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生存之道

bookmark

白氏、孔氏等韓魏巨賈無助的等待着命運的裁決。

列席此次議事的有蓼園巨賈,還有南陽的張氏、鄧氏、猗頓氏、卞氏等巨賈,這些人也是心驚膽戰,忐忑不安。

假如武烈侯未能說服咸陽取消打擊韓魏巨賈的命令,那麼也就意味着咸陽開始實施“抑商”之策,包括秦國本土巨賈在內的所有商賈和他們的財富都將逐漸被咸陽所吞噬,這不但令人憤怒,更讓人絕望。

中土如今剩下五個諸侯國,秦國疆域最大,實力最強,也是商機最多之地,一旦秦國決定“抑商”,那麼暫時沒有受到波及的商賈們只好向齊楚兩國轉移財富。趙國災難重重噩運當頭,當然不合適遷居了。至於燕國,位於中土東北邊地,遠遠不及齊楚繁華,更不在商賈們的考慮之列。只是如此匆忙遷移,秦國不會置若罔聞,一旦激怒咸陽,後果不堪設想。留又留不得,走有走不掉,當真是走投無路,前途一片黑暗了。

唐仰和司馬昌最先露面,宣讀了秦王的令書。

巨賈們欣喜若狂,一個個振臂歡呼,尤其白氏、孔氏等中原巨賈,就像從鬼門關上走了一趟回來,狂歡之後,更是喜極而泣。

等到巨賈們心情平靜下來,唐仰又宣讀了護軍府的幾道命令,解除對白氏等巨賈的禁錮,解封他們的財產,督促他們安心經營,尤其各類手工作坊,年底前一定要投入生產。

司馬昌又拿出了一些護軍府急待解決的事情,比如向代北運送糧食布帛和藥物,拆除中原境內的長城和關隘,製造獨輪車、翻車、直轅犁、水碓磨等農具,乘着冬閒期疏浚和修繕溝渠城池,按照咸陽的要求拓寬中原主要交通要道爲馳道,在舞陽、葉城一帶修建大型冶煉作坊,在大梁建造中原第一兵器作坊,另外還在這個冬天全力擴建新鄭和大梁兩地的各類作坊,以實現手工業的規模化生產,爲接下來的統一大戰儲備足夠的戰爭物資。

用司馬昌最後總結的話來說,就是“一切爲了統一大戰”。

如此大規模的進行中原恢復建設,製造和普及新農具以及手工業作坊的擴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秦國剛剛拿下中原,穩定是第一要務,當然不能肆無忌憚地揮霍錢財和徵調徭役,所以武烈侯就想了這個辦法,積極調動鉅商富賈,讓他們把所有的力量投入到恢復建設和擴軍備戰之中,如此既安撫了他們,又給了他們合作和賺錢的機會,而官府則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它方面,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鞏固中原,一舉多得。

巨賈們更加興奮了。在武烈侯的努力下,大秦的國策並沒有走向“抑商”,這讓巨賈們高懸的心總算放了下來,接着武烈侯又給他們創造了賺錢的途徑,利用這些途徑把整個中原的巨賈都拉上了蓼園這駕馬車,在利益密切相關的情況下,巨賈們將因此得到武烈侯的庇護,而武烈侯則需要巨賈們在錢財等方面給予全力配合,以便讓蓼園的整體利益因爲中原的鞏固和發展而得到迅速提高。

大家的情緒高漲,那麼在合作談判中自然不會計較太多的得失,於是經過一天一夜的磋商,巨賈們終於在各個方面達成了約定。

大秦本土巨賈、南陽巨賈和中土巨賈經過這次整合,極大地拓展了蓼園的經濟實力,這股龐大的經濟實力與武烈侯的權勢緊密結合在一起,就像一頭張開血盆大口的猛獸,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吞噬中原財富。

