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早飯

次日一早,兩人起了身,梳洗後,一起往正房去探望紀陽長公主。

長公主跟前換了另一個得用的李嬤嬤在,正指揮着使女們伺候長公主梳洗。見到寧搖碧與卓昭節進來,李嬤嬤忙欠了欠身,恭敬道:“世子、世子婦!”

這時候長公主正靠在榻上,任兩個使女絞了熱帕子給她揩面,聞言就把帕子擋下,回頭道:“九郎起了?”

長公主畢竟是中了點兒毒的,即使她有分寸,爲了給太醫交代——那麼一大羣,也不可能叫他們都知道內情,總歸也要服點毒下去應付應付。

究竟年紀大了,何況昨兒個帝后親臨,雖然聖人一向尊重長公主。但讓大房就此脫身去劍南,想也不必想,帝后在裡頭那麼幾個時辰談下來,總是不小的損耗。此刻臉色自是又蒼白又憔悴,一貫保養精細的面龐顯出難以維持的老態來。

雖然如此,長公主仍舊目光炯炯,精神卻不差。

寧搖碧邊挽起袖子向榻邊走去邊笑着道:“是,我起遲了,本想着今兒個我來伺候祖母。”就讓使女把帕子遞給自己。

“你昨兒個匆匆忙忙的從翠微山跑回來,今兒個該多睡會的。”長公主搖了搖頭,卻叫他將帕子還給使女,“橫豎本宮這兒不缺人伺候,不必非要勞累了你。”

寧搖碧不肯還,道:“祖母這是嫌棄孫兒的手藝了嗎?”

“你有什麼伺候人的手藝?”長公主聽得一笑,嗔道,然而也不拒絕了,任憑寧搖碧伺候着她擦了臉和手,又遞上漱口的柳枝鹽水。

如今二房得勢是極明顯的,長公主貼身伺候的都是人精——雖然卓昭節在祖孫兩個的話裡插不上嘴,但使女們遞拿東西給寧搖碧,總是從她手裡過一道,免得這極得寧搖碧寵愛的世子婦站在一旁無事可做的尷尬。

這個好賣得極是熨帖,卓昭節嘴上不說,心裡也是暗暗的感激。

其實比起大房那些長公主正經的孫女來,長公主對她這個孫媳可謂是和顏悅色了。然而寧搖碧一到——憑什麼和顏悅色也成了黯然失色。

不過這也不奇怪,卓昭節深知自己能夠讓長公主和顏悅色也是沾了丈夫得寵的光。她倒也沒有什麼不平,只是長公主眼裡全然只有孫兒,偏巧她在旁邊不免有些尷尬了。

虧得這些下人有眼色,不至於叫她枯站着。

她一邊給寧搖碧打着下手,一邊思忖:如今長公主待寧搖碧和從前一樣,似乎大房被流放與二房半點兒關係也沒有——這也不對,應該說似乎大房沒被流放一樣。

雖然祈國公,不對,如今奪了爵,只能說是寧戰了,雖然寧戰曾經一而再、再而三的傷過紀陽長公主的心,到底是嫡親愛子。如今他偕同妻子兒女幼孫一起被流放,即使是長公主親自下的手,怎麼說也是傷心的事兒……但現下無論是紀陽長公主還是寧搖碧,卻都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也不知道是昨兒個把事情解釋好了,還是這祖孫兩個不欲在第三個人跟前表露真情。

她這邊胡思亂想,寧搖碧卻已經伺候着長公主收拾好了。當下李嬤嬤踏進一步,柔聲請示:“殿下是現在就用飯嗎?”

長公主打眼一看孫兒孫媳,道:“你們可用過了?”

寧搖碧微微一笑,道:“孫兒以爲祖母過會才起,想用些再過來。未想昭節掛心祖母,提議先來看看,是以還沒用過。”

卓昭節知道,雖然寧搖碧這樣把孝順的名義推到自己頭上來,但……

果然長公主聞言,半點都沒覺得感動,反而不悅的指責道:“本宮好歹也是個長公主,這偌大的長公主府裡,至於連幾個伺候本宮的人都沒有嗎?你昨兒個還在這裡口口聲聲說,你是九郎的妻子,事事都要爲九郎考慮!你難道不知道九郎昨兒個才匆匆打從翠微山回來,連本宮都捨不得叫他守夜。這麼一大早的,你不叫他吃飯,叫他先過來伺候本宮——就爲了給你博取那點兒賢名?”

