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賞天下篇

封賞天下篇

且看宋太祖如何治理天下。8日,將烈士韓通下葬,還加了一中書令的宰相虛名。但這只是表面現象。下面這件事才能暴露出趙匡胤對韓通的真實態度:趙匡胤有次出幸開寶寺,見牆上赫然掛着韓通父子的畫像,頓時勃然大怒,下令立即搗毀!接下來纔是重頭戲:封賞文武百官。

先是武將。11日,殿前軍老三石守信被調去侍衛軍做老二,趙匡胤留下的歸德節度使的空缺也由石接任。而侍衛軍老四高懷德則調到殿前軍做老二。這兩人一個在京城內應,一個在外領頭擁立,自是頭兩位功臣無疑。升官!然而趙匡胤做皇帝不過數天就已深諳樹挪死,人挪活,將挪忠的帝王之道。升官是升官,不過去另一個系統重新來過吧!另外,張令鐸在侍衛軍中由老五升爲老三,侍衛軍中高、張二人因升官留下的空缺則有張光翰、趙彥徽這兩位曾隨自己一起出城的侍衛軍長官接任。殿前軍中的王審琦由老五升爲老三。19日,現在北邊的兩位重要將領、趙匡胤的鐵哥們慕容延釗、韓令坤2人重兵在握,且在兵變過程中出了最大的力,也各升官一級,分別成了殿前司老大都點檢、侍衛司老大馬步軍都指揮使。哦?你問我原侍衛軍老大李重進呢?他也升官了。什麼?他已是老大,沒法再升了?你錯了。他武職是到頂了,我們不還有文職嗎?一頂空前的大官帽甩了出去,是宰相級別唉:中書令!只不過怎麼和死了的韓通官職一樣呢?不知李重進知道這個‘喜訊’後會不會眼前一陣黑?

這裡可看出趙匡胤的武將封賞策略,即一碗水端平。不論以前是否親信,都官升一級,皆大歡喜。卻是下面,宋太祖在封賞文官上,就跟前朝大不一樣了。

不管怎麼說,趙普是趙匡胤的心腹,就憑他伺候趙弘殷一直到去世及陳橋兵變中的兩大功勞,不說樞密使、宰相兼得,至少可位居其一吧?

抱歉。22日,趙普只是授了個右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在樞密院中打雜的,離樞密使還差十萬八千里呢。當時與趙普同在趙匡胤幕府中的文官,劉熙古是左諫議大夫,呂餘慶是給事中,端明殿學士,沈義倫是戶部郎中。這就是趙匡胤的高明之處,現在他們既可直接參與政事,又讓他們感到前面還有很長的官可爬。各位大佬們,你們慢慢練級吧。

而對前朝舊臣,趙匡胤就大方多了。2月上旬,三位大宰相,你們宰職照舊,再加新銜:範質兼門下省最高長官侍中,王溥兼三公之一的司空,魏仁浦兼尚書省最高長官右僕射。只不過範、王二位,請把你們兼的參知樞密的職務交出來,由吳廷祚總攬樞密院之權(從此直到宋神宗元豐改制前,宋朝中央最高機關除掌握全國財政的三司使外,號稱東、西二府。東即中書門下省,掌管全國政務。長官爲中書門下同平章事,次官爲4年後設置的參知政事。西即樞密院,掌管全國軍事,長官爲樞密使)

正月23日,幾位重要的邊關節度使也得到了加賞:老岳父符彥卿做了太師,爲柴榮徵蜀備蜀的王景做了太保,荊南節度使(十國之一的南平)高保融做了太傅,定難節度使(未來的西夏國)李彝興(本名李彝殷,犯趙匡胤父趙弘殷之諱而改名)做了太尉。2月9日,鎮海節度使(十國之一的吳越)錢俶(本名錢弘俶,改名原因同上)做了天下兵馬大元帥。

最後一個人是趙匡胤三弟,未來的太宗皇帝趙匡義。正月24日,他做了睦州防禦使,賜名趙光義(此後,匡字成了禁忌,除太祖皇帝外無人能用)。不久後還被封爲殿前都虞候(老五王審琦升官後留出的空缺),開始在軍中培養他的勢力了。

加官進爵完畢,趙匡胤詔諭諸鎮節度使:各位,兄弟不才,已做皇帝了。但請大家放心,蛋糕很大,我一個人也吃不完。大家都有得吃。以後,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兄弟我擔。

