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詭異戰局

bookmark

武烈侯與王翦、蒙武等大軍統率議定了中原決戰的具體攻擊之策後,隨即離開洛陽,返回了北疆。

在此期間,秦王政和中樞又調整了一批地方軍政官員,至此,咸陽針對即將開始的中原決戰和決戰後統一進程的發展做好了萬全準備,人事調整基本完成,大布局也基本上成形,接下來就是決定中土命運的決戰了。

秋收結束,王翦指揮中原戰場上近三十萬大軍向齊楚兩國發動了攻擊。

公子扶蘇、章邯、曝布、王昕、公子莊率七萬大軍出陽關,猛攻盧齊長城。齊魏聯軍在平陰、肥城一線修築了大量堡壘,依託長城和這些堡壘奮力阻擊。

蒙武率五萬大軍沿泗水而下,攻打彭城。

王翦、王賁、馮毋擇、李信率十七萬大軍出鄢陵。其主力避開陳,沿着潁水西線飛速而下,直殺壽春。馮毋擇率偏師佯裝主力,沿着潁水東線直殺陳城,試圖牽制守陳的韓楚聯軍主力,策應主力在潁水西線的攻擊。

項燕馬上察覺到了秦軍的意圖。假如秦軍主力在潁水西線取得突破,必然會切斷楚軍的退路,把楚軍主力包圍於陳。

項燕斷然下令,放棄陳城,主力火速後撤,在平輿、項和寢城三地之間構建牢固防線,抵禦秦軍的攻擊。

秦楚兩軍在平輿相遇,雙方激烈廝殺。

七天後,王翦下令,停止攻擊,與楚軍對峙。

與此同時,長沙侯公子高、廣武侯麃公在東南戰場上發動了攻擊,荊宛軍、江南軍和水師沿江而下,猛攻下稚、柴桑一線,秦楚兩軍在彭蠡澤猛烈交戰。

十天後,秦軍攻佔柴桑。麃公下令,暫停攻擊,與楚軍隔大湖而對峙。

決戰開始不久,四個戰場停下了三個,唯有公子扶蘇還在指揮大軍猛攻齊魏聯軍,這一詭異的戰局發展讓合縱諸國十分疑惑。

第一次決戰之後,秦軍兵力不足的缺陷已經暴露無遺。現在秦國急不可耐地發動第二次決戰,爲了激勵士氣咸陽修改了爵秩等級制度,還把王翦、麃公兩員老將請了出來,其時機選擇得不錯,其取勝的決心也很大,但奇怪的是,在攻擊策略上竟然一如既往,竟然堅持已經被事實證明是錯誤的策略,這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大戰爆發之前,景纓、昭公和項燕等楚軍統率與太子安、田藩、田儋、孫粱等齊軍統率,魏王咎、韓王越兩位諸侯王多次聚集在一起,商討攻防大計。大家的一致意見是,秦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肯定要改變攻擊策略,其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有限的兵力集中到一起,以突破一點來達到摧毀合縱軍整體防禦的目的。

齊國有長城和濟水兩道防線,秦軍難以突破,所以秦軍如果發動攻擊,其目標還是楚國。楚國在淮北的防線比較薄弱,容易突破,而首選突破地點就是潁水防線,這是秦軍攻打楚都壽春最近的路線。

楚軍爲此把淮北主力放到了潁水防線,誰知大戰開始之後,合縱軍的統率們驚訝地發現,秦軍還是開闢了三個戰場,一路打齊國,兩路夾擊楚國,兵力分散,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就在合縱軍統率們疑惑不解的時候,更奇怪的事情出現了,夾擊楚國的兩路秦軍竟然停止了攻擊,和楚軍僵持對峙,唯有攻打齊國的秦軍還在堅持作戰。

攻打齊國的秦軍統率是公子扶蘇。上一次決戰他在東南戰場,是偏師,而這一次他到了中原東線戰場,從其所統率的兵力來看,其目的還是牽制,其所率軍隊還是偏師。

既然秦軍的主攻方向是楚國,王翦和麃公的南北夾擊爲什麼停了下來?

上一次決戰合縱軍對秦軍的主攻方向判斷錯誤,導致齊魏聯軍屢戰屢敗,丟掉了薛郡,又丟掉了陽關,讓秦軍打到了長城腳下,讓合縱軍的整體防禦陷入了被動。這第二次決戰,合縱軍就是因爲在整體防禦上陷入被動,失去了主動攻擊的優勢,不得不據險而守。

正是因爲合縱軍被動防禦,秦軍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攻擊難度成倍增加,這難道就是王翦和麃公不約而同地停止攻擊的主要原因?或者,這一次合縱軍還是判斷錯誤,秦軍的主攻方向還是齊國?

