”

“明天就送到東宮。”李孝恭有些不耐道:“家裡婆娘看得緊,老夫又不能直說是東宮的銀錢,以免壞了東宮名聲,家中悍妻如此,讓殿下見笑了。”

李承乾笑道:“孤明白,爲難皇叔了,只是東宮也不缺用度,隨口一問而已,不着急。”

李孝恭也揣着手,與這個太子走在一起。

其實太子的身高很不錯,現在只比河間郡王矮了小半個頭,再過一兩年就能與河間郡王齊肩了。

走過皇城的時候,四周腳步匆忙的官吏紛紛行禮。

現在,這位東宮太子在朝中各部中的名望很高,僅次於房相與鄭公,以及趙國公。

很多時候,甚至都習慣了太子主持朝政。

叔侄兩人走出了朱雀門,一路上很沉默。

雨水不斷從傘面滑落在眼前形成了水簾,李承幹一手提着食盒,一手拿着旨意。

李孝恭提着傘,銅鈴般的大眼時而看向四周。

腳步稍稍放緩,李承幹問道:“皇叔?”

“嗯?”

“你說父皇前一道旨意是爲了改制衛府,後一道旨意是不是爲了借李靖大將軍安撫軍心?”

李孝恭沉聲道:“不是,陛下與藥師的情義深厚,與軍心無關。”

兩人走到了李靖大將軍的府邸,李孝恭重重拍響大門。

厚重的大門稍稍打開,李德謇見到是太子與河間郡王來了,連忙打開門,行禮道:“太子殿下,河間郡王。”

李承幹解釋道:“孤奉父皇命來見大將軍,順便在這裡用飯。”

李德謇連忙道:“在下這就去準備。”

“不用,孤自己帶了酒菜。” “喏。”李德謇領着人走入自家院子,來到一處屋前,道:“太子殿下,河間郡王,這邊請。”

兩人走入這間昏暗的小屋,一盞油燈點着,這間小屋中放着不少書卷。

李靖行禮道:“太子殿下,河間郡王。”

李承干連忙上前道:“大將軍不用多禮,孤是來送旨意的。”

言語間,李靖又看了眼一旁的河間郡王,恭敬地雙手接過旨意。

李孝恭盤腿在一旁坐下,道:“陛下旨意,往後藥師可以隨時去平章政事。”

李靖雙手舉着旨意,朗聲道:“末將領命。”

李承干將食盒中的飯菜端出來,一碗梅乾菜燉肉,一碗豆芽菜,還有一碗紅燒肉和幾張餅,三碗黍米飯。

飯菜上桌,李承幹拔出酒壺的木塞,給大將軍與皇叔倒上酒水。

皇叔與大將軍坐在一起,並沒有拘束,他笑呵呵道:“藥師,這是我們關中自己的葡萄釀。”

李靖聞着酒香,頷首道:“老夫聽說了,陛下賞賜過涇陽的葡萄。”

李孝恭飲下一口葡萄釀,又吃了一口紅燒肉,笑着道:“這是東宮的廚藝,藥師也一定沒有嘗過。”

李靖低聲道:“陛下也賞賜過東宮的菜色。”

“是嗎?”李孝恭本想嘚瑟的,眼下只好訕訕一笑,道:“沒想到藥師深居簡出,還能嚐到東宮菜餚。”

李靖吃下一口紅燒肉,解釋道:“陛下,時常會讓人送來。”

李承幹安靜坐在一旁,聽着皇叔與大將軍說起了當年一起攻打蕭銑的時光。

當年的情義還在,又或者是父皇下旨改制衛府,讓大將軍心中的掛念落地了。

原本不苟言笑的大將軍,喝了關中的葡萄釀之後,竟然有了笑容。

李承幹吃着餅,走出這間小屋,將空間留給大將軍與皇叔,都是當年一起征戰的將領。

如今好不容易坐在一起,想必會有說不完的話,多半是不醉不歸了。

漫天的雨水還在下着,李承幹吃着餅站在這間小屋的屋檐下,目光看向候在一旁的李德謇。

李承幹遞給他一張餅,道:“吃點?”

李德謇雙手接過還溫熱的餅,道:“謝殿下。”

餅中的餡料是芹菜羊肉餡的,東宮的飲食一直都是倡導葷素搭配的,在強調吃肉重要性的同時,還要多吃蔬菜。

李承幹在屋檐下坐着,聽着屋內的笑談聲,豪邁的笑聲映照的是英雄好漢的過去,現在與將來。

當年天下羣雄紛爭,能夠從亂世中殺出來的英雄好漢就只有這麼幾位。

不論是李靖,還是皇叔李孝恭,都還保留着當年的豪邁之氣,那種大丈夫一諾重千金,一句承諾生死相隨,願千里奔襲相援的義氣。

都說亂世是不好的,可隋唐的這些豪傑們,他們在亂世中活出了一種頂天立地,不負諾言,死而無憾的快活感。

大丈夫的人生就應該如江河一般,勇往直前勢不可當,崩騰的江河是這些豪傑們一生的風景,最後水面平靜,沉澱泥沙,清澈又沉着地繼續活着。

李德謇吃着餅,一臉的滿足,不小心吃得太快了,三兩口就將餅吃完了。

見他穿着單薄的衣衫,還意猶未盡的模樣。

李承乾道:“屋內還有。”

李德謇擺手帶着笑臉擡起頭,低聲道:“家父好久沒有這般開懷了,不敢去打擾。”

李承幹揣着手坐在門外。

一直過了晌午,屋內的笑聲漸漸平息了,李承幹從窗戶向內看去,見到皇叔已經醉倒在桌上。

李靖大將軍也靠着書架閉着眼。

李德謇連忙進屋,給大將軍與河間郡王披上外衣,以免他們着涼。

李承幹惆悵道:“皇叔多半是走不了了。”

“殿下放心,在下會照顧好河間郡王的。”

“有勞了。”

“無妨。”

李承幹多看一眼皇叔,再看漫天的秋雨還在下着。

父皇的旨意也送到了,李承幹提着傘獨自一人走入雨中,忽又回頭道:“聽說德謇兄今年科舉落第了?”