宋朝開國的第一個月在一片喜慶中度過。2月5日,杜老太太被尊爲皇太后,接受皇帝及羣臣的道賀。不過老太后緊鎖眉頭,悶悶不樂。這就奇怪了。左右悄悄問“母以子貴。今子貴爲天子,母爲何不樂”杜太后說出了一番道理“爲君難哪!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則此位可尊。苟或失馭,求爲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憂也”說得好!太后您這篇《爲君難爲臣不易論》,我看,可與王樸《平邊策》並列的狀元文章啊!宋太祖謹然受教。

接下來發生的是一件小事,但影響極大。在中國兩千多年相權與皇權鬥爭史上,絕對可大書特書一章。

話說趙匡胤之前的宰相是可以和君主坐而論政的,即朝廷上除皇上的龍椅外還設有宰相的專門座位。2月的一天,範質等三位宰相正與趙匡胤議事,趙突道“愛卿們,朕眼力不太好,你們奏摺上這個是什麼字啊?能否指點朕一下”範質等不疑有他,便起身上前,湊到皇帝面前討論。可等討論結束,他們退下時,卻發現自己坐的椅子已在不知不覺中被移走了。從趙匡胤的這個小動作開始,中國長達一千多年的宰相坐論之禮遂廢……

改朝換代,升官發財得慢慢來。那大家都明白嗎?絕大多數人都是明白的。只有一個人猴急猴急的,差點破壞了趙匡胤安定團結的大局。

4月的一個晚上,王彥升在京城裡巡查治安。他有些不爽,自己出了那麼大力,幹掉了韓通那麼重要一個人,可皇上竟衝他發脾氣,最後只給了他一鐵騎左廂都指揮使。也罷!官升不上去,財總要發點吧?可皇上說了,不準在京城搶掠!不過這難不倒王彥升,他來到了王溥門前,吩咐左右“上去叫門”左右遲疑“這是宰相大人的家”王“廢話!以爲我不知道嗎?當官的纔有錢!想發財不”“想想。當然想”左右叫門去了。

門開了,管家愣住了。這是夥全副武裝的軍兵!慌忙去報告主人。不一會王溥跑出來,一臉驚恐。衣服釦子都沒扣全。三更半夜的,這幫軍人來幹什麼?皇上不是說不讓士兵搶掠嗎?一看:王指揮使。這下更是心驚肉跳,這可是連韓通都敢殺的主啊。王彥升“今晚巡警甚困,到大人府上請懷酒喝”王溥放心了,要飯的啊!那還不容易?連忙叫人擺上酒菜。可王指揮喝了兩杯就不喝了,突然嘆氣道“王大人果然家世顯赫。有錢人啊。不像我們大半夜還要工作,一年到頭也賺不到什麼錢”王溥明白了,這是伸手要錢了。但假裝不知,岔開話題“哪裡哪裡。將軍且再喝兩杯”王彥升無奈,再暗示“外面兄弟的工資也低啊!大過年的,年終獎也沒”王溥暗罵“見鬼。皇上不剛給你們發過錢嗎”然而怎敢得罪這些人“來!外面兄弟也請進來喝兩杯”王彥升服了,看來這王溥不上道。然而王溥位高權重,又是皇上着意籠絡的前朝舊臣,只能一推手“不喝了!我們走”

天一亮,王溥就給趙匡胤上了個密摺。這下沒辦法了。4月8日,王彥升外放爲唐州刺史。這次王彥升永遠升不上去了。

而那些明白人,前途就無限了。

苗訓做了國家天文館長,享清福去了;口齒伶俐,會傳話的楚昭輔做了軍器庫使。不消說,這是個有油水可撈的差事;臨機決斷,謀無不中的李處耘升爲客省使兼樞密承旨,右衛將軍;那位抽刀嚇倒範質的羅彥環升控鶴左廂都指揮使,後領眉州防禦使,當節度使只是時間問題。

以上都是自己人。而政權新生,趙匡胤最關心的是各地節度使對自己的態度。最重要的應是以下這幾個:鎮州郭崇威、定州孫行友、揚州李重進、陝州袁彥。

結果還是令趙匡胤很滿意的。鎮、定2州聽聞兵變,並無異動。且鎮州的郭崇威還上了份報告說契丹與北漢軍皆遁,聖上你就安心做皇帝吧。當然這極可能是宋朝文人前後呼應的一筆。但卻說明了一點:鎮州很鎮靜,定州很安定。

潞州卻很不上路。趙匡胤怎麼也料不到:最初的反叛竟來自於一和郭家、柴家都八杆子打不着的潞州昭義軍節度使李筠。

天下人在趙匡胤淫威下閉上了眼睛,爲什麼李筠要第一個跳出來大叫不從呢?他是皇親還是國戚?或是受周朝恩典太重,所以對前朝念念不忘?要反,也該李重進、張永德、符彥卿反啊?

