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出身的張作霖,對於軍事的興趣遠甚其它,所以瀋陽軍區的軍隊建設是他探訪的重點。從裝備更新到作戰素養訓練,他興致勃勃地詢問熙洽,後者則迎合地彙報近年來的發展。
也不算是多麼誇張,人民軍這幾年的發展可以用鳥槍換炮來形容。繼1925年全部陸軍所有的軍屬和師屬炮兵團滿額後,五個主力軍的軍屬炮兵團已經全部換裝125MM口徑,就是其師屬炮兵團也換裝爲105MM口徑。
這五個讓日本陸軍大感鴨梨山大的主力軍把當年中國能夠生產出來的所有重型大炮都拿走了:全部5個重炮團,19個105MM炮團拿走15個。爲了牽引這些大炮,以及讓後勤補給跟上它的步伐,順其自然地,炮兵實現了汽車牽引化。
作爲代價是,每個炮兵團都需要配置相當數量的卡車----每團約120輛,這些是目前中國發展經濟所亟需的。
在軍事與經濟的取捨下,爲了讓裝備中國最好的大炮的軍隊能夠物有所值,張漢卿還是決定這樣做。不但如此,等到條件允許,這五個軍將全部機械化,讓它們成爲國家的機動部隊。
目前,27軍正在如此做。當然,以中國軍隊的規模,和現在國家的經濟建設要求,談及全軍摩托化甚至機械化還爲時尚早。
不過張作霖在看到東北人民軍特別是壓軸的第29以及第30兩個軍的巨大變化後,還是非常興奮。軍隊每增強一點實力,他對於外國人的交涉就多一分底氣。
東北的經濟形勢也很誘人。遼寧以重工業爲龍頭、吉黑兩省以農業爲基幹並作爲遼寧省的原材料基地和輕工業補充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黑龍江在對外貿易、糧食加工業、紡織、食品工業爲中心的輕工業體系已經完成,哈爾濱更成爲亞洲最大的麪粉、麪包、啤酒和酒精生產及出口基地,它也是遠東的金融中心(不是之一哦),北京、廣州、上海各地拍發到歐美各國的電報竟然要轉經哈爾濱才能發離中國本土!
據測算,到今年底,光東三省的工業總產值就可以達到日本的一半,東北的富足也讓老百姓更加擁戴人民黨。在之前的國會選舉中,東北也是唯一的一個區域使人民黨獲得全部參、衆議席。
可以說,東北不但是人民黨的糧倉,也是人民黨的票倉。
越是如此,越引起日本人的覬覦,也讓一批滿清復辟派心急如焚。長此以往,重獲皇朝榮耀將遙遙無期或者徹底喪失土壤。所以,他們對於能夠分裂|中國的行徑,一向是不吝最大化的期待的。所有此次行動的知情和參與者,都抱以極大的熱情。
一連半個月,張作霖都在東北各地仔細調研。儘管熙洽手握重兵,在面對老上司的時候還是免不了壓力重重:這既是張作霖的積威,也是自己心虛。他可以默認甚至大開綠燈讓日本人殫精竭慮實施他們的計劃,卻不敢直接動用手中兵力直接出手。
一方面是張作霖的身份今非昔比、警衛嚴密;二來也是對他的老底子東北軍不放心----焉知其中沒有人泄密?還是由日本人動手來得安穩些。
與張作霖的高調不同,張漢卿去東北很低調,他先到北鎮拜祭了馮德麟,然後也到了瀋陽。
不過父子倆並未見着面,因爲此時的張作霖已經鮮衣怒馬地視察吉黑兩省去了。而張漢卿也有他自己的事情。正值東北大學建校6週年之際,作爲東北大學的名譽校長和奠基人,他應受邀擔任主委,評選東北大學的校徽校歌徵集大賽作品。
不是他對此有多麼感興趣,實在是因爲聽說林徽因也參賽了。
自從樑思成感覺到張漢卿對林徽因的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後,他就有了強烈的危機感,以至於他在迫不及待地與其訂下婚姻關係後,又堅持讓她離開張漢卿經常出沒的京、津,以避開他的“騷擾”。
在九所常青藤大學中,離家最近的就是瀋陽的東北大學了。所以,樑思成與林徽因相袂來此教學,分別擔任新成立的建築系主任和副教授。樑思成名聲在業內還可以,但林徽因相對就弱些,目前於建築上造詣並不爲人悉知,但憑藉梁啓超未來兒媳婦這塊招牌,到哪裡都是掃榻相迎的份。
以爲這樣就能擺脫張漢卿的“魔爪”了,可惜千算萬算,張漢卿還是如影隨形的來了。
不過這純粹是巧合。自從有了樑青竹,張漢卿對林徽因的心思就淡了許多。一是沒有得手,談不上有多癡情;二來人家名花有主,又對自己不冷不熱,硬腆着臉湊上去了沒意思啊!雖然向來說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但珍惜眼前人也不錯啊,何況他近來和婉容打得火熱。
說實話,再次見到林徽因,張漢卿的心裡唯有祝福。
