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試航蒸汽船

不過楊志驕傲有他值得驕傲的地方,楊志的槍法、刀法都很好,晁蓋回去給幾位將領一說,劉唐、孫安兩人經常來商貿城的迎賓客棧看望楊志,互相切磋一下武藝。

劉唐武藝學的比較雜,原本都是江湖上的野路子,來到晁蓋這之後在日常的訓練中,又和衆將領相互切磋,刀法進步很快。楊志對刀也有很有研習,畢竟是將門家傳的刀法與衆不同,比劉唐要高着一籌。

孫安步戰用雙劍,倒是跟楊志打的不相上下,幾次下來楊志感覺也大有提高,本來楊志的打算是報答晁蓋的恩情,給濟州團練的將領傳授一下武藝,實際上不是那麼一回事,只能說是切磋。楊志也認識到了濟州團練藏龍臥虎。

這天一大早,楊志起牀先在院子裡打了一趟拳腳,正這時候院門響了,噹噹,噹噹。劉唐的聲音傳來:“楊志兄弟在嗎?”

楊志道:“來了。”

打開門來不是別人,正是劉唐,身後還跟着一個個頭高大的漢子。這漢子身材筆直刀削斧劈的一個身板,身後揹着一口***。

劉唐說:“楊志兄弟起的真早,今天剛好休息,從東平府過來一位兄弟,叫做武松,也是濟州團練的一個營長,擅長用刀,特地過來給你切磋一下你不介意吧。”

楊志說:“哪能呢,大家都沒把我當外人,我楊志也是知道好歹的人。兩位請進。”

楊志把劉唐和武松請進了院子,武松也在打量楊志,只見這漢子好桀驁不馴的一長臉,臉上還一大塊胎記。

原來昨天晚上武松回來辦事,聽人說來了叫做楊志的好漢,刀法相當了得,武松不服氣,所以這才讓劉唐帶來和楊志切磋。

兩人見禮,互相通報了姓名,武松道:“聽聞楊兄弟刀法超羣,我也是用刀的,所以特來討教一翻。”

“武松兄弟客氣了,且稍等片刻,我取刀來。”楊志說着回客房取來了一把朴刀,楊志和人較量比試用的都是朴刀,並非楊家家傳的腰刀。

武松用的是厚背***,和楊志戰到一處,雖然是切磋依然是龍爭虎鬥,兩把刀上下翻飛,一直戰了四十多個回合,從剛開始的誰都不肯服誰,到了後來就相互佩服了。

劉唐見兩人斗的正起興,擔心有所損傷,當即道:“二位兄弟且住了。”

兩人收招退出圈外,武松道:“痛快,楊志兄弟好刀法,果然不同尋常。”

楊志也道:“武松兄弟的臂力驚人,如果是戰場相鬥我這已經是輸了。”

武松說:“不然,你技巧好,如果不是相讓我早抵擋不住了。”

兩人相互佩服,劉唐從客棧叫了早餐,三人一起來吃。武松和楊志也是很投機,約定有空的時候喝酒。

濟州團練的新兵除了原濟州團練的那些個兵由糜勝訓練外,其他的新兵都是一起訓練了,訓練了基本的隊列、軍姿、體能之後再分到各營的。晁蓋沒有什麼要緊事情的時候一直在親自訓練士兵,而且抽時間還得訓練將領,用他那套特種兵訓練教程訓練一下將領,主要是軍令服從訓練,生存訓練。諸如楊志這樣的,如果參加了生存訓練那就不用餓着肚子走到濟州了,最起碼會打獵幾隻野雞野兔的,而且還有尋找一些簡單草藥治療傷口的本領。這些都是當將領吧必備的知識,將領學會了在以後的帶兵中逐漸的傳授給士兵,才能提高整體士兵的水平。

就在晁蓋緊抓訓練新兵的時候,遠在新濟州島馬華和孟康正緊張的忙碌着。

新濟州島的冬天乾燥,天氣雖然有些冷,但是比起山東來說暖和很多。新濟州碼頭,馬華和孟康在一艘蜈蚣船上忙碌着,這艘船從外表看就是普通的船,但是仔細一看會發現船的中部有一根菸筒,煙筒不算粗,但是直徑二十多釐米還是有的。其他的還有六個工人,沒一會兒,工人說:“好了,一切都裝好了。”

孟康看看馬華,馬華看看孟康。岸邊上還有數百人在觀看,其中就有總管新濟州島的蕭讓縣令。

馬華說:“醜媳婦也得見公婆,這可是咱們將近一年的勞動成果。”

孟康說:“開始吧,你是蒸汽機的研發人,你去點火吧。”

原來這是一艘裝了蒸汽機的蒸汽船,有一個裝水量五百斤的小型鍋爐。馬華點燃了精選的煤炭,這船上的煙筒好,勁大,鍋爐發出呼呼的聲音,鍋爐煙筒也有玄機,有小小的淨化裝置,噴出的都是白煙,極少有黑煙。煤炭在鍋爐裡燃燒充分,利用率高,燒一個多小時,鍋爐裡噴出了蒸汽,蒸汽通過鋼管運送到了氣缸,推動了活塞,帶動了曲軸,飛輪慢慢的轉動了起來。通過齒輪傳動,帶動了蜈蚣船兩側的水輪。一米高的水輪慢慢的轉動了起來,衆人歡呼着:“動了,動了,真的動了。”