從秘軍探知的消息來看,公子扶蘇是最有機會問鼎儲君的王子,秦國的武烈侯和掌控軍隊的老秦人都不遺餘力地支持公子扶蘇。從這一點來判斷,公子扶蘇從東南戰場轉到中原戰場應該是來拿功勳的,而從公子扶蘇的安全來看,他所在的戰場應該不是主戰場。

但誰敢說這不是咸陽的詭計?誰敢說公子扶蘇不是誘騙合縱軍上當中計的誘餌?

假如這一次秦軍的目標還是齊國,那麼秦軍的攻擊策略是什麼?秦軍已經在戰場上鋪開,其兵力分散已經是既成事實,而若想擊敗齊國,必須把兵力集中到一起。難道王翦和麃公停止攻擊,做出僵持對峙之勢,是爲了掩護秦軍主力悄無聲息地撤出戰場,然後轉戰齊國?

這種可能隨即被推翻。秦軍幾個戰場之間距離非常遠,不要說東南戰場了,就以中原戰場的南線來說,攻打彭城的蒙武是距離盧齊長城最近的,那也有七八百里,而平輿一線的秦軍主力距離盧齊長城更有一千多裡。在這麼遠的距離內進行大範圍的調兵顯然不現實。

最後就剩下一種可能,此次秦國調集了更多的兵力進行決戰,而放眼看看秦國的兵力部署,現在咸陽唯一可以徵調的軍隊就是武烈侯公子寶鼎的北疆大軍。

如果武烈侯率幾十萬北疆大軍南下進入中原戰場,無論是打齊國,還是打楚國,都可以說是擋者披靡。

武烈侯南下的可能性有多大?齊楚兩國一直密切關注北方戰場。武烈侯和他手裡的北疆大軍實在是過於強悍,可以說是合縱軍的夢魘,合縱諸國爲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全力監控北方戰場。

齊楚韓魏四國秘兵想盡一切辦法探查武烈侯的行蹤。在大戰爆發之前,秘兵傳回來的消息說,武烈侯離開代北去了離石要塞,與北巡的秦王政會晤。不久從南陽傳來消息,武烈侯回到了宛城。這個消息一度讓合縱軍的統率們心驚膽戰,如果武烈侯指揮中原決戰,北疆大軍肯定要南下,或者部分南下,但都足以給合縱軍以難以想像的打擊。

接着就傳來了武烈侯巡視江南的消息。這個消息讓楚國上下十分緊張。假如武烈侯坐鎮江南指揮東南大戰,那昭公未必是他的對手,一旦彭蠡澤防線失守,楚國大後方門戶洞開,這場決戰對楚國來說就是一場災難了,搞得不好連京都壽春都有可能丟掉。

好在決戰之前,武烈侯返回了代北,這令合縱諸國大大鬆了一口氣,但武烈侯先是在離石要塞與秦王政會面,接着南下巡視,這其中肯定與決戰有直接關係。合縱軍的統率們都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於是壽春派出大量秘兵趕赴江南,不惜代價也要打探到武烈侯巡視江南的內幕。

可惜此事難度太大,直到大戰爆發,秘兵也未能打探到有用的消息。

這天項燕急召范增和張良。張良現爲韓王越的長史,參知政事。范增是項燕的親信,而張良是韓王越的近臣,兩人都是運籌帷幄之輩,手裡也都掌控着一定數量的秘兵。

項燕把戰局的發展和自己的猜測做了一番述說,“我們必須要知道武烈侯和北疆大軍南下的可能性有多大,這直接關係到大戰的勝負,楚國的存亡,不容有失。”

范增望着神情嚴峻的項燕,欲言又止。

張良看看項燕,又看看陪坐一側的項疾、項梁,無奈苦笑,“這還有必要嗎?看看今日戰局,再想想秦王北巡離石,難道你還估猜不到武烈侯南下的可能性有多大?”

項疾濃密緊皺,急切問道,“你的意思是武烈侯肯定會南下參戰?”

張良非常堅決地點點頭。

“秦軍去年決戰打敗了,咸陽威信大損,所以秦王才急於發動第二次決戰,試圖挽回咸陽的顏面。”張良說道,“秦王先是請出了王翦,接着又北巡離石,主動放低姿態會晤武烈侯,這其中所蘊含的意思不言而喻。”

“我聽說秦王和武烈侯的矛盾非常激烈。”項梁插言道,“武烈侯如果在中原決戰中建功,其實力更爲龐大,難道秦王就不怕武烈侯割據稱霸,甚至取而代之?”

