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廷格局

“恐怕還要嚴重,普通刮地皮的來咱們這裡恐怕也翻不起什麼波浪,說不定會帶領數量不少的軍隊來呢。”朱武說。

衆人討論來討論去的也沒什麼結果,晁蓋說:“這個問題就別討論了,等段時間自會知道,各部門各司其職,牢牢把濟州軍握在手中。”

討論也沒個結果,晁蓋是生性豁達之人,索性也不去管這些,管你派誰來,合得來就相安無事,合不來那就少不得一場廝殺了,大不了自任濟州知府。

趁着還有一段時間,晁蓋提前佈局,把武松的東平府都監的位置給辦妥了,兵力也從三千增加到了三千五人,而且原來士兵中的董平親信、年老體弱者統統剔除了出去,現在的三千五百明士兵清一色的壯年,部隊天天訓練,偶還和濟州軍搞聯合訓練,實際上都是一家人了。

晁蓋鄆城出發,只帶了羅雲等數十名親衛,一路北上,先是趕到了黃驊鹽場,剛好遇到了柴進,柴進見晁蓋來了,驚訝道:“哥哥怎麼有空到鹽場來,有大半年沒來了吧。”

晁蓋說:“過來檢查一下鹽場的生產情況如何?”

柴進說:“今年雨水少,晴天多,三萬畝鹽田都是大豐收。加工的鹽磚也有數百萬塊,只是貨物堆積的厲害,商隊銷售的速度趕不上咱們的生產速度了。”

晁蓋說:“草原上馬牛羊無數,鹽磚的市場很大,只是草原上牧民對鹽磚認識不足,大多數人還是隻認食鹽,對於專供馬牛羊使用的鹽磚並不喜歡,等市場銷路打開了就好了。”

晁蓋檢查不喜歡人陪同,晁蓋和羅雲仔細檢查了鹽場的每個環節,然後又去鹽山看了看大鹽倉庫。一切都還是很不錯的,和柴進說的一樣,看來柴進在管理生產方便還是有一手的。

當晚晁蓋在鹽場宴請衆將,十餘軍中和鹽場負責生產的都到場了,晁蓋、柴進、史進、孔陽也在場,未吃飯之前先在書房開了個小會議,羅雲在外面警戒,會議級別很高,不容許記錄。

柴進說:“哥哥,什麼事情這麼嚴肅。”

晁蓋道:“兩個嚴重問題,第一個是遼國即將入侵。”

“這,宋遼和平有了幾十年吧,爲何又突然入侵。”柴進不解的問。

晁蓋說:“情報千真萬確,至於爲什麼入侵也很容易解釋。金國興起,和遼國在遼東鏖戰,遼國國力虧空的厲害,這兩農業有些荒廢,錢糧補給都不足以支撐和金國的戰鬥,因此他們需要南下打草谷,來補償他們空虛的國庫。第二個重要的問題是濟州知府林大人即將升入戶部做侍郎了。”

史進說:“從知府升入戶部,官職還大了啊。”

孔陽道:“戶部雖然是掌櫃錢糧的大部,但是侍郎是副職,戶部最少有三個侍郎,新去的侍郎沒什麼權利,還比不了知府。”

晁蓋搖搖頭:“情況比這複雜,恐怕是有些有心人要給咱們佈局了,想要對付咱們,咱們在朝廷中實力很弱,能靠得住的就只有手中的刀槍。我宣佈軍部的三道密令,即日起開始執行。”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現在榮辱興衰都和濟州軍捆綁在一起了,想要分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第一道密令,柴進。”晁蓋說。

柴進說:“柴進在,有什麼命令儘管吩咐。”

“暗地裡屯兵,把你柴家莊的三百壯丁發展成爲一千壯丁,訓練標準不能變,武器可以只配備一根哨棒,但是朴刀、長槍的必須準備好,一旦有事立刻可以上手,二十天內就把人手招募齊了,刀槍等武器由我來提供。”

柴進道:“保證完成任務。”

“第二個密令,史進。”晁蓋說。

史進站起來道:“在。”

“你部從即日起發展成混合營,編制三千人,其中五百騎兵,兩千五百步兵。新兵只能從鹽場老工人當中招募,在不耽誤生產的基礎上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在三個月的時間裡練出一支能打仗的步兵隊伍。”

史進部騎兵師現成的,主要就是步兵了,平常鹽場工人一年也訓練個二十幾天,所以新增兩千多步兵並不算什麼難事。

史進道:“保證完成任務。”

“我們的兵一要數量,二要質量,這幾年來你一直表現都不錯,希望你這次能認真的把兵訓練好。”晁蓋說。

“放心吧,保證練的跟李逵的兵一樣,一聽說打仗就嗷嗷直叫的兵。”史進說。

晁蓋看看孔陽,孔陽說:“是不是我們艦隊也要改編了?”

