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再遇收徒

粉衣不僅僅在教寧採臣怎麼利用這天地間到靈質子,同時她也在感應。“咦?公子,巨蟹座怎麼在皇宮?”

“是的。希望趙佶可以利用好這具盔甲。”

粉衣想了一下說:“公子是準備讓這盔甲爲宋朝換來什麼嗎?”

“嗯。”寧採臣點了點頭說,“大宋缺書。我想爲了這具盔甲,金人是很樂意每年交換一些馬匹的。而有了馬,宋朝就不再會那麼容易滅亡了。”

“公子,我不明白,你爲什麼這麼在意人間朝代的存亡。公子不是隻應該努力修煉就好的嗎?”

寧採臣說:“你看我現在是不是有些能力的人?”

粉衣點點頭:“公子一身浩然之氣,更擁有了字之神通,自然是有能力的人。”

“那我現在是不是這朝代的人?”

粉衣又點頭說:“這朝代生養了公子,公子自然是這朝代的人。”

“不錯。你也說這朝代生養了我,我自然要爲這朝代做些什麼。”

“可是這朝代真的有救嗎?我是說這朝代更替不是很正常嗎?沒了龍脈龍氣,這朝代自然是要消亡的。”

寧採臣笑了笑,指着不遠的皇城說:“粉衣,你是可以望氣的,你現在在看看。”

“咦?爲什麼這龍氣死氣少了許多,變得更加強健有力了?”

“沒了冤魂怨氣,自然也就少了死氣糾纏,而……”

“大人,有道長求見。”門外傳來了門房的聲音。

“道士?”

“是的,大人。”

寧採臣想了一下說:“引入客廳,我這就過去。”

“是,大人。”

在桃花庵外,正有一中年道士和一年青道士等在外面。

中年道士,兩鬢髮白,有着滄桑,有着穩重。但是年輕道士更多的卻是自傲與不馴。

“師父,這人太自大了。想師父就是去了皇宮大內,官家也不會讓師父等,在他這小小宅院竟然讓師父等。”

“住口,休得妄言!”中年道士喝斥道。

年輕道人雖然不滿,但是不敢頂嘴。

這時得了寧採臣的令,王木纔敢把兩個道士引了進來。

進了這桃花庵,便是撲面而來的靈氣,怎麼說這兒也曾是一處洞天福地。

“師父!”對凡人來說,也只不過是空氣清新罷了,但是對這些修道者來說,卻是撲面的靈氣,使得年青道士忍不住驚呼出聲。

中年道士感應一下說:“不錯,比咱們山上都不次了。看來這位大人果然是有福緣的人。”

“師父,福緣真的就這麼重要?”

“當然。不然你以爲蜀山爲什麼拼命搶奪福緣深厚的弟子,就是拜入他人門下,也要討過來。過會兒,見了大人,收起你修真者高人一等的架子,什麼都不要說。”

“是,師父。”年輕道士低頭應是,但是他的目光中明顯是不屑。

想他六歲上山,十二歲就築基成功,現在不大不小也是個半步金丹的修士,又怎麼會看得起一凡間官員。

就是福緣深厚又如何?再怎麼福緣深厚也不過是個凡人罷了。

進了客廳,早有人送上茶水,他們剛坐下,寧採臣便進來了。“徐道長?不知道長光臨寒舍,真是使草廬生輝。”

徐道士很吃驚:“寧大人識得在下?”他與一般道士不同,極少在外人面前露面,除了趙佶有數幾人,他從未對他人說過他住什麼。

寧採臣笑而不答。也許寧採臣沒有什麼政治素養,但是他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儘可能地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知根知底。

趙佶這麼篤信道家,宮中的道士,寧採臣又怎麼會不打聽打聽。

但是這種事也是屬於能做不能說的,否則打聽宮禁之事,就是治你個大不敬,你也是無處申冤。

徐道士沒有追問下去,而是對寧採臣這個地方誇讚不已:“大人這地方風景秀麗,分外難得,就是我等方外之士見了,也恨不能立即擁有。”

年輕道士看了自己師父一眼,心說:原來師父是爲了這個地方啊!不愧是師父,這兒作爲我五華宗的人間別院,還真的很合適,想不到人間還是有這等修煉勝地的。

知道自己師父爲何而來,他開始打量起這裡,似乎是在評估這裡的價值。

寧採臣笑說:“道長過譽了,這兒只是一處宅子罷了。哪兒比得上道長山門福地!”

