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他們

前言:後來,他們各自經歷了許多許多失敗。可是他們,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成長中明白:有些人,一旦告別就不再。

當年的他們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盼望着成爲大宋王朝的萬戶侯,當年他們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誰沒有一個裘馬輕狂的青春呢?

有人說,三十歲以前男人不狂不算男人,但是三十歲以後男人太狂了也不算真正的男子漢。

到了三十歲以後,范仲淹與富家子弟相信了惟謙受福,能狂但是不狂;三十歲以後,當年那四個窮孩子根本沒有任何狂妄的資本,他們太普通,普通到無人問津,普通到成爲徹徹底底的無名小卒,普通到成爲沾染了市井氣息的芸芸衆生。

一切的一切,包括命運的改變以及同學之間的漸行漸遠,都是來源於科舉。范仲淹心想,如果沒有科舉,他們也不會是現在的他們,當然我也不會是現在的我。

儘管同學之間,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沒有聯繫了。范仲淹心裡知道:那幾個沒有過高功名的窮秀才,肯定混得並不好。

范仲淹想起了臨別前,窮孩子乙對富家子弟說的一句話,至今,范仲淹仍舊覺得有些可笑。

窮孩子悻悻地說:“以後,你做官了,離開了應天府書院,你不會把我們幾個人的微信都拉黑了吧?”

富家子弟很僵硬地笑了笑,對他說:“不會。”

這時,在一旁的范仲淹插了一句話:“不做出極其對不起別人的事情,又怎麼會擔心別人拉黑自己呢?人家跟你又沒有深仇大恨!”

再一次成功地把天聊死。

窮孩子乙一時尷尬地說不出話來。

就這樣離別,對於范仲淹來說,應天府書院並沒有太多值得自己留戀的東西和人:除了那些自己精心保存的課本,除了婁老師和李氏。

范仲淹離開應天府書院後,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你也許會說,范仲淹沒錢沒車沒房,妥妥的窮孩子一個,拿什麼或者說憑什麼娶參知政事李昌齡的侄女,彩禮錢他能湊夠?難道李家人就不想找一個門當戶對的?

因爲范仲淹有一樣東西很多人沒有甚至是一輩子也不會有:進士科二甲的功名。

就因爲有了這個,儘管沒有別的,但是將來還是有機會有,李家人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而且,在這裡,我要特別說明一點宋代與當今的不同:現在是娶媳婦花錢多,嫁女兒花錢少,甚至是不用花錢,還能獲得彩禮,所以把女兒稱作是招商銀行,但是,宋代恰恰相反,宋代是娶媳婦花錢少,嫁女兒花錢多,嫁一個女兒,要準備豐厚的嫁妝,不過這是針對大戶以及中等小康殷實之家的人說的。小老百姓窮得都沒錢吃飯了,嫁一個女兒,也能吃上一段時間的飽飯,把這個現象寫得很深刻的人叫范成大,以後我們還會再講。

不過,范仲淹面對的正是大戶人家。范仲淹與李家人達成了共識,在日後的人生中實現了長期的共贏:李氏負責貌美如花(也就是說她將來除了女爲悅己者容之外,家務活什麼的都不用自己親自去幹),范仲淹負責掙錢養家,李家人負責對范仲淹進行適當地提拔。

范仲淹選擇了李氏的現在,李氏託付給范仲淹她的整個青春和未來。

縱觀他們的人生,范仲淹真的和李家人實現了共贏:李氏的伯父李昌齡官至參知政事,范仲淹也是官至參知政事,然而,范仲淹與李氏的兒子範純仁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爲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窮孩子們心中一直有這樣一個疑問,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們一輩子:同樣很窮,爲什麼被命運選中的人偏偏是范仲淹,不是我?