晁蓋點點頭:“是要改編了,正式命名爲第四艦隊,你是艦隊長,編制增和水泊梁山裡的水軍一致,一千人的編制,戰船配備上你這以飛鷹戰船爲主,少量蜈蚣戰船,只是你這的戰船都是風帆的,由於這裡是近海,而第四艦隊不執行遠洋護航任務,所以不配備蒸汽戰船。”

孔陽道:“是,服從軍部命令。”

第四艦隊補充了部分戰艦,十艘蜈蚣戰船,八艘飛鷹戰艦,而且每艘飛鷹戰艦上都配備了一門一千斤重的紅衣大炮,***也有儲備,只需士兵熟悉了戰船和火炮戰鬥力會很強旱的,要知道附近的登州水師配備也不過七八艘飛鳥船,至於上就不用說了,由於火炮年久失修,生鏽陳舊,根本打不響,主要靠巨弩作戰。武器上落後了許多。

最後,晁蓋說:“除了擴軍外,大家要注意士兵的思想動態,加強思想教育,嚴防細作滲透,這裡的細作不僅僅是國外的,更有其他勢力的,你們明白吧。”

衆人點點頭:“明白,我等會小心在意。”

晁蓋在鹽場停留了三天,這三天裡,晁蓋白天和士兵們一起訓練,一起吃飯,晚上和士兵們一起觀看散打比賽,一起參加篝火晚會,士兵們都知道,他們的最高長官叫做晁蓋,給他們提供了軍餉和高福利。

第四天,晁蓋應邀去了柴進府上,柴家莊後院,晁蓋簡約了柴進家的壯丁,訓練的也是有模有樣的,站的筆直,身體強壯,比那些所謂的江湖人強多了。

柴進最近腰包鼓的厲害,鹽場、海貿、糧食都賺了許多的大錢。柴進說:“我有個想法不知道可行不。”

柴進說:“有啥好想法,說出來看看。”

柴進道:“我這莊上,招募三百壯丁已經是極限了,再招募就只能從外村來。我想按照哥哥在濟州的發展模式,把附近幾十個村的壯丁在農閒時候進行軍事化訓練,將來一旦有事也可以派上用場。”

晁蓋說:“這個辦法好是好,可是也很危險,你有把握地方官會同意你這麼做?”

柴進說:“同意肯定是會同意,但是這廝總會想辦法多收點錢。咱們可以換個方法啊,這附近十幾個村子都在給咱們商隊供應藤編的籮筐、簸箕等器具,咱們可以以技術培訓爲名,把這些村子裡的壯丁集結到鹽場進行軍事化訓練,訓練中的開支一應有我柴家承擔。”

晁蓋道:“壯丁訓練的開支鹽場還是負擔的起的,你即日起開始準備吧,明天我還有事情就要出發了。”

滄州一帶在北宋這時候屬於邊關地帶,比不得中原,生活相對比較貧困,以往糧食都不夠吃的。這兩年收益與柴進引進來的天王米新品種,大家最起碼能吃飽飯了。生活不能光吃飽飯,還得有錢花,柴進又給了他們一個門路,藤編。

所謂藤編就用荊條等柔韌性好的樹枝來編制各種器具,在沒有塑料製品的年代裡,成糧食裝東西的大籮筐、加工糧食的簸箕等等一應物件都是用藤條或者細草來編制的。海外貿易運輸的發展對藤編類的包裝產品需求很大,光是靠着鄆城一帶的農戶很難以滿足供應了,柴進就在這附近發展了十幾個村子,給編制藤編。一旦有經濟聯繫農民就變得乖乖聽話了,你要想向柴家商行銷售藤編制品,就得加入柴家組織的藤編行會,這就是個技術交流的行會,不收會費,但是有定期的技術培訓,所以大家也很樂意。這次柴進拿這個做文章,招募千八百的民兵前往碼頭進行準軍事化訓練也是可行的,至於具體細節就不是晁蓋該管的事情。

辭別了柴進,晁蓋率隊直奔井陘山區。如今的井陘山區雖然還隸屬於真定府,但是實際上已經完全被晁蓋控制了,進山兩條主幹道都修建了關牆和炮樓,卞祥營共計編制了三千山地兵。魯達營原本只有五百,來到井陘山區後又新增了山士奇作爲副將,如今也是一千人的配置。山區裡安置了上萬人難民村,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只有不到三層的精壯在鐵礦和煤礦幹活。

還沒到山口,晁蓋剛好迎頭碰見了魯達,這大和尚提着禪杖騎着匹高頭大馬氣勢洶洶的攔住了去路。看見是晁蓋,魯達大笑:“怎麼是哥哥啊,我還以爲真定府兵又來了呢。”

