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九死一生了

bookmark

二騙。公原本在輻重大營部署了五千守軍。寶鼎帶短兵來了之後,他連夜調走了兩千五百人,以加強赤麗一線的兵力。

寶鼎是宗室貴胄,目前的爵位是八等公乘,只要財力許可,擁有一千私兵也合乎律法。烏氏有爵位有財力,以八百私兵相助寶鼎完全沒有問題。至於王剪的五百驍雄衛和蒙恬的兩百虎翼衛本有建制,隨同寶鼎作戰更在情理之中。寶鼎有軍隊,王剪又給了他建制,還讓他護衛輻重。那麼順理成章,他到了河北戰場自然就要承當起護衛福重大營的重任。

寶鼎有心跟在熊公後面。一則離開鴻山這塊死地,二則保護唐公的生命安全。從目前的戰局發展來看。如果歷史軌跡不變,唐公極有可能死在赤麗,但寶鼎的要求被拒絕,只能留在鴻山。

沒辦法。既然到了這塊死地,寶鼎只有竭盡全力死裡求生了。魂藏曾說過,寶鼎如果到了河北戰場,秦趙兩軍打個平手都行,就是不能打敗仗。如果打了敗仗,承當了罪責,那秦王政若想封其爲君侯,阻力不是很大,而是幾乎不可能了。

從歷史上的宜安大戰可以推測到,李牧肯定拿下了鴻山輻重大營,而桓腑辦就是因此大敗。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突然被李牧翻盤了。如今寶鼎到了鴻山輻重大營,那此仗假若敗了,寶鼎的罪責不是大,而是非常大了。

三天裡,寶鼎除了強迫自己儘快適應戰爭,適應血腥的戰場外,就是在考慮堅守鴻山之策,爲此他跑遍了整個插重大營和附近的山林平原,但一無所獲。在軍事上,他是個地地道道的門外漢,在他眼裡。鴻山輻重大營的防禦無懈可擊,堪稱完美,唯一的遺憾就是軍隊太少了,如果有個,五萬大軍,絕對可以守住,就算李牧帶着十萬大軍殺來也休想攻克。

寶鼎一籌莫展,曾向公孫豹、司馬斷和白公差求教。

司馬斷和白公差和所有賓軍將士一樣,認爲此仗勝局已定,對寶鼎的這種擔心嗤之以鼻,認爲他根本就是杞人憂天,沒事找事。白公差甚至拍着他的肩膀椰愉道,王剪上將軍之所以讓你來河北戰場,並親自給桓腑上將軍寫信。就是爲了給你建功的,假若此仗沒有勝算,王剪上將軍會讓你來冒險?你就安心待在這裡,等着拿功勞吧。

寶鼎帶來的那封信最終並沒有親自交到桓腑手上。

桓腑上將軍到肥下指揮作戰了,唐公又不願意遠離赤麗城,所以就派親信部屬送了過去。桓腑上將軍還是非常給面子。給寶鼎寫了一封書信。字裡行間透漏出對武安君、對虎率公子弘的敬意,勉勵寶鼎繼承祖輩遺志,奮勇殺敵,並囑咐寶鼎在鴻山安心待着。輻重大營是大軍的後方基地,糧草武器更是大軍的生命所在,這份擔子可謂重逾千斤。

公孫豹倒是重視,還陪着寶鼎巡視了營外的六座堡壘。過去武安君打仗,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導致意外的細節,他要求自己的部下必須面面俱到,確保萬無一失。這纔有戰無不勝的奇蹟。公孫豹長期跟在武安君後面,身受武安君的影響。久而久之也養成了這種習慣。凡事都追求完美無缺。對打仗要求如此。對士卒要求如此,對寶鼎的要求也是如此。一個,人的成功不可能靠運氣,勝利也不是靠僥倖而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纔是成功的基礎。公孫豹這樣要求自己,所以他的人生很輝煌,現在他這樣要求寶鼎,結果寶鼎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出手就給了世人一個驚喜,創造了一個傳奇。

王剪在晉陽就看到了秦軍的危機,認爲桓腑此策非常冒險。公孫豹雖然離開戰場二十五年了,但他的打仗經驗非常豐富,他到了河北戰場就察覺到了危險,認爲桓酶的部署明顯有輕視對手的意思。桓腑看不起趙軍,更輕視李牧,並把這種情緒帶到了戰場上,而這顯然是個足以致命的細節。

寶鼎得到了公孫豹的支持,膽氣略壯,於是一邊急告晉陽,懇求王剪早日率軍來援。一邊向駐守輻重大營的稗將提出了加固輻重大營防禦設施的建議。

這位稗將對寶鼎的建議很重視,馬上稟報庸公,但僅僅過了一夜形勢就變了。

“左庶長,有何急事?”寶鼎急切問道。

稗將躬身爲禮,“公子,上將軍來信,說今日九門城的代北軍開始在呼沱水上架設浮橋,估計李牧要反擊了。”

寶鼎鬆了口氣,隨口問道。“趙軍在何處架橋?”