這個疑問,對於他們來說,一輩子都解不開,那是因爲,他們只看到了范仲淹的幸運,沒看到范仲淹的努力。

越努力,越幸運。

但是,窮孩子只是覺着,自己每次落榜,都是因爲運氣不好,沒有什麼其他原因。他們時常幻想着,自己哪一天,能夠得到某一位,甚至是某幾位富婆的青睞(當然,多多益善),那這樣,自己這一輩子就富貴不用愁。他們也一直做這樣一個夢,有朝一日,自己成爲宰相,在自己的任期內收復幽雲十六州,那樣,自己就可以名垂青史。但是,現實卻是,一地雞毛。現實中,他們因爲自己秀才的身份,受到的痛苦是難以想象的,要不是依靠自己的精神勝利法,估計早晚有一天,他們會覺着: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他們缺少的,恰恰是范仲淹擁有的————一個進士頭銜。別小看這個進士頭銜,它真的能讓人的命運發生改變,甚至是,逆天改命。

范仲淹在那些人眼裡,恰恰就是逆天一般的存在。

范仲淹和李氏結婚之後,范仲淹覺着李氏家裡人太多,不利於他和李氏共度二人世界,於是,就向李氏的父親委婉地提出要分家,單獨住。李昌言(李氏父親)從應天府書院被調走之後,一路高升,做到了通判,再買一套房子也是不在話下。李氏和范仲淹一起去選房子,李氏選中了南京應天府郊外的一座三層小別墅,還帶着一個小花園,范仲淹也很喜歡,李氏的父親想都沒想,立即給付了全款,一次性把費用全部交齊。

貧賤夫妻百事哀,然而生活在富貴環境中的夫妻,現世安穩,歲月靜好,范仲淹和李氏,沒有太多哀愁。

搬入新房子之前,李氏湊到范仲淹身邊,用甜甜的聲音嬌癡一般的問他:“要不,養一隻小寵物,小貓或者是小狗,夫君,你看怎麼樣?”

“不必了。”范仲淹很快也很堅決地拒絕了李氏:“還是養孩子吧。將來我們的孩子肯定有很多,至少五六個。”

“哦哦,那好吧。就聽夫君的啦,以後除了管錢,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夫君做主。”

搬入新房之後的那個夜裡,李氏化了個淡妝,依偎在范仲淹懷裡,輕輕地對范仲淹說:“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范仲淹意會到李氏的意思,也是輕輕地勾了一下李氏的鼻子,與她相擁入帷。

還好那幾個窮孩子並不知道。范仲淹情場與官場,有着無窮的能量。事業與愛情,也迎來了雙豐收。真是的,羨煞旁人了。

窮孩子的遭遇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范仲淹在蜜罐子裡的日子,甜得讓他自己有時候都感覺到膩歪,而窮孩子們清湯寡水的日子,有時候讓他們覺着難以下嚥。

肥的肥死,瘦的瘦死。在西方,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爲馬太效應,但是,這個原理適用於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社會:如果你很好,你有很大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好;如果你不好,你有很大的可能性會越來越不好。

下面介紹一下後來這些窮孩子們的情況。

窮孩子甲,從應天府書院輟學,回家種地。

窮孩子乙,從應天府書院輟學,回家看別人種地。

家庭條件不同,兩個人的生活也有所不同,他倆的故事講到這裡就算結束了,後面他們種地種的怎麼樣,我就不多講了。

窮孩子丙,在講述他的故事之前,請允許我先說一句衡水中學張錫峰同學在演講之中不經意間說出的一句“名言”:“我一個來自農村的“土豬”,也要立志拱了大城市裡的白菜。”我對這句話有那麼一點微詞:“農村就是“土豬”?城裡人就是“白菜”?我有些不解。”不過無需喧賓奪主,還是繼續講故事。窮孩子丙,和張錫峰有同樣的志向,他也想拱一拱城裡的白菜,更何況,還是南京城(應天府)裡的白菜,范仲淹能抱得美人歸,迎娶白富美,而且他比我還窮,我爲什麼不行?同樣是兩隻手,兩條腿,兩個眼睛一張嘴,憑什麼就他能娶白富美?帶着對范仲淹的不服,窮孩子丙鼓起勇氣,拱了一下白菜試了一試,白菜的反應就是,沒有太大的反應:沒有同意,也沒有不同意。