寧採臣這只是在客氣。

事實上再多麼優秀的洞天福地在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修煉,其品質也必然會不斷降低,甚至有可能變爲一處普通的地方。

寧採臣這兒就不同了。雖然後土娘娘移走了洞天福地,但是它勝在沒有人修煉過,再加上寧採臣移回來的洞天福地,以及寧採臣每次的法力散逸,他這兒只會是越來越好,而不是更差。

就是現在,這兒比起五華宗的修煉山峰也是不次了。“寧大人,這兒你出售嗎?多少錢,我們買了。”

看着這年青道士,寧採臣愣了一下。怎麼?我有說要賣房子嗎?

“胡鬧!”徐道士先訓斥了自己弟子一番,又笑着對寧採臣說,“寧大人見笑,這是劣徒方本。只知修行,不通人情世故。”

“可是師父,你不就是看上了這塊地方,才找上門來的嗎?”

“你給我出去!”徐道士是真的怒了。

這個地方?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這個地方再好,也只是塊修煉之地罷了。再好的修煉之地能比得上氣運重要?沒有氣運,再好的修煉之地又有什麼用?給死人修煉嗎?

“寧大人見笑了。在下教導不周。”趕走了自己的弟子,徐道長道歉說。

“道長真的是爲了這宅子而來?”不知爲什麼,自他們踏進來,《黃庭內景經》便不斷閃爍,這是從來都沒有過的情況,所以寧採臣也想知道他們的目的。

“不不,這是大人的家,貧道豈會貪染。”徐道士否認了。

“所道長來此所爲何事?”寧採臣不與他再繞圈子,直接問道。

《黃庭內景經》跟了寧採臣也不算短了,它的反應,寧採臣也有過推斷。

比如它翻動,那麼便是有什麼用到一線生機的地方了。而在經歷了一定量,或是一定質的一線生機,《黃庭內景經》也會脫落。也許是能量用過了,也許是完成了使命……但是閃爍,這還是第一次。所以寧採臣也想知道他們是所爲何來。

寧採臣直接問了,徐道士想了一下,嘆口氣道:“唉!不瞞寧大人,其實老道這次是爲了寧大人而來。”

“爲我?”

“是的,老道想收大人爲入室弟子。”

“讓我去做道士?”寧採臣笑了。

“大人,老道是很有誠意的。”

“呵呵,道長,你弄錯了吧!我現在剛剛做了知制誥,前途似錦,我又不是想不開,可沒有出世爲道的想法。”

徐道長說:“是,大人是前途無限,但是大人就不想長生嗎?人生短暫,往往如剎那芳華,得到的不值得歡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多少枉馳求,童顏皓首,‘夢覺黃粱’,一笑無何有,何不把富貴功名一筆勾。隨老道入山修道,求長生自在之道。”

寧採臣問道:“道長還是明說好了。我可不覺得自己是什麼鬥戰聖佛。”就是孫悟空,爲了學道,也是自己去求仙問道,渡過了千山萬水。最後學的還是個非正規的長生之道,生死簿上不勾名姓。

《黃庭內景經》這樣閃個不停,絕對是有原因的。

無論徐道士怎麼說,寧採臣只認準一點,理由。

沒有可以說服我的理由,你是別想我能答應。

徐道士想了一下,說:“寧大人如何看待仙界?”

寧採臣做了中規中矩地回答說:“據《桓真人昇仙記》稱:‘有長年之光景﹐曰月不夜之山川。寶蓋層臺﹐四時明媚。金壺盛不死之酒﹐琉璃藏延壽之丹﹐桃樹花芳﹐千年一謝﹐雲英珍結﹐萬載圓成。’這便是仙境吧!”