“據報,趙軍同時在呼沱水多個地段開始架橋,赤麗、宜安、肥下一帶都有。從趙軍的動向上估猜,李牧反擊在即,形勢因此變得嚴峻了。”稗將說完拿出一根泥封銅管遞給了寶鼎,“公子,這是上將軍給你下達的命令。”

“給我?”寶鼎接過銅管,疑惑地問道。“插重大營由左庶長指揮。我聽左庶長的命令就行了,上將軍爲什麼要給我單獨下令?”

“那個狡猾的老匹夫擔心你欺負左庶長。在關鍵時刻把輻重大營搞亂了,影響了戰局,所以纔給你寫書,意思是警告你不要把手伸得太長。否則不要怪他不客氣,把他惹毛了,他耍殺人的。”公孫豹冷哂道,“打開看看,看看老匹夫給你下了什麼命令。”

公孫豹左一個老匹夫。右一個老匹夫。驕橫跋扈的嘴臉就連寶鼎都看不下去了,不由微微皺眉。小心翼翼地勸道:“老爹,這裡是輻重大營,我們都是上將軍的下屬。你這樣稱呼他似乎不好吧?”

“哪來的廢話?”公孫豹厲聲喝道,“快打開看看。”

寶鼎翻了個。白眼,不敢再說廢話了,急忙剔開泥封,從銅管裡抽出羊皮卷。展開一看,頓時到抽了一口涼氣。

衆人看他臉顯驚色,大感疑惑。王離忍不住湊上去看了一眼,不由失聲驚呼,“上將軍要調走左庶長?”

公孫豹神色微凜,目露疑色。旋即又想到什麼,臉露喜色,但嘴裡還是不依不饒地罵了一句,“老匹夫果然狡猾。”

桓腑示二二調專,把兩千五百北軍調擊,那誰來守輥重大營。丹騾“勾然是寶鼎這位大秦公子了。

兩千五百蒼頭短兵戍守一座方圓十里的插重大營,這未免太過輕率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桓酶也是重用寶鼎,關鍵時刻大膽起用,給足了宗室和老秦人的面子。你們不是要公子來河北戰場立功嘛,好啊,我乾脆好人做到底了,送你一個大大的功勞。

如果仗打贏了,寶鼎的功勞的確不主動率私軍上前線作戰,臨危受命以單薄兵力戍守輻重大營。雖然他沒有親自到前線和敵人面對面的廝殺,但這份功勞完全拿得出手,即使有人心懷不滿,也只能歸結於寶鼎的宗室身份,誰叫人家出身好呢,這種好事不給他還給誰?

司馬斷、白公差、烏重、王離,包括戍守輻重大營的三位軍官都是這種想法。在他們眼裡。這一戰沒有輸的可能。桓腑拱手送給公子寶鼎這樣一個大功勞,可見他雖然是楚系在軍方的領軍人物,但還是非常顧及舊日袍澤的恩情,關鍵時刻不遺餘力地提攜寶鼎,好人啦。

寶鼎也認爲他是個。好人。歷史上他被李牧擊敗後,有記載說他無臉回京。從此遠走他鄉杳無音訊;有記載說他逃到燕國化名樊於期,後來荊柯就是拎着他的人頭刺殺秦始皇。桓腑的結局到底如何。在歷史上是個謎。過去寶鼎不理解,現在他知道原因了,因爲桓腑是楚系。在大秦歷史上,凡是和楚繫有關係的人和事都被刻意地淡化和隱瞞了。

就目前秦軍上下對此仗的預期來說,桓酶這一做法顯然是出於私心。而不是出於派系的利益需要。因爲桓腑信心十足啊,看到李牧終於忍不住要出擊了,他馬上把輻重大營的戍守重任交給了寶鼎,這其中的用意一目瞭然。當然了,以寶鼎的個人能力承當不了如此重任,但他身邊有公孫豹這樣久經沙場的老將,有司馬斷和白公差這樣的少壯將領。有兩千五百名實力強悍的私軍,這樣的實力戍守一座輻重大營那是綽綽有餘。