卓昭節苦笑着賠罪:“是孫媳之過!”

“祖母這話可是叫孫兒裡外都不是人了。”寧搖碧含笑圓場,道,“雖然這提議是昭節說的,但孫兒也是這麼想。畢竟祖母昨兒個就憐恤孫兒,不叫孫兒陪在這裡了,今兒個一早,不來看看祖母,孫兒哪裡能放心?只不過揣測着祖母昨兒個累着了,今兒許是起得要晚些。所以昭節就說過來看看,興許祖母起了呢?這不是恰好撞見了麼?再說昭節這麼做,哪兒是她自己博取賢名,這是攛掇着孫兒來討祖母高興呢!”

長公主見孫兒開了口,有心給孫兒留面子,這才略緩臉色,哼道:“本宮的孫兒本宮自是心疼,何用你特別的討好?本宮的孫兒幾時需要討好誰了?”

“都是孫媳的不是。”卓昭節作出恭順之態做低伏小的再三認錯。

長公主又被寧搖碧扯了好幾回袖子,這才放過了她,肅然道:“你敬茶那會,本宮說的話,本宮如今再說一遍,這一次你給本宮記好了——好生照料九郎,本宮自然會護着你!至於旁的你就不要操心了!本宮可不是你家裡那些個長輩,不要拿討他們歡心的那些手段用過來,本宮不吃那些!知道了麼?”

卓昭節暗吐一口血,道:“孫媳遵祖母之命,往後定然將九郎放在首位!”

長公主聽了這話,才滿意,點頭道:“這還差不多!”

於是傳了飯,命寧搖碧與卓昭節陪着用。

往常卓昭節和寧搖碧單獨用飯的時候,總是寧搖碧無微不至的伺候着她,如今既然在長公主跟前,自然是要反過來。

——奈何卓昭節打小就沒服侍過旁人,即使在班氏跟前討好,也不過是偶爾爲之。如今才被長公主敲打過,責她對丈夫伺候得不夠盡心,這會不免格外緊張。

幾乎是度日如年的用過了早飯……

好在長公主到底臥榻難起,胃口不好,略吃了一點就放下了。寧搖碧和卓昭節自然跟着放下牙箸。長公主心疼孫兒,就道:“你們吃你們的就是,不必管本宮。”

卻見寧搖碧沒有再拾牙箸的意思,反而關心的道:“祖母今兒個吃得卻比從前少了足足小半碗粥。”

“九郎就是細心。”長公主一向把二房的話全往好處想,立刻先誇了他孝順,繼而道,“許是昨兒個那些藥吃多了,本宮就說既然有解藥,隨便喝一副就好了。奈何許院判和甘太醫爲一副方子爭執不下,你們常嬤嬤李嬤嬤膽子小,非要逼着本宮兩副都喝了……也不怕衝了藥性!”

聞言寧搖碧頓時一皺眉,陪在旁邊的李嬤嬤趕緊喊冤,道:“殿下這話,婢子們哪兒擔當得起?昨兒個婢子們可是問過了諸位太醫,都說兩副藥不相沖,這纔敢勸殿下都吃了的!到底許院判雖然是院判,但甘太醫最擅長辨毒解毒……婢子們不懂這些,殿下又是金枝玉葉的人兒,那會龐家令在宮裡回話,府裡沒有能主事的人。婢子們聽說兩副藥不相沖,自然是勸殿下都喝了以策安全!”

寧搖碧聽她這麼說了,神色才略緩,道:“我想常嬤嬤和李嬤嬤都是祖母跟前的老人了,行事素來最穩妥,怎麼會讓祖母同時喝兩副解藥?原來是如此。”

又不放心的問,“當真不會相沖嗎?那爲何祖母今兒個少吃了粥?”

李嬤嬤嗔道:“婢子哪兒懂醫術呢?但許院判他們一致這麼說的,殿下金枝玉葉,又有聖人與皇后看着,婢子想太醫們怎麼敢胡亂說話?”

長公主聽他們一答一問的到這會,就懶洋洋的道:“都一把年紀了還談什麼金枝玉葉,本宮啊早就是老枝枯葉了!”

寧搖碧微微一笑,道:“我盼着祖母如古鬆茂柏遒勁抖擻是真的。要說祖母自以爲是老枝枯葉,李嬤嬤你信不信?”