直到有一天,“白菜”告訴他,要帶着他回家見家長。而白菜的父親是一個七品知縣,窮孩子丙心想:“以後有了這個知縣岳父做泰山,將來自己最起碼也能混一個八品縣丞。”

窮孩子丙欣喜若狂,覺着外面的天空格外明亮。

來到了白菜家,到家裡,擺在眼前的是一桌豐盛的大餐。窮孩子丙控制不住自己,上來就要大快朵頤,他旁若無人,大聲問:“筷子在哪?這麼一桌菜,我都餓了。”

“餓了就吃唄。”白菜的父親說。

他應聲吃了起來,吃得格外香,卻獨獨沒有看到,白菜的父親還沒有動筷子。

他一邊吃着,一邊吧唧嘴,發出很大的聲響。

習慣成自然。過去,在外面吃飯,一直沒有人提醒他,富家子弟看不慣,卻也不願意破壞和諧的氛圍,因而富家子弟只是最後付錢,對於飯桌上的禮儀,富家子弟一次也沒有說過。他沒有告訴窮孩子丙:別人敬酒時酒杯要比別人的低。也同樣沒有告訴他:要等人都到齊了再動筷子。更是沒有一個人告訴過他:吃飯,一定不要吧唧嘴。窮孩子丙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樣吃飯有問題,這樣吃飯很給自己減分,很讓自己掉價。

無知,因而無畏。

他只顧着自己享受美味,卻枉顧白菜和他的父親鄙夷的眼神。如果他能擡起頭好好看一看,他就會發現,這種鄙夷,是深入到骨髓裡的。當然,這只是一個虛擬語氣,窮孩子丙一直吃,沒怎麼擡頭。

吃完飯,坐在沙發上,白菜的父親打着官腔,開始問話:“小夥子什麼學歷?”

這一問,不亞於靈魂拷問,整得窮孩子丙有些尷尬:“呃。。。。。。。這個。。。。。。。。是個。。。。。。秀才。”

“纔是個秀才啊。官場裡有這樣一句話,不知道你聽說了沒有?叫做“窮秀才,富舉人,進士都是人上人”,要說你只是個秀才,文化水平說不定還比不上我家僕人呢!”

“岳父,這”

他的話迅速被白菜的父親打斷:“別叫我岳父,我不是你岳父。”

“那,叔父,其實。。。我。。。也想過考個舉人,考中了舉人,然後留在應天府書院當老師,可是那考官有眼無珠,每次都給我打低分,我要是有我同學范仲淹那樣的運氣,考第一次就考上進士,那說不定現在就能和您平起平坐了。”

“關鍵是你到現在還是沒考上啊!這個,我說的沒錯吧。”

“啊,這。。。。。。。。。。。。”窮孩子丙的臉拉的老長。

“小夥子,我告訴你,舉人來我們縣已經不吃香啦,得進士纔給分房子呢。小夥子,你買房了嗎?”

“叔叔,這個。。。。。好像。。。。沒有。”

“是好像沒有還是確實沒有?”

“確實,呃,這個。。。。。沒有。”

“白菜”的父親長嘆一聲:“人不能像浮萍一樣,得穩定。”然後,搖了搖頭。

親事就這樣告吹。

窮孩子丙就這樣,在生活的重壓之下,在房子車子與票子(也可以說是交子)的重壓之下,第一次低下了他高傲的頭。

其實,對於每一個窮孩子來說,年少有爲,纔可以不自卑。

當然還要講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白嫖。

註釋:1、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作者】賀鑄 【朝代】宋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閒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衆。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絃桐。目送歸鴻。

2、岳父爲什麼也被稱爲“泰山”?