然而,有好意願是一回事。把它變成現實則是另外一回事。

寶鼎這次不是欲哭無淚,而是真的要哭了。誰能料到,這一戰的最後勝利者是李牧?他捧着桓腑上將軍的這份命令,不知是感謝好,還是破口大罵好。到了河北我就後悔了,現在正不知道怎麼求生呢,你倒好。順勢推一把,把我架到火山口上,你這是成心要我死啊。

桓腑下令,公子寶鼎以公乘爵掌輻重大營。在大秦,凡第十六等大上造爵以下,既是爵名也是官名。公乘爵相當於軍中一曲軍侯,最多可領五千兵,雖是官長將率,但不是高級軍官。

原戍守輻重大營的稗將軍則即刻率領本部人馬火速趕赴赤麗戰場。這位稗將軍風風火火。一邊下令集結軍隊,一邊把輻重大營的印信符節給了寶鼎,簡單交接了一下,便帶着軍隊匆忙上路了。

寶鼎暈乎乎的,莫名其妙地就坐到了輻重大營統率的位置上,直到送走了那位稗將,他才意識到,歷史軌跡悄然發生了變化,形勢把自己推到了一個九死一生的懸崖上,若想繼續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必須守住這座連營十里的巨大營寨。否則,完了。

守得住嗎?兩千五百人分到六個大型堡壘裡,一個堡壘只有四百人。如果趙軍蜂擁而來,給人家塞牙縫都不夠,更不要說守住大營了。

寶鼎越想越是害怕,起先還邊走邊想,後來全身發冷,心急如焚,撒開兩腿就跑,一個。勁跑回了大帳。司馬斷和白公差等人搞不清寶鼎又發了什麼瘋,一個個。提心吊膽地跟在後面。這時候寶鼎如果神智失常,那就糟糕了。不過好在還有公孫豹。保證輻重大營的正常運轉絕對沒問題。

大帳裡,公孫豹正坐在案几後面,俯身望着地圖,凝神沉思??忽然看到寶鼎慌慌張張地跑進來,隨後司馬斷等人又一窩蜂地衝進來,眉頭頓時皺起,怒聲喝叱道:“慌張什麼?是不是又在打鬧?這是戰場。不是烏氏草原,不是你家的牧場,胡鬧什麼?”

“不是不是”寶鼎連連搖手,“老爹,我們沒有打鬧。我在想。如果出現了最糟糕的情況,我們怎麼辦?如何守住插重大營?。

“最糟糕的情況?”公孫豹微微領首,招呼寶鼎坐到自己對面。

司馬斷等人看到寶鼎一切正常,暗自鬆了口氣,也圍坐了過來。此刻大家的心情都很好。跟在貴胄公子後面就是不一樣,不但有人送戰功。而且還是不需耍流血流汗的戰功。人跟人就是不能比啊。

“公子,不會出現最糟糕的情況。”白公差信誓旦旦地說道,“呼沱水以南,我們有十七萬大軍。雖然打了三個月,有一定的損失。但桓腑上將軍帳下至少還有十五萬到十六萬大軍。另外王剪上將軍的北軍很快就會抵達綿崆山。這樣算起來,我們在河北戰場上至少有十八萬軍隊。而趙**隊滿打滿算也沒有這麼多。那天庸公說了,李牧大約從代北帶來了五萬大軍,呼沱水一線的趙蔥大約有十萬軍隊。趙國就這麼多軍隊了,此仗打完,趙國也就完了。邯鄲指日可下

“兩軍交戰,不在於兵力多寡寶鼎苦笑道,“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例子比比皆是,誰敢保證這一仗我們穩操勝券?你去問問桓腑上將軍,看看他敢不敢拍胸脯保證?。

“公子,你敢問嗎?”司馬斷笑道,“如果王剪上將軍說,此仗沒有絕對把握,我相信。王剪上將軍歷來就是謹小慎微之人,即使他有絕對把握。他也不會說出來。桓酶將軍不一樣。去年漳水河一戰,他乾淨利落地圍殲了十萬趙軍,現今大軍士氣正旺。在河北戰場上又擁有絕對優勢,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把握,他敢貿然決戰?”

寶鼎立即反駁,“我秦軍十五萬,趙軍十五萬,雙方兵力相當。誰也沒有優勢;我秦軍兵分三路同時出擊,兵力分散,而趙軍則收縮於九門,兵力集中,兩者相比,趙軍在攻擊上明顯巾一品幕;我秦軍連續作戰二個多月,將十疲憊,而李牧從竹出川下個多月了,一直按兵不動,養精蓄銳,兩軍相比,趙軍優勢明顯;我秦軍連戰連勝,將士們驕傲自滿。人人輕敵。而趙軍連戰連敗,再敗他們就要亡國了,他們沒有退路。所謂驕兵必敗,哀兵必勝,兩軍相比,我秦軍的優勢又在哪?就算王剪上將軍的三萬北軍到了綿崆山,但他們距離宜安有兩天的路程,如果李牧打得快,打得堅決的話,兩天內就足以結束決戰,等王剪上將軍趕到戰場,這一仗已經結束了。所以,到目前爲止,我看不到桓腑上將軍有任何優勢?”