蓼園巨賈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商賈集團,這個集團控制了錢財和技術。在武烈侯的安排下,他們與中原五郡郡府在城池道路、農耕水利、山澤園林、作坊市榷、運輸貿易、錢幣借貸等一系列中原恢復和建設事項上達成了一攬子協議。根據這個協議,蓼園巨賈集團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承擔起鞏固和發展中原的主要任務,這將給蓼園巨賈集團帶來豐厚的收益,而中原五郡將因此獲得巨大成績,大秦將因此牢牢控制和佔據中原,並從中原獲得大量的賦稅收入。

這是一個多方互利互惠之策,但在這個看似完美的計策背後,卻是武烈侯實力的膨脹和蓼園利益集團的崛起。

咸陽能否設置障礙予以阻止?秦王政和咸陽中樞根本沒有想到武烈侯會拿出這樣一個多方互贏之策,他們陷入了被動。如果人爲設置障礙,致使中原無法迅速穩定,那麼中原一旦出現叛亂和災禍,中原之地得而復失,其責任就在咸陽,咸陽因此不但未能打擊武烈侯,反而給了武烈侯反撲的藉口。

咸陽中樞一籌莫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武烈侯實力膨脹。武烈侯用的是光明正大的陽謀,他沒有向國庫要錢,也沒有窮兇極惡地壓榨庶民,而是利用擄掠所得和巨賈手裡的財富恢復和發展中原,然後用未來的中原財富償還欠債,就此把自己和巨賈們的利益緊緊捆到一起。

此後若要“抑商”就等同於打擊武烈侯,但“抑商”之策事實上就是秦王政和咸陽中樞背信棄義出爾反爾,摘了桃子就砍樹,在道義上站不住腳,必定失去民心,而武烈侯卻可以藉此機會反撲咸陽,與咸陽針鋒相對,最終可能演變爲一場內亂。

此策的深層次意義咸陽中樞看得一清二楚,蓼園巨賈集團當然更是心知肚明,現在武烈侯在他們心裡就像神一般存在,跟在這樣實力強悍的大權貴大智者後面,將來的前景一片燦爛。

然而,當武烈侯出現之後,卻毫不留情地潑了他們一頭冷水。

“這個計策建立在大統一的基礎上,統一就要打仗,打仗就要破壞,破壞之後就要重建和恢復,所以此策在中土統一之前有效,可以給我們帶來豐厚的收益,但中土一旦統一,此策就失去了基礎,也隨之就失去了繼續實施的可能。”

武烈侯這句話講完之後,軍帳內霎時一片死寂。巨賈們面面相覷,激動的心情慢慢消散,神情漸漸凝重起來。這是事實,大家都清楚,只不過經武烈侯的嘴巴說出來,那效果就非常震撼了。

“我曾和大王有約定,十年內統一中土。”寶鼎平靜地說道,“新年快到了,一年時光悄然而逝,距離我和大王約定的時間只剩下九年。在未來九年內,我們齊心協力,我指揮大軍攻城略地,兼併諸侯,統一中土,而你們給我提供錢糧武器,幫我在後方恢復重建。我建功立業,你們也有顯赫功勳。我的實力強大了,你們也因此獲得巨大財富。我們各取所需,各有收穫。”

“但是,我請諸位牢牢記住,九年,只有九年時間。如果九年後我未能統一中土,那麼我們將面臨一場災難。”

“九年後,假如中土統一了,那麼接下來就是建設一個史上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寶鼎說到這裡,聲音漸漸低沉,“大秦的國策將隨之而變,大秦的兵事、政事和賦稅等等制度都要修改,以適應龐大帝國的統治需要。”

“統一的帝國是不是繼續發展工商業?會不會繼續允許你們營商?國策的修改有沒有可能將商賈打入地獄?”

