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慎始慎終

bookmark

小漢園秘庫裡。秦王政面冷如霜。負手而立。一動不動,恢萬心冷的

雕。

院狀站在他時候,微微蹙眉。眼神竟然有些恍惚,不知在想些什麼。

寶鼎和曝布站在秦王政的左後側。依舊一身重甲,不過血跡已經洗盡。兩人手抱兜鑑,挺直着身軀。凝神屏氣,紋絲不動。

再見秦王,寶鼎的底氣大多了,站在自己家裡,感覺的確不一樣,雖然奪回幕園的手段過於血腥,但既然秦王逼着自己打,當然有秦王的道理,假若秦王沒有絕對把握。肯定不會讓自己來送死。

站在秘庫裡,再回頭看看這半年發生的事,寶鼎不禁暗自驚駭,因爲這是一個局,一個精心設計的局。從自己走出烏氏到現在,都在這個局裡。

誰可以名正言順地殺進幕國?唯有公子寶鼎。公子襄爲什麼不願意搬離幕園?他根本來不及,他沒有辦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這十幾萬金悄無聲息地搬走。他或許也曾動過搬離的念頭,但秦王給他的時間太少了,他唯有強撐下去。

秦王爲什麼在寶鼎抵京的第一天就逼着寶鼎殺進幕園?這固然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楚系手段犀利,或許第二天寶鼎就死在了咸陽街頭,寶鼎一死。誰來替秦王衝鋒陷陣?這難道就是秦王非要逼着寶鼎殺進幕園的原因?

寶鼎不相信,因爲這是一個局,既然是一個局,秦王的目標絕不僅僅是秘庫裡的金錢,也不是將公子襄繩之以法,而是有更重要的目標,他的目標是什麼?這個局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寶鼎越想越怕,也越想越糊塗。他只是清楚地知道一件事,自己是秦王手裡的一顆棋子,而且還是一顆自以爲是的棋子。

從輥車裡滾出來以後,他背心處已經被冷汗溼透,不是讓秦王的咆哮嚇出來的,而是被他發現的一個秘密嚇出來的。他發現魄氏知道所有的秘密,因爲秦王當着魄狀的面說。“寡人叫你在代北老老實實待着”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清楚了,魄氏知道這個局,參加了這個局。也就是說,魄氏早就投奔了秦王,或者更準確地說,院狀早就投奔了秦王。

由此就可以解釋,爲什麼院氏對鹽池的事瞭如指掌,爲什麼秦王非要逼着自己今夜拿下公子襄,因爲院狀知道楚系大量的機密。院狀的到戈太可怕了,楚系大概想不到,自己的背後竟然有這樣一把犀利的神兵利器。

歷史上,魄狀從大秦統一前做承相,一直做到秦始皇快死的時候。因爲歷史上沒有記載院狀的任何事蹟。所以只能從這段時間大秦歷史上歷任承相出現的時間來推測。假若推測是正確的,槐狀在大秦做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左右時間的承相,那麼可見此人與秦始皇的關係何等密切,此人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但歷史爲什麼遺漏了他?他何時死的?怎麼死的?

寶鼎的目光悄悄轉向院狀,望着那張丰神俊朗的面孔,望着那倨傲的卓爾不羣的背影,他的心臟突然猛烈地跳動起來,他發現自己做了一件錯事,一件可能讓自己死在咸陽的事。

當日在晉陽,自己給隴氏出了一個主意,利用私鹽大案打擊楚系,迫使楚系讓出一部分權力,把相國改爲左右承相,然後把魄狀推上承相公的位置。

假若自己這個主意正是秦王這個局的一部分,那麼自己的先知先覺就等於告訴秦王和院狀,自己這個人非常危險,別看年紀但是個可怕的天才,尤其是咋。擅長權謀的天才。他們希望有這樣一個天才把宗室力量和老秦人聯合到一起嗎?誰敢保證自己的忠誠?既然誰都不敢保證自己對秦王的忠誠,那麼自己的背景就是最大的弱點,只要秦王或者魄狀。或者楚系拿自己的背景設下一個奸計,自己是否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寶鼎打了個冷戰。僥倖的是,老秦人認同了自己的計策,打算蟄伏一段時間,以退爲進,讓秦王和楚系先行廝殺,以便漁翁得利。假若沒有這個計策,自己和老秦人還是一直向前衝的話,絕對死定了。

秦王政突然轉身,冰冷的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如何處置?”