司馬斷給駁得啞口無言,雖有心辯解,急切間卻找不到理由??一時面紅耳赤,難堪至極。

白公差動了動嘴,似乎想說什麼,但想想還是把嘴巴閉上了。

王離一臉敬佩,衝着寶鼎連連拱手,意思是大兄你厲害,會裝啦,你不是說不會打仗嘛,對打仗的事一竅不通嘛,怎麼一轉眼說起來頭頭是道?

“公子,鴻山的左邊有赤麗的唐公將軍,右邊有宜安的辛勝將軍,五萬大軍擋在我們的前面,福重大營即使有危險,也不會有致命的危險。”烏重雖然覺得寶鼎說得也有道理,但具體到戍守輻重大營這件事來說,寶鼎似乎考慮得太多了。糧草軲重關係到大戰勝敗,一旦這裡出了問題。寶鼎就徹底完了。所以他還是認爲不要瞎折騰得好,既然桓腑上將軍有心送你功勞,你還想許多幹什麼?安安心心待在這裡就是了。

寶鼎正要反駁,公孫豹搖手阻止了,“你說說看,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

寶鼎站起來走到公孫豹身邊,俯身指着地圖說道:“誰都知道。輻重大營是重中之重,插重大營被敵人攻佔了,那仗也就不耍打了。有多遠逃多遠。”

司馬斷等人都圍到了地司邊上。

“如果我是李牧,我日思夜想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攻佔秦軍的鴻山輻重大營,如此河北大戰就打贏了。”寶鼎說道,“李牧在呼沱水南岸龜縮了一個,多月。秦軍打又打不動,退又不願退,進退兩難,這種情況下。桓腑上將軍決定分兵攻打肥下,做出分兵之勢,以誘使李牧來攻。如果我是李牧。我必定將計就計,大張旗鼓地做出反擊態勢。以麻痹秦軍,隱藏自己的實際意圖。”

“李牧的實際意圖是什麼?”

“就是攻擊鴻山插重大營。”寶鼎不假思索地說道,“我會佯裝一下,先集中主力於赤麗一線。做出迂迴包抄之勢。我打秦軍的西線赤麗。桓酶上將軍則打我的東線肥下,兩軍互爲牽制,我不動,桓腑上將軍也不會動。兩軍僵持之際,我突然發動夜襲。入暮渡河,凌晨攻擊,等到天亮,鴻山插重大營已是我的囊中之物。秦軍失去了插重大營,與井隆要塞的聯繫又被切斷,必定急速突圍,這時候,就不是桓腑圍殲李牧。而是李牧圍殲桓腑了。”

司馬斷“撲哧”一笑,指着寶鼎嘲笑道。“公子說得十分有理啊,但李牧以主力大軍渡河,五萬人馬浩浩蕩蕩,他瞞得了誰?再說,五萬人馬渡河而來,需要多長時間?”

寶鼎也是“嗤”地一聲冷笑。“你以爲李牧的主力是五萬大軍嗎?”

衆人愣了一下,不明白寶鼎啥意思。

“難道南下的代北軍不止五萬?”烏重疑惑地問道,“十萬?或者十五萬?”

“代北軍有十萬?”司馬斷嗤之以鼻,“你以爲我秦軍斥候瞎了眼啦。”

“代北軍的規模至少有十五萬。”烏重一本正經地說道,“趙國卓氏和我們烏氏關係一向密切。這是卓氏透漏給我們的消息,而且據說從邯鄲方面也得到了證實。”

“代北軍全部南下,長城還要不要了?雁門還守不守?上谷那邊還要不要防禦燕國?”司馬斷駁斥道,“李牧能帶五萬大軍南下就算不錯了。”

“你們都說錯了。”寶鼎伸出了兩個手指頭。在衆人面前晃了幾下。

“二十萬?”王離驚呼道。

寶鼎瞪了他一眼,“兩萬。李牧真正的主力就是兩萬騎軍,那纔是他在代北戰無不勝的真正原因。他憑什麼擊敗匈奴人?憑什麼卻匈奴人七百餘里?靠長城、弓弩還是戰車?很簡單,他靠得就是騎軍。”

“中!”公孫豹拍案讚道。“中!公子說得對,說得太對了。我一直覺得桓腑這個計策總有考慮失誤的地方。現在我知道了,那就是桓腑不瞭解李牧,他從來沒有和李牧打過仗,他根本不知道李牧的真正實力。趙國自從走了廉頗,死了龐懾,馬上就來了一個李牧大將軍。這個人如果沒有真本事。怎麼可能鎮戍趙國北疆幾十年?”