李重進,你算柴宗訓表叔,爲什麼不爲你表侄做主?張永德,你是柴宗訓姑父,爲什麼也不站出來?符彥卿,你是柴宗訓外公,怎麼也不出聲呢?

李重進“我還沒想清楚。反還是不反,這是個大問題”張永德“我手上沒兵,拿什麼反”符老爺子“我三女兒已嫁給了趙光義,這皇位還是我親戚做。我沒理由反啊”

哲宗親政篇光宗無恥篇哲宗廢后篇柴榮北征篇柴榮託孤篇宋金儲君篇惠卿強勢篇三國換天篇採石前奏篇南宋反攻篇皇統和議篇李全之死篇岳飛初戰篇世祖繼位篇國之少年篇開封民變篇神宗駕崩篇永樂之戰篇岳飛剿匪篇智高造反篇宋金議和篇天眷和議篇狄青升官篇功虧一簣篇皇帝昏倒篇年表北宋李全之死篇岳飛撤軍篇張浚回朝篇張浚亂搞篇成吉思汗篇朱熹被罷篇紹述紛爭篇蘇軾回朝篇川陝再戰篇遼後遭誣篇彌遠之死篇岳飛撤軍篇宋金激戰篇元佑黨人篇封賞天下篇趙昀登場篇德險之爭篇宋金轉型篇秦檜專權篇陳橋兵變之兩日篇嶽軍苦戰篇遠征幽燕篇西遼西夏篇熙宗神經篇宋金激戰篇光宗無恥篇趙桓出城篇侂胄之死篇二次北伐篇宋金議和篇藕塘之戰篇外族內亂篇宋金議和篇景炎改元篇金軍渡江篇城下之盟篇惠卿強勢篇太子冊立篇斧聲燭影篇濮議之爭篇下三徵淮南篇蒙古大汗篇寇準歸來篇李全攻宋篇風捲殘雲篇宋夏開戰篇老人宰執篇綱運花石篇川陝再戰篇川陝首戰篇趙禎誕生篇仙人前戰篇清明上河篇交趾入侵篇清明上河篇北漢立國篇悲情好水篇孟昶出降篇清算舊黨篇北宋六賊篇上濮議之爭篇下王李起義篇劉娥之死篇夷簡首相篇靈素登場篇宋金議和篇夷簡罷相篇永樂築城篇蔡州終點篇皇業肇基篇北遼內亂篇郾城之戰篇景炎改元篇北國安定篇
哲宗親政篇光宗無恥篇哲宗廢后篇柴榮北征篇柴榮託孤篇宋金儲君篇惠卿強勢篇三國換天篇採石前奏篇南宋反攻篇皇統和議篇李全之死篇岳飛初戰篇世祖繼位篇國之少年篇開封民變篇神宗駕崩篇永樂之戰篇岳飛剿匪篇智高造反篇宋金議和篇天眷和議篇狄青升官篇功虧一簣篇皇帝昏倒篇年表北宋李全之死篇岳飛撤軍篇張浚回朝篇張浚亂搞篇成吉思汗篇朱熹被罷篇紹述紛爭篇蘇軾回朝篇川陝再戰篇遼後遭誣篇彌遠之死篇岳飛撤軍篇宋金激戰篇元佑黨人篇封賞天下篇趙昀登場篇德險之爭篇宋金轉型篇秦檜專權篇陳橋兵變之兩日篇嶽軍苦戰篇遠征幽燕篇西遼西夏篇熙宗神經篇宋金激戰篇光宗無恥篇趙桓出城篇侂胄之死篇二次北伐篇宋金議和篇藕塘之戰篇外族內亂篇宋金議和篇景炎改元篇金軍渡江篇城下之盟篇惠卿強勢篇太子冊立篇斧聲燭影篇濮議之爭篇下三徵淮南篇蒙古大汗篇寇準歸來篇李全攻宋篇風捲殘雲篇宋夏開戰篇老人宰執篇綱運花石篇川陝再戰篇川陝首戰篇趙禎誕生篇仙人前戰篇清明上河篇交趾入侵篇清明上河篇北漢立國篇悲情好水篇孟昶出降篇清算舊黨篇北宋六賊篇上濮議之爭篇下王李起義篇劉娥之死篇夷簡首相篇靈素登場篇宋金議和篇夷簡罷相篇永樂築城篇蔡州終點篇皇業肇基篇北遼內亂篇郾城之戰篇景炎改元篇北國安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