如何處置?你問我如何處置?寶鼎愣了一下,然後一股怒火從心底驀然衝了上來。你玩我?你們都在玩我。玩到盡興了,竟然問我怎麼解決,怎麼繼續玩。豈有此理,當我是白癡啊?怪不得琴氏今夜一反常態。要拿出勁督衛幫忙;怪不得琴唐隨手畫畫就是一張毫無錯誤的蔡園建築圖;尤其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小蒼頭都沒有搞清楚的地方,琴唐竟然一清二楚,而整個攻擊線路,最後都是琴唐擬定的。琴唐的解釋是,他去過幕園,幫助公子襄改造過莫園,所以他比蒼頭更清楚蔡園的情況。

原來你們都在玩我。魄狀大兄。你厲害,我甘拜下風。你不但玩我,連自己兄弟,連琴氏都玩弄於鼓掌之中,高,佩服佩服。

“大王即使要小臣死,小臣也絕無怨言。”寶鼎暗自冷笑,當即來了個蹲踞禮,慷慨激昂。

你是不是對我不滿?你要我打幕園。我打了,但我大開殺戒,戰鼓敲得咚咚響,搞得紫塞坊血雨腥風。就連王宮都被驚動了,你是不是因此夫爲惱火?現在我對你有用,我還有價值”我可以爲所欲爲,不怕你殺我,但我的時間不多了,我的價值很快就沒了,我要儘快擁有自己的實力,否則我會像公子襄一樣。一夜之間天地顛覆,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公子襄知道自己怎麼死的嗎?他肯定不知道,這個可恰蟲。

秦王微微蹙眉,一雙眼睛盯着寶鼎看了一會兒,嘴角輕撇,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哂。魄狀一如既往,平靜如水,波瀾不驚。

“如何處置?”秦王又問了一遍

寶鼎頭都大了。哥哥哎,我都說了,我這顆腦袋就給你了,你還要怎樣?咸陽就是一個局,我就是這個局裡的誘餌,我這個誘餌先在鹽池搗鼓了一個謀反大案,你猶嫌不足,又逼着我在抵達咸陽的第一夜就幫你整死了公子襄,就這樣還不夠?就算做個誘餌吧,我這個誘餌也夠肥的了,足夠讓對手垂涎三尺了吧?你還要怎樣?

“大王,兩個計策佔”寶鼎咬咬牙,決定先扯淡吧,着看秦王到底什麼意思。

這千古一帝太可悄了,玩我就像玩小雞似的,可笑我還自以爲是,以爲只要爲他衝鋒陷陣就能贏得他的信任,就可以跟在他後面混,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這麼回事,老子就是他一顆棋子而已。怪不得他明明知道寶鼎是個癡兒,還是要逼着寶鼎出烏氏,原來他

隴狀是巴蜀人的領軍人物,做爲首腦,他需要親信爲他做事,但未必會透漏自己的所有秘密。魄氏名義上的家主院藏也罷,琴氏家主院清也罷,可能都不知道自己這個大兄的真正面目,或者說他真正的內心世界,他們只是信任自己的大兄,忠實地執行大兄的命令。

現在回頭想想,巴蜀人突然到晉陽。試圖找老秦人聯手,以私鹽爲突破口打擊楚系,這肯定就是魄狀的主意,因爲魄狀知道自己所有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到了晉陽後,老秦人就要動了,這時候,巴蜀人介入的機會恰到好處。