1、因爲泰山又是所謂“五嶽之首”的東嶽,所以又轉而把妻父稱作“嶽翁”、“岳丈”等。從此說可以看出,“泰山”之稱雖然雅緻,但出典卻並不十分光彩。也有許多人不同意這種說法,因而有了第二種說法:稱妻父爲“泰山”,是由於泰山頂上有丈人峰的緣故。《唐六典》講:“泰山週一百六十里,高四十餘里,羣峰得名者甚多,而丈人峰在山頂,特出羣峰之表。”宋代晁說之在《晁氏客語》中以爲“泰山”成爲丈人代稱,是因爲俗稱妻父爲“丈人”,而泰山中丈人峰兀然特立,人言泰山必然先想起丈人峰,故而日久天長,“泰山”也成爲妻父之尊稱。對這種說法,有人還作過考證。明代蕭協中作《泰山小史》說:丈人峰“在嶽頂西南,巨石特立,儼然人狀,故名。”清代聶劍光着《泰山道里記》說:“泰山絕巔裡許爲丈人峰,狀如老人佝僂。”由泰山頂上一座狀如彎腰曲背老翁的石峰,想到“丈人”,又從“丈人峰”聯想到“泰山”,漸漸地將妻父之稱與泰山聯繫起來。但是推其本意,此說的起因卻與妻父之稱相差甚遠。還有一種說法比較乾脆,“泰山”之稱乃是從傳訛轉化而來。清代趙翼着《陔餘叢考》一書,其卷三十七中說,晉人樂廣爲衛釐父,衛釐尊其爲“樂丈”、“樂”訛爲“嶽”,“樂丈”訛爲“岳丈”,又從“岳丈”變化爲“嶽翁”、“岳父”。“嶽”又使人聯想起“五嶽之首”的東嶽泰山。因而妻父又被稱爲“泰山”。爲了與“岳父”之“父”相應並稱,人們將妻子之母尊稱爲“岳母”,也有一些人,爲了與“泰山”相應並稱,便將妻子之母尊稱爲“泰水”。

2、唐段成式《西陽雜俎》前集卷十二記載,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十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禪,由丞相張說擔任封禪使,張說順便將女婿鄭鎰充作隨從也帶去了。按唐代官例,去泰山封禪後,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級。鄭鎰本是九品小官,張說卻利用職權,一下子提升他四級,成爲五品。九品、八品小官着淺青色官服,而五品官就可穿淺緋色官服,唐玄宗在宴會上看到鄭鎰的官服突然換了顏色,很覺奇怪,便去問他,鄭鎰心中有鬼,只得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這時唐玄宗身邊有位長於諷刺滑稽的優伶黃幡綽插了一句話:“此泰山之力也!”借指封撣泰山之事,隱指張說越級提拔女婿,含意深刻,妙語雙關。唐玄宗心中明白,因礙於張說面子,不便發作。此言一下子傳遍朝野,聽者無不掩面失笑。後人有好事者,因此戲稱他人妻父爲“泰山”。不料沿襲日久,戲稱成爲尊稱。

3、 窮秀才,富舉人,進士都是人上人,這句話改編自流行語“乾飯人,乾飯魂,乾飯都是人上人。”

4、白嫖:白嫖,網絡流行詞,最早是指不給錢吃“霸王餐”的白嫖一詞演變而來,後流行於飯圈、遊戲圈。意思爲飯愛豆卻並不爲他花錢,不買專輯不買周邊不看演唱會不買電影票,卻又享用其他人資源的人。後引申泛指免費索取他人資源的行爲。(來源於百度搜索)

