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秦的慈善團體

bookmark

茶煮漸漸籠罩了咸陽城。萬家燈火交相輝映。鱗次櫛比的練撈玉宇折射出京都的繁華。

寶鼎輕輕放下窗帷,慢慢把身軀偎進鬆軟的靠背,緩緩閉上雙目。與張良這樣的智者交談,每一句話都要深思熟慮,就像奕棋一般。每一步都不能錯,太耗費心神了。

從張良的言辭裡,無法揣摩到他是否知道公主趙儀的秘密,但他既然估猜到自己要殺人滅口,那很顯然,他已知道趙儀的公主身份,或許就能籍此推斷出更多的東西,並以此來威脅自己。聯想到歷史上的張良,窮其一生爲復國而戰鬥,最終無力迴天,投到劉邦帳下效力,幫助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土,隨即便歸隱而去。從張良大半生的經歷來看。他是一個堅定的反秦人士,想殺他難,想招募他更是癡心妄想。

寶鼎望着凝神沉思的張良,心情沒來由地黯淡下來,幽幽發出一聲長嘆。

張良被他的嘆息聲驚醒,眼中露出稍許疑色。

“我在想,我們一輩子都是對手。這一生都是敵人,生死仇敵。”寶鼎連連搖頭,不勝遺憾。

張良面無表情,但眼神十分戒備,不知道寶鼎又要耍什麼陰詭計。他們兩人天生就是仇敵,這是上天註定的,母庸置疑,這還用說嘛,好好地發什麼感慨啊。豈不知寶鼎此刻正想着,再過一二年,大秦就要滅韓了,張良將散盡家財,由明轉暗,向秦王政和秦國公卿大臣們發動一波又一波的刺殺。誓死要傾覆大秦,重建韓國。碰到這麼一個死硬的陰魂不散而心計又格外深沉,並且心狠手辣的敵人,誰不頭疼?

“我們是敵人。”張良冷冰冰地拋出一句話,繼續自己的思考。

寶鼎同意自己的解救之策,也認可設下陷阱,讓黑冰秘兵圍殺趙國黑衣的辦法,唯獨在逃亡路線上兩人分歧較大。

自己的想法是南下進入巴蜀小由水路入楚,與楚王進一步商量合縱事宜。然後再入齊國,與齊王建商談合縱一事。齊國是否加入合縱,基本上決定了此次合縱能否成功小而太子丹親臨臨淄,可大大增加此行的成功機率。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太子丹都將趕赴邯鄲,由邯鄲將其送回燕國,以確保燕趙可以結盟。但寶鼎一句話將自己的構想徹底粉碎。東南北三路皆死,唯有西出塞外。由大漠返回代北纔是唯一逃生之路。

出塞?這對自己來說想都不敢想。出西塞。過大河。穿流沙,橫渡匈奴人的大漠,那可是九死一生啊。中土人到大漠成功生還的機率有多少?即使活下來了,也是做一個毒技犬不如的奴隸,生不如張良仔細權衡得失,最終否決了這條逃亡路線。遙遠的大漠,野蠻的北虜,這些對他來說太陌生了。陌生得讓他恐懼,恐懼則讓他失去了勇氣,他根本就沒有勇氣去大漠。“武烈侯,你沒有誠意。”張良說道。

寶鼎很驚訝,在他看來。出塞走大漠,太安全了,萬無一失,而且可以將所有的痕跡徹底清除。他沒想到這個時代的中土與大漠是兩個幾乎隔絕的世界,長城擋住了北虜擄掠的腳步,也斷絕了南北兩地交往的道路,中土與大漠老死不相往來。尤其位於中原的韓國,對大漠和北虜的印象基本來自於書籍和傳說。張良雖少年遊歷,但足跡尚未遍及中土,更不說過長城進大漠了。他對大漠一無所知,他當然不會走大漠,而寶鼎有前世的知識積累,當然嚮往大漠,嚮往那片神奇的土地和土地上野蠻膘悍的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

“我沒有誠意?”寶猜哭笑不的。“沒有誠意我坐在這裡幹什麼?理由我剛纔說了,另外三條路根本走不通,我沒有那個本事讓你們一帆風順地逃出大秦。最安全的路就是向西,出塞。”

“但我人手嚴重不足,我沒那麼多人保護太子丹。”張良實話實諾。“大漠上到處都是北虜,我沒有實力保證太子丹能夠安全越過大漠。”

“我有我可以保證。”寶鼎笑道,“我有實力保證把太子丹安全送達代北。”

“你哪來的實力?你能借我多少人馬?”張良冷笑道。

“我!”寶鼎指着自己的鼻子說道,“還有師傅。”寶鼎又手指莫名其妙的韓非,“還有我的二十黑鷹銳士,一千虎翼衛,還有三千北軍騎士,夠不夠?”