寶鼎看看衆人,輕輕拍了一下案几,“今天我可以告訴你們,統一後的國策肯定是重農抑商。”

軍帳內的氣氛頓時爲之一滯,很多巨賈臉色大變,呼吸更是變得粗重。

“知道原因嗎?”寶鼎淡然一笑,“很簡單,統一之後國內穩定,沒有戰爭,黎民安居樂業,接下來人口必然大爆發。”

“我們的國策是計口授田,家裡的孩子越多,授田越多。我們的農耕艱苦,田地越多,需要的勞力就越多,當然要生孩子。如此最多二十年,人口就會暴漲。人口暴漲之後,就要更多的糧食。在農耕沒有發展,畝產沒有顯著提高的情況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墾荒,到邊疆蠻荒之地開墾更多的田地,於是就需要更多的人口。”

“人口的增長需要時間,二十年、三十年之後,你們會看到中土人口將創造歷史記錄。在這段時間裡,人口不停地增長,田地不停地增加,糧食產量也在不停地增長,但糧食始終滿足不了人口的需要。”

“田地增加,需要耕種的人口就越多,這時候如果不實施重農抑商之策,把大量的勞動力拿去發展工商業,那糧食產量必然降低。糧食少了,不夠吃,又有倒買倒賣的商賈從中漁利,那麼帝國必然爆發危機。這是咸陽絕對不願意看到,也決不允許發生的事,所以必然要重農抑商。即便是我,也同意重農抑商。在關係到帝國安危的問題上,沒有任何妥協和退讓的餘地。”

“這其實就是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將在未來主宰王國的興衰,這個矛盾解決不掉,王國必然動盪,甚至轟然傾覆。”

“在我個人看來,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可以解決。”寶鼎說道,“解決的辦法有兩個,這兩個有先後順序。首先要提高農耕技藝。田地產出少的主要原因是農耕技藝落後,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不僅僅要興修水利,還要大力改善農具,同時要積極改善耕種方法,並在中土範圍內不遺餘力地進行推廣。”

“農耕技藝發展了,田地畝產提高了,糧食充足了,可以保證人口需要並有盈餘的時侯,中土會出現另外一個現象,那就是土地兼併嚴重,並導致大量農夫無地可耕。這同樣是因爲土地和人口的矛盾激化所致。人口多了,田地少了,再加上土地兼併嚴重,於是就會出現大量赤貧者。這些人如果不予以安置,必然引發暴*。”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實施第二個解決辦法,大力發展工商業。權貴富豪的錢財除了購買土地外還可以興辦工商業,工商業需要大量的人手,無地可耕的農夫們因此得以安置,權貴富豪們因此可以賺到更多的錢,而工商業的大發展必將增加帝國的賦稅,這是一件於國於民都有利的事,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寶鼎說到這裡,帳內凝重的氣氛才漸漸有所減緩,但依舊緊張。

寶鼎提出的兩個解決辦法是有先後順序的,從第一個解決辦法來看,國策顯然就是重農抑商,而重農抑商並不僅僅是抑制工商業,常常是在抑制工商業的同時伴隨着對商賈的打擊,甚至直接予以毀滅以掠奪財物來補充國庫所需。一旦商賈都被打擊了,摧毀了,那第二個辦法還有實施的可能嗎?即使實施,國策的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需要一個過程,工商業再想發展起來,難如登天。要知道現在中土的鉅商富賈和各國的工商業可是經過了幾百年的積累,假如統一後的大秦將其全部摧毀,重建將異常困難,尤其重要的是,這座大帳裡的鉅商富賈有多少人能活到那個時侯?

“摧毀比重建容易。”寶鼎繼續說道,“今天我把你們拉到一起,就是不想看到你們在九年後被摧毀。”

“若想不被摧毀,那麼從現在開始就實施第一個解決辦法,竭盡全力提高農耕技藝。蓼園的冶鐵技藝正在發展,冶鐵技藝的發展有利於新農具的創造。蓼園研製了不少新農具,你們要耗費巨資打造這些新農具,然後不遺餘力地進行推廣。其次就是傳授和推廣新的耕種方法。墨家在農耕方面有秘技,你們也要想方設法收集各地農夫們的獨門技巧,然後配合墨者,在各地進行傳授和推廣。”

“做這些事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錢財,而且沒有收益,你們或許心不甘情不願。”寶鼎冷笑道,“剛纔我已經把未來告訴你們了,在糧食產量沒有大幅提高的情況下,在人口瘋狂增長足以預見的情況下,我根本無力阻止咸陽實施重農抑商之策。一旦咸陽下定決心重農抑商,那麼可以想像,在坐諸位的所有財富,幾百年的積累,都將在瞬間化爲烏有,包括你們自己,你們的族人,都有可能化作塵埃。”

“你們現在未雨綢繆,現在在蓼園的統一部署下發展農耕,其實就是花錢買自己和家族的性命,保全自己的財富。這是以最小代價贏取最大利益的事,如果你們不願意做,請退出蓼園,我絕不阻止,也絕不會加害,生死由天。”

大帳內鴉雀無聲,人人自危,哪個敢在此刻忤逆武烈侯的命令?