臨安城破狀元袍:王拱辰的機會來了東坡先生的雄起與出軌王閏之,你是暖(大結局前情)狀元袍之王拱辰的崛起大宋的學渣和考霸(五)美術高考 昏君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後記(下)大宋的學渣和考霸(六)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上)張元和他的朋友們沉淪註釋獎學金背後的衆生相(下)劉著筆下的江南梅花傷逝最無恥考生與男人的謊言(上)沉淪註釋柳永終於考中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大結局前情)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前言)李元昊的稱帝準備(上)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柳永終於考中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收官之作)王閏之,你是暖(續集)沉淪續集李元昊的稱帝準備(上)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三)臨安城破王弗,你是愛續集囚徒柳永終於考中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挽文山丞相(中)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下)王閏之,你是暖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下)挽文山丞相(下)三川口之戰城市的升格王閏之,你是暖文天祥寫給妻子歐陽氏的小情書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前言)沉淪(中)沉淪續集主聖臣直!主聖臣直?王閏之,你是暖張元和他的朋友們難!難!難!王閏之,你是暖(續集)沉淪(中)大宋的學渣和考霸(四)王閏之,你是暖困惑?解惑!鼓勵。蘇軾的老婆們最無恥考生與男人的謊言(下)沉淪大結局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範先生在軍中(引子)范仲淹在應天府書院看到的窮孩子與富家子弟歡送會、散夥飯前期提要(下)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下)南安軍,零丁洋(上)王閏之,你是暖(東坡耕種,沙湖遇雨)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註釋與附錄)呂昌燃爲何得到范仲淹青睞?拯救大臣蘇軾之開始拯救狀元袍:王拱辰的機會來了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後記(下)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下)王朝雲,你是希望(楔子)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五)狀元袍:王拱辰的機會來了沉淪(大結局前情)後來的他們王閏之,你是暖(東坡耕種,沙湖遇雨)談判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中)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王閏之,你是暖(東坡耕種,沙湖遇雨)最無恥考生與男人的謊言(下)狀元袍:王拱辰的復仇準備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王閏之,你是暖(續集)愛情進行時從此之後,我不叫柳三變了,我叫柳永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收官之作)趙佶,不僅僅只是宋徽宗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後記(下)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六)夫妻二人的惠州生活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註釋與附錄)範先生在軍中文天祥起兵勤王王弗,你是愛(大結局)李元昊的稱帝準備(中)王閏之,你是暖(黃州貶謫上)後來的他們東坡先生的雄起與出軌
臨安城破狀元袍:王拱辰的機會來了東坡先生的雄起與出軌王閏之,你是暖(大結局前情)狀元袍之王拱辰的崛起大宋的學渣和考霸(五)美術高考 昏君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後記(下)大宋的學渣和考霸(六)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上)張元和他的朋友們沉淪註釋獎學金背後的衆生相(下)劉著筆下的江南梅花傷逝最無恥考生與男人的謊言(上)沉淪註釋柳永終於考中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大結局前情)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前言)李元昊的稱帝準備(上)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柳永終於考中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收官之作)王閏之,你是暖(續集)沉淪續集李元昊的稱帝準備(上)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三)臨安城破王弗,你是愛續集囚徒柳永終於考中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挽文山丞相(中)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下)王閏之,你是暖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下)挽文山丞相(下)三川口之戰城市的升格王閏之,你是暖文天祥寫給妻子歐陽氏的小情書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前言)沉淪(中)沉淪續集主聖臣直!主聖臣直?王閏之,你是暖張元和他的朋友們難!難!難!王閏之,你是暖(續集)沉淪(中)大宋的學渣和考霸(四)王閏之,你是暖困惑?解惑!鼓勵。蘇軾的老婆們最無恥考生與男人的謊言(下)沉淪大結局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範先生在軍中(引子)范仲淹在應天府書院看到的窮孩子與富家子弟歡送會、散夥飯前期提要(下)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下)南安軍,零丁洋(上)王閏之,你是暖(東坡耕種,沙湖遇雨)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註釋與附錄)呂昌燃爲何得到范仲淹青睞?拯救大臣蘇軾之開始拯救狀元袍:王拱辰的機會來了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後記(下)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下)王朝雲,你是希望(楔子)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五)狀元袍:王拱辰的機會來了沉淪(大結局前情)後來的他們王閏之,你是暖(東坡耕種,沙湖遇雨)談判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中)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王閏之,你是暖(東坡耕種,沙湖遇雨)最無恥考生與男人的謊言(下)狀元袍:王拱辰的復仇準備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王閏之,你是暖(續集)愛情進行時從此之後,我不叫柳三變了,我叫柳永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收官之作)趙佶,不僅僅只是宋徽宗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後記(下)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六)夫妻二人的惠州生活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註釋與附錄)範先生在軍中文天祥起兵勤王王弗,你是愛(大結局)李元昊的稱帝準備(中)王閏之,你是暖(黃州貶謫上)後來的他們東坡先生的雄起與出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