韓非和張良目瞪口呆,匪夷所思地望着寶鼎。

“你要造反啊?”韓非忍不住驚叫道。

“你帶四千騎出塞?”張良鄙夷冷笑,“理由呢?你爲什麼出塞?糧秣擡重如何解決?”

寶鼎笑了起來,搖搖手,“如果我沒有絕對把握,我敢做這事?言盡如此,信不信由你。如果你相信我。那就回去做準備,等我的消息。隨時西進出塞。”

“你要出塞?”韓非追問道。“所爲何事?”

“救聳傅的性命。”寶鼎笑道。“太子丹逃跑,師傅必受牽連,隨我出塞,可保無虞。”

韓非哪信?他是何等人物?沒有確實證據,秦王政不可能對他下毒手。殺死韓非的影響太大了,會影響整個中土,各國士人都將因爲韓非之死而對西秦產生怨恨和恐懼。

“武烈侯,此事重大,切切不可大意。”韓非的臉色有些難看了。寶鼎傲慢自大、漫不經心的態度讓他的信心大打折扣。

“少則一月,多則兩月,咸陽必有我出塞消息。”寶鼎收斂笑容。正色說道,“師傅且寬心到小時便知分曉。”

車馬拐進一僻靜小街,到了燈光黯淡處,張良下車,揚長而去。

寶鼎掀開帷紗,望着迅速消融於夜色裡的飄逸身影,久久無語。

“武烈侯擔心嗎?”韓非問道。

寶鼎搖搖頭。他此刻的心情很複雜,說不清道不明,有同情,有惋惜,也有一股蕭瑟的蒼涼。張良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溝理想化作了煙雲,他的心願從未達成。他最終或許是憾蒼生。幫了劉邦一把,然後便悄然而去。再不顧戀紅塵凡世,一心求仙問道去了。我的未來呢?我的未來會不會像他一樣,在王國敗亡的痛苦和理想破滅的失望中年復一年的飽受煎熬?

“師傅,我不擔心。我若強大,他便會望而卻步,避之不及;我若孱弱,不待他動手,早有人把我大卸八塊了。

寶鼎不怕張良在事後反捅自己一刀。此事有秦王默許,自會有人全力遮掩。他擔心的是自己實力不夠。沒辦法拯救帝國,像張良一樣,一輩子做着一件毫無希望的事,雖付出無數,卻徒勞無功,只能看着擎天大廈一點一點地拐塌,那種痛苦。那種絕望,非人所能承受。

鼓角樓是西墨之府,昔年爲昭王所賜。以嘉賞其爲大秦做出的功績。今櫃子蒲溪子和一幫門客、弟子居住其中。

墨家傳承至今,已分;支。一支在關東,爲東墨;一支在吳越,爲南墨;一支在咸陽,傳承最久小影響最大,即爲西墨。

秦人尚武,墨家講究攻守之道,雙方彼此需要,所以墨家在大秦爲歷代君主所看重。墨家矩子及其弟子在西秦除了廣授門徒外,其中最重要一個任務就是爲大秦軍方培中下級軍官,所以鼓角樓也是大秦唯一的一座主習兵事的大學室。鼓角樓因此名揚天下。

另外,西墨還經常奉大王令,派遣弟子隨軍參戰,輔助地方郡府修建城池、關隘,而製作大兵更是墨家的拿手絕活,也是墨家最大的收入

鼓角樓位於白鹿坊,佔地極廣。有百十座樓宇庭院,氣勢較大。

寶鼎對墨家和鼓角樓聞名已久。卻是第一次登門。站在這座聲名顯赫的大府前,他不禁捫心自問,我在咸陽都忙了些什麼?竟然直到現在才過府拜訪,這還是因爲韓非師傅的命令,把自己硬拽來的,否則還不知猴年馬月跑來看一看。這讓他想起了前世的大都市,人人都爲生存而忙,沒日沒夜,至於都市裡的名勝古蹟,則是旅遊者的最愛,與生活在都市裡的芸芸衆生們卻是兩個世界。我在咸陽忙得團團轉,連讀書的時間都少了,更不要說跑來拜訪鼓角樓了。