不是每個喜歡的女人都要帶回家裡,默默地呵護她們、讓她們有更好的人生應該是一個男人博大的胸懷。但是當知道她參賽後,張漢卿還是決定給她一個禮物、也是一個鼓勵,因爲這是林徽因於建築學領域牛刀小試的第一遭。
也談不上作弊或者暗箱操作,因爲歷史上,已經擔任東北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林徽因就是以“白山黑水”奪魁的。在風氣好很多的民國,這是她實打實的能力所在,真的沒有人情分。
儘管沒確切看過東北大學的校徽,但“白山黑水”應該看得出來吧?可不要認錯了弄巧成拙啊。他裝模作樣地在一堆參賽作品中間尋找可能的目標,一邊留心朱光沐的眼色。
風流少帥張漢卿的這點心思,久隨他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朱光沐若是不能理解,便不適合做這個主任之位了。要知道,中辦主任歷來都是國家領導人的心腹,掌握着頂頭上司的各種小秘密。朱光沐做了張漢卿近十年秘書,算得上是最親密的人之一。
幾乎在張漢卿同意擔任主評的那一刻,朱光沐就安排人員打聽信息去了。林徽因設計校徽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完成,肯定在同事之間、在工作之時或之餘有些蛛絲螞跡,總有人有機會看過這個作品,調查這個總比刺探特務的情報容易吧…
當張漢卿在一堆圖案裡發現一個充滿着娟秀的氣息、簡單但明瞭的作品時,他一下子就可以肯定這是林徽因的無疑了,也許這就是戀愛中的直覺吧,而朱光沐也恰在此時給了他一個會心的笑容。
“這個圖案不錯,白山黑水,把東北的地理特點簡單清晰地繪在一起,而且用水的線條形爲八卦中的艮卦以代表東北方位的構思,很了不起!”他極具誇張地讚歎說。
林徽因有骨子裡的自負,肯定不願意他放水,但用這種隱晦的方式給她點贊,並親自選中她,無論如何她總有感覺吧?
真心不是誠心取悅她,只是對過往的一種懷念,也是一種告別。
本就不是件上綱上線的事情,有少帥坐鎮,林徽因的作品不出意外地獲得頭獎。然後其後又發生個小插曲,就是時任校長非要張漢卿留下墨寶。事發突然,張漢卿推辭不得,又想不起別的東西來,只能匆促寫下“東北大學”四個字。
校長思來想去,便把這四個字放進校徽中,別說,經過這樣一個小修改,這圖案效果還挺不錯。
於是東北大學的校徽便這樣正式誕生了,張漢卿與林徽因最終以這樣的方式融爲一體…不過由於張漢卿的特殊身分,以及林徽因的漂亮和氣質,加上兩人之間一些道聽途說的傳聞,這個校徽便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這是他們都始料不及的。
歡樂仍在繼續。作爲東北大學的締造人,張漢卿受邀題校訓,他不假思索,“自強不息,知行合一”,一揮而就。
他在解釋時這樣說:“東北大學是東北第一所完全意義上大學,爲了它,我們經受了許多波折。帝國主義者不想看到它的成長,因爲它讓中國人民真正掌握改變自己命運的武器。他們越不想讓我們做的,我們偏要去做,而且要做得很好。這所學校的成立,深刻體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精神!
辦大學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爲了升官發財,也不是爲了獲得一個高貴的出身,而是要設法把所學報效國家。要把知識變成實踐的指引,用理論聯繫實際解決中國面臨的很多問題,讓中國在各個方面強大起來,此之謂‘知行合一’。”
在校方的盛情邀請下,作爲一個出色的詩詞家,值此盛會之際又怎會讓文筆落空?他欣然爲學校譜詞作曲一首,後來這首《大學問》成爲了東北大學的校歌,名聞遐邇:
“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內心的天空也要懂得探究。
知道什麼是海市蜃樓,人海的感受也要去進修。
知識跟世界細水長流,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
我們懂得學問沒盡頭,學會怎麼做事再學做人的操守。
我們懂得學習的理由,吸收是爲了奉獻,才能承先啓後。
生命不止堅毅與奮鬥,有夢想纔是有意義的追求。
成功不止付出與擁有,有承擔纔是最高的成就…”
60多年後,來自香|港的一位叫做黃家駒的年輕樂者把它改編成另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這就是《光輝歲月》的由來。