岸上的人也歡呼,蕭讓摘掉帽子,摸了摸額頭,嘆道:“世間竟有如此神奇之物。”

蜈蚣船上,馬華正觀察着蒸汽機的運轉情況,發現這速度太慢了,還不如人力快呢如同一頭老牛一樣,岸上看熱鬧的人紛紛笑道:“老牛,老牛啊。”

船上馬華聽的清楚,道:“開快車,換擋。”

其實蒸汽機輸出的功率是一樣的,在傳動的時候馬華設計了個變速桿,分爲低檔,也就是剛纔的起步檔,船起步之後如果一切平穩海況好,就可以加到二檔,二檔就是航行檔了,速度漸漸的快來了,時速二十公里那樣,也就是個電動自行車的速度,不過要知道蜈蚣船個頭也算不小,跑出這速度來在海面上如同蛟龍一般,身後劃出一道白浪。

“蕭縣令,快看那船真快啊,趕上奔馬了。”蕭讓旁邊人說。

蕭讓手搭涼棚觀望:“的確如此,平常蜈蚣船這速度最起碼得四個最壯的漢子踩動水輪,而且還不能持久。”

馬華問孟康:“咱們現在什麼速度了。”

船上又沒裝航速表,只能憑感覺,孟康說:“一個小時四十里的速度吧。”輪船航速晁蓋爲什麼也按裡算了呢,是因爲晁蓋有米尺,標準的米。五百米一里,一千米一公里。因此沒必要搞什麼節。

“這速度如何,能趕上飛鷹帆船嗎?”馬華問。

孟康道:“飛鷹戰船在風速合適的情況下能跑出一個小時六十里的速度。”

馬華道:“換三檔,試試看能否還加速。”

操作手換到三檔,就聽見吱吱呀呀的作響聲,讓人擔心機器會不會散架。孟康說:“飛鷹戰船雖然能跑出六十里的速度來,但是那是在很少的情況下,大多數的時候一個小時能跑三十里就不錯了,所以蒸汽船的速度已經可以了。”

“不礙事,試試蒸汽機能跑多快。”

換擋後船速度果然增加了,但是好景不長,就聽見變速齒輪那裡咔咔直響,然後就停止傳動了。

蒸汽船慢慢的停止在了海上,馬華過去一看,竟然是變速齒輪爛了,看來製造工藝不過關,還有蒸汽管道上還有細微的漏氣,這都是缺陷。船上配件不多,馬華帶着工人搶修了許久蒸汽船才慢慢的開回了港口船塢。整個試航,蒸汽船跑了沒有三十里地。好的是蒸汽機的確能帶動船,壞的是這蒸汽船毛病太多,還沒有帆船好用。

蕭讓過來道喜,說:“馬廠長、孟廠長,恭喜你們成功了,哥哥非常重視這個蒸汽船,你們是爲哥哥立下大功勞了。”

馬華嘆了一口氣道:“不開不知道,一開嚇一跳,到處都是毛病,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改進好呢。”

孟康也哭着臉說:“水輪的堅固程度也不夠,剛纔檢查水輪竟然發生了輕微的變形,還是小覷了蒸汽機的動力。”

蕭讓說:“我雖然不懂機器,也不懂造船,但是明白萬事開頭難的道理,哥哥說了錢糧管夠,二位在繼續努力吧,現在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再完善一下就行了。”

馬華道:“說得對,走咱們趕緊去完善。”

馬華孟康帶着工人轉頭進入船塢,又開始了搗鼓。

軸承、齒輪、都得換更加好的材料,潤滑油也必須用蓖麻油,加速操作器也需要改進。對於這些馬華還是有基礎的,畢竟有幾十名工匠,動起手來也快。孟康把兩側的水輪也換了以鋼爲軸,主要部位都採用鋼作爲骨架,這樣耐受性大大加強了。

雖然第一次試航沒有完全成功,但是好消息還是通過商隊密函立刻傳到向鄆城。

冬天的新濟州島並不太寒冷,如今的新濟州是一片繁華,擁有包括耽羅、高麗在內的男女農場工人在內的勞動力近五萬人,耕牛、騾子三千多頭。旱地三十萬畝,水田二十萬畝。旱地主要是育種天王米用的,輪作小麥。水田是小麥誰和水稻輪作。冬季沒水的時候種小麥。收了麥子後灌水,然後種水稻。從真定、登州、沂州來一萬兩千多名長工了,他們臨時暫住在新濟州島,冬天也不用閒着興修水利,整理農田。