自己對巴蜀人突然出現在晉陽一直有疑問。有些事情可能是巧合,但這件事情怎麼看都不像巧合,而是巴蜀人有意爲之。現在總算知道答案了,巴蜀人有魄狀這個幕後策劃者。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則可以給老秦人以助力,確保事情可以成功,二則可以趁此機會讓巴蜀人與老秦人建立關係,爲後期巴蜀人的崛起做好準備。院狀算無遺策,每一步都做得完美無缺。

至於魄藏誘惑自己做君侯的事。肯定也是魄狀的主意。院藏或許不知道院狀的心思,真心誠意地爲自己打算,畢竟巴蜀人要崛起嘛,有自己這個助力當然好了,但誰知魄狀看得遠,未雨綢繆,早早就在秦王心裡埋下了一根刺。有了這根刺,自己不要說做君侯了,恐怕連活下去都成問題。如今想想自己的爵位爲什麼升不上去,除了楚系的阻擾外。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自己在咸陽還沒有起步,就給人在背後下了黑手,想想真的萬分鬱悶。

被迫無奈,寶鼎只好自己要官做了,否則這個小夫門監還不知道要做到猴年馬月。

寶鼎本以爲秦王會生氣,這樣他就有更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對聰狀的猜測是對的。

院狀這個人無論對大秦帝國的未來。還是對自己的未來,都太重要了,如果能做到知己知彼,即使不能百戰不殆,至少也可以自保,不至於像前幾次一樣給人玩了還不知道。

但秦王的表情,秦王的眼神,讓寶鼎旋即想到了一件事,夜裡在輥車上,秦王爲什麼要說那句話?他是有意暴露魄狀的真實面目,還是無心失言?如果是有意爲之,秦王的心思就不簡單了,他顯然是旨在挑起自己與院狀的矛盾。他要用自己,但又對自己不放心,院狀也是一樣的情況,於是他一句話就挑明瞭魄狀的真實面目,讓自己和院狀明爭暗鬥,他在其中漁翁得利。後世人都知道帝王御下之術有這麼一個經典的“鷂蚌相爭”的策略,讓兩個下屬互相牽制,互相鬥,帝王則漁翁得利。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是好事,說明秦王要用自己。

是不是真的如此?寶鼎緊張地看着秦王,他就等着秦王開口,只要秦王答應了,那足以說明自己的猜測**不離十,未來還大有可爲啊。

院狀肯定要做承相公,這個歷史軌跡不會變。魄狀有着深厚的楚系背景,當秦王把楚系外戚趕出咸陽,楚系的人不會就此樹倒柵稱散,他們還有院狀,楚系這顆大樹還在。楚系這介。龐大的派系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倒了,秦王也沒有那個實力在一夜之間摧毀一個大派系,他也不可能那麼做。如果楚系真的一夜之間轟然傾覆,王國必定受到重創,畢竟王國的治理需要官吏,一夜之間把楚系官吏全部趕走,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秦王的目的就是鞏固和集中王權,自己要有絕對權威,能夠一言九鼎說一不二就行了。

楚系外戚倒了,但楚系不能到。秦王政不可能自己直接去控制楚系。他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這恐怕就是秦王政和魄狀走到一起的原因吧。隴狀是楚系巴蜀人,由巴蜀人代替楚系外戚成爲楚系的中堅力量。但巴蜀人的實力與楚系外戚沒有可比性,巴蜀人沒有權傾一時的條件。如此一來秦王就可以控制楚繫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因爲按照歷史軌跡來看,自楚系外戚被趕出咸陽後,大秦的承相只有三個派系的人輪流出任,楚系的院狀和李斯、關東人的馮去疾。還有就是老秦人王綰。而魄狀做等一承相的時間最長,所以歷史的真相可能和自己的猜測相差無幾。

如今自己穿越而來,代替死去的兄弟到了咸陽,揹負着重振老秦人的使命,假如自己成功了,讓老秦人成爲咸陽的第一大派系,牢牢壓制住楚系和關東系,那麼,自己是不是有機會去改變歷史,改變帝國的命運?