李嬤嬤伺候長公主數十年,雖然不像常嬤嬤那樣自梳爲婦終身不嫁的跟隨,但也是積年心腹,不是大事,幾句笑話是說得長公主的,當下就啐道:“世子別理殿下了,殿下最精明不過,這會說了這話,還不是等着世子與世子婦說這真話呢!”

於是一屋子人都笑了起來,長公主也笑,道:“你這張嘴……連本宮的顏面也越發的不留了!”

“殿下說這話,根本就是招人恨。”李嬤嬤啐道,“說什麼一大年紀,世子年輕罷?往殿下跟前一站,叫那不知情的人來看了,活脫脫當殿下是世子的阿姐呢!哪兒就老就枯了?殿下明明青春仍在,卻還說這樣酸嘰嘰的話兒,聽得婢子們這些真正的老人心都要碎了,還不許咱們說殿下幾句解恨嗎?”

長公主笑着與她求饒:“好了好了,本宮不說這樣的喪氣話……也是,本宮的九郎還小,本宮還指望着看九郎的子女呢!”說到此處,她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卓昭節——卓昭節頓時紅透了臉,比羞愧更快一步的卻是壓力——雍城侯府子嗣不豐,這是長安上下都曉得的事情。

早先遊氏等人反對卓昭節嫁到寧家,也有這個緣故在裡頭。雖然論起來阮致與卓芳華的子嗣比起雍城侯還要不豐,但好就好在阮家一門都不是刻薄計較的人,卓芳華厲害歸厲害,對生得酷似亡母的嫡親侄女是真心疼愛的,她自己也吃過子女緣淺的苦頭,斷然不會在這上頭說侄女什麼。

但寧家可不一樣,長公主這樣的人,先帝愛女,今上胞姐,打小就是旁人處處圍着她轉替她着想的人,叫她設身處地的爲個孫媳考慮,可能嗎?

何況雍城侯作爲長公主的愛子,多年來膝下只得寧搖碧一子。由於更加溺愛寧搖碧的緣故,長公主也許不會希望寧搖碧有得寵的父妾或庶弟出來爭寵搶位,但一定是盼望着寧搖碧膝下早日兒孫繞膝的。

卓昭節心裡才忐忑着,寧搖碧已經笑了起來,道:“祖母必然能夠看到的,如今昭節過門才幾天?祖母是命中註定要長命百歲的人,孫兒不是早就說了麼?往後膝下兒孫可都指望着祖母幫着教養呢!祖母何必心急?”

“你啊!”長公主在榻上伸指虛虛朝他一點,搖頭嘆息,道,“本宮也沒說什麼,你倒是先護了起來!瞧你這小氣的樣兒,虧得本宮疼你這些年!”

被長公主這麼一挑明,卓昭節臉色更紅——寧搖碧卻仍舊氣定神閒,笑着道:“我護着的也是祖母親自進宮替我求來的髮妻,豈非也是孝敬祖母嗎?不然像六郎那樣,明明也是求了祖母娶了那祖氏,不想成婚之後反倒是成天吵吵嚷嚷,鬧得四下裡不安,也叫祖母跟着操心懊悔——私下裡沒少說早知如此,很該再替他掌一掌眼,不要那祖氏了……祖母說,我比六郎哪個更孝順?”