“重農抑商,抑制的是商,是不事生產、專門利用倒買倒賣來賺錢的商,這樣的商賈在統一之初必然危害到帝國的安危,所以必須要打擊,要鎮制。”寶鼎說道,“但你們還能繼續做這種與帝國爲敵的事情嗎?白圭老前輩的致富理論過時了,計然之策更與時代不相符合,囤積物資倒買倒賣不但賺不到財富,反而會致你們於死地。”

“在未來的九年中,我嚴禁你們做這種事,發現一個,殺一個,決不姑息。”

帳內衆人駭然色變。

“在未來的九年中,你們只做兩件事,其一,利用吞滅他國的便利大肆掠奪財富,其二,就是把這些財富儘可能變爲土地。統一之後,你們就是帝國的大地主。”

“我請你們發展農耕,你們心不甘情不願,但如果土地都是你們的,你們若想從土地上獲得糧食,獲得更多的財富,那就必須不遺餘力地發展農耕。對於你們來說,對付重農抑商之策的唯一辦法就是不要再做商賈了,而是改頭換面做大地主。”

“中土幾百年戰爭,生靈塗炭,土地和人口已經失衡。你們在統一過程中,大量侵佔土地,耗費極低。統一後,帝國重農抑商,你們屬於被保護的對象,如此財富和性命全部保全。當人口增長,土地不夠的時侯,你們再大量墾荒,再次擴大土地佔有量。土地多了,糧食產量持續增加,那麼你們的財富就會持續增長。”

“帝國統一前後,要恢復建設,要持續發展,帝國和帝國的黎民不僅僅需要糧食,還要布帛,還要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帝國的軍隊還需要武器。你們手裡有各行各業的技藝,有大量的作坊,而手工業同樣是帝國保護的對象。”

“未來九年你們將擄掠到大量的作坊和工匠,你們將獲得各行各業的技藝和掌握這些技藝的工匠。作坊大了,技藝提高了,工匠多了,產出持續增加,那麼你們的財富也必然不斷增加。”

“未來你們是大地主,同時也是各行各業的大作坊主,你們的財富驚人,但你們的財富主要是糧食,還有作坊裡生產出來的各種物品。你們不是商賈,不能像現在一樣把這些東西拿去交易,那這些東西怎麼辦?”

“重農抑商是抑制的是私商,提倡的官營,官營事實上就是把本該由私商賺的錢改爲由官府賺取。”寶鼎手指自己的鼻子,“我就是官商,我代表帝國與你們交易。”

“在交易過程中,你們必然要吃虧,但請你們記住,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始終存在。隨着帝國的穩定和發展,土地兼併問題會越來越嚴重,而人口會越來越多,但因爲農耕的發展,糧食的產量會逐漸增加,等到糧食可以自給自足並有盈餘,可以用來交易,而無地可耕的農夫越來越多的時侯,重農抑商的國策必然要修改,於是我們就可以實施第二個解決辦法,大力發展工商業。”

“此次的實施有堅實的基礎,工商業的恢復和發展速度將非常快。帝國在統一之初雖然重農抑商,但你們這些鉅商富賈都變成了大地主大作坊主,你們不但成功逃過了這一劫,而且成功地保全了財富,並在重農抑商的國策下繼續賺取財富,如此一來你們不但沒有被摧毀,反而壯大了。這就爲帝國修改國策重新發展工商業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寶鼎的話說完了,大帳內陷入長時間的沉默,巨賈們神情嚴肅,一個個凝神沉思,認真領悟武烈侯的這番驚人言論。