這一瞬間,寶鼎突然做了一個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讓老秦人崛起。讓老秦人成爲咸陽第仁大派系。由此改變帝國的命運,否則這趟自己白活了。

秦王的眉頭逐漸舒展,臉上再度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

寶鼎心裡頓時一鬆。成了,賭對了。

“慎始慎終。”秦王說道,“今夜的事,由腦車庶長和內史處置。幕園的事,儘快處理好,然後去長陽門做你的門監。”

寶鼎大喜,躬身應蘇

秦王衝他點點頭,然後大步離去。

院狀和寶鼎、曝布匆忙跟上。

秦王再沒說話,出了秘庫就直接上了輥車。

院狀則在上車之前向寶鼎躬身致禮。寶鼎一邊還禮一邊冷笑。老子前世做推銷,乾的就是爾虞我詐的事。但老子有良心,不願意坑蒙拐騙背後害人,不願意和同行撕破臉。否則也不止於穿越到了這裡,不過我既然重活了一次,有機會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那不要說仁義了,連良心老子都不要了,這輩子我就和你鬥到底了。我不鬥你,秦王就要鬥我,所以,大兄,這輩子我們註定是對手,沒辦法,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啊。

寶鼎和曝布返回秘庫。很快,黑鷹銳士就把公子襄帶了進來。

公子襄的手臂已經包紮好了小因爲失血過多,臉色非常蒼白,精神更是極度萎靡。

“還記得我父親嗎?”寶鼎問道。

公子襄擡頭望着寶鼎,眼神怨毒。嘴脣哆嗦了半天才憋出幾個字,“他是個英雄,你不是,你是一頭狼,吃人的狼。”

“但他死了,死得很慘,揹着謀反的罪名死去,埋在長城腳下,永遠都沒有機會歸葬祖墳寶鼎搖搖頭,一臉落寞,“知道他爲什麼會背上謀反的罪名?”

公子襄聽出了一點東西,他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絕望的心突然劇烈地跳了起來。

“我們都是棄子公子襄冷聲說道,“你父親是棄子,你遲早也有這一天。”

安鼎點點頭,“我知道

“你到咸陽第一天就夜襲幕園,這是

寶鼎再次點頭,“他來了,又走了。”

公子襄呆了一下,臉上露出痛苦之色,黯然垂首。

“我父親流配北疆,我二十五年後才重返咸陽,我家就剩下我一咋。了。”寶鼎問道,“你的運氣不會比我父親好,二十五年後你家還能剩下幾個子孫?又有幾個子孫可以重返咸陽?”

公子襄黯然嘆息,“你說吧。”

“用你一條命換你一家的命。”寶鼎聲音冰冷,沒有絲毫感情,“你死了,我當着你兒子的面燒掉所有的證據。”

“這是他的命令?”

“這是我的想法。”

公子襄盯着寶鼎的眼睛,眼裡露出一絲憐憫之色,“你還能活多久?”

“他既然要借刀殺人,我也沒有辦法。”寶鼎面無表情地說道,“不過,我既然回到了咸陽,我就要爭取活着,誰敢殺我,我就殺他全家。雞犬不留。”

公子襄沉默良久,然後用力點了點頭,“把我兒子叫來,我滿足他的心願。”

寶鼎衝着曝布打了個手勢,曝布轉身走出了秘庫。

“叔父還有什麼要交待的嗎?”寶鼎問道。

公子襄想了一下,搖搖頭,“你爲什麼要回來?”

“他的命令,誰敢違抗?”

