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

bookmark

胤禎亦有心考較一下方苞,便含笑問道:“你對這批在押官員是何看法,如何處理他們方纔妥當?”

方苞稍稍沉吟,便侃侃而道:“刑部送來的名冊,我與噶、施兩位大人一一推敲了一遍,雖說二品大員只有兩個,但三、四品的官員不在少數,不過有才有操守又不結黨的卻是不多,三品大員盡皆是太子一黨和八爺一黨中人。

在押犯官可分爲三類,一是八爺一黨的,對他們,方苞認爲該免的免,該罷的罷,目前太子.黨式微,與王爺相抗衡的就是八爺黨,不必有絲毫手軟。

次一類是太子一黨的,對這類人,既不拉攏,亦不打壓,王爺此時拉攏太子黨羽,有風險,容易遭聖上猜忌,這些官員復職後,對王爺定然是心存好感,目前太子亦只是失寵而已,並未被廢黜,他們的存在,可以在八爺黨與十四黨中起到緩衝的作用。

再一類是無黨的清流,這一類即是我們篩選的主要對象,這些官員雖然品級稍低,但多是有才有操守者,只是入仕時間尚短,又不善鑽營,所以才品級低微,這批人進入十四黨,王爺只要用心栽培、提拔,幾年後,便堪大用。

不過,這批人亦是最不容易招納的,一個個皆是自命清高,眼高於頂,既不善於鑽營,又不屑於鑽營,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這些清流也不是一盤散沙,他們亦有清流領袖,王頊齡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方苞力主先招納王頊齡,王爺的黨衆皆是清名在外,在士林、地方都是好評如潮之輩,若是王頊齡再投入十四黨,這些清流自然也就樂於投入王爺麾下。

最後一類,不是官員,但都是士林中稍有名氣之輩,方苞認爲,這些人或許對王爺的京報有助益,王爺不妨從中擇優招納一二。”

胤禎聽的微微點頭,方苞在倉促間能作出這種判斷,已是很不容易,太子的黨羽,此時確實是不招爲妙,藉此機會結個善緣,等太子廢黜了,他們自然也就會投靠過來。而八黨的成員,更不能拉攏,不能讓康熙產生絲毫錯覺。

想到這裡,胤禎不由暗忖,康熙着他接手《南山集》一案,並暗示他從中招攬、吸納官員,會不會就是一種試探?康熙對涉案官員的情況,豈能不知?

眼下,他十四黨在朝堂上有影響、有發言權的部院大臣,算上他岳父完顏羅察,亦只有四人,與老八一黨根本無法相提並論,而這裡招攬的官員一時之間又頂不了大用,如何與八黨抗衡?

略略思忖,胤禎便不由暗笑,康熙既然大力扶持他十四黨,他何必爲此煩惱?把招攬的情況彙報給康熙,讓康熙去煩,去費神。

再說了,與老八一黨的抗衡,這纔剛剛開始,現在就指望能夠與八黨分庭抗禮,是不現實的,而且十四黨的壯大,也不能走老八那個模式,必須得走精兵路線,否則以後就難以善後。現階段,示之以弱,讓康熙去扶持,去給他撐着,自己則暗中積蓄實力,特別是隱形的實力,這纔是上上之策。

想通了這點,胤禎一陣輕鬆,含笑說道:“靈皋,讓包福全陪你跑一趟刑部大牢,去探望一下王頊齡。”

苞躬身一揖應道,起身又微微一笑,“王爺靜候佳音便是。”說完,轉身而去。

胤禎含笑望着方苞的背影,此案有他從中斡旋,確實方便不少,讓方苞先去刑部試探王頊齡的口風,若能說服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亦留有迴旋餘地,介時再親自出馬。

胤禎正打算研究下昨日一衆官員舉薦、自薦的名單,卻聽的達春在外稟報:“王爺,津海關監督、僖敏貝勒海善,在外求見。”