他這樣突兀的提到大房,原本輕鬆活潑的氣氛陡然之間,似蒙上了一層陰影。

卓昭節心頭一驚,不知道寧搖碧忽然來這麼一手,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后失望第二十八章 喜鶯院第六十一章 三夫人第一百八十章 壽宴、招降第五十章 回府第一百十九章 母女爭執第二百零二章 太子的抉擇第十四章 珊瑚簪第一百十章 紈絝的拿手戲(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宴終第九十八章 時五是對的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園第七十八章 夜訪第三十二章 白子華出閣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謂惡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聰明和二聰明第五章 卓芳華第五十章 沈丹古第一百四十九章 兩位舅舅第四十七章 算計第七十六章 明合、明吉第十一章 江十七郎第九十八章 陸含冰(下)第二十九章 呂老夫人第八十四章 千秋宴第四十三章 眼界第一百八十五章 迎客(下)第二百四十章 爲父之心(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女第六十章 桃花糕第一百七十三章 時五捱打第十章 江家來人第一百零五章 荏苒了的時光第一百六十一章 樂遊原第三十七章 小猴第四十四章 晉王第一百零五章 荏苒了的時光第一百零三章 別後兩悠悠第九十三章 鸞奴第一百零二章 花雨看相別第三十三章 孕訊第二十六章 晉王小郡主第三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五十五章 花氏進門第三十二章 獻計求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女第六十二章 遊靈的請求第二百四十七章 阮雲端第二百零八章 納妾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謂惡客第八十五章 作死的唐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妃第二百三十六章 又遇明吉第二十二章 酒量第五十五章 迎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旨意第四十四章 晉王第二百十六章 寧夷徽的婚事第九十八章 時五是對的第八章 公主請貼第十九章 義康公主第二十三章 名額第八十五章 玉面桃花第七十七章 陳珞珈第二百二十五章 背水之戰(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兩個好使女第一百三十五章 抵達第一章 病入膏肓第六十七章 同船第六十四章 破綻第一百十六章 悲哀的人第二百十九章 敬茶(下)第九章 偏心的長公主第五十章 回府第一百四十章 梅子(上)第十七章 鳳凰花樹第十六章 回門第二十六章 白四娘子第三十五章 匕首風波(下)第二百零三章 幕後真兇(上)第六章 新婦子,催出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父親(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引以爲誡第三十章 伍家娘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病中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鄭氏女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六章 新婦子,催出來!第二百十七章 冷靜第七十九章 阿杏威武第八十七章 白家宴第一百零八章 陳子瑞第六十四章 花會前夕第五十章 沈丹古第九十五章 父母憂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阮家喜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又遇明吉第一百四十一章 梅子(下)第五十二章 過繼
第一百六十二章 帝后失望第二十八章 喜鶯院第六十一章 三夫人第一百八十章 壽宴、招降第五十章 回府第一百十九章 母女爭執第二百零二章 太子的抉擇第十四章 珊瑚簪第一百十章 紈絝的拿手戲(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宴終第九十八章 時五是對的第一百四十五章 遊園第七十八章 夜訪第三十二章 白子華出閣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謂惡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聰明和二聰明第五章 卓芳華第五十章 沈丹古第一百四十九章 兩位舅舅第四十七章 算計第七十六章 明合、明吉第十一章 江十七郎第九十八章 陸含冰(下)第二十九章 呂老夫人第八十四章 千秋宴第四十三章 眼界第一百八十五章 迎客(下)第二百四十章 爲父之心(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女第六十章 桃花糕第一百七十三章 時五捱打第十章 江家來人第一百零五章 荏苒了的時光第一百六十一章 樂遊原第三十七章 小猴第四十四章 晉王第一百零五章 荏苒了的時光第一百零三章 別後兩悠悠第九十三章 鸞奴第一百零二章 花雨看相別第三十三章 孕訊第二十六章 晉王小郡主第三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五十五章 花氏進門第三十二章 獻計求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女第六十二章 遊靈的請求第二百四十七章 阮雲端第二百零八章 納妾第一百五十九章 所謂惡客第八十五章 作死的唐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子妃第二百三十六章 又遇明吉第二十二章 酒量第五十五章 迎客第一百三十二章 旨意第四十四章 晉王第二百十六章 寧夷徽的婚事第九十八章 時五是對的第八章 公主請貼第十九章 義康公主第二十三章 名額第八十五章 玉面桃花第七十七章 陳珞珈第二百二十五章 背水之戰(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兩個好使女第一百三十五章 抵達第一章 病入膏肓第六十七章 同船第六十四章 破綻第一百十六章 悲哀的人第二百十九章 敬茶(下)第九章 偏心的長公主第五十章 回府第一百四十章 梅子(上)第十七章 鳳凰花樹第十六章 回門第二十六章 白四娘子第三十五章 匕首風波(下)第二百零三章 幕後真兇(上)第六章 新婦子,催出來!第二百二十二章 父親(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引以爲誡第三十章 伍家娘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病中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鄭氏女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六章 新婦子,催出來!第二百十七章 冷靜第七十九章 阿杏威武第八十七章 白家宴第一百零八章 陳子瑞第六十四章 花會前夕第五十章 沈丹古第九十五章 父母憂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阮家喜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又遇明吉第一百四十一章 梅子(下)第五十二章 過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