公子襄苦笑,“留個孩子吧,留個希望。

“謝謝叔父。”寶鼎站起來,微微躬身。“叔父走好。”

贏豹再次走進了幕園。他和公子襄談了一會兒。然後便帶着公子襄的長子走出了府門,向相國熊啓等人大概解釋了一下。夜裡公子寶鼎來了,發生了一點衝突,公子襄受了傷。如今雙方在大王的調停下已經和解。經過商談,公子襄決定歸還公子寶鼎的所有財產,並把自己名下一半財產送給公子寶鼎做爲賠償。

熊啓、熊定和熊熾相顧無語。公子襄完了,但大王顧及宗室顏面。把事情掩蓋了,這事就算結束了,只是老太后豈肯罷休?她最爲溺愛的兒子就這樣給公子寶鼎殺了小雙方的仇恨就此結下,接下來就是不死不休之局,楚系和老秦人之間的戰爭全面爆發了。

贏豹要求內史贏騰調集人手繼續封鎖刁斗巷,其餘人等立即遣散,該幹啥幹啥去,不要看熱鬧了。

秦王政回宮後。直奔老太后的寢殿,把夜裡發生的事詳細述說了一遍。公子襄罪孽深重,證據確鑿。死有餘辜,誰也救不了他。此事如果任由公子寶鼎公開,那宗室的臉面丟盡了,而且因爲牽連太廣,涉案官吏數不勝數,大秦必遭重創。

老太后沒想到災禍連連,孃家的事還沒有結束,兒子又給撂倒了。雖然都是自作孽、不可活,但這一連串的重擊太可怕了。她做夢也沒有想到,秦王如此絕情,爲了打擊楚系外戚,連下毒手。公子寶鼎算什麼?一個可憐的孩子而已,秦王政爲了自己的權力,竟然把一個無辜的孩子捲進來,太殘忍了。

她望着秦王政,忽然覺得他太陌生,她已經不認識他了,眼前這介。秦王已經不是她認識的那個秦王,不是她喜歡的那個秦王了。

老太后躺倒在榻上,心痛如絞,淚流滿面。她失去了一個兒子,同時也失去了一個孫子,另外一個剛剛從北疆歸來的孫子也是危如累卵。血腥的殺戮又要開始了,只是不知道這一次誰勝誰負,又要死去多

人。

老太后覺得很累很累,自從嫁給安國君。她就一直在權力的漩渦中掙扎,幾十年過去了,她心力交瘁,已經尖撐不住了。

當天夜裡,公子襄和他的家人。還有數千門客短兵、幢僕女婢離開了蔡園。在衝突中死去的人,則由內史府安排擡重車,連夜拉到城外

第二天,公子襄上奏,請辭主爵中尉一職,並於當天帶着家人離開咸陽,到標陽老府去了。

紫塞坊議論紛紛,雖然宗室權貴們不知道蔡園到底發生了什麼,但在這場爭鬥中,公子襄敗了,敗得非常慘。

公子寶鼎奪回了老府,馬上命令城外莊園裡的虎烈衛全部搬進蔡園。這時候一定要小心戒備,公子襄就是前車之鑑,稍一不慎可能就被別人滅了。

過了兩天,標陽傳來消息,公子襄暴斃。

噩耗傳到王宮,老太后痛哭失聲。昏厥數次,病情再次復發,臥榻不起。

公子襄暴斃的消息引起了宗室權貴和公卿士大夫們的諸多猜測,但普遍的看法是,公子襄被公子寶鼎打出咸陽,丟了面子,活活氣死,了。更有傳言說,公子襄被公子寶鼎打傷了,吐血而亡。

沒有人知道秦王去了蔡園,知道的也不會說,至於公子襄貪贓枉法已經暴露的事,知情者更是察黎,否則一夜之間,咸陽城至少有一半的官吏要逃之夭夭,另外一半則惶惶不可終日。

大秦以法治國,以嚴刑峻法著稱於世,然而,現實情況是,越是嚴刑峻法,越是貪污**盛行,爲什麼?秦王政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但有一點很明顯,這與楚系外戚獨攬大權有直接關係。一個派系獨攬大權。上上下下都是這個派系的人。軍政官長和御史都是一家人,那結果可想而知。