正感嘆間,一羣人從府內匆匆迎出。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們的服棒。個個衣着樸素,樸素得讓人以爲他們是閣左貧賤。

當前一人鶴髮童顏,精神董爍。頭插一支木暮,黑色粗布袍上打着幾塊顯眼的補丁,腳上一雙玄色布展抽更是破舊不堪。

韓非腳下稍稍加快,兩人相距數步時便開始見禮,恭敬而繁瑣,一套套的連說帶比劃,標準的古周禮儀。

寶鼎拖後兩步,目光從這位白髮老者身上移向他身後人羣,其中有三個老者,有五個中年人,估計都是墨家有頭有臉的人物。這羣墨者面向韓非,微微躬身,神態非常恭敬。

禮畢。韓非側身,虛手相請。寶鼎上前二步,站在弗非身邊。

“這位是矩子。”韓非介紹道。

寶鼎恭敬施禮。蔣溪子恭敬致禮。看得出來,他時寶鼎很尊重。並沒有因爲年紀學識等原因而有怠慢之處。旋即蒲溪子爲韓非和公子寶鼎介紹自己的師兄弟、弟子和門客。這些人的態度更是謙恭,尤其對公子寶鼎,更是露出一股敬畏之色。這人狠不狠不在於力氣大年紀大而在於他殺了多少人,是怎麼殺的。寶鼎小小年紀,殺人如麻,對自己狠,對敵人更狠,這種人誰不怕?

彼此寒暄一番。蒲溪子請兩位貴胄公子進府。韓非當仁不讓,率先入內。寶鼎與蒲溪子謙讓一番。相攜入內,但寶鼎錯後了半步。這個小小的細節讓蒲溪子和一衆墨者對寶鼎即刻生出了幾分好感。謙恭知禮的人即使嗜血好殺,本性也不會太壞。

酒筵不豐盛,甚至可以說是很節儉。墨家矩子蒲溪子和一衆作陪墨者倒是吃得津津有味,似乎難得吃上這麼一頓“豐盛”的飯菜。韓非嚐了幾口小菜,然後便抱着一爵甘醪淺淺品嚐,自始至終就沒有再加滿。寶鼎舉箸躊躇,感覺難以下嚥,即便是甘醪,吃到嘴裡也有一股難聞的怪味。好在他前世也是苦人家出身,今世雖錦衣玉食,但時日尚短。遠不能與那些從娘肚子出來就含着金鑰匙的貴族相比,所以他面帶笑容,勉爲其難地強迫自己“狼吞虎嚥

他自從來到這個時代,除了在代北受了點苦以外,就再也沒有嘗過“飢寒交迫”的滋味,他不知道這個時代的庶民貧賤生活如何,也不知道他們的衣食住行是不是可以勉強維持生存。咸陽是個大都市,寶鼎接觸不到這個都市的最底層,更不要說去接觸鄉村的農夫了,他全副身心都放在權力博弈上,放在拯救帝國的大事業上,他已經忘卻了這個時代的最底層,如果不是他的靈魂裡裝滿了前世的記憶,他恐怕真的就此告別了支撐起整個中土王國的庶民階層。

他的身份太尊貴,地位太高。他高高在上,眼裡只有日月星辰,對他而言,這個世界的芸芸衆生和腳下的草芥蟻螻其實沒什麼區別。

這一刻,當他咀嚼着嘴裡苦澀的菜餚,當他吞嚥着粗糠一般的秦稷。他驀然發現,自己的夢醒了。自己又回到了前世,回到了那座擁擠的都市,他彷彿看到自己正在爲生存而奮力掙扎的身影,彷彿又看到自己蹲在街角狼吞虎嚥地吃着五塊錢的盒飯,而幾十層的高樓就在身後。上百萬的豪華轎車正從眼前駛過,但這一切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自己除了擁有正在破滅的理想外。就只有手上這份已經見底的盒飯。

一陣撕心裂肺般的痛楚突然從心底涌出,霎時襲遍了全身。寶鼎情難自禁,眼圈驀然紅了,淚水不可遏止地衝了出來。寶鼎放下竹箸,以手掩面,任由淚水傾瀉而弈旬書曬細凹曰迅姍不一樣的體蛤

