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事大改編

晁蓋先和劉唐通了通氣,第二天正午中軍門外聚將鼓響了三通,這是召開軍事會議的信號。很快晁蓋、吳用、朱武、公孫勝、欒廷玉、王進、劉唐、龐萬春、牛皋、李逵、孫安、華雷、石秀、晁章、晁然、杜遷、宋萬等等。焦挺和羅雲帶着親兵在賬外執勤,晁蓋軍中而坐。至於水軍的人都沒有到,由於水軍沒有擴招的名額,暫時水軍不能擴招,水軍回頭要另外開會。

朱武主持會議,當先發言:“大家都來了,咱們今天開會的主要內容就是咱晁團練從鄆城團練正式升職成爲了濟州團練。”朱武說着拿知府大人的印信給大家看了看。

衆人都很高興,吳用、公孫勝頻頻點頭,欒廷玉、王進面帶喜色。牛皋、李逵裂開嘴笑。

吳用說:“從縣團練升爲州府的團練這可是本質的飛躍,正大光明的掌握五六千兵力不成問題。”

“嘿嘿,俺李逵就說嘛,跟着哥哥混準沒錯,咋樣。現在好了,大家都有兵帶,孫安,你信不。”李逵嚷嚷道。

孫安道:“自打來到濟州,孫安就一心一意跟着哥哥,哥哥走肯定不會錯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有的說要把軍營搬家到濟州去,有的說還要繼續留在鄆城。

晁蓋道:“這處軍營肯定是保留,濟州城外的軍營咱們也要去,不僅僅如此,就連金鄉、鉅野、任縣都要派兵,濟州府沒有正規軍,團練就得當正規軍用,軍營的問題就不要討論了,咱們先來說說軍隊改編的問題。”

衆人紛紛表態,支持改編,原來是士兵太少,現在士兵多了,大家都得有兵帶纔好。

欒廷玉說:“軍隊編制的合理不僅僅能提高戰鬥力,更能增加指揮的靈活性,所以這個改編很有必要。”

大傢伙七嘴八舌的開始商議,晁蓋辦事一般很少一言堂,商議了一個多時辰,吳用拿着大家商議的結果開始宣佈。

濟州團練總指揮晁蓋,是馬、步、水三軍總指揮,擁有最高指揮權限。鄆城團練有四個教頭,槍棒教頭王軍也就是王進,槍棒教頭欒廷玉,弓箭教頭龐萬春,格鬥教頭焦挺。

吳用、朱武、公孫勝三人爲軍師,參贊軍機,稱爲軍部。下屬五個部門,第一個地圖繪製司,主要負責軍用民用地圖的繪製,目前主要繪製濟州及其附近的山水喝道,記錄各種事情。第二印信司,負責人是金大堅,主要負責印章、書信加密、腰牌加密防僞、石碑雕刻等等諸多事宜,目前有二十名工匠。第三個部門叫做軍犬大隊,負責人李二狗,主要任務不用說了,就是培養訓練軍犬。

第四個部門是糧草貯存,負責人是杜遷,主要管理糧庫和草料庫。第五個部門是軍醫館,由幾十名大夫組成,這些大夫醫術不是特別高超,但是都是團練中的軍人,擅長外科、外傷等等。

宋萬,負責鎧甲廠,主要生產鎧甲、和軍中旗幟等等。

湯隆,負責利國鋼鐵廠的兵器生產車間,主要打造各類冷兵器,主要是刀槍劍戟等等。

李漢,負責情報處,副將徐白鴿,和信鴿大隊合併,主要負責信息情報的探聽,直接對晁蓋負責。

石秀,特別行動處,副將冷寧。組建了一支活躍在城市的特種部隊,人數很少,只有區區一百人,但是個個身懷絕技,擅長近身格鬥。

情報處和特別行動處屬於秘密機構,對外宣傳很少,外人幾乎不知道。

吳用清了清嗓子,道:“鄆城團練第一騎兵營,營長欒廷玉,兩個副將項忠、徐嶽。編制三百精輕騎兵,必要時候可以配備重甲。”

吳用一說這話,整個中軍就靜悄悄的了,欒廷玉站起來抱拳道:“哥哥,吳軍師,這樣不妥吧。論資歷、論資格劉唐老弟都應該是這第一騎兵營的營長,更何況我還是槍棒教頭,恐怕沒時間帶好兵啊。”

晁蓋說:“欒教頭先坐下,欒教頭來到鄆城團練從來沒私藏過武藝,任誰討教都會教上幾手,單單憑這一點就當得起騎兵第一營的營長,更何況哪個不知道欒教頭精通陣法、兵法,沒有誰會不服氣的。”

李逵在旁邊撓撓頭,看看劉唐面沉似水,平常欒廷玉也沒少教他,還真沒啥說的,論武藝欒廷玉比劉唐高着一些。

欒廷玉道:“好,既然哥哥如此信任,那我將竭盡所能訓練出一支精銳的騎兵來。”