徐道士說:“奪天地靈氣、採曰月精華,最終超脫凡人,遨遊三山五嶽,稱爲仙。覓得天地碎片以爲居所便爲仙界。”

寧採臣知道當年天地破碎,一些碎片化了小千世界的事。“這不是很好嗎?獨居一界。”

徐道長說:“大人有所不知。修仙者奪天地造化,業重福薄,稍有不慎便萬事皆休,算不得長生久視,也算不得逍遙。”

這話說得誠實。畢竟就是一些所謂的與“天地同壽”,也只是爲他所在的世界同壽,一旦世界崩壞,又或是歸了人間,他們也就很難再爲仙了。誰讓人間的主流便是無法。

可是他越是實誠,寧採臣越是摸不着門路了:“道長,你這樣告訴我,還要拉我入門嗎?”

“是。”徐道士很認真,“大人說自己不是鬥戰勝佛。大人不是,但是大人擁有與鬥戰勝佛一樣的東西。”

“哦?什麼東西?”

“氣運。在下觀察過大人,雖然老道的望氣之術不到家,看不透大人的氣運長河。不同的時間看,大人的氣運都是不同。但是自從大人入朝爲官,宋的國運便少了許多死氣。這顯然是大人的氣運起了作用。”

那是大相國寺的功勞好不好。

“緊接着官家封大人爲知制誥,大宋的國運竟然瞬間強健了不少。”

這是一萬匹上好的戰馬功勞。一個軍力弱國,一下子得到幾顆原子彈,其國勢自然要強上不少。這是古代,自然是騎兵最強了。

徐道士繼續說:“而老道更是打聽到,寧大人在家鄉,幫山民,山民立即富裕;幫一女子,那女子也立即翻身成了船隊之主。”

“這說明什麼?”寧採臣問道。

徐道士喜悅道:“這說明大人氣運福緣之深厚,只要受大人庇護,便立即有更改命運的奇效。”

哦!原來氣運還有這樣的解釋啊!

寧採臣看了一眼自己氣運凝聚的官印,赤紅色的官運雖說品質一下子提升了不少,但是自己的氣運也一下子變得只填充了官印的一成左右。

這官印是宋官印,與天下名士印不同。

天下名士印以名爲印,以龍氣爲骨,一經形成,幾乎不變。

但是爲官的官印,真的賭的是一生的氣運。如果說這才官印都填不滿的氣運,也叫氣運綿長福緣深厚的話,那麼這大宋的官豈不是每一個都可以。

與其說什麼氣運綿長福緣深厚,寧採臣倒是更相信這是《黃庭內景經》的一線生機。

當然他也不是傻子,自然是不會實話實說,暴露了《黃庭內景經》。

“大人,怎麼樣?只要你加入我門……”

“等一下,我要好好想一下。”寧採臣在思考利弊得失。

他知道是《黃庭內景經》,但是別人不知道。

如果一切都用氣運解釋……寧採臣知道他是躲不過去與修真者打交道的,如果氣運一說能掩蓋自己,那麼自己不僅沒有反對的理由,反而要加以推動纔是。

可是真的騙得過嗎?自己這麼少的氣運!

拼了!世人常說危險與機遇共存,危險越大,機遇也越大。估計這也是《黃庭內景經》想告訴我的吧!

“道長,我是不會入山修道的。”

“大人,以你的氣運來看,修道纔是大人最好的選擇。”徐道士急了。

上次設計失敗,他就很不甘心,而在他回來後,發現宋國氣運大變,更是立即找上門來。只爲了一線生機。

大衍五十,遁去一線生機。沒人知道一線生機在哪,就是聖人也不行,那畢竟是與道祖的天道同一類的存在。但是修真者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他們可以尋找大氣運者,大氣運往往便是一線生機所在。

徐道長已經認定寧採臣是氣運綿長福緣深厚者,他又怎麼會放過寧採臣。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寧採臣也不願意放過他。“道長慢一些,不要焦急,讓我加入你們門派不難,但是我也有幾點要求。”

寧採臣是打算賭了。但是賭一把不等於寧採臣不準備提前預支些好處,畢竟有賭便有輸贏,先拿些好處,全當保本了。

()