海善回京了?胤禎一喜,忙道:“帶他進來。”

京城很多宗室親貴都依附於八阿哥胤禩,在剷除太子一黨中,這些宗室可出了不小的力,胤禎自立十四黨,一衆宗室親貴的反應便很淡漠,他很想摸摸底,這海善以前在京城可是出了名的混混,這宗室親貴中人脈甚廣,從他身上,倒能看出那些宗室親貴到底是什麼態度。

海善一進門,便滿臉堆笑的作揖道:“恭喜十四弟晉封親王,我一回京聽到消息就趕了過來賀喜。”

“多謝三哥。”胤禎笑着回了一禮,“怎麼樣,在天津呆的可還習慣?”

‘託十四弟的福,您在江南大肆整頓海關,津海關的一干委員、吏員嚇的是屁滾尿流,每日裡到我這裡撞木鐘的不乏其人。”海善樂呵呵的說道。

“五大海關,可就你的日子最爲舒坦了。”胤禎說着已是斂去了笑容。

海善一聽這話,心裡一跳,這老十四翻臉咋比我還翻的快?他忙解說道:“十四弟,總監督,恂親王,海關上的銀子,屬下可是一文也沒敢亂動,帳目也都清楚明白,津海關跟江南四大海關比不得,進項少,這年底的分紅,屬下都沒敢發,特意過來請示您。”

見海善如此緊張,胤禎不由暗自好笑,卻仍沉着臉道:“五大海關一氣連枝,本王不會厚此薄彼,所有薪俸、分紅一視同人,津海關明年開始就要繁華起來,你整頓的如何?”

“屬下都是遵照王爺的吩咐整改的。”海善小心的說道。

胤禎亦不爲已甚,沉聲道:“恩,我海關各監督都是清廉如水,你要敢給海關抹黑,別怪本王不念情面。”

“屬下明白,絕不敢手長。”海善急忙保證到,海關的薪俸、分紅着實高的讓人眼紅,他可不想丟了這份差事。

胤禎微微點了下頭,

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58章 海關改革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703章 勞務輸出後記二第6章 都是精英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63章 老八解凍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88章 廢了他第706章 割辮子第615章 撫卹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18章 發行銀票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715章 捷報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509章 突破點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633章 揚威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2章 恩威並施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216章 四方天第344章 扳腕子第225 章賞第277章 僱傭軍第524章 豆汁飯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260章 攤丁入畝後記一算是續集第99章 立威第181章 朝會(二)第504章 和談第670章 驛站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156章 敲竹槓第609章 割地第3章 探病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68章 潑天大案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396章 插手第97章 站籠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670章 驛站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47章 順勢而爲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508章 出手第l85章 京報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137章 流寇第715章 捷報第695 章 反應第670章 驛站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119章 機會第694章 規劃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82章 九門提督後記一算是續集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88章 廢了他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603章 出紅差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317章 破城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74章 回京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
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58章 海關改革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196章 隆科多請客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703章 勞務輸出後記二第6章 都是精英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63章 老八解凍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88章 廢了他第706章 割辮子第615章 撫卹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18章 發行銀票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715章 捷報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509章 突破點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633章 揚威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2章 恩威並施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216章 四方天第344章 扳腕子第225 章賞第277章 僱傭軍第524章 豆汁飯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260章 攤丁入畝後記一算是續集第99章 立威第181章 朝會(二)第504章 和談第670章 驛站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156章 敲竹槓第609章 割地第3章 探病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68章 潑天大案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396章 插手第97章 站籠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670章 驛站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258章 嗜戰之主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47章 順勢而爲第517章 殘酷真象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508章 出手第l85章 京報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137章 流寇第715章 捷報第695 章 反應第670章 驛站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119章 機會第694章 規劃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82章 九門提督後記一算是續集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179章 堅韌八阿哥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88章 廢了他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367章 歐洲威脅論第603章 出紅差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565 章 鐵帽子王第317章 破城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74章 回京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