Wшw .ttκǎ n .Сo

秦王政決心改變這種局面,尤其河北大戰失敗後,他迫不及待了。老太后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她更多考慮的是家人,是親情。宣太后對她的影響非常大,當年宣太后把一家人團結在一起,創造了一個輝煌的時代。她有意效仿,但結果讓她非常傷心,秦王拒絕了她的安排。秦王要獨攬大權,現在的秦王就像昭襄王晚年時候一樣,受到了關東人的盅惑。要把家人親人統統趕走。昭衷王的教就是前車之鑑,但年輕的秦王似乎忘記了當年的血腥大風暴,他又要重蹈覆轍了。

咸陽宮裡爲公子襄的死而傷心。朝堂上的公卿士大夫們也爲他的死而飲頤,公子寶鼎呢?公子寶鼎正在與老秦人密議,儘快審定謀反大案。再給楚系沉重一擊。

公子寶鼎的建議被老秦人否決了。

王陵、蘸公等人對公子寶鼎夜襲幕圍,導致公子襄暴斃而亡的事極其惱火。你已經到了咸陽,大家都在一條船上,要同舟共濟,尤其像這種重大的事,當然要商量,要謀定而後動,結果我們前腳網走,你後腳就帶人殺進了幕園,你眼裡還有我們嗎?你將老秦人的利益置於何地?你想讓老秦人給你陪葬嗎?

這再天有些忙,只能更新一章了,抱歉。

一心刪二需要個聰明的寶鼎,他只要個可以爲他殺人的常鼎口爲所有的部署都安排好了,只要按部就班一步步來就行了,但自己從代北開始。就讓他的計策完全失控,逼得他不得不跟在後面步步變策。

如今看起來他的計策成功了小戰果甚至遠遠超出了預期,但讓他失策的是他從烏氏逼出來的不是一個癡兒,而是一個天才,他被所有人欺騙了,他給了老秦人重新崛起的機會,他正在培植一個新對手。他還沒有把楚系外戚趕出咸陽,一個新對手又出現了,雖然這個對手目前還沒有實力,但將來呢?現在他要利用這個天才打擊楚系,爲此他不得不培植這個天才。等到楚系倒了,這個天才又崛起了。打掉一個老對手,又親手培植一個新對手,他願意做這種賠本的買賣?顯然不會,所以老子這趟算是白穿了,遲早要給他玩死。

寶鼎一邊在心裡自怨自艾,一邊說了兩個辦法。秦王微服前來,知道的人寥寥無幾,顯然他不想把事情鬧大,不想搞得滿城風雨。不想自曝家醜,更不想讓自己和王族的威嚴遭到損失,所以封鎖消息,低調處理。贏豹出去找秦王的時候,叫曝布封鎖蔡園,其實就是這個意思。事情是發生了,公子襄也的確罪大惡極,但這事一旦傳出去,大王顏面無光,宗室這張臉又往哪擱?

晉陽的事和鹽池的事都可以搞大,越大越好,因爲那是楚系乾的壞事。大肆宣揚,既打擊了楚系,又給大王增加了威信,大王何樂而不爲?士伍庶民都喜歡才直不阿、不狗私情、堅決肅貪的大王,但絕對不喜歡一個連宗室王孫都管不好的大王,那說明大王無能啊,自家兄弟叔伯都在背後撬牆角,那還混過屁啊。

成蛟兵變和磐每“之亂都是王族內訌,最終大王損失最大。面子丟了,威信沒了,成了天下人恥笑的對象,所以這次公子襄的事。那是毫無疑問,要堅決在王族內部處理,不能有絲毫的泄露。估計這也是秦王第一時間親自趕到蔡園的原因。