晁蓋道:“什麼事情惹得你這麼大火氣。”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南洋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衣開炮第三十七章 痛打雷橫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濟州海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改編第五百一十四章 欽差又來第二百零七章 炮打東瀛第六十七章 有人鬧事第七章 李漢重傷第三百一十七章 努力發展第二百零四章 建造福船第五百二十四章 震撼軍演第三百六十七章 釣魚海盜第一百零九章 突襲海盜第三百三十四章 追擊殘敵第三百二十八章 蒸汽輪船第三百二十一章 林沖落難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棒甜棗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炮鉅艦第五百二十一章 武夷客棧第五百零五章 遼兵的逆襲第三百二十四章 豹子頭戰九紋龍第五十三章 路遇焦挺第一百四十二章 辦證刻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晁熊出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六十九章 拳腳擂臺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返航第四百六十七章 佈防虎口鎮第三十章 義收牛皋第一百一十六章 鄆城大豐收第三十二章 刀匠和炒鋼第十二章 段景住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上追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丘嶽攻山第五百零八章 收拾殘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湖邊激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追擊殘敵第二十七章 結識馬靈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場和鐵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廷格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遭遇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炮轟大名府第二十二章 東西合併第二百八十一章 聚義白虎山第七十四章 解珍解寶第四章 劉唐來投第四百六十七章 佈防虎口鎮第四百六十六章 青面獸大戰索超第三百八十七章 馬幫返鄉第四百八十九章 準備追擊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敗方瓊第四百零八章 造訪馬家第五百三十章 再次鬥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火燒蘆葦蕩第四百五十八章 偷襲獲勝第五百一十九章 南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魯達出動第二百三十二章 深夜進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敵兵潰逃第三百一十四章 移民黑龍島第三百零九章 魯達加盟第六十二章 伐樹造船第一百二十章 趕奔獨龍崗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安追擊第四百四十一章 黑龍島的畜牧第二十一章 鐵牛拜師第二百四十章 白虎山排座次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鬥惡少第四百五十九章 丘嶽攻山第二十二章 東西合併第四百零六章 挖江南牆角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是曾頭市第四百八十九章 準備追擊第九章 緊急集合第三百六十五章 晁熊出海第五十二章 少華山第一百四十五章 王英鬧鄆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挑戰遼兵第六十五章 奮勇殺敵第二百五十四章 穿雲箭第五百五十八章 戰場善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試航蒸汽船第三百八十九章 駱駝客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衣開炮第二百一十二章 衝突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章 救援山士奇第三百零三章 虎入狼羣第二百零八章 戰爭賠款第二百一十一章 村幹部第八十五章 三件生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荒和水利第五十五章 王進的震驚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拳腳擂臺第十九章 兩個猛漢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面獸落難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南洋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衣開炮第三十七章 痛打雷橫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濟州海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改編第五百一十四章 欽差又來第二百零七章 炮打東瀛第六十七章 有人鬧事第七章 李漢重傷第三百一十七章 努力發展第二百零四章 建造福船第五百二十四章 震撼軍演第三百六十七章 釣魚海盜第一百零九章 突襲海盜第三百三十四章 追擊殘敵第三百二十八章 蒸汽輪船第三百二十一章 林沖落難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棒甜棗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炮鉅艦第五百二十一章 武夷客棧第五百零五章 遼兵的逆襲第三百二十四章 豹子頭戰九紋龍第五十三章 路遇焦挺第一百四十二章 辦證刻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晁熊出海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六十九章 拳腳擂臺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返航第四百六十七章 佈防虎口鎮第三十章 義收牛皋第一百一十六章 鄆城大豐收第三十二章 刀匠和炒鋼第十二章 段景住第四百九十七章 北上追擊第四百五十九章 丘嶽攻山第五百零八章 收拾殘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湖邊激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追擊殘敵第二十七章 結識馬靈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場和鐵廠第四百三十七章 朝廷格局第三百五十七章 遭遇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炮轟大名府第二十二章 東西合併第二百八十一章 聚義白虎山第七十四章 解珍解寶第四章 劉唐來投第四百六十七章 佈防虎口鎮第四百六十六章 青面獸大戰索超第三百八十七章 馬幫返鄉第四百八十九章 準備追擊第五百五十七章 大敗方瓊第四百零八章 造訪馬家第五百三十章 再次鬥法第四百七十八章 火燒蘆葦蕩第四百五十八章 偷襲獲勝第五百一十九章 南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魯達出動第二百三十二章 深夜進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敵兵潰逃第三百一十四章 移民黑龍島第三百零九章 魯達加盟第六十二章 伐樹造船第一百二十章 趕奔獨龍崗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安追擊第四百四十一章 黑龍島的畜牧第二十一章 鐵牛拜師第二百四十章 白虎山排座次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鬥惡少第四百五十九章 丘嶽攻山第二十二章 東西合併第四百零六章 挖江南牆角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是曾頭市第四百八十九章 準備追擊第九章 緊急集合第三百六十五章 晁熊出海第五十二章 少華山第一百四十五章 王英鬧鄆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挑戰遼兵第六十五章 奮勇殺敵第二百五十四章 穿雲箭第五百五十八章 戰場善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試航蒸汽船第三百八十九章 駱駝客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衣開炮第二百一十二章 衝突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九十章 救援山士奇第三百零三章 虎入狼羣第二百零八章 戰爭賠款第二百一十一章 村幹部第八十五章 三件生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開荒和水利第五十五章 王進的震驚第三百七十四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拳腳擂臺第十九章 兩個猛漢第二百六十三章 青面獸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