第三章 訓練護衛隊第二百八十三章 橫槊賦詩第九十一章 救下山士奇第五百一十六章 退兵前的檢查第一百二十一章 腹背受敵第七十二章 萬春歸心第二十三章 軍師吳用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雲戰雙豹第四十六章 根治水匪第三百八十二章 義釋蘇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驊鹽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談判第四百六十七章 佈防虎口鎮第一百零三章 入雲龍第五百零一章 時遷入城第五百二十章 開發臺灣第三百三十三章 援兵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登島勘察第二百二十五章 湖邊激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反間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魯達衝陣第二百九十七章 嚇唬高俅第二百六十六章 高唐收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收一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蒸汽輪船第五十章 除害十字坡第一百九十五章 臨時工縣令第三十八章 選擇戰船第一百八十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事大改編第一百零六章 黎明前的進攻第九十三章 惡鬥鹽丁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罪高廉第五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義診治病第三百六十五章 晁熊出海第二百章 新濟州攻略第二百七十章 收服各部落第六十章 騎射兵第一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和來投第二百一十一章 村幹部第四百零六章 挖江南牆角第一百七十九章 落草芒碭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駐兵扈家莊第九十六章 結識魯達第十六章 弓箭和畫戟第二百三十四章 返回鄆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救濟糧引發的轟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九十六章 結識魯達第三百六十八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四十五章 王英鬧鄆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夜襲破敵第六十四章 買馬遇匪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廷格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青磚破蠻牛第二百一十章 發現漁村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縣城第九十四章 夜宿山神廟第三百二十八章 蒸汽輪船第二百六十五章 炮轟高廉第四百六十二章 悍死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議取山東第五百一十四章 欽差又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屠龍手孫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二百七十三章 雪原激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魯達衝陣第五百零七章 遼兵大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拜訪唐斌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遇程婉第三百一十六章 收服土努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高廉來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添新船第三十六章 牛皋的本領第二百二十九章 養馬場選址第三十九章 路遇扈三娘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三十一章 智取桃花山第三十四章 花榮攻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接受任務第二百零六章 大炮上膛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四百五十七章 迎敵丘嶽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戰之前第五百一十九章 南海第三百八十七章 馬幫返鄉第二百八十五章 狩獵遇匪第五百五十五章 收服黑風寨第四十章 道觀遇匪第九十七章 傾心相交第五百六十二章 城中風波第八十章 組建紡織廠第二百六十章 糜勝歸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阮小七的憤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反間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巧打鎮關西第三百五十二章 鐵浮屠的弊端第一百九十章 小農經濟第一百九十章 小農經濟
第三章 訓練護衛隊第二百八十三章 橫槊賦詩第九十一章 救下山士奇第五百一十六章 退兵前的檢查第一百二十一章 腹背受敵第七十二章 萬春歸心第二十三章 軍師吳用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雲戰雙豹第四十六章 根治水匪第三百八十二章 義釋蘇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驊鹽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後談判第四百六十七章 佈防虎口鎮第一百零三章 入雲龍第五百零一章 時遷入城第五百二十章 開發臺灣第三百三十三章 援兵來了第一百三十章 登島勘察第二百二十五章 湖邊激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反間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魯達衝陣第二百九十七章 嚇唬高俅第二百六十六章 高唐收手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收一將第三百二十八章 蒸汽輪船第五十章 除害十字坡第一百九十五章 臨時工縣令第三十八章 選擇戰船第一百八十章 首戰告捷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事大改編第一百零六章 黎明前的進攻第九十三章 惡鬥鹽丁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罪高廉第五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義診治病第三百六十五章 晁熊出海第二百章 新濟州攻略第二百七十章 收服各部落第六十章 騎射兵第一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和來投第二百一十一章 村幹部第四百零六章 挖江南牆角第一百七十九章 落草芒碭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駐兵扈家莊第九十六章 結識魯達第十六章 弓箭和畫戟第二百三十四章 返回鄆城第五百一十三章 救濟糧引發的轟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整軍備戰第九十六章 結識魯達第三百六十八章 搶灘登陸第一百四十五章 王英鬧鄆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夜襲破敵第六十四章 買馬遇匪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廷格局第三百一十九章 青磚破蠻牛第二百一十章 發現漁村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縣城第九十四章 夜宿山神廟第三百二十八章 蒸汽輪船第二百六十五章 炮轟高廉第四百六十二章 悍死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議取山東第五百一十四章 欽差又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屠龍手孫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好事不斷第二百七十三章 雪原激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魯達衝陣第五百零七章 遼兵大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拜訪唐斌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遇程婉第三百一十六章 收服土努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高廉來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添新船第三十六章 牛皋的本領第二百二十九章 養馬場選址第三十九章 路遇扈三娘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三十一章 智取桃花山第三十四章 花榮攻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接受任務第二百零六章 大炮上膛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四百五十七章 迎敵丘嶽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戰之前第五百一十九章 南海第三百八十七章 馬幫返鄉第二百八十五章 狩獵遇匪第五百五十五章 收服黑風寨第四十章 道觀遇匪第九十七章 傾心相交第五百六十二章 城中風波第八十章 組建紡織廠第二百六十章 糜勝歸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阮小七的憤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反間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巧打鎮關西第三百五十二章 鐵浮屠的弊端第一百九十章 小農經濟第一百九十章 小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