“騎兵第二營,營長牛皋。副將周通、馮升。整編三百騎射兵,側重騎射,主戰武器爲弓箭,輔助武器爲馬刀。”吳用繼續說。

牛皋一對雙鐗武藝沒得說,更何況他箭法好,尤其是是騎射。周通也不是等閒之輩,在欒廷玉的傳授之下,一條槍用的虎虎生風,再加上他本身力氣大,假以時日,也能算得上二流的身手。馮升初來,武藝還算可以,當個副將也能勝任。

“第三騎兵營,營長史進,副將楊春、陳達。編練三百輕騎兵,駐守黃驊鹽場,負責鹽場安全。”吳用接着說道。

史進雖然年輕,但是好學上進,武藝精湛,一條槍深得王進真傳,假以時日定能衝擊一流武將的行列。楊春、陳達的武藝也是過得去,做副將也可以。更何況團練裡好武成風,大家都很努力的練習武藝,楊春、陳達兩人武藝比原來進步了許多,槍法、箭法都有所涉獵。

騎兵第四營,營長袁朗,副將金鼎、黃鉞。編練三百輕騎兵,駐守新濟州島,負責新濟州島的安全。袁朗一雙鋼撾罕有敵手,力量巨大,少有的猛將,又有金鼎、黃鉞這樣的河北豪傑輔佐,足以保護新濟州島的安全。

新來的人都很高興,大家都擔心團練用人以北方人爲主,其實不然,只要有本事,不論南北方都會重用。

吳用看了看孫安,說道:“第五騎兵營,營長孫安,暫時沒有副將,編練一百騎兵,同時負責騎兵預備隊的訓練。孫營長,對這個安排你可滿意?”

孫安一楞,實在沒想到自己纔剛來沒多久就當上了營長,帶領一百騎兵不說還負責騎兵預備隊訓練。當即道:“很滿意,保證完成任務。”

晁蓋道:“騎兵預備隊訓練的任務可是很重的,所以只讓帶領一百騎兵,你先把着一百騎兵練好,等以後就開始訓練騎兵預備隊。”

孫安道:“身爲軍人服從命令爲第一,累活苦活絕對沒有怨言。”

安排孫安訓練騎兵預備隊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孫安在軍中資歷尚淺,而且功勞少,如果一開始就重用恐怕有人不服,所以安排他訓練騎兵預備隊,等有成績了,再給他升職別人也沒有怨言。

一共是五個騎兵營,共計一千三百騎兵。每個騎兵營還會有少量輔助兵,諸如軍醫、獸醫等等,輔兵不計算在戰兵之列,也不參加戰鬥。每營爲十名左右的輔兵。

接下來就是步兵了,步兵第一營,當之無愧的的是卞祥山地營,營長卞祥。副將解珍、解寶兩人。步兵第一營增加編制到五百人,主要任務是山地作戰,訓練科目成天就是翻山越嶺,在山林裡打仗作戰,士兵成員主要是獵人等等熟悉山林的人。以卞祥的能力和武藝,擔當的起第一步兵營,也沒人有意見。

吳用說:“步兵第二營,營長李逵,副將鮑旭。你們兩個也是統兵五百人,側重斧頭兵和重劍兵。”

李逵撓撓頭道:“不成,不成,有點不妥。”

吳用知道這個活寶又有什麼幺蛾子,問:“有什麼不妥啊,李營長。”

李逵嘟囔道:“第二步兵營只有五百人,一半斧頭兵,一半重劍兵,剛好各是二百五十人啊,俺可聽說二百五十罵人的,能不能讓俺們營編制六百人啊。”

吳用白了他一眼:“那就三百斧頭兵,二百重劍兵。”

李逵見沒有可能增加編制,惺惺坐下。

旁邊衆人都憋着呢,不好大笑。

吳用接着往下說:“步兵第三營,營長華雷,暫時不設副將,編制五百刀盾兵。”

華雷是跟隨晁蓋最早的人之一,除了一條虎虎生風的大鐵棍之外還打的一手好彈弓,彈弓的威力比弓箭小,但也和飛蝗石差不多,跟東昌府的兵馬都監張清有的比。所以他做步兵第三營的營長還是很合適的。

“步兵第四營,營長武松,編練五百士兵,暫時不設副將。步兵第五營,營長糜勝,編練士兵五百人。”

步兵第六營,營長龐萬春,暫時不設副將。編練五百弓箭手。本來考慮讓龐萬春擔任騎兵營長,但是龐萬春說騎射用的弓爲短弓,精準度和威力都不如步弓手用的弓厲害,更何況龐萬春還是弓箭教頭,所以還是成立了弓箭步兵營。

步兵一共六個營,三千人,是鄆城團練的主力。畢竟許多時候騎兵沒有步兵方便,另外還有一個混合營一就是晁蓋的親兵營,兵力五百,營長焦挺,副將羅雲。由步兵和騎兵共同組成。