第444章 變化不斷第417章 效率第26章 小姐第72章 負傷第505章 天兵戰陣第457章 奔波第345章 寧母要來第309章 妙善第39章 妖物第239章 開封第199章 調教第397章 生變第269章 前塵往事第501章 打起來第266章 援軍第310章 還是要武力啊第167章 離去第90章 現在第52章 敬神第72章 負傷第224章 嘩嘩第524章 內訌第285章 開審第205章 殺子真兇第43章 討情第441章 孕育第534章 杭州有兵馬第408章 殘魂第218章 城大代表危險更大第488章 統一思想第381章 動了第97章 人道光明第72章 負傷第25章 詩比第20章 劍法第77章 荒宅第116章 閒賦田園第97章 人道光明第58章 拆廟第226章 天庭來人第247章 再見熟人第386章 挖宋江的牆角第3章 捕快第290章 禁武令第404章 滅世大磨第457章 奔波第67章 買牛第469章 救下李公甫第325章 還是聽話的第436章 大事化小第209章 桔梗第488章 統一思想第50章 拜年第143章 贖人第88章 勸退第311章 打醬油第422章 抓了活該第257章 上門第260章 貪利第481章 一夜北風吹第26章 小姐第437章 好事第479章 玩第100章 吞銀第454章 開啓之法第43章 討情第324章 瓊林宴第452章 安慰第507章 小人物第81章 治療第80章 妖?仙?第154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30章 夙敵第278章 大膽第137章 進粱山縣第242章 軍魂道第171章 造反的誤會第367章 打兒子第455章 算計第279章 開始第375章 佛珠到手第211章 字第461章 搶人第318章 開戰宣言第247章 再見熟人第250章 喬遷之喜第219章 古人最腹黑第407章 軍陣攔路第303章 一敗塗地第230章 奔波第319章 準備第200章 以毒攻毒第297章 小蝶第334章 船中有人第298章 殺第27章 淒涼第369章 萬壽之禮第57章 魚娘第330章 起航第193章 三人女人一臺戲
第444章 變化不斷第417章 效率第26章 小姐第72章 負傷第505章 天兵戰陣第457章 奔波第345章 寧母要來第309章 妙善第39章 妖物第239章 開封第199章 調教第397章 生變第269章 前塵往事第501章 打起來第266章 援軍第310章 還是要武力啊第167章 離去第90章 現在第52章 敬神第72章 負傷第224章 嘩嘩第524章 內訌第285章 開審第205章 殺子真兇第43章 討情第441章 孕育第534章 杭州有兵馬第408章 殘魂第218章 城大代表危險更大第488章 統一思想第381章 動了第97章 人道光明第72章 負傷第25章 詩比第20章 劍法第77章 荒宅第116章 閒賦田園第97章 人道光明第58章 拆廟第226章 天庭來人第247章 再見熟人第386章 挖宋江的牆角第3章 捕快第290章 禁武令第404章 滅世大磨第457章 奔波第67章 買牛第469章 救下李公甫第325章 還是聽話的第436章 大事化小第209章 桔梗第488章 統一思想第50章 拜年第143章 贖人第88章 勸退第311章 打醬油第422章 抓了活該第257章 上門第260章 貪利第481章 一夜北風吹第26章 小姐第437章 好事第479章 玩第100章 吞銀第454章 開啓之法第43章 討情第324章 瓊林宴第452章 安慰第507章 小人物第81章 治療第80章 妖?仙?第154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30章 夙敵第278章 大膽第137章 進粱山縣第242章 軍魂道第171章 造反的誤會第367章 打兒子第455章 算計第279章 開始第375章 佛珠到手第211章 字第461章 搶人第318章 開戰宣言第247章 再見熟人第250章 喬遷之喜第219章 古人最腹黑第407章 軍陣攔路第303章 一敗塗地第230章 奔波第319章 準備第200章 以毒攻毒第297章 小蝶第334章 船中有人第298章 殺第27章 淒涼第369章 萬壽之禮第57章 魚娘第330章 起航第193章 三人女人一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