韓非黯然低嘆,不再掩飾,把手中的酒爵放到了食案上。

蒲溪子和一衆墨者面面相覷小他們互相交換了一個驚疑不定的眼色。隨即中止了筵席。

寶鼎積壓在心中的痛苦情緒隨着淚水而宣泄。他意識到自己失態了,但他控制不住。

他從走進大堂開始,便知道自己其實才是今天筵席的主角。墨家矩子蒲溪子和韓非的關係顯然非同一般,他們請韓非幫忙,把自己請到鼓角樓,目的無非是拉近彼此的關係,看看能不能給墨家帶來利益。墨家的目的達到了,自己這突如其來的淚水給了他們一個清晰的訊息,自己被他們感動了,接下來墨家矩子肯定要說出真實意圖了。

寶鼎對墨家學說還是有所瞭解。墨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凡是喜歡歷史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墨家的學術思想,比如“兼愛。”也就是後世的“博愛,小思想;比如“非攻”也就是“反戰。思想;比如“節用”提倡節給反對浪費奢侈。墨家從建立之初就有一套嚴密的組織系統,墨者不但要遵從嚴厲的規則、艱苦的刮練,還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真正的墨者很少,這也是導致墨家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仔細想一想,墨家的衰落是一種必然。這是個“利。字當頭的時代,士伍皆爲“利”而奮鬥,“利,小包括官爵財富和功名,是一己之“利墨者出自庶民,爲庶民的利益而奮鬥,對“己”苛刻到了極致,不求官爵財富,不求功名利祿,所得之“利”全部用在了實現“兼愛非攻。這種追求抱負上,結果可想而知。這世上有多少人的思想道德高尚到了“我爲人人”的地步?太少了,從古至今,太少了,鳳毛麟角啊,所以墨家不管在學術思想上還是在本身組織的發展上。都脫離了大時代,最終是要被時代的大潮所吞沒。

隨着中土諸侯國的戰爭由“爭霸”轉向“兼併”戰爭的頻率和規模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墨家的主要學術思想已經不容於這個時代。所以墨家迅速衰落分裂,比如東墨,就轉爲純粹的學術研究,他們在邏輯學和幾何學上都有建樹。而西墨和南墨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向武士集團和遊俠方向發展。西墨事實上就是大秦供養的一個武士集團。而南墨則以遊俠爲主,當今著名的節俠和刺客大都來自南墨。

西墨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是大秦王族的看家護院,他們還在努力宣揚墨家學說,努力倡導墨家思想並身體力行。爲此他們收養孤寡殘疾,他們樂善好施,他們年復一年地爲貧賤免費治病,他們參與戰爭,試圖以戰止戰,他們利用一切機會向大王進諫獻策,竭力遊說公卿大臣們採納墨家的治國策略。

大秦需要墨家對王國統治有用的東西,對於他們不需要的東西當然不會支持,甚至公開進行打擊。最爲明顯的就是“入仕”。大秦以法治國,法家學術思想是國策的核心。法家的子弟門生佔據了朝堂,他們利用擊墨家。導致西墨在大秦舉步維艱,影響力日減,其門徒更是一年比一年少。如今連生存都變得異常艱難了。

剛纔在來鼓角樓的路上,韓非就向寶鼎詳細介紹了墨家的現狀。寶鼎非常感慨,覺得西墨就是大秦的活雷鋒,這個時代竟然還有這樣一介。慈善團體存在,真的太罕見了。他只顧感慨,倒是忽略了韓非給自己介紹墨家現狀背後所隱藏的深意。現在這府門一進,酒筵一擺,寶鼎也就明白了,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觸景傷懷,竟然失態落淚,如此一來。他把自己拖進了墨家這個“小陷阱”。想跳出來都來不及了,誰讓你當堂落淚?難道是吃飯哽住了?抑或眼裡進了沙子?解釋不了嘛,分明就是被墨家的拮据和艱難刺激了。既然深受刺激,大有感觸,那就要拿出實際行動幫助墨家。

這都是什麼事?寶鼎自怨自艾,苦嘆無語。

這事他不能輕易做出決定,因爲在他印象裡,墨家應該實力不俗,不至於落魄至此,矩子蒲溪子擺出這番“窘迫”樣子,其中必有深意。首先他必須弄清楚,墨家在咸陽屬於那個派系,不能莫明其妙上了當。