李雲依舊擔任鄆城縣步軍都頭,負責鄆城縣治安。晁章、晁然兩人組成一支巡邏三百人的巡邏隊伍,在濟州境內不間斷巡邏,維持境內治安,嚴防土匪山賊搗亂。

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事大改編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秋慰問第五百四十二章 敵兵潰逃第四十三章 清剿水匪第一百八十九章 避難五臺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收一將第四百二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鄆城大豐收第二百一十九章 靈壽遇田彪第一百二十八章 青州賑災第二十七章 結識馬靈第五百二十八章 宋江請關勝第一百四十章 孟康歸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金槍手徐寧第一百三十章 登島勘察第二百七十七章 發現金剛石第四百八十八章 激鬥第二百八十九章 出兵芒碭山第五百三十章 再次鬥法第十一章 馬市開業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豬林風波第一百六十九章 拳腳擂臺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建日照港第五百三十三章 呂宋島第二十九章 鄆城團練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南洋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鬥董平第三百一十章 旱災又起第七十五章 卞祥大戰母大蟲第四百六十三章 中路大軍第三百零九章 魯達加盟第八十一章 揚帆出海第四百一十章 滕氏兄弟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秀偵查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添二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娘受傷第四百八十一章 先鋒軍初戰第七十四章 解珍解寶第六十章 騎射兵第一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王六定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路大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想策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馬家村第二百八十四章 挫折不斷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神二代第四百三十章 富可敵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炮鉅艦第五十七章 秀士歸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東平府治蝗第四百一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十三章 結怨曾頭市第二十六章 教訓惡霸第一百三十三章 改進巨弩第四百九十六章 樑中書妥協第二百七十六章 巨弩神威第六十九章 朱武到了第二百零八章 戰爭賠款第五十八章 任縣除霸第五百五十章 子夜進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炮轟高廉第七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三百七十章 黑龍島部署第二百六十四章 棉服熱銷第四百二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酒樓遇孟康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海釣鯊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返航第四百五十一章 進攻登州第五百一十章 準備慶功第三百六十三章 魯達賑災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建日照港第三百零七章 藥材基地第一百一十八章 呂方來投第一百零四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芒碭山第五百五十三章 再取高平第五百一十四章 欽差又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速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滄州牢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路大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火燒蘆葦蕩第一百二十八章 青州賑災第六十七章 有人鬧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軍功田第五百一十章 準備慶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改編第三百八十章 馬匹被奪第四百七十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六十六章 高唐收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示威第三百零四章 魯提轄鬧東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丹陽精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打桃花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移民黑龍島第四百八十八章 激鬥第二百三十六章 清風山的奮發第五百零八章 收拾殘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秦明出馬第六十四章 買馬遇匪
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事大改編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秋慰問第五百四十二章 敵兵潰逃第四十三章 清剿水匪第一百八十九章 避難五臺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收一將第四百二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鄆城大豐收第二百一十九章 靈壽遇田彪第一百二十八章 青州賑災第二十七章 結識馬靈第五百二十八章 宋江請關勝第一百四十章 孟康歸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金槍手徐寧第一百三十章 登島勘察第二百七十七章 發現金剛石第四百八十八章 激鬥第二百八十九章 出兵芒碭山第五百三十章 再次鬥法第十一章 馬市開業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豬林風波第一百六十九章 拳腳擂臺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建日照港第五百三十三章 呂宋島第二十九章 鄆城團練第四百三十四章 下南洋第二百四十三章 再鬥董平第三百一十章 旱災又起第七十五章 卞祥大戰母大蟲第四百六十三章 中路大軍第三百零九章 魯達加盟第八十一章 揚帆出海第四百一十章 滕氏兄弟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秀偵查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添二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娘受傷第四百八十一章 先鋒軍初戰第七十四章 解珍解寶第六十章 騎射兵第一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王六定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路大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想策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馬家村第二百八十四章 挫折不斷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神二代第四百三十章 富可敵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炮鉅艦第五十七章 秀士歸心第四百二十一章 東平府治蝗第四百一十三章 第一滴血第十三章 結怨曾頭市第二十六章 教訓惡霸第一百三十三章 改進巨弩第四百九十六章 樑中書妥協第二百七十六章 巨弩神威第六十九章 朱武到了第二百零八章 戰爭賠款第五十八章 任縣除霸第五百五十章 子夜進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炮轟高廉第七十八章 再次擴軍第三百七十章 黑龍島部署第二百六十四章 棉服熱銷第四百二十八章 反擊開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酒樓遇孟康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海釣鯊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返航第四百五十一章 進攻登州第五百一十章 準備慶功第三百六十三章 魯達賑災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建日照港第三百零七章 藥材基地第一百一十八章 呂方來投第一百零四章 準備出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芒碭山第五百五十三章 再取高平第五百一十四章 欽差又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速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滄州牢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增兵黑龍島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路大軍第四百七十八章 火燒蘆葦蕩第一百二十八章 青州賑災第六十七章 有人鬧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軍功田第五百一十章 準備慶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改編第三百八十章 馬匹被奪第四百七十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六十六章 高唐收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示威第三百零四章 魯提轄鬧東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丹陽精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攻打桃花山第三百一十四章 移民黑龍島第四百八十八章 激鬥第二百三十六章 清風山的奮發第五百零八章 收拾殘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秦明出馬第六十四章 買馬遇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