李德謇訕訕一笑,“讓殿下見笑。”

李承幹又道:“科舉還會繼續辦的,你放心,人生在世不要因錯過一次機會,就放棄。”

“謝太子殿下指點。”

李承幹走出大將軍府,往後這裡應該叫衛國公府了,李藥師也成了大唐的李衛公。

其實李德謇三十餘歲的年紀,與他交談之後,發現他是一個內心很明亮的人。

雖說不會如大將軍那般能夠號令千軍萬馬,也可能大將軍家風太嚴。

李德謇三十多歲的年紀,卻心思如十七八歲的少年人一樣乾淨,大將軍的孩子是個純良的人。

這樣的人,在往後的人生中,過得也不會太差的。

只可惜歲月如梭,李靖大將軍若是再年輕十歲,或許還能與父皇聯手,兩大高手也算是倚天屠龍了。

李承幹回到東宮依舊沒有收到涇陽的消息,魏昶在長安城打探了這麼多日,關於遊園之後的刺殺案,至今沒有消息送來。

哪怕這件事與關中哪戶權貴有關,魏昶就連人家的家事都能打探出來。

可眼下,大理寺一路追查,出了關中地界,出了崤山之後,魏昶的人脈也到頭。

關中以外的消息,他恐怕無能爲力。

李承幹氣餒地看着放在東宮的文書,拿起其中一卷看到了一個消息,有一個參加互市的西域使者死了。

高昌送來的消息是說這個使者被西域的馬賊給劫掠之後滅口了,身上所有貨物與金銀都被劫走。

不過這件事終究是西域自己的事。

有了利益就會有人動心思,這個世界不像後世這麼溫和,人命很脆弱。

李承乾笑着道:“孤真是越來越喜歡這個世道了。”

寧兒安靜地整理着殿下的衣衫,將夏衣全部收納到一個木箱子中,將冬衣與秋季的厚衣裳都整理出來。

涇陽的商隊深入西域,伏允的兒子慕容順走得越來越遠了,他送來消息,在天山附近打聽到了棉花這種作物。

李麗質快步跑來道:“皇兄,遊園刺殺案有消息了嗎?”

李承幹嘆道:“沒消息,多半要成無頭案了。”

“怎麼會這樣?”

190.第190章 下蛋了第70章 家事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32章 拜訪舅爺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446.第446章 寒風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第525章 塞人騎兵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269.第269章 蘇勖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197.第197章 叔叔們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314章 臘月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4章 臣來告老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第563章 固執的突厥將軍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第175章 莫要內耗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213.第213章 旱情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第137章 波斯奇物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第519章 待價而沽第12章 等暖風來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481.第481章 山下骨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42章 正義的一戰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237.第237章 笄禮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386.第386章 新年1.第1章 太子殿下第138章 從不退讓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權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102章 科舉揭榜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436.第436章 老將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174章 分寸第88章 活得明白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323章 新爺孫432.第432章 去過一次就忠心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第97章 謠言第323章 新爺孫458.第458章 美麗的雨景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
190.第190章 下蛋了第70章 家事第151章 想要“強權”的太子355.第355章 冬至家宴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第32章 拜訪舅爺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446.第446章 寒風第10章 太子的身心問題第525章 塞人騎兵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第539章 又年輕又真誠的人464.第464章 被眷顧的傻子第171章 學到老活到老第540章 想回家的人266.第266章 太子婚事269.第269章 蘇勖240.第240章 老師的一貫作風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197.第197章 叔叔們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314章 臘月461.第461章 平生所願,位列凌煙閣第54章 臣來告老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第563章 固執的突厥將軍第26章 孤想在沙漠種水稻第175章 莫要內耗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408.第408章 一位正直的人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第71章 最划算的買賣459.第459章 他去了何方第133章 多半被剁了213.第213章 旱情297.第297章 西征歸來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第137章 波斯奇物226.第226章 令人費解的變化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516章 劉仁軌的秩序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281.第281章 恪明白了302.第302章 交河城舊事第537章 皇帝的那有何妨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第519章 待價而沽第12章 等暖風來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481.第481章 山下骨第328章 除了人只有人第160章 太子言出必行264.第264章 孫神醫回長安第42章 正義的一戰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237.第237章 笄禮第173章 妹妹的不滿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218.第218章 太子休沐373.第373章 我要當太子193.第193章 何等人物386.第386章 新年1.第1章 太子殿下第138章 從不退讓498.第498章 皇帝的班底384.第384章 貞觀的從前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權509.第509章 心有慶幸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第102章 科舉揭榜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436.第436章 老將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418.第418章 皇帝給的體面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174章 分寸第88章 活得明白235.第235章 清閒的人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265.第265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323章 新爺孫432.第432章 去過一次就忠心428.第428章 長孫無忌的半生492.第492章 官吏成羣434.第434章 再遇金幣277.第277章 京兆府無所畏懼451.第451章 再見了,玄奘470.第470章 罪不至死的第97章 謠言第323章 新爺孫458.第458章 美麗的雨景504.第504章 朕高估了他的人品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