衆人看看得意洋洋的寶鼎。又看看激動的公孫豹,不明所以。兩萬騎軍?兩萬騎軍能幹什麼?兩萬騎軍就能擊敗秦軍?

寶鼎自然知道代北騎軍的厲害。雖然這個時代的騎軍戰鬥力有限,但李牧的代北騎軍是在與匈奴人的戰爭中成長起來的,這支騎軍將士大部分都是北虜人,而且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代北騎軍的實力早已遠遠超過了秦國騎軍,這是他們第一次深入到河北腹地作戰,其驚人的戰鬥力將給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秦軍以致命一擊。

宜安大戰秦軍敗在哪?就是敗在代北騎軍的馬蹄之下。

公孫豹在大漠待了好幾年,在月氏、匈奴、林胡都待過,他甚至還幫助月氏與匈奴人打過仗,他對北虜騎軍的戰鬥力有深刻的認識。寶鼎這句話正好提醒了他,讓他霍然頓悟。

“公子,擊鼓鳴號,召集輻重大營所有軍吏,馬上到大帳議事。”公孫豹斷然下令。

“老爹,幹什麼?”寶鼎驚訝地問戧

“移營。”公孫豹的口氣不容置疑,“以最快速度,把插重大營搬到山上去。”

第30章 人間蒸發第345章 總會有辦法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159章 誰殺了休旬王?第130章 匈奴人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448章 與狼共舞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3章 自作聰明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245章 操控第225章 蓋聶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227章 三個貴胄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392章 你會修路嗎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16章 紫銅鑰匙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91章 狂風暴雨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332章 趙高的恐懼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310章 不打了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383章 底線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67章 川主李冰第166章 韓非子曰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393章 謀劃第181章 蒼頭回來了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83章 用生命然諾第455章 焚書第6章 白衣張良第197章 開府第67章 川主李冰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159章 誰殺了休旬王?第354章 何時打燕國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399章 進攻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14章 再殺一人第30章 人間蒸發第314章 胡亥的母系血統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312章 變故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231章 定計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365章 守內?守外?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84章 初見麃公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233章 步步進逼
第30章 人間蒸發第345章 總會有辦法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29章 我是大秦王族第159章 誰殺了休旬王?第130章 匈奴人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106章 又見黑鷹第313章 有子胡亥第192章 我是一滴水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142章 韜晦藏拙第448章 與狼共舞第299章 災難再臨第439章 未雨綢繆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3章 自作聰明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353章 白馬教誨第245章 操控第225章 蓋聶第189章 李園不死第157章 第一次指揮戰鬥第227章 三個貴胄第54章 這輩子要活個人樣第298章 咸陽和江南第392章 你會修路嗎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309章 不戰而退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113章 致命弱點第401章 最強烈的欲.望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215章 楚都謀劃第16章 紫銅鑰匙第459章 始皇帝崩第11章 我是不是太狠了第25章 太子出事了第91章 狂風暴雨第377章 措手不及第318章 身不由己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332章 趙高的恐懼第293章 見招拆招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415章 我白癡啊?第421章 連騙帶唬第310章 不打了第148章 劍道大師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383章 底線第435章 餘波未息第67章 川主李冰第166章 韓非子曰第201章 我非常需要你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276章 拔劍相向第393章 謀劃第181章 蒼頭回來了第233章 步步進逼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83章 用生命然諾第455章 焚書第6章 白衣張良第197章 開府第67章 川主李冰第286章 在瘋狂中翩翩起舞第342章 北疆畫卷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159章 誰殺了休旬王?第354章 何時打燕國第329章 妥協的第一步第120章 強龍過江第399章 進攻第349章 臨危受命第331章 掘堤之人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402章 咆哮洪峰第264章 公子負芻第155章 好快的劍第14章 再殺一人第30章 人間蒸發第314章 胡亥的母系血統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312章 變故第73章 老子的隊伍來了第231章 定計第378章 決戰開始第418章 孤獨的身影第279章 黑暗中的張良第365章 守內?守外?第146章 與寡婦清共宴第84章 初見麃公第368章 咸陽的妥協第233章 步步進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