“武烈侯因何落淚?”韓非一語雙關地問道。

“師傅何必明知故問寶鼎抹乾眼淚,尷尬說道,“我位卑權輕。恐怕幫不上什麼大忙。”

“武烈侯乃咸陽新貴,如果你幫不上忙,那就無人可以幫助墨家了

寶鼎疑惑地望着他,心想你是法家大師,和墨家應該是對頭,現在怎麼倒過來了,你倒像一個墨家大賢,爲墨家積極奔走,奇哉怪哉。

“矩子”韓非望向蒲溪子。“人。我幫你請來了,你就實事求是地說。武烈侯是我的弟子,師傅有事弟子服其勞,這是武烈侯親口告訴我的。你我幾十年交情,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武烈侯的事,所以你敞開來說,無所顧忌的說

寶鼎頭皮一麻,驚訝不已。沒想到韓非還有如此霸道的一面,學問還沒有教,上來就“訛詐弟子,有這麼做老師的嘛。

蒲溪子神色尷尬,也被韓非這番話說得下不了臺。他好歹也是墨家櫃子,西墨的領袖,這個面子還是要的,但沒辦法,韓非和寶鼎都是公子,韓非是法家大師,寶鼎是咸陽新貴,比他的地位高出太多,而西墨如今衰敗式微,早已落魄,他沒有底氣,腰桿直不起來啊。

想到墨家的未來,想到那些對自己寄予厚望的墨家弟子,想到今日步履維艱艱難度日的鼓角樓,蒲溪子咬咬牙,一鼓作氣把墨家的現狀詳細介紹了一番,歸根結底一句話,因爲在咸陽被邊緣化,政治上沒有地位,導致墨家急驟衰落,目前墨家急需援助,以便重新崛起。

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84章 初見麃公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361章 破燕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87章 立威第57章 再現傳說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287章 過江龍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60章 三個茶盞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228章 牛刀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246章 天災第197章 開府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399章 進攻第63章 如此大兄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26章 老夫恨他們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324章 斡旋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336章 恫嚇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78章 無間道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362章 來得快,走得更快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130章 匈奴人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446章 這是叛國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68章 《呂氏春秋》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46章 青陂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301章 昌平君的命運第422章 剪羊毛第195章 甘羅的死路第267章 大災?第49章 初見蒙恬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443章 養寇方能自重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314章 胡亥的母系血統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333章 縱虎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389章 伸向咸陽的手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181章 蒼頭回來了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83章 用生命然諾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70章 再加一把火第384章 不歸路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90章 恐怖一擊第88章 麃公危矣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20章 徐夫人劍第424章 帝國時代的來臨第271章 但你得到了我第245章 操控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89章 李園不死
第414章 驅虎吞狼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99章 動靜太小了第66章 神秘的巴郡隗氏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84章 初見麃公第382章 拭目以待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361章 破燕第50章 巴蜀寡婦清第317章 死,也是一種幸福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87章 立威第57章 再現傳說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287章 過江龍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60章 三個茶盞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228章 牛刀第338章 走投無路第246章 天災第197章 開府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399章 進攻第63章 如此大兄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102章 我要爲君侯第375章 心若無私天地寬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26章 老夫恨他們第453章 關東士人的憤怒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324章 斡旋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336章 恫嚇第454章 一本書引發的風暴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440章 艱難的起步第78章 無間道第229章 西河、鬼谷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362章 來得快,走得更快第136章 趙高出現了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277章 老天一定會懲罰他第130章 匈奴人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446章 這是叛國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68章 《呂氏春秋》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346章 青陂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334章 蒙氏的選擇第301章 昌平君的命運第422章 剪羊毛第195章 甘羅的死路第267章 大災?第49章 初見蒙恬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443章 養寇方能自重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314章 胡亥的母系血統第147章 其實我不想背叛第333章 縱虎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352章 齊人的憋屈第389章 伸向咸陽的手第400章 選擇蒙氏第181章 蒼頭回來了第123章 韓非是個替罪羊?第83章 用生命然諾第21章 殺人的衝動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403章 輕賦薄徭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70章 再加一把火第384章 不歸路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90章 恐怖一擊第88章 麃公危矣第425章 何謂統一?第20章 徐夫人劍第424章 帝國時代的來臨第271章 但你得到了我第245章 操控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77章 一等黑鷹令牌第114章 同車夜遊第189章 李園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