“以武烈侯目前的實力,不要說取而代之,就連割據稱霸都不足。”張良冷笑道,“武烈侯必須到中原戰場建功,必須拿到統一中土的功勳,否則他的實力如何進一步擴大?如何佔據可以稱霸的地盤?你不會以爲武烈侯憑藉代北那塊貧瘠蠻荒之地就能與咸陽抗衡吧?”

衆皆無語。張良一句話就說中了要害。正因爲秦王政和武烈侯這對兄弟矛盾激烈,所以武烈侯才需要利用中原決戰建功立業,擴張實力,奪取地盤,而秦王政更需要中原決戰的勝利和統一大業的功勳來捍衛咸陽的絕對權威,由此可以推斷出,武烈侯和北疆大軍肯定會南下參戰。

“匈奴人就在代北,北方形勢一直緊張。”項疾遲疑良久,說道,“據我們得到的消息,代北只有十幾萬大軍,最多二十萬左右,而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北虜諸種。這些北虜諸種未必臣服於秦國,代北實際上處在內憂外患之中。這時候武烈侯敢置代北安危於不顧傾盡軍力南下作戰?難道秦國有意放棄代北?”

張良搖搖頭,眉宇間透出一股深深的憂鬱,眼神裡更有幾分無力迴天的悲哀。

“武烈侯入主代北之後,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把聚集在中山的河北災民全部遷徙到代北,二是利用這些河北災民在代北墾荒屯田。”張良望着項疾,問道,“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項疾沒有說話,若有所思。

“這意味着代北的人口在短短時間內驟然膨脹,代北的北虜諸種已經不再佔據人數上的優勢。”張良解釋道,“墾荒屯田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代北的糧食危機,代北人在飢腸轆轆食不果腹生死懸於一線之際,突然發現自己不再面臨飢餓的威脅,不再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下,這時候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自己的家園,保護自己的親人。這時候代北的內患已經被最大程度地壓制,而匈奴人的入侵進一步緩解了代北諸種與秦人、趙人之間的矛盾,代北人爲了守護自己的家園,必定齊心協力。”

“武烈侯擊敗了匈奴人,守住了代北,保全了代北人的生命,他在北方的威望已經如日中天。他只要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現在可以這樣說,只要武烈侯發出徵召之令,代北人都願意爲他衝鋒陷陣,一夜之間武烈侯就能召集幾十萬大軍。”

“至於外患,早在武烈侯攻佔無窮之門,收復蒼頭河和金河山一線後,匈奴人就失去了入侵代北腹地的機會。”

張良曾爲合縱奔走諸國,結識了很多北方豪傑,對代北和燕國的北疆防禦有一定的瞭解。當張良把北疆的地形和防禦體系詳細述說後,就連項燕都不再懷疑,以秦軍目前在北疆實力,守住代北綽綽有餘,換句話說,此次武烈侯肯定會帶着北疆大軍南下中原作戰。

“以你的估計,假如武烈侯南下,攻擊目標在哪?”項梁越聽越是心驚,忍不住問道,“是齊國還是我們楚國?”

“武烈侯巡視江南,已經足以說明問題。”張良嘆道,“不出意外的話,秦軍的攻擊目標是楚國。”

“爲什麼不是齊國?”項梁急切問道。

“齊國東南方向是大海,北有大河和濟水,西南有長城和高山,其防禦固若金湯,更有五都甲士鎮戍四方,易守難攻。”張良語氣漠然,神態更有幾分悲涼,“淮北防線以三川爲主,重鎮爲輔,以點守面,一旦遭遇幾十萬秦軍的猛烈攻擊,防線頃刻崩潰,壽春更是危在旦夕。雖有淮河爲阻,但秦軍在東南戰場的攻擊直殺江淮後方,壽春實際上處在秦軍的包圍之中,稍有不慎,便有傾覆之禍。”

帳內陷入寂靜,衆人各自沉思,氣氛壓抑。

“不要指望齊國了。”張良低聲輕嘆,然後衝着項燕微微躬身,言辭懇切地說道,“齊國休養生息四十年,臨淄不但充斥着奢靡之氣,更瀰漫着一股腐朽之味。從齊王到君臣,屢屢在關鍵時刻躊躇不前,錯失了一次又一次機會,歸根結底,並不是因爲齊王老邁,也不是因爲齊國朝堂上的激烈矛盾,而是因爲四十年的休養生息讓齊人失去了血性,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人人逐利,雖有鴻鵠之志,卻志大才疏,敗亡不過是遲早的事。”