武烈侯詳細分析和預測了中土局勢的未來走向,中土將由統一之前的戰爭走向統一之後的恢復建設,然後走向大發展。與之相適應的大秦財賦國策則由統一之前的工商業繁榮走向統一之後的重農抑商,等到農耕發展了,糧食有盈餘了,國力雄厚了,土地和人口的矛盾激化了,國策就必然走向農商並重之路,大秦將再一次發展工商業。

武烈侯因此給蓼園巨賈們設計了一條生存和發展之路,那就是統一之前在擄掠財富的基礎上儘可能佔有土地,控制和發展農耕等各方面的技術,擁有大規模的作坊和衆多工匠,也就是把財富轉化爲土地、作坊和技術。等到中土統一了,重農抑商了,蓼園巨賈們搖身一變都成了大地主大作坊主,正好與帝國的國策相適應,不但可以生存,還能大踏步發展。

若干年後,等到中土局勢和國策再一次改變,他們將再次改頭換面,重新開始經商,但到了那時候,他們的財富已經和權力完全結合,他們已經變成了集大官僚大地主大作坊主大商賈爲一身的大世家,他們已經組成了一個可以在政治和經濟上影響甚至控制國策走向的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

然而,這一切都建立一個至關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基礎上,那就是武烈侯的權勢必須一直延續下去,沒有武烈侯的權勢做支撐,或者武烈侯在某個時刻轟然倒塌了,那麼蓼園勢力將灰飛煙滅,依附於蓼園的巨賈集團將隨之蕩然無存。

望着高踞上座,從容淡定而又朝氣蓬勃的年輕權貴,巨賈們在高山仰止之餘更爲畏懼,從此後,彼此命運相連,休慼與共,根本沒有選擇,不管前方的道路如何艱難坎坷,他們只能緊緊追隨於左右,勇往直前。

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72章 極度誇張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256章 回家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56章 回家第231章 定計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25章 退一步第244章 馬兒要吃草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209章 有人搶我的錢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12章 變故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131章 泡溫泉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287章 過江龍第374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119章 慎始慎終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437章 彪悍李斯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252章 畏懼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196章 真真假假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413章 頑固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92章 桓齮笑了第287章 過江龍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242章 雷霆之威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15章 田光來了第214章 我要和項燕交手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394章 江南事第442章 互不相讓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9章 被你害了第27章 插翅難飛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438章 善!善!善!第422章 剪羊毛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109章 把天撞塌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240章 換帥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224章 張良計第93章 再無退路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160章 公孫老爹有秘密第199章 這就是所有秘密的根源?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48章 大秦噩夢第198章 誰是魚肉?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45章 操控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93章 再無退路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22章 出事了
第410章 誰是獵物?第72章 極度誇張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256章 回家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56章 回家第231章 定計第182章 死也不娶你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115章 秦王政的憤怒第275章 中原非久留之地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25章 退一步第244章 馬兒要吃草第134章 我的師傅是韓非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209章 有人搶我的錢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213章 令尹李園第24章 身陷重圍第312章 變故第449章 養虎爲患第131章 泡溫泉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287章 過江龍第374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119章 慎始慎終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218章 兩手空空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323章 咸陽的挑戰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437章 彪悍李斯第296章 尋找史祿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252章 畏懼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196章 真真假假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413章 頑固第220章 重裝鐵騎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92章 桓齮笑了第287章 過江龍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242章 雷霆之威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15章 田光來了第214章 我要和項燕交手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255章 入代作戰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394章 江南事第442章 互不相讓第138章 黑衣之困第9章 被你害了第27章 插翅難飛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438章 善!善!善!第422章 剪羊毛第86章 九死一生了第109章 把天撞塌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240章 換帥第390章 熊氏的出路第56章 又一個秘密第409章 決策者的變數第224章 張良計第93章 再無退路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160章 公孫老爹有秘密第199章 這就是所有秘密的根源?第315章 師生相見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188章 屈草自履第193章 章邯的機遇來了第194章 爲什麼是章邯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48章 大秦噩夢第198章 誰是魚肉?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45章 操控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289章 風雲變幻第93章 再無退路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22章 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