翹車內的咆哮。不禁暗自苦笑。這主兒演技一流。罵得自己火冒三丈,不顧一切就殺進了幕園,其實想想,如果不是被他臭罵了一頓,自己哪有膽子打復園?公子襄爲什麼措手不及,毫無招架之力?他哪裡會想到住在王宮邊上,竟然還有人敢半夜三更來偷襲?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是秦王逼來的啊,所以說公子襄冤啦,連死都不知道怎備死的。天亮了。秦王微服跑來了,把全部事情掩蓋住,一切都在他算計之中,滴水不漏,玩死人了。

還有一個辦法當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了,大肆宣揚,大肆查案,把所有涉案官吏全部抓起來,不過這樣一來,不要說咸陽了,估計整個地方郡縣都要“地震”了。

看看秘庫裡十幾萬金錢珠寶,還有其它幾個庫房裡堆得滿滿的布帛絹增,就知道大秦國有多少官吏涉案其中了。

秦王聽完之後,一言不發,負手想了半晌,再一次問道:“如何處置?”

寶鼎連哭的心思都有了。哥哥哎,你想逼死我啊?我把腦袋給你成不成?我自殺成不成?當然這牢騷話不能說。秦王步步進逼,一連三個。“如何處置”很明顯寶鼎的答案不正確,不能滿足他的要求。

寶鼎暗自嘆息。這次,自己這個黑鍋算是背定了。秦王一逼再逼,目的無非一介”挑起楚系和老秦人的正面廝殺。寶鼎已經聽老秦人說了,老太后請老將軍王陵主審謀反大案,其意思很明顯,就是要挑起老秦人和秦王之間的矛盾,逼迫老秦人讓步,而老秦人也的確有了讓步的意思,因爲老秦人的策略是以退爲進,老秦人要以退爲條件,幫助白氏和司馬氏解禁,並讓寶鼎儘快上位。既然已經決定要退了,要以退來緩和與楚系的關係,從而贏得楚系的諒解,實現自己的日的,那老秦人主審謀反大案未嘗不是一個好機會。

秦王一眼就看穿了老太后的心思,正好老秦人又要重新崛起,在利益攸關的時刻,楚系和老秦人有什麼理由不能互相讓一步?讓一步,各自獲利,但秦王的損失就大了,他絕不允許老秦人在這介,關鍵時剪與楚系達成任何諒解。

所以,秦王一定要殺了公子襄。而且還是要寶鼎殺了公子襄,讓楚系和老秦人結下血海深仇,根本無法化解的仇恨,這纔是他今夜逼迫寶鼎殺進蔡園的真正目的。

寶鼎醒悟遲了,直到他輕而易舉的拿下了幕園,直到贏豹嚷嚷着要請秦王來的時候,他才一點點地醒悟過來。老子不但要做秦王的刀,要做秦王的誘餌,還要替秦王背黑鍋,最後還要給秦王卸磨殺驢一劍砍了。我這都是什麼命?都是什麼狗屁穿越?穿過來找死啊。

寶鼎神情沮喪,秦王的臉卻越來越冷,眼神越來越凜冽,冰冷刺骨。

寶鼎的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他要頂住,頂到最後一刻。否則他這個黑鍋就算白背了,一點好處都沒撈到。

空氣凝滯了。秘庫一片死寂。只有寶鼎的呼吸聲越來越粗重。漸漸的,寶鼎頂不住了,背心都給冷汗溼透了。他必須考慮到一個最壞的後果,秦王一怒之下,果斷棄子。把自己和公子襄一起殺了,那黑鍋自己照背,老秦人與楚系依舊結下死仇,自己卻白死了。

就在寶鼎準備放棄的時候,秦王也忍不住了,他必須把寶鼎逼到絕路。否則這小子必然與楚系妥協。

“如何處置?”秦王厲聲喝問。

寶鼎窒息難當,一顆心幾乎耍蹦出來了,他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要做主爵中尉。”