項燕意有所動,轉目望向范增。

“雖不能料敵於先機,但未雨綢繆總不是壞事。”范增言簡意賅,顯然是贊同張良的看法。

何謂未雨綢繆?在武烈侯和北疆大軍沒有南下之前,變被動爲主動,集結兩淮主力展開猛烈反擊,重創秦軍,從而迫使秦軍放棄第二次攻擊。

在中原戰場的南線,王翦率主力南下,實力強橫,而蒙武是偏師牽制,實力有限,無疑,楚軍如果要主動攻擊,蒙武就是最好的目標。擊敗蒙武,齊楚兩軍就在中原戰場的東線對秦軍形成了夾擊,秦軍必退,則此仗可勝。

這是一目瞭然的事情,關鍵就在於楚軍是否有拼死一戰的決心,在於楚軍統率項燕是否認同張良和范增對戰局的分析和預測,而從項燕要求兩人務必探查到武烈侯巡視江南內幕的舉動來看,項燕實際上並不認同兩人對戰局的推斷。

張良看到項燕似有動搖,更是鼓動如簧之舌,竭力說服。

韓魏兩國若想重建,其前提就是贏得中原決戰。齊國本有雄心壯志,但趙國崩亡,齊失屏障,再加上天降大災,而去年的決戰又慘遭重創,暴露出齊軍在實力上與秦軍的差距,齊國君臣因此受挫,銳氣大失,雄心大減,戰略上更是由主動出擊變爲被動防禦,指望齊國顯然不現實。如此一來就只能寄希望於楚國了。

楚國疆域遼闊,有江淮兩道天然防線,易守難攻,所以壽春在戰略上堅持三分天下,即便這一戰略不能實現,楚國也有相當的自信依託江淮天險與秦國對峙,平分天下。從這一戰略出發,楚國在中原決戰中的首要目標是守住兩淮,保存楚國的實力。

項燕就是這一戰略的擬製者,所以當范增送走張良,再回頭徵詢項燕如何決策的時候,項燕輕蔑冷笑,“你以爲武烈侯會打楚國?”

范增暗自嘆息,目露失望之色。

武烈侯率軍南下作戰,第一個目標當然是齊國,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而齊國此次龜縮於長城,堅守不出,也是因爲對戰局有同樣的預測,但問題是,齊國堅守,楚國也堅守,合縱軍試圖以這種被動防禦來拖垮秦軍,顯然是錯誤的策略。

攻擊纔是最好的防守,但齊楚兩國各存私心,誰都不願意傾力一戰,其結果可想而知。

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262章 再見趙高第4章 最大內奸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437章 彪悍李斯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91章 狂風暴雨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399章 進攻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240章 換帥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284章 生死與共第287章 過江龍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356章 扭轉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61章 恍若一夢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176章 相信我第57章 再現傳說第78章 無間道第222章 百鍊成鋼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310章 不打了第68章 《呂氏春秋》第61章 恍若一夢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141章 做大做強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159章 誰殺了休旬王?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71章 絕殺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62章 老將王翦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423章 新變化第325章 退一步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139章 大秦的慈善團體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48章 大秦噩夢第3章 自作聰明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87章 立威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456章 坑儒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章 最大內奸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413章 頑固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68章 《呂氏春秋》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99章 動靜太小了
第305章 拋出去的誘餌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169章 撈一票就跑第262章 再見趙高第4章 最大內奸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437章 彪悍李斯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91章 狂風暴雨第327章 “湯”的問題第399章 進攻第168章 我命不由天第240章 換帥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284章 生死與共第287章 過江龍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356章 扭轉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61章 恍若一夢第180章 大秦是老秦人的大秦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176章 相信我第57章 再現傳說第78章 無間道第222章 百鍊成鋼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310章 不打了第68章 《呂氏春秋》第61章 恍若一夢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431章 博士就是加速器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141章 做大做強第457章 點了一把小火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100章 他爲什麼要逃?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159章 誰殺了休旬王?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17章 蓋聶,大師也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71章 絕殺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62章 老將王翦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423章 新變化第325章 退一步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139章 大秦的慈善團體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48章 大秦噩夢第3章 自作聰明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87章 立威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456章 坑儒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4章 最大內奸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441章 北疆的冬天第413章 頑固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68章 《呂氏春秋》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74章 公開承諾第99章 動靜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