秦王臉色徒變,“你是小夫門監。”

“謀反大案一旦認定。叛逆的人頭就會落地。”寶鼎毫不猶豫地反駁道,“我有功,憑此功績,我就能做主爵中尉。”

秦王眉頭緊蹙,臉色慢慢舒緩,沉吟不航

院狀站在秦王身後,本來一直雲淡風輕,聽到寶鼎直接討要主爵中尉一職,臉色微微一變,一雙眼睛頓時看了過去,卻驚訝地發現寶鼎正狠狠地瞪着他。魂狀心神一顫,衝着寶鼎淡淡一笑,巧妙地掩飾了過去。

寶鼎正在大罵院狀。他不知道魄狀與秦王早就“勾搭”上了,結果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稀裡糊塗的上了魄氏的當。當日在晉陽,院藏曾主動向他建議,幫助他回到咸陽後上位做君侯。寶鼎禁受不住誘惑。答應了。此事魄狀顯然已經告訴了秦王。寶鼎還沒到咸陽,就打算做君侯,建立自己的實力,秦王怎麼想,可想而知了。

這個當上的,,寶鼎恨不得給自己兩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

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221章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404章 能否回京?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374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91章 狂風暴雨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253章 因勢利導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44章 回到秦國第458章 火燒大了第55章 琴氏大匠第238章 叔侄第259章 新年之後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8章 云溪谷地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238章 叔侄第152章 大薩滿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246章 天災第4章 最大內奸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248章 公開反間第44章 回到秦國第208章 出武關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392章 你會修路嗎第27章 插翅難飛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212章 古老的陳第354章 何時打燕國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297章 史祿其人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60章 三個茶盞第15章 田光來了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240章 換帥第346章 青陂第228章 牛刀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91章 狂風暴雨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64章 紈袴小少主第333章 縱虎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71章 三方會談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1章 李牧?荊軻?第67章 川主李冰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231章 定計第196章 真真假假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281章 價值幾何?第44章 回到秦國第162章 謀劃第48章 大秦噩夢第217章 犁第246章 天災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63章 如此大兄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198章 誰是魚肉?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2章 地下工作者
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221章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29章 武烈侯的雄心第404章 能否回京?第288章 河北人的野心第374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91章 狂風暴雨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253章 因勢利導第419章 吃人老虎第44章 回到秦國第458章 火燒大了第55章 琴氏大匠第238章 叔侄第259章 新年之後第82章 我將爲君侯第8章 云溪谷地第172章 我想和你做朋友第211章 水力鼓風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132章 我要造紙第104章 一生的使命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238章 叔侄第152章 大薩滿第150章 現實很殘酷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135章 大王的隱私第278章 借刀殺人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246章 天災第4章 最大內奸第200章 歷史把我吞噬了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248章 公開反間第44章 回到秦國第208章 出武關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76章 打發叫化子啊?第392章 你會修路嗎第27章 插翅難飛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212章 古老的陳第354章 何時打燕國第116章 拿回老府第302章 王子出鎮第297章 史祿其人第243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60章 三個茶盞第15章 田光來了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223章 打造新人第240章 換帥第346章 青陂第228章 牛刀第370章 熊氏外戚第263章 人荒馬亂第91章 狂風暴雨第416章 公孫老矣第341章 代北的未來第64章 紈袴小少主第333章 縱虎第306章 中原變局第71章 三方會談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1章 李牧?荊軻?第67章 川主李冰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322章 速回咸陽第46章 老秦人的憤怒第231章 定計第196章 真真假假第121章 再見黑衣第12章 荊軻給我做陪練第281章 價值幾何?第44章 回到秦國第162章 謀劃第48章 大秦噩夢第217章 犁第246章 天災第321章 風暴之威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63章 如此大兄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108章 心狠手辣第107章 再起波瀾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198章 誰是魚肉?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